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灵异 > 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 买个别墅吧

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买个别墅吧

作者:金面佛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12-28 19:48:23 来源:免费小说

  陈凤霞感觉跟做梦一样, 都没搞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就稀里糊涂被胡月仙拽着绑在了一条船上。

  有人帮忙解决宅基地还借钱给他们盖楼房当然是好事,就是这事情有这么简单吗?

  胡月仙却觉得一点儿都不难。没几天, 她就拿出了解决方案。

  这些年出去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前进村也有不少人家房子早空了,一家老小都在外面扎下根来了。

  房子靠人气养, 这老房子没人住,时间久了肯定不行。与其放在手上垮掉, 那还不如卖了呢。

  “外人买是不让, 但你们家不是已经在前进村落了户了嚒,可以买。你家买了房子之后推翻了盖新楼,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吗?”

  不知道是丈夫找小三养私生子的事情刺激了胡月仙,逼迫她飞速成长, 还是原本只要不牵扯儿女情长, 她就是个爽利能干的女人。

  胡月仙给陈凤霞安排得妥妥当当:“到时候, 我借你十万块, 你再起栋五层楼,多敞亮。”

  她越说越兴奋,恨不得现在就把钱塞到朋友手上。

  给哪个都比给那个狐狸精强。

  等着吧, 要是她不把钱花出去, 姓黄的肯定要花在那个小婊.子身上。金戒指金耳环,那穿的戴的,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哪家的千金小姐呢。

  可怜她当年嫁进黄家的时候,还三金呢,连块手表都没有。

  陈凤霞倒是不敢随便接,只委婉地表示:“黄主任同意不?这么大一笔钱, 别到时候搞得黄主任不高兴, 反而不好。”

  胡月仙冷笑:“他有什么好不同意的。这家里头我拿一半不过分吧。我一没抽二不赌, 我借钱给朋友盖房子,天经地义。倒是你跟你家老郑商量一下,我这边是肯定没问题的。”

  说到郑国强,陈凤霞也头痛。

  她要找什么理由来说服这人呢。别说再盖五层楼了,就是再弄块宅基地,估计这人都不会同意。

  疯了咯,老家安庄现成的宅基地放在那儿,他们不动,还跑到前进村花钱买人家的宅基地。

  这不是脑筋不好是什么?

  可到手的发财改运的机会就摆在眼前,她要是错过的话,她真能活活怄死。

  陈凤霞再一次怀念她当年看的那些小说,难怪人家主角都想穿成有钱的寡妇。没有男人拖后腿,才是真自在!

  郑明明挑好了书,从黄宵宇的房间里头出来,一字排开示意给大人看:“婶婶,我想借这几本。”

  小宇哥哥说他留在家里头的书她都可以拿去看。她其实特别想全都搬回家。

  因为她看书速度飞快,一本书没两天就能看完,可是妈妈实在太忙了,很少有空带她来月仙婶婶家。

  唉,什么时候楼房才能盖好啊。

  要是她家能够住进新楼房,那她就能天天过来借书看了。

  郑明明跟着母亲离开黄家时,还恋恋不舍。

  陈凤霞看女儿的样子,下意识地问了句:“明明,你想不想妈妈给你也盖栋楼啊?”

  郑明明吓了一跳,眼睛都瞪大了:“再盖一栋楼?”

  想,当然想,有自己的楼,就等于拥有了自己的城堡呢,好像童话故事里头的公主一样。

  哪个小姑娘没个公主梦啊。

  然而郑明明只心神摇曳了一瞬,就本能地摇头拒绝:“不用了,妈妈,我们家有一栋楼够住了就好。”

  她家还欠着包工头叔叔的三万块没给呢。

  陈凤霞却盯着女儿的眼睛,认真道:“钱不是问题,你告诉妈妈,想还是不想?”

  郑明明抿了抿嘴唇,到底还是点了点头,承认了心中的渴望。

  她告诉自己,没关系的,妈妈不会骂她。不管她想做什么,想要什么,就是爸爸妈妈给不了,妈妈也不会生气骂她。

  陈凤霞露出了笑容,摸了摸女儿的脑袋,像是自言自语一般:“想的话,妈妈来想办法。”

  什么办法?她现在也不知道。但办法总比困难多。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嘛。

  郑明明看着妈妈的样子,却又突然间改了主意:“妈,我不要了。”

  陈凤霞奇怪,女儿从小到大都不是一个碰上困难就打退堂鼓的人啊。怎么现在又往回缩了?

