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电影公司自成立以来,其实并没有闲着,他们还是有电影项目的。
只不过,毕竟成立时间还短,以致于《钢铁侠》成为了e.t.电影公司正式出品的第一部电影,虽然这部电影并不是e.t.电影公司第一个立项的。
想想看吧,第一个被归入e.t.电影公司的电影项目,其实是《魔戒》,可谁让《魔戒》三部曲是套拍呢。现在三部曲套拍已经完成了,不过《魔戒》第一部上映还得到2001年。
除了《魔戒》三部曲外,e.t.电影公司其余的电影项目,还有一个老牌影帝阿尔·帕西诺主演的《西蒙妮倒》,另外《黑客帝国》剩下的第二部和第三部,e.t.电影公司已经不负责出品,而只是参与制作。
这么一看,e.t.电影公司旗下的电影还真的不多。
往好的方面看,好莱坞其他正儿八经的电影公司,尤其是几巨头,现在对e.t.电影公司忌惮值很飘忽。导致这种情况的,就是因为e.t.电影公司一方面既有好资源,而且还是暴殄天物的那种,到底像卡梅隆还有安德鲁·尼科尔这样的导演,可是整个好莱坞的追逐对象,可结果呢,人家就情愿耗死在e.t.电影公司这颗树上了,还有e.x,这人有那么高的人气,偏偏从哪方面看都是在不务正业,好莱坞电影业只能望洋兴叹了;另外一方面呢,e.t.电影公司现如今的真人向超级英雄电影项目,其他电影公司羡慕不来,他们可没有近水楼台。复制不来在某种程度上不算是坏事,毕竟这代表着他们没有竞争,所以忌惮值就下去了。
正是因为这样,《钢铁侠》这个e.t.电影公司真人向超级英雄电影第一响,还是很受瞩目的。
别哑火了。
这句话中到底是包含着看好戏的心态,还是真心的祝愿,那就不太好说了。
等到《钢铁侠》首映那天,抱着暗搓搓心思来的人,等看到首映礼的盛况——名流云集,政客接踵而来,军方也有代表前来,这么一对比显得好莱坞团有那么些弱势群体的意味——忍不住在心里愤慨:打倒万恶的资本家!
顺带一提,《钢铁侠》首映礼是在纽约,斯塔克工业原本用来开博览会的展览厅。
这一招吧,顾青原本也用过,《千钧一发》首映时,他就把首映礼安排在了ex工业的展览厅,而且还来一次别树一帜的红毯形式。
可人家顾青那会儿是为了契合《千钧一发》主旨,整体来说是别开生面的,而《钢铁侠》这次,它大概也是契合了《钢铁侠》的主旨,不,应该来说是契合了钢铁侠,托尼·斯塔克本人的风范儿,那就是壕气冲天。
参议院那边心心念念的钢铁战衣,都被托尼拿来点烟花了,你说壕不壕?
在红毯外围做电视直播的女主持人,都在见识到这样的盛况后,不由得脸红心跳的说:“哦,斯塔克,他是那么的有钱!”
这种范儿,很难再找出第二个了。
像和托尼齐名的另外一个高富帅,ex工业的继承人,他也不是走这种路线的,并且对这么高调炫富的行为敬谢不敏,他一般都低调炫富。
比如,说把《国家问询报》的母公司美国传媒公司买下来,他就闷声不吭的买下来了;
再比如说,当年还说花五千万美元拍宣传片,留下“有钱任性”的金句……
然而这冲击性和直观性,就没有托尼这般搞出来的更深入人心,大概是气质问题吧。
不管怎么说,《钢铁侠》首映礼的风头,全让托尼·壕·斯塔克给抢光了。
受邀前来并且还身兼《钢铁侠》导演顾问一职的卡梅隆,冷不丁就朝顾青说了冷笑话:“是因为斯塔克太高调,你才说要避嫌的吗?”
反正跟顾青熟络的都调侃过“避嫌论”就对了。
顾青听后“唔”了一声,沉吟片刻道:“你这形容不怎么贴切。”
卡梅隆挑眉,听顾青狗嘴里能吐出什么象牙来。
“托尼这不是太高调,而是太暴发户,和我们泽维尔家一贯矜贵的作风太对冲了,这种关系你可以往大了想,想想美国和欧洲。”
美国和欧洲现在是谁也看不起谁,美国嫌欧洲那边太装,而欧洲嫌美国那边没文化低俗,双方打嘴炮都打了好多年了。考虑到托尼他是正宗的美国人,而顾青他父亲(甭管哪一个)都是英国人,所以说这样的类比,也是蛮恰当的,尽管顾青现在是和托尼并称全美两大高富帅,可做人不能数典忘祖。
卡梅隆:“……”这番话满满的全是槽点!
