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红楼同人)琏二爷的科举之路 > 第16章

(红楼同人)琏二爷的科举之路 第16章

作者:风纪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6 19:38:06 来源:免费小说

  贾家原籍在金陵,很多亲戚也都在金陵,京城到没有多少亲戚,所以贾琏到没有怎么出去拜年,天天在家看书背书,写以前的县试考题。

  赵嬷嬷她们见自家少爷整天在家读书,哪里都不去,都以为他读书读魔怔了,天天想办法让他出去玩。

  还有一个月时间不到就要考县试,贾琏哪有心思出去玩,抓紧一切的时间读书。

  白驹过隙,一晃眼就到了正月初八。

  这天,贾琏一大早带着礼品去李道清家,先给李道清夫妇拜年。

  李道清夫妇给贾琏包了一个大红包,然后关心地询问了下他这段时间的情况。

  聊了一会天,李道清就把贾琏叫到书房,开始检查过年前给他布置的功课。

  李道清从《论语》开始检查,贾琏一一回答,都答非常好。

  “不错不错,看来过年期间你并没有荒废学业。”李道清心里很是欣慰,贾琏没有让他失望。

  “学生不敢忘记先生过年前的嘱咐。”马上就要县试了,他哪里敢贪玩。

  “我年前给你的考题,你做的怎么样了?”

  贾琏从布包里拿出一叠纸递给李道清:“学生全都做了,可是不知道做的对不对?”

  “我会认真批改,到时候再跟你详细讲解。”李道清把贾琏递过来的一叠纸放在一旁,“年前我让你写一篇有关过年的诗或者词,你写了吗?”

  “写了,请先生过目。”他一个大文盲哪里会作诗作词,只能作弊了。

  李道清接过贾琏递过来的一张纸,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已酉新正”两字,这个标题很一般,接着往下看,一边看,一边轻声念了出来:“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贾琏也不知道这首诗好不好,他在系统给他的明朝诗词集随便选的。

  李道清又读了一遍,细细品味这首诗。

  “先生,怎么样?”

  “好好好!”李道清连说三声好,捋着胡子大笑,“你这首五言律诗写的不错,第一二句从气候的角度写春节期间的祥和:无风无霜,春意盎然。三四句写新春代替了旧年。五六句从树木的角度写春的到来,梅花、柳树展现了新姿,显得冬天不凋的松树有些老态了。最后两句写过年期间人们喜欢的饮酒,处处充满欢笑声。”

  贾琏觉得这首诗挺简单易懂的,所以就抄了这首。

  李道清望着贾琏,神色非常满意:“这是你第一次写诗,写的不错。”他就知道他这个学生充满灵气,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贾琏被李道清夸得非常心虚,毕竟这不是他做的诗,只能一脸谦虚地说:“先生过奖了。”

  “你先从气候,然后树木,再到人来写春节的景象,很好。”

  贾琏抄的时候,觉得这首诗一般般,没想到李道清给了这么大的夸奖。

  “你这首诗不错,但是不是太好,只能说是中等。”李道清客观地评价,“不过这是你第一次写诗,算是很不错了。”

  “谢先生夸奖。”贾琏被李道清夸得一张脸都红了,不是高兴地红了脸而是心虚地红了脸。

  见自家学生被自己夸得不好意思红了脸,李道清心里更加欣慰了,被夸奖了不骄傲不自满,反而害羞,真是赤子之心。

  “以你的聪慧,诗词方面还能进步,以后多写写诗词。”

  贾琏乖巧点头,但是心里却不以为意,多写写?还是算了吧,他没有打算考诗词来博得什么才子之名。如果不是县试要考诗词,他才不会作弊抄写。

  “上元节那天会有诗会,到时候我带你去参加。”李道清这个打算,不是刚才一时兴起,而是早就有这个决定。带贾琏去见识见识诗会,让他从中学到点东西。

  “诗会?”贾琏面露疑惑,一群书呆聚在一起吟诗作词吗?

  “每年正月十五,京城会举办诗会。”李道清见自己学生一脸茫然,向他介绍道,“京城有四家有名的诗会,分别是东梅诗会、南兰诗会、西竹诗会、北菊诗会。”

  东南西北、梅兰竹菊。

  贾琏在心里默默吐槽,这诗会的名字取得还真随便。

  “这四家诗会是京城最大的诗会,每年参加的人很多。”李道清继续介绍道,“东梅诗会是京城最好的诗会,参加这个诗会的人都是些大人物。南兰诗会比东梅诗会差一点,参加这个诗会的人都是有名的才子。西竹诗会,一般都是还在读书没有考取功名的学子参加。北菊诗会是商人举办的诗会。”

  “先生,我们要去哪个诗会?”古代人还真喜欢作诗作词,一个诗会还弄出这么多名堂。”西竹诗会吗?”以他的资历,只能去西竹诗会。

  李道清微微摇了下头:“我们不去西竹诗会。”

  “不去西竹诗会,难道要去北菊诗会?”

  提到北菊诗会,李道清微微蹙眉,面露嫌弃:“北菊诗会是商人的诗会,我们去哪里做什么。”

  “难道我们要去南兰诗会?”