  郑明明皱着小脸,支支吾吾:“我,那个,月仙婶婶会不会再挨打啊?”

  在村里头盖房子,肯定得有钱有地。

  他们家正在盖的那栋5层楼,宅基地是小宇哥哥的爸爸帮忙解决的。

  那现在要盖的楼呢?

  妈妈肯定不会再去找小宇哥哥的爸爸,因为他不好。他有老婆了,外面还养了女人。这叫包二奶,可坏了。

  谁愿意跟这种人来往?

  可妈妈不找他帮忙,还能找谁呢?

  妈妈前头都没提要盖楼的事,今天跟月仙婶婶说过话,就讲还要盖一栋楼。那这事肯定和月仙婶婶有关系。

  小姑娘忧心忡忡:“妈妈,小宇哥哥的爸爸会不会还打月仙婶婶啊?”

  他爸爸都在外头有人了,肯定不会支持他妈妈要做的事。一个想做,一个不让,当然会吵起来。

  他爸爸又不是自己的爸爸,从来不动手打人。那人看上去就好凶。

  陈凤霞吃了一惊,赶紧追问女儿:“他打月仙了?你听谁说的?”

  坏了,这两口子已经到这地步了!黄大发那个畜生打老婆连儿子都不避讳了?

  女儿除了从小宇嘴里头还能从哪儿知道这事啊?

  郑明明却一本正经:“我看到的啊。上次月仙婶婶不是被打的鼻青脸肿,还戴着口罩墨镜到医院去看病吗?我们班同学的妈妈挨了打就是这个样子。她怕我们看到呢,但我们班还有同学的妈妈在医院当护工,一眼就认出来她了。”

  陈凤霞悬着的一颗心这才落地,这都哪跟哪儿啊?

  她有些哭笑不得,又有些心头郁结,只能摸了摸女儿的脑袋,认真道:“月仙婶婶没挨打。那天她是眼睛发炎了,怕太阳刺眼睛。戴口罩是怕脸上晒黑了。”

  妈妈的解释太勉强,郑明明没办法相信。

  那天她看到了,小宇哥哥的爸爸抱着另一个女人呢。

  电视里头不都这么演的吗,原配跟二奶撞面起冲突,男的肯定会帮二奶。

  他们两个加在一起,月仙婶婶怎么可能是对手?

  陈凤霞不知道该如何跟女儿解释这件事。

  明明再聪明,也毕竟只是个9岁的小姑娘。她要如何理解大人的世界的肮脏事呢?

  郑明明没得到妈妈的解释,就自顾自地说了下去:“那月仙婶婶会跟小宇哥哥的爸爸离婚吗?就像舅舅要跟舅妈离婚一样。是不是舅舅在外头也有了人啊?”

  陈凤霞彻底傻了,完全没料到女儿居然能够发散性思维到这么广这么深。

  只是她完全跑偏了,陈文斌家的事还真不是这样。

  当妈的人不无担忧:“你怎么会这么想?是佳佳跟你说的吗?她爸爸妈妈还在吵架?”

  郑明明摇摇头:“没有,好像不吵了。不过不是说男人有钱就变坏吗?”

  陈凤霞这回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她知道女儿喜欢看书,自己也从来没拦着。但是她姑娘看的书未免也太杂了些,怎么什么都有啊!

  陈凤霞摇摇头,认真地告诉女儿:“不是这么回事,夫妻吵架原因有很多。到底发生了什么,可能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你下次可别在佳佳面前说这个话,没凭没据的,那是张嘴就来。”

  公交车来了,母子三人上了车。

  车上人不多,郑明明特地拉着妈妈坐到了后面。

  她要和妈妈说悄悄话呢,不能让司机叔叔跟售票员阿姨听见。

  小姑娘坐在妈妈身旁,靠着妈妈的胳膊撒娇:“我只跟妈妈讲呢。”

  陈凤霞怀里头还抱着儿子,不方便伸手揉女儿的脑袋,就也把脸贴过去蹭了蹭:“那好,你就跟妈妈说吧。就是别人的家务事,妈妈讲不清楚也管不了,咱们只能过好自己的日子。”

  郑明明点点头,像是理解了。

  车子开起来的时候,她又一次问妈妈要保证:“月仙婶婶真的没有挨打吗?”