大概是意识到在背后这么辛辣的点评好朋友的行为不太礼貌,顾青就无缝连接的切换了:“我只是礼尚往来的也开个玩笑,鉴于你是跟我在开玩笑。托尼这么高调也没什么不好的,这是他的一贯作风,而且说不定还能起到强烈的对比作用。”托尼在电影里可不是一直这么光彩照人的。
卡梅隆开始同意顾青刚才说的“美国vs欧洲说”了,顾青这种作风就不是很美国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大导演想归想,并没有拿出来说,他把注意力放到了顾青后面这一番说辞上,并对此不置可否。
这时候,莱昂纳多和“好莱坞团”打完招呼,就巴巴的跑了过来,他本来是想下意识的把手搭在顾青肩膀上的,可谁让旁边有卡梅隆在虎视眈眈,莱昂纳多就头皮一麻站直了,有礼貌的跟卡梅隆打招呼:“嗨,詹姆斯。”
卡梅隆嗤了一声:“这次欧洲和美国关系倒融洽的很。”
顾青微笑脸:“本是同根生嘛。”
卡梅隆:“……”小混蛋赢了。
莱昂纳多一头雾水,他们俩刚才是在谈论政治问题吗?
展厅里有不少人或明或隐晦的看过来,心想如果这会儿斯塔克出现,那可就齐活了。
可惜天不遂人愿,托尼壕够了从外面进来,一路“沾花惹草”如花蝴蝶般,然后电影就差不多该放映了,所以大家就各就各位,想看传说中可能存在的修罗场,说不定还是有机会的,就不要急于一时嘛。
……
当时在编写《钢铁侠》时,为了追求艺术效果,其实是在托尼的真实经历上进行了部分改编,其中改编最大的就是托尼在恐怖分子老巢的那段了。
顾青把他自己去托尼的老巢找到托尼,并且还做了一回匿名人士把托尼的位置,通知给找托尼的人士那一段给抹除了。在顾青看来,即使没有他过去送温暖,就凭借着托尼当时在那么艰辛的环境下,都能做出个钢铁战衣原型,托尼也是能够安全逃出去的。
所以在抹除这段后,顾青就做了合理的假设,即没有他参与下的可能性发展,然后电影就是照着假设拍的。
艺术性桥段也有,那就是在恐怖分子老巢里救了托尼一命,并且还和他同甘共苦的伊森死了。
说实话,真正知道托尼在阿富汗遭遇了什么的,总共就没有几个人,当时也没有大肆报道,毕竟当时大家的关注点都在托尼要关闭斯塔克工业的武器部门上了,而伊森被一起救出来后,简直低调的不能再低调,所以说绝大部分观众在观看《钢铁侠》时,会下意识的把这一段当成托尼的真实经历,也是无可厚非的了。
托尼自己差点就信了。
别说托尼了,就是知道伊森还活着的小辣椒和罗德上校,在看到这一段时心里都忍不住一阵后怕,幸亏他们早一点找到了托尼。
#入戏太深#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间接说明了顾青的编导能力还是很可以的,对镜头的掌控能力也并不生硬,让这部电影很有渲染力。
当然,造成这种渲染力的原因,还有这里面的托尼·斯塔克是由托尼他自己亲身出镜(这世界上恐怕少有演员能演出他那个独特的范儿),而且在最开始的顶点奖颁奖典礼上,顾青也演了他自己,这种真人出镜,就让观众们很快就产生了现实代入感,导致看到后面就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分不清楚了。
另外,电影的剪辑,还有配乐,可都是选了业内很有口碑的专业人士来,反正e.t.电影公司不差钱。
俗话说“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对在剪辑时就看完所有胶卷的卡梅隆来说,他不得不承认,顾青第一次做导演做的还不赖。
这句话也别指望他能说出来,卡梅隆通常喜欢“挫折教育”,他压低声音对顾青说:“你觉得就不会有其他人能分辨出真假了吗?”
这里指的是顾青变形成托尼,代替他演的事。
顾青对此很“光棍”:“为什么你要把事情想得那么特别?拍电影时用到替身不是很正常的吗?”
替身?!替身个球!
卡梅隆再次被顾青的胡搅难缠给打败了,更憋屈的是他们现在看电影中,卡梅隆又不能跟顾青吵吵起来,没看到他刚才说话都压着声音的吗。
失策。
所以还是好好看电影吧,《钢铁侠》这部电影呢,剧情概括下那就是“钢铁侠是怎么炼成的”,到正片结束时,就定格在记者发布会上,托尼写意风流的把原先公关部准备好的通稿一扔,面对镜头说出“我是钢铁侠”上。
甭说,这一刻托尼·斯塔克简直是光芒万丈。
正片过后,展厅里的观众并没有急着站起来,在《钢铁侠》电影放映完后,照理说还有个记者招待会,而且他们现在还能乘着最后放演职人员表时,平复下内心复杂的心情。
然后,有那么点毫无防备的就迎来了彩蛋。
彩蛋里托尼就在他的实验室里敲敲打打,这段还是笨笨拿着录像机录制的,所以是从电影里看录像,至于亮点,被拿来垫桌子的美队盾牌算不算?
