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农家腊酒 > 第18章

农家腊酒 第18章

作者:清风入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6 11:33:32 来源:免费小说

  彭大磊说的口都干了:“还有,他们南方人稀罕北边的啥物事你打听清楚没有?别你运过去的东西他们那儿不要,那不是白跑一趟嘛。做事情之前得想清楚,稳稳当当的的才行,更何况你这么个兴师动众的,是不?”

  彭大磊坐那儿,把能想到的问题全给薛遥说了一遍,末了跟薛遥说:“等再过几天雨停了,我准备召集村里人,问问他们要不要打井。你若是想清楚了就来跟我说,我把这事儿一并说了。”

  薛遥一听,也就几天时间,忙点头应了,说是好好再合计几天。

  送走了彭大磊,薛遥皱着眉头回屋,半天也不说话。

  顾柔搓着玉米问道:“可是遇上啥难事?”

  薛遥点点头:“我本想着,挣着了钱大家伙儿一起分,可大磊哥说的也有道理,这万一亏了呢,我这不是成了罪人了嘛?”

  顾柔想了想,点点头说:“也是,庄稼人种田是本分,其他的都往后放,这一走就走四个月,万一亏了,当心人家媳妇儿埋怨你!”

  薛遥一张脸挤成苦瓜:“难不成,这生意就这么算了?”

  顾柔摇摇头说:“哪能呢?我刚刚在里头听了一耳朵,我这里倒有个法子,你听听?”

  薛遥忙叫她说。

  顾柔放下手里的玉米,说:“你和陶顺两个做大掌柜,那些兄弟们呢,就当时雇佣他们送货的,不就行了?跟他们说好,这一来一回给多少工钱,啥时候结算,包不包吃食。到时候不管亏还是不亏,这些兄弟们肯定有的挣。”

  薛遥想了半天,说:“你的意思是说,这些兄弟的工钱我们来出,万一亏了我俩担着?”

  顾柔点点头:“万一挣了也全是你俩的!”顾柔顿了顿说,“到了那边,就看你们本事了,这掌柜的都有自个儿的来源,他们也轻易不肯收陌生人的货的。不过啊,若是你们的货紧俏吃香,肯定是个个都要的。”

  顾柔发挥了穿越者的特质,大方向看的清楚:“还有啊,这生意要趁早,我看今上是个明智的主,他现在没空料理山匪,过不了几年肯定要动手。”

  “不过山匪没了咱也不怕,只要你货好,信誉好,人南方的掌柜们肯定还要你们的货,不会让别人抢了生意去!”

  薛遥被说的目瞪口呆,半响说不出话来。

  顾柔一看他反应,知道自己说漏了嘴,也不知怎么弥补,只好低头剥玉米。

  薛遥长大了嘴巴看顾柔,老半天才憋出一句:“媳妇儿你可真……明智。”

  顾柔装鹌鹑,头抬都不抬,留薛遥一个人苦思冥想去了。

  第二天,薛遥就去找了陶顺,他把顾柔的法子一说,陶顺就摸着下巴想了半天。

  薛遥放下碗道:“你到底想好了没?给句话啊。”

  陶顺说:“你别急啊,我给你算比账,你看啊,这一个兄弟你给他们二百个铜板一月,四个月便是八百个铜板,这种好事儿,大家伙儿肯定要去啊。可是就算他三十个兄弟好了,我们一共要出二十四两银子,你我平分,一家出十二两银子!”陶顺凑近了悄声说,“若是亏了,我手里拿不出这么多钱啊!”

  薛遥说:“我知道,我家也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可我媳妇儿说的好,这生意就是给那些敢豁得出去的人做的!你要豁得出去,这大把的银子往家揽啊!要豁不出去,窝村里种种庄稼养养猪啥的,也行!就是你儿子孙子也没个出头的日子。”

  薛遥又说:“咱挣钱是为了啥?不就是为了孩子么?孩子若是能读个书,考个秀才啥的,还不祖坟冒青烟了?那即使咱孩子有这个心,咱也得有这个钱供他读书不是?”

  陶顺还在犹豫,不是他小心,确实这十二两银子也太多了。

  小婉这时候出来了:“薛大哥,能容我说几句不?”

  薛遥忙道:“跟我客气啥?你说你说。”他知道这个家还是小婉拿的定注意呢。陶顺一看媳妇儿出来了,也不阻止,由着她说。

  小婉就说了:“这生意我是一直看好的,咱们手上有人,有功夫,旁边山里头又全是宝贝。况且咱都是南方一路过来的,这一路上哪里能安歇,哪里能过夜,都是熟的。再说还有爹娘在金陵,到了南方还能求他们帮衬下。你说,这么好的条件上哪儿找去?”