  陈凤霞点头,语气肯定:“没有。你想啊,要是打的那么厉害,她今天脸上是不是应该还肿着啊?”

  郑明明想了想,勉强接受了妈妈的说法:“那倒也是,我们班同学的妈妈脸肿了半个月呢,听说都没办法出去见人。”

  陈凤霞下意识脱口而出:“那他爸妈没离婚吗?”

  都打成这样了,那个家里头哪里还能再待下去?要是不早点儿离婚的话,说不定下回她要进的就不是医院,而是火葬场了。

  郑明明摇头,语气困惑:“我也不知道,他们家好像有些奇怪。”

  陈凤霞总不好让女儿去八卦人家的家务事,就只能趁机给女儿做科普:“那你记得了,以后千万不能跟老打人的人在一起。无论男的女的。”

  郑明明到底是小孩,注意力很快被转移了:“女的还打人啊?”

  不都是男的打女的吗?

  陈凤霞笑了:“这事儿可不分男女。”

  上辈子住他们家楼下的小夫妻,当体育老师的妻子就有暴力倾向,三天两头将丈夫打得鼻青脸肿。

  最后男方终于忍无可忍,直接将女的告上了法庭,还闹出了社会新闻。

  那时候好多人都说那男的没气度,闹这么大,多没脸。

  作为同个小区的邻居,陈凤霞却不愿慷他人之慨,替别人大度。家庭暴力这种事,无论男女都不对。都犯法了,人家凭什么不能告?

  但这种事跟女儿好像又说不清楚。

  陈凤霞想了想,就只能强调:“那种控制不了自己要动手的人,咱们就离他们远一些。你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我们都舍不得动你一下,哪里能让外人欺负?”

  郑明明还沉浸在女的打男的巨大震撼中,听了妈妈的话,她突然间冒出一句:“那月仙婶婶去学功夫吧。少年宫就有跆拳道班,专门教人功夫的。”

  陈凤霞跟不上女儿的节奏,直接瞠目结舌:“啊?”

  郑明明却一本正经:“小宇哥哥的爸爸在外头有人,肯定会对小宇哥哥跟他妈妈不好。他又高又壮,要是打起来,月仙婶婶会吃亏的。可如果婶婶会武功的话,他就打不过她了。”

  陈凤霞呆若木鸡,已经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女儿的话。

  女儿成长得飞快,自己这个当妈妈的都跟不上了。

  郑明明却越想越觉得有道理,没错,她今天看到的书上有一个成语叫未雨绸缪。

  她查过字典,知道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

  学了功夫不就是绑牢了门窗吗?到时候就算风雨交加,那月仙婶婶也不怕了。

  陈凤霞听女儿一五一十的分析,却笑了,意味深长道:“明明,有的事情不是光用功夫就能解决的。月仙婶婶是大人,她有自己的打算。盖楼房就是她的绸缪。”

  郑明明疑惑,房子怎么能够打败小宇哥哥的爸爸吗?他那么高那么壮。

  陈凤霞看女儿被难倒的模样,忍不住起了促狭心,故意逗小姑娘:“他再高再壮也打不倒房子呀。”

  郑明明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那是月仙婶婶的房子。到时候他要是敢打她的话,她跑回自己的房子把门锁上,他就没办法进去了。”

  陈凤霞这回真乐了,别说,女儿想象力丰富。这种解释还真有点儿歪打正着的意思。

  郑明明又点头,自言自语一般:“要是来不及跑过去的话,跑到我们家楼房里也行。我们不放小宇哥哥的爸爸进来。妈妈,那我们想办法多盖几栋楼房吧。”

  陈凤霞点头,痛快地答应女儿:“好,我们多盖楼房,给你小宇哥哥跟月仙婶婶也留好位置。”

  大女儿这才放下心来,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

  然后她又“哦”了一声,恍然大悟:“我知道吴若兰妈妈为什么不跟他爸爸离婚了,肯定是因为她没自己的房子。离婚走了,她就没地方待着了。”

  陈凤霞想跟女儿解释什么是夫妻共同财产,但又感觉这事情有些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郑明明已经自顾自地点头,语气笃定:“没错,就是这样。他妈妈没有自己的房子又不挣钱,他爸爸打她,他她都不能躲。不然跑出去了,她要怎么生活?就跟娜拉一样。”

  陈凤霞开始晕头转向,娜拉又是谁呀?他们班同学吗?可既然是小学生,那肯定是父母养啊。难不成她离家出走了?