没人怀疑那是个赝品。
再考虑到e.t.电影公司接下来要拍《美国队长》了,所以这么个彩蛋用意,就昭然若揭了。
看人家这多会软宣传,真是不得了了。
不管是从哪个角度来说,这部《钢铁侠》都是注定要获得成功的,这从电影彻底放映完后,主创人员上台时,台下观众们如雷鸣般的掌声就可以看得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托尼这会儿仍旧不改本性,双手举着两个剪刀手,很有“舍我其谁”的气概。
顾青也很配合他,把舞台让出来叫托尼接受观众们的掌声。
他值得。
……
《钢铁侠》取得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成功。
评判一部电影成功有很多方式,首先最直观的就是票房了。在北美,《钢铁侠》首周末三天(不包括周四晚点映场,《钢铁侠》并没有在周四点映)的票房将近八千万美元。这一首周末票房打破了很多记录,包括2000年北美全年首周末最高票房记录,超级英雄电影首周末最高票房记录等等。
如果单部电影进行比较的话,《黑客帝国》去年上映时,首周末票房都没有这么高,而《黑客帝国》的首周末票房可还是顾青所有电影中,首周末票房最高的一部。
当然,这里仅仅是指首周末票房。《千钧一发》和《泰坦尼克号》首周末票房都不算特别高,可这两部电影北美票房和全球票房一个比一个高,原因在于后续票房走势给力,就是《黑客帝国》它的次周和第三周票房跌幅都控制在20%以内,这使得《黑客帝国》成为了那一年的北美和全球票房亚军。
话是这么说,可《钢铁侠》开门红,也是能说明很多问题的。
撇开票房,再来看《钢铁侠》这部电影的影评:
《纽约客》:光芒四射而高度集中的故事和奔放的步伐,让人难以抗拒。
《综艺》:一部兼具超级英雄元素和个人传记元素的有水平之作。
《洛杉矶时报》:《钢铁侠》的形式和内容都不缺,算是一部形式与内容兼备的佳作。
《纽约邮报》:具备浓郁娱乐观赏性的个人传记电影。
非正面评价也是有的,像是《好莱坞新闻》就提出艾瑞克·泽维尔的执导水平,并不如他的演技那么令人惊艳,《钢铁侠》作为处女作来讲,只能说是得到了一个b的分数。
更尖锐的评价也有,《波士顿环球报》就发表了一篇名为“这是在靠资本洗白吗?”的文章,文章指出《钢铁侠》这部电影,有给托尼·斯塔克还有斯塔克工业洗白的嫌疑。不管托尼·斯塔克经历了什么,而斯塔克工业如今也在转型做清洁能源,都不能掩盖斯塔克工业以前是在做军火生意的事实。
这篇文章纯属断章取义,《钢铁侠》电影里可是直面了斯塔克工业以及斯塔克工业制造的武器,造成的负-面影响,还有前期托尼对于他们家做军火生意的评价,可就是这样的对比,才不显得托尼后来态度转换的珍贵。
以及,锅还甩给了已经出意外事故死掉的斯坦董事。
……好像还真的有那么点洗白之嫌,但洗白的很润物细无声啊,而且洗白的姿势很独树一帜。
其实,从这篇报道中也能看出来,《钢铁侠》这么一部电影的影响力已经在发酵了。
这就是说《钢铁侠》当之无愧的是一部成功之作,第三个可证明的方面了。《钢铁侠》让世人更全面的见识到了托尼·斯塔克,而不是以前那种只言片语,还有以讹传讹,它还很深入人心,导致了在这部电影全面上映后,托尼的人气和声望一涨再涨。
嗯,斯塔克工业股价也在涨。
这么一来,如果说《钢铁侠》是一部托尼·斯塔克,钢铁侠还有斯塔克工业的自我形象宣传电影,也不是不可以。
就像是曾经的《千钧一发》。
当时,ex工业靠着《千钧一发》,也迅速从鲸吞斯特拉克工业的业界“秃鹫”,转换形象成为了受欢迎的企业,而且ex工业的股价在那期间也涨了。
不过这种事说破了就没什么意思了,所以还是给它加滤镜吧。
朦胧的才是最美的。
偏偏就是有人“得了便宜还卖乖”,托尼·斯塔克先生他就跟顾青,也不知是在吐槽还是在自嘲的说:“我觉得我明年可以去申请诺贝尔和-平-奖了。”
顾青从善如流道:“算我一个。”
托尼:“呵呵。”
顾青只得解释道:“我是在说真的,我们ex工业已经在准备申请资料,申报的是在极地的大气合成专利。”
托尼:“……”
——还能不能好好聊天了?
喜欢演技帝日常[综英美]请大家收藏:(wuxia.one)演技帝日常[综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