  小婉继续道:“若是亏了,也不会亏十二两银子呀。你们运过去的东西,难不成啥都卖不出去?不能吧!总是能赚着点的,若是还亏呢,阿顺你也别担心,咱们就是砸锅卖铁的也要把村里兄弟的工钱补上!”

  “我这也不是贪钱,你们想,咱们村也就免五年的赋,五年后呢?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娃了吧?养娃娃本就不容易,万一再遇上个大旱天,可不得了。有这生意,手里有钱,到那儿都不慌啊。”

  小婉一番话说得两人心服口服,薛遥翘着大拇指夸她是巾帼,陶顺听媳妇儿都这样说了,自己一点意见都没了,爽快同意了。

  薛遥见定下来了,便去找彭大磊,过不了几天,彭大磊就召集村里人开会了。

  ☆、第24章

  这天,村口的铜锣又响了起来。

  原来是彭大磊敲的锣,他这个村长上任以来,可谓是尽心尽力,说起他,村里人没一个不翘大拇指的。这不,这两天正张罗着给村里打两口井呢。

  就有人说了,用那曲水江里的水不行?还要打井?

  彭大磊说:“那曲水江的水平时用来浇地洗衣服啥的都行,可是这要入口的水还是干净点的好。谁知道那曲水江上游有啥呢,是不?再说了,到了冬天这江水是要全部冻上的,到时候还费力气凿冰?所以我想这次啊,在田里打一口井,咱们村头再打一口,以后用水方便啊。”

  大家吵吵嚷嚷的议论着,这可是惠及后代的大好事。且不说他们家家户户都有好多田地在远离曲水江的高地上,来回浇水不方便;就是以后自家孩子出生了,喝那井水也干净啊。

  有家里头拮据的问一户人家要出多少钱,也有手头富裕的人家问能不能给自家院子里也打口井。

  彭大磊给大家伙儿算了一笔账:“我去城里问过那打井师傅了,说是一口井二两银子,两口井四两,咱一共二百三十九户人家,一家十七个铜板,不贵吧?都拿得出来不?”

  见人都点头了,彭大磊就征询人意见了:“有不同意在咱们村打井的,现在就提出来,别到时候我来收钱了才说不交!我是不认的啊。”

  大家都摆摆手说不会不会,全部同意了。

  彭大磊等了一会儿,见没人站出来,才又继续说:“还有一件事儿,得跟大家伙儿说道说道。咱们才来这北方没多久,又是盖房又是种地的,大家这手里拮据我知道。我问你们,你们可想给家里多揽点钱,多挣份家业?”

  立刻就有人说了:“这当然愿意啊!这粮食还没下来的时候,我天天吃媳妇儿的嫁妆!吃的我在家都不敢大声说话!现在粮食是下来了,可手里没钱心里慌的很。若是有挣钱的路子,我第一个要去!”

  其他人纷纷附和,都伸长了脖子等彭大磊说话。

  彭大磊说了:“是这样的,现在我这儿有个现成的路子。这路子是薛遥和陶顺想出来的。这具体咋做,我让他俩上来给我们具体说说。”

  说着就让薛遥陶顺上来,他俩也不客气,上来就开门见山的把这生意大致上说了一遍:“……我刚刚说的大家都听懂了不?就是把北边的货运南边去卖,再把南边的货运回咱北边卖。一来一回四个月,一个月给二百个铜板,这一趟一共八百个铜板。”

  有人一听,这要四个月呢!家里婆娘咋办?地咋办?立刻就犹豫了。

  也有人听了,八百个铜板!一年忙活下来也没八百个铜板呢,这走一趟,下年的嚼用都挣出来了!

  陶顺继续说:“若是想挣这钱的,直接来找我说,我这儿啊,多的不要,就要三十个兄弟。在路上也没别的,就看着点货就是了,那些个土匪能斗的过我们?”

  有人问薛遥:“你媳妇儿还怀着呢,你就舍得出去挣钱?再说了,这地里的活儿你不管了?”

  薛遥挥挥手:“咋会呢,我们准备明年七月才动身呢。你们想想,明年春天把小麦种了,大概六月份就能收了,是不?然后再种一茬红薯啥的,咱十月份回来,正好赶上收粮!这不时间卡的正好么!”

  下面的人反应不一,有犹豫着徘徊不定的,也有跃跃欲试的。有人问:“这南北货生意真这么好做?一来一回就能挣着钱?”