  郑明明噗嗤笑出声,眼睛都笑弯了:“妈妈,你不知道娜拉吗?娜拉就是《玩偶之家》里头的人啊。她丈夫不尊重她,她离家出走了。不过鲁迅有篇文章叫《娜拉出走以后》,说她离开了家也没出路,因为她没有谋生能力。”

  鲁迅先生,陈凤霞倒是知道。新中国成立以后上学的孩子,就没有不知道鲁迅的。

  可是她女儿现在才上四年级,就开始读鲁迅的文章是不是有点早了?还有那个什么《玩偶之家》,听着就感觉好复杂。

  陈凤霞唏嘘不已,现在小学生的世界就已经这么复杂了吗?还是她家明明跟别的小朋友不一样啊。

  她实在没能力在娜拉的话题上发表意见,就只能根据女儿描述的内容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以女人得有自己的事业啊。这样就是碰上糟糕的事了,还有安身立命的地方。”

  郑明明眼睛亮晶晶的,语气骄傲:“就跟妈妈一样,是不是?以后我也会和妈妈一样的。”

  陈凤霞感觉愧不敢当,立刻认真地强调:“你会比妈妈更出色,将来你一定会是最优秀的姑娘。”

  她能做的就是竭尽所能为自家优秀的儿女打下基础,尽可能向上托托,好让他们站得更高。

  嗯,站在高楼大厦上才能看得更远啊。

  所以,还得想办法盖楼。

  至于要怎么盖,那再想办法吧。

  她给自己打气,带着儿女坐车回市区。

  临下公交车的时候,陈凤霞又叮嘱了一句女儿:“你不要跟小宇哥哥说他爸爸妈妈的事,知道吗?”

  这事情要不要让那孩子知道,得胡月仙自己决定。他们不应该插这个手。

  郑明明不假思索:“我才不说呢,我不在背后说人。”

  陈凤霞扑哧笑出声,就盯着女儿不说话。

  郑明明却半点儿都不心虚:“妈妈不是外人,我只告诉妈妈。”

  当妈的人笑着点头,肯定了一句:“对,今天你表现就很好,没有当着月仙婶婶的面说她被打得鼻青脸肿。”

  不然自己真是要尴尬得挖个地洞把自己当成白菜萝卜藏进去了。

  郑明明毫不犹豫:“我才不说呢,月仙婶婶都把自己打扮成那样,肯定是不想让人知道啦。”

  她才不傻呢,没事让别人不高兴。

  就好像他们班的吴若兰的妈妈,人家被打成那样,自己偷偷摸摸的去医院,肯定不愿意闹得满城风雨啦。

  结果陈志强他妈妈是个大嘴巴,看到就看到了呗,还非得跑回家告诉她儿子。

  呵,陈志强的嘴巴比他妈妈还大,立刻传的全校都知道了。

  那段时间吴若兰恨不得杀了他,因为好多人都拿这件事到吴若兰面前去说嘴。

  “我就不说。”郑明明骄傲地告诉妈妈,“吴若兰说要跟我当好朋友,我才是值得交的朋友。陈志强他妈妈惨了,她大嘴巴被投诉了,医院把她调到其他地方去了。她原先呆的地方还有外国人给小费呢,每个月拿的钱比工资高多了。”

  陈凤霞听着,估摸着这是高级私立医院,说不定还有外资背景。

  看样子那位吴若兰的家庭条件不错,不然他妈妈也进不了这样的医院看病。

  只可惜呀,再好的条件碰上家暴的男人也不行。说不定哪天就被打死了。

  郑明明还在小得意:“我倒是觉得她活该。人家又没惹她,干嘛非得说让人不痛快的话。人家不生气才怪。我就从来不说。”

  陈凤霞笑着夸奖女儿:“很好,我们明明可比妈妈聪明。”

  她也知道这个道理呀,可是好多时候,她都忍不住。

  女儿可真是比自己强千百倍。

  她伸手戳戳怀里头小儿子的胖脸蛋,认真地告诫:“你可得好好跟你姐姐学。”

  小胖子立刻扭着小脑袋,小屁股都撅了起来,赖在妈妈身上不肯下来了。

  郑明明真情实感地发愁:“妈妈弟弟这样子,会不会从小猪猪长成大猪猪啊?”