  李道清轻轻颔首:“没错,为师要带你去参加南兰诗会。”

  “先生,我有资格去南兰诗会吗?”他又不是才子。

  “为师带你去没问题。”

  “我忘了先生也是才子。”贾琏拍马屁道。

  “我可不是什么才子,只是举办南兰诗会的人是我的同窗,所以才有资格去。”

  “原来是这样啊。”

  “参加南兰诗会的人,大部分都是青山书院和蓝山书院的学生。”

  贾琏好奇地问道:“紫山书院的学生不参加吗?”

  “紫山书院的学生参加的是东梅诗会。”

  贾琏在心里惊叹:牛逼!

  不对,不是说参加东梅诗会的人都是大人物么,紫山书院的学生怎么能参加?

  看出贾琏心里的疑问,李道清解释道:“紫山书院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大人物的学生。”

  贾琏一脸恍然:“原来如此。”

  “等你将来考上紫山书院,你就有资格去参加东梅诗会。”

  “等我考上紫山书院再说吧。”贾琏还不知道去诗会要做什么,“先生,参加诗会要做什么,作诗作词吗?”

  “对,参加诗会的人都要做一首诗词,然后拿出来给大家品鉴。”李道清望着贾琏说,“大家一起交流,会让你受益匪浅。”

  “那我这几天先准备一首诗词。”

  “南兰诗会每年都是现场出题,你提前做好诗词是派不上用场的。”

  贾琏听了这话瞪圆了双眼:“啊?现场发挥啊?”

  “对,东梅和南兰诗会都是现场出题。”这两个诗会都是由现场某个大人物即兴出题,然后参加的人根据题目作诗作词,这样才能看出真功夫。

  贾琏无语了,一个诗会还搞什么临时发挥,还真是变态。

  见自家学生苦着脸,一副为难地样子,李道清笑着安慰他说:“我带你去参加南兰诗会,是让你去学习的,你做不做诗词没关系。”

  听李道清这么说,贾琏心里便放心了,他参加诗会是打酱油的,又不是主角。

  李道清又跟贾琏说了些南兰诗会的事情,比如说南兰诗会在京城有名的一家酒楼举办,参加诗会的青山书院和兰山书院的学生会斗诗斗词。

  讲完诗会的事情,李道清开始给贾琏上课。

  上完一天的课,兴儿几个小厮来接贾琏下学。

  “少爷,不好了。”

  见兴儿一脸惊慌地样子,贾琏以为府里出了什么事情,心头不由地一凛:“怎么了,出什么事情了?”

  “少爷,大少爷考上青山书院了,刚刚青山书院那边派人通知大少爷十六去上学。”

  贾琏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情,原来是贾珠考上青山书院。对兴儿的大惊小怪很是无语。

  “他考上就考上了,你慌什么?”

  兴儿见贾琏一脸不在乎地模样,心里不禁觉得奇怪:“少爷,大少爷可是考上了青山书院。”

  贾琏斜睨着兴儿,反问:“所以呢?”

  兴儿被贾琏问的噎住了,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只是考上青山书院,又不是考中状元,你们有必要这么大惊小怪吗?”

  “少爷,那可是青山书院。”就连他一个小厮都知道考上青山书院有多了不起,少爷怎么一点都不在意。

  “青山书院怎么了,又不是紫山书院。”

  兴儿:“……”

  作者有话要说:

  《已酉新正》是明朝诗人叶颙写的。

  在参加县试前,先在诗会上打脸233333.

  第二十二回

  贾珠考上青山书院一事,瞬间传遍宁荣两府,掀起了巨大的轰动。

  贾母和王夫人听到这个消息,婆媳俩抱在一起哭了起来,当然是喜极而泣。

  贾政高兴地直接跑到宁国府祠堂,去祭拜贾家的列祖列宗,感谢祖宗的庇佑。

  整个荣国府的奴才丫环们纷纷跑到贾母院子,恭喜贾母。宁国府的贾珍带着尤氏过来,向贾母道喜。

  贾母还让下人们在荣国府的正大门口放炮仗庆祝,引得四周街坊都来看热闹。

  贾琏还没有走进荣国府,就感受到府里的喜庆热闹的气氛。

  后门的守卫们看到贾琏,都一脸同情地表情。大少爷考上青山书院,以后琏少爷在府里恐怕更没有地位了。

  “琏少爷,您回来了啊。”后门的守卫们还是很喜欢贾琏这个二少爷,长得好看又温和,对他们这些下人从不白脸色。每次出门和回来,都会笑着跟他们打招呼,还跟他们说一句“辛苦了”。而大少爷看到他们都一副见到蚂蚁的模样,从来没有对他们有过好脸色。

  贾琏轻轻点了下头:“回来了,你们辛苦了。”这么冷的天还要站在门口吹冷风,真是不容易。

  两个守卫听到贾琏这么说,随即脸上露出笑容:“我们一点都不辛苦,倒是琏少爷读书辛苦了。”琏少爷真是个好人,整个府里就他把他们当人看。

  贾琏笑笑:“还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