  薛遥说:“这生意到底咋样,我也说不准,谁都没干过不是?这次去啊,我们就当时趟趟道儿,试试看行不行,带的东西也不会多。不过你们放心,这工钱是绝对不会欠你们的!即使我这生意亏了,我也不会欠兄弟的工钱。”

  有了这句话,就有那心急的说了:“哎,你的人品我们还信不过嘛?我就跟着你走了!”

  陶顺立刻笑开了,问他:“谢理,你就这么跟我们走了?不回去问问你媳妇儿去?”

  谢理说:“哎,问她干啥?我给家里揽钱,她高兴还来不及呢!”

  陶顺爽快道:“行啊,算你一个!明年七月份可要跟着我们走啊。”

  有了个开头,纷纷有其他几个人附和,说要跟着挣钱去。

  还有心思灵巧的问道:“那我如果跟着一起去南方,能不能自个儿带点货跟着一起去卖?反正都是去南方嘛。”

  薛遥说:“可以啊!你们有啥货,一起带着,到了南方去卖。只两点,第一,不能跟我这边卖的货重了,那不是拆我的台嘛。第二呢,就是你们自个儿找路子卖,我这边是不代卖的。”

  下面的人纷纷点头,有几个还犹豫不定的,等不及的要回去跟婆娘商量。

  彭大磊挥挥手让大家散了:“大家回去啊,就好好合计合计,若是肯跟着阿遥兄弟一起走的,就去找他说。不过可要抓紧,才三十个名额哪。好了今个儿就到这儿,大家散了吧散了吧……”

  这几天,村里个个都在议论着这桩生意,男人们聚在一起议论着这桩生意的好坏,连女人们碰上了也要闲聊几句。好在顾柔怀着,在家里躲清闲,不然可有的烦了。

  薛遥他们前脚宣布完,后脚就有人上门来找,说是要跟他们一起去南方,还生怕晚了。

  李元也来找薛遥,问他去南方收不收皮子。

  薛遥道:“当然收啊,南边就中意咱北方的皮子啊。这次就准备带一车皮子去探探路呢。”

  李元乐了:“嘿,正好!你不知道吧?我祖上在我们老家可是大名鼎鼎的猎户,十里八乡的都知道!趁我手上还有几分功夫,我去山里猎了皮子给你们带去,咋样?”

  薛遥想瞌睡碰上枕头:“好啊!我求之不得呢!你真会打猎那一套?那拜山神,硝皮啥的,你都会?”

  李元说:“那可不?我爷爷,我爹,哪个不是猎户?我从小就知道咋弄!以前还跟我爹进山学过哪!要不是……哎,不说了,我就问你,你那皮子收不收吧!”

  薛遥当然收,他本想着去城里的铺子里收皮子,现在好了,省了他不少事儿。

  两人约定了过几天来薛遥家吃饭,顺便好好谈谈皮子的价钱啥的,李元满意的回去了。

  又过了几天,那些想去的不想去的都下定了决心,想跟着一起去南方的早早的跟薛遥说了,不想去的老老实实在家里数粮食,庄稼人守着田才踏实。不久薛遥就宣布,这三十个名额,都满了!

  这时那些犹豫不定的人家才后悔,不就是来回四个月嘛,八百个钱呢!人薛遥说七月走,十月回,不影响收粮食。可是现在后悔还有啥用?

  那些犹豫不定的这才来找薛遥,来找的人实在太多,薛遥就说了,若是收益好,明年还招人呢,人家心头才稳当下来。

  小婉来顾柔家看顾柔的时候也说:“这几天啊,村子里个个都在议论咱这生意呢。还好你怀着,那些人不好意思来烦你,要不然少不得问这问那的。”

  顾柔在炕上没啥精神:“我现在也没这功夫说闲话,这孩子可折腾死我了。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吐,吐完了也不想吃饭。那咸蛋我腌的好好的,黄澄澄的个个都流油,可就是吃不下去!”

  小婉安慰她:“这生孩子哪有不苦的?都是辛苦的,你男人在外边忙活着,你自个儿也要注意着点。我家阿顺也说了,就忙完这几天,剩下的活啊,他能干的就全干了,让你男人好好陪你。”

  顾柔有点郁闷:“你们都在忙,就我,啥都不能做,只能在家呆着……”

  小婉啧了一声:“说啥呢?你们家男人忙前忙后的不就是为了你和你肚子里这个嘛,要是没这个家,他一个当兵的要那么多钱干啥用?你就好好养着吧啊。”

  果然忙完了这几天,薛遥空下来,只一心一意的陪着顾柔,也不出去了。

  顾柔担心