  小猪猪还是比较可爱的,大肥猪就算了吧。

  她想到大肥猪,就想到过年的时候杀年猪。

  陈凤霞乐不可支:“没事,以后等他走路稳当了,我们就天天让他跑步。”

  儿子眼睛立刻瞪得圆溜溜的,像是受了惊吓的模样。

  母女俩笑的不行,哎,你还听懂了啊。那跑步日程就早点安排上吧。

  晚上郑国强回来的蛮早,还帮着妻子卖了一会儿豆乳蛋糕。

  这是陈凤霞搞出来的新品种,拿内酯豆腐做蛋糕,玩的噱头就是热量低,吃了不会长胖。

  这一手她还是上辈子看儿子做给准儿媳妇吃的。

  儿媳妇爱吃甜食,又担心胖了拍婚纱照不好看。儿子就从网上学了这个做给她当早饭吃。

  可见男人就是再忙,只要他有心,就能挤出时间来为爱人做事。

  陈凤霞上辈子享受不到儿子的服侍,现在却能靠这手甜点挣钱,也挺开心的。

  这个豆乳蛋糕一份成本不到两块,卖出去五块钱却次次被人抢得一干二净。

  她推出一个多礼拜,就没有卖不完的时候。

  郑国强过来帮忙,陈凤霞跟女儿就轻省多了,也能稍微歇下来喘口气。

  郑国强一边忙手上的事,一边看着正在拿乒乓球逗自家儿子的老李头,惊讶地问妻子女儿:”你们还会雇长工啊?”

  这老头子多夹生,居然还帮忙照应他儿子了。

  陈凤霞将一份蛋糕配上奶茶递给客人,随意地扫了眼,理直气壮:“你看我们谁有空管他?也就是小骁最闲了。哎,你今天回来的倒早。怎么,晚上他们不吃夜宵了?”

  “下午不是下雨嘛,晚上吃一顿差不多了,我就先回来了。”郑国强瞧着心情不错,眼里都带着喜色。

  陈凤霞看他,心里头好笑:“说吧,到底什么事,叫你火急火燎地跑回家。”

  郑国强可不承认,语气正直的不得了:“我能有什么事啊,我不是怕你们忙不过来嘛。”

  陈凤霞鼻孔里头出气,也不理睬他。她要他吊胃口?狗肚子里藏不住二两油的家伙。

  果不其然,等到街上的钟声敲响八点,活动中心的客人渐渐散去,老李头将小郑骁还给郑国强,又喊郑明明跟他打了局乒乓球后,郑国强一边逗弄咿咿呀呀的儿子,一边故作不经意地开了腔:“马兴元今天跑去食堂找我了。”

  陈凤霞挑高眉毛:“他找你做什么?”

  这人无利不起早,无事不登三宝殿的。

  郑国强脸上的笑意已经压抑不住,眉毛都要飞上天了:“能有什么事啊,找我买房子呗。”

  陈凤霞“啊”了一声,愈发惊讶:“他不在银行干了,改行销售房产了?”

  不会啊,上辈子这人可是在银行一直干到退休的。而且他一辈子得意自己公家人的身份,应该看不上房产销售这种事。

  郑国强直接笑出了声:“就是在银行,所以他才找人买房。”

  银行在房地产界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没有银行的话,房地产界根本玩不转。

  这个时代的银行玩得更大,它们自己也是下场的玩家。

  结果国家政策一缩紧,被硬吹出来的房地产神话全是泡沫,开发商找不到下家接手,纷纷倒闭跑路。剩下一地鸡毛,跑不掉的银行就成了首当其冲的冤大头。

  呆账坏账烂账搞得银行焦头烂额,简直不知道如何是好。

  马兴元所在的银行还算运气好的,因为开发商抵押的房子好歹建了起来,就是有价无市没卖掉而已。

  也亏得没卖了,不然跟上元县,一样开发商拿着卖房款跑了,银行更加连哭的地方都没有。

  郑国强感慨:“银行不好好干金融,跑来做生意,不吃亏才怪。”

  陈凤霞在心里头念叨,何止银行啊,现在哪个不做生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没看到老年活动中心现在都直接敞开门做买卖,公开收夜市摊位费了嘛。

  当然,给出的名头是卫生管理费,一晚上不管生意好与坏,来这边的摊子都得交十五块钱。

  陈凤霞估摸着这笔钱进单位的小金库了,反正负责打扫卫生的她跟丈夫每个月也就多拿一百五十块钱的奖金。

  看上去更加像封口费。

  她打断了丈夫的感慨:“他找你,是想把他们银行拿到的房子卖给你?”

  郑国强点头:“是啊,我猜银行这钱不明不白的,估计是领导挪用的公款。现在对不上账了,所以急着卖房拿过来凑钱呢。你看马上就九月份,一年都过去差不多四分之三了。还有多少时间留给他们应付年底查账啊。”

  陈凤霞点头,感觉这事儿也不是不能理解。

  她上辈子听说过一家国内银行破产的新闻,好像就是倒在房地产上的,应该就在海南发生的事。

  哎,没想到眼下江海的银行也能被连累成这样。

  她试探着问丈夫:“那房子便宜吧?”

  “再便宜我也不会买。”郑国强不假思索,“你想想看,要真是好的,马兴元会找我买房?天晓得那是个多大的窟窿。哼,我真搞不懂这人,我看上去像个傻子吗?居然还跟我老同学长老同学短起来。”

  陈凤霞急了,要是比市面上的价钱便宜,这现成的房子不要白不要。

  郑国强嗤笑:“你傻啊,要是好房子,马兴元会找我去买?这人就是坏的流脓。”

  话说出口,他又强调了一句,“我就事论事,可没别的原因。”

  陈凤霞倒是愣了下,还有什么缘故?哦,马兴元的老婆孙红梅。当年人家跟自己丈夫可是有段青涩校园恋情呢。

  呵,快赶上《十六岁的花季》了吧。

  陈凤霞话里头的酸味漫了出来:“你还能有什么原因?”

  旁的不知道,孙红梅跟自己丈夫绝对没有什么故事了。人家好好的国家干部到底要怎么想不开,跟个要啥啥也没有的老打工的再扯上关系?

  就算出轨也要找好了对象啊。

  郑国强瞪大了眼睛:“你看看你,我好好跟你说,你还找话头了。”

  陈凤霞可不承认:“别,我什么都没说啊,是你自个儿起的话头子。”

  人不能在背后说人,否则一准会招来正主。

  夫妻俩还在耍花腔呢,郑国强那位高中同学就找上了门。

  马兴元还是小肚子挺挺,三十多岁的人光看头发跟肚子,瞧着油腻的跟四五十岁有一拼。

  陈凤霞扫了这人一样,顿时感觉孙红梅的眼光也不怎么样。三十多岁都这德性了,可见二十多岁时同样磕碜。

  这么一比起来,虽然郑国强老了以后因为生活的风霜看着沧桑,但起码现在形象还是蛮能拿出手的,很撑自己这个当老婆的面子。

  没错,她就肤浅了,她看脸。

  她都靠自己挣钱不指望男人养了,她凭什么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看脸啊。

  陈凤霞心里头藏着点儿小得意跟小自豪,见人就是三分笑:“哟,马主任这是来照应我们生意啊?”

  马兴元没想打郑国强的老婆如此热情,眼睛立刻亮了,闪烁着希望的光:“哎哟,弟妹,生意兴隆啊。我们老郑这是发大财了,应该在江海安家立业了。

  你上次讲的那个想在江海买房子的事,我一直给你们留意着呢。这不,我们单位一有内部房,我第一个想的就是国强。

  国强说买房这事不小,得回家跟你商量一下。不知道你们商量的怎么样了。”

  郑国强正要开口直接拒绝,他懒得再跟这人掰扯,别打扰他干活。

  早点收拾完了,他们也好早点儿睡觉。明天还要做买卖呢,一寸光阴一寸金!

  陈凤霞却抢先一步说话:“国强刚跟我起了个头呢。正好马主任你来了,和我讲讲到底怎么回事吧。”

  马兴元心中一喜,感觉自己的确找对了人,立刻迫不及待地开始推销:“我们单位自己的房子,卖给职工的,质量绝对有保证,也便宜。”

  陈凤霞也不接话,就听他一顿吹。他这口才比起二十年后的销售顾问差远了,就连上元的那我售楼小姐也比他专业多了。

  等到这人口干舌燥,到处找水喝的时候,陈凤霞才递了杯酸梅汤过去:“马主任,你说了半天,还没说房子在哪儿,又是多少钱啊。”

  马兴元刚道谢喝了口酸梅汤,就差点儿被呛到,连着咳嗽好几声才说出话:“放心,绝对在江海市,就在灯市口那边,热闹的很。”

  陈凤霞明白了,灯市口眼下在江海人眼中就是农村。虽然刚划了市区,也算热闹,但跟老城区的纯正血统相比,农村始终是农村。

  毕竟农村的庙会也热闹啊,什么时候都人挤人。

  那能跟上海的城隍庙比吗?

  人家买房子是想当城里人,跑去农村干什么?

  二十年后农村户口值钱,眼下农村跟城市可是天壤之别。为了个城镇户口,大家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都挺好》里头女主她妈当初不就是为了城镇户口留在城里工作,才嫁给她从头到尾都没看上过的丈夫的嚒。

  马兴元怕她也计较这个,立刻强调:“那可是好位置,五万块钱买个大别墅还带个小院子,上哪儿找这么便宜的事哦。真是老同学,不然我怎么会找我们国强呢。老乡啊,多少年的老交情了。”

  陈凤霞笑嘻嘻的:“这么好的房子,我们都不好意思占马主任你的便宜了。要不,还是你自己买下来吧。”

  马兴元叫她挤兑的没办法,只能支支吾吾:“我明人不说暗话,要不是我们家刚买了车,手上没钱,这房子我还真想买了自己住。了不起就是上班远点儿,我还怕单位不给我们安排公车?我跟你讲,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他这话半真半假。

  真的是这房子摆在社会上说的确不差了。虽然位置偏,但两层楼还带个院子的小别墅;如果不是银行急着拿这房子换钱,就算现在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也不会是这个价钱。

  真是萝卜白菜价了。

  假的是马兴元手上有钱,但她老婆单位已经定下来分房。交两万块钱就能拿下单位旁边一套一百平方的大房子。他疯了他花五万块跑去农村买房子?二层楼讲起来好听,其实面积还不到一百五十个平方呢。

  陈凤霞不知道里头的弯弯绕,却也不想骂马兴元蠢。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1996年谁知道灯市口将来会是江海的热门商圈?

  就好像2020年,你问她手上有一百万是在市中心买房还是去郊区买小别墅,她也会选择前者啊。

  陈凤霞有些心动,顺嘴问了句:“那你们银行的班车路线都经过哪些地方啊?”

  马兴元心中乐得冒泡,哎哟喂,可算是找到人接盘了。他不愿意买单位的摊派房,却又害怕得罪领导,现在有这家冤大头,真是让他做梦都笑醒了。

  呵,感谢他吧,要不是他,就凭郑国强这样的窝囊废,这辈子都别想在江海买上房。

  灯市口再农村,也是江海啊。

  马兴元兴冲冲的:“放心,我问过,终点站到我们银行。弟妹你把自行车放银行车棚,我来打招呼,然后再骑车过来上班没问题。我们明明上学也不用愁,中途刚好经过他们学校。”

  陈凤霞挑高了眉毛,这回倒是要对马兴元刮目相看了。

  这人看样子真想办事的时候还是蛮有能耐的嚒,居然连她家女儿在哪里上学都调查的清清楚楚。

  马兴元笑嘻嘻:“我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就肯定不会差。”

  眼看两人越来越热络,连将来住进去大人小孩怎么念书做事都讨论起来了,一直冷眼旁观的郑国强也急了,不得不开口提醒妻子:“凤霞,我们不盖房子了?”

  开什么玩笑,要是放在两个月前,五万块钱两层楼,就算位置偏点儿,捏捏鼻子他也就认了。

  讲个实在的,综合比较起来,比在前进村盖房子划算。毕竟那别墅已经盖好了,他们随时都能搬进去住。

  可现在他发癫,要这种房子?前进村的5层楼已经在盖了啊。

  他家好多钱,能这样瞎折腾?

  陈凤霞只恨丈夫不是重生的,不能时刻跟自己一条心。

  灯市口那边是学区房。

  那个位置她晓得,外国语学校的分部很快就设立在那边了。等到大家择校观都冒起来的时候,那边的砖头都跟金子做的没差别了。

  更别说一套二层楼的别墅!

  郑国强不理会妻子纠结的神色,只急赤白脸:“都盖房子了,你买什么房子?”

  三万块钱都实打实地给了,他们还要再想办法攒三万块,哪儿来的五万块钱买房?

  陈凤霞想开口的时候,突然间灵机一动,对啊,盖房子!

  她在前进村还有栋新的五层楼等着去盖呢。

  几乎是电光火石间,一个大胆的念头就在陈凤霞脑海中冒出了雏形。

  她甚至等不及这个念头完善好,就朝马兴元露出了歉意的笑容:“不好意思啊,马主任,我们已经决定在村里头盖房子了。”

  这板上钉钉的事情一下子黄了,马兴元的脸都挂不住:“盖房子?你们人都来江海闯荡了,怎么还跑回农村盖房子?你们图什么啊!”

  呸!难怪说泥腿子老农民一辈子穷命,一点儿眼光都没有。

  亏他还以为郑国强好歹是上过高中当过兵干过销售走南闯北过的人,多少有点儿眼光。

  合着还是老农民的那套,在城里打工挣钱回农村盖小洋楼臭显摆,完了自己一天也住不上,还得回城里待在窝棚里头继续打工挣钱过苦日子。

  马兴元都感觉自己被深深地羞辱了,他怎么会找这么个烂泥糊不上墙的家伙来买房子。

  狗肉进不了大上海。

  就他,也配在江海扎根?

  呸!

  陈凤霞无视他鄙夷的神色,只满脸歉意的笑:“真不好意思啊,也就是这几年的事。要是你上个月过来,我们也就买了。差了的钱,马主任你签个字,我们问银行借,分期付款还不就结了嘛。实在是,机会难得,还是得在村里头盖。”

  她这话说的含含混混,搞得马兴元心里头直打咯噔。

  等等,什么意思?好端端的,郑国强为什么非要回农村盖房子啊?

  马兴元感觉自己得问个清楚,这绝对有问题。

  然而郑国强被陈凤霞招呼着去给儿子洗澡了,陈凤霞则干脆变成了没嘴的葫芦,无论马兴元怎么软磨硬泡,她都死活不肯透露一个字。

  再拿话逼她,她就是打哈哈,落叶归根嘛。当然得回老家盖房子。

  小孩上学怎么办?哎呀,回老家就是了,有钱在哪儿都自在。

  马兴元感觉自己抓到了重点,有钱!

  就郑国强哪儿来的钱?买彩票中奖的话那也不在乎多买套灯市口的房了。

  除非有一大笔钱等着他,但那钱还没有到手。

  那么……

  哦,那就是那件事有眉目了。

  “老侯给你们两口子的消息吧?”马兴元伸出肥厚的手掌,还翘起了兰花指,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狗日的,你们这帮子家伙真是不地道。老侯有门路都不跟我透一句口风。”

  陈凤霞赶紧否认:“你都在江海当干部了,还想……”

  话说了半截子,她一副“糟糕,说漏嘴了”的慌张模样,又开始打死不承认:“没有,没有的事。我们老郑跟老侯多久没见了,我家穷的连个电话机都没有,上哪儿传递消息去。马主任,你忙啊,时候不早了,我们这边得关门了。”

  言罢,她不由分说,愣是将马兴元强行送出了活动中心。

  听着对方在门口马了好几句“狗日的东西”,她也没再开门。

  郑国强出来拿肥皂,听到他骂人,顿时气愤不已:“狗娘养的,妈的,骂上门来了。”

  陈凤霞摆手,直接推丈夫回去:“随他去。快点,给儿子洗完澡回来,赶紧跟我一块儿打扫卫生。”

  郑国强还在嘟囔:“就让他骂上门啊。”

  陈凤霞做老好人:“哎哟,骂两句又不会少块肉。”

  况且马兴元要是真自作聪明,拿钱跑回老家盖房子了,到时候哭死都算轻的,骂两句有什么啊。

  看着丈夫的背影,陈凤霞朝天花板翻了个白眼。

  她这是为谁出气啊?还不是为这个男人。

  呵!故意捉弄她男人,白吃白喝她男人还嘲笑她男人。

  70块钱的账不是账吗?她让后头再加四个零还回来。

  她可没有诓人。她是要在前进村盖房。前进村不是村吗?她又没说是老家安装庄。

  前进村拆迁可是真的。

  谁让这人自己财迷心窍,想岔到安庄上去了啊。

  妈呀,天花板上什么时候绕了蜘蛛网?得赶紧清理干净。

  不然下回蜘蛛掉下来,落到吃的里头,这边还怎么做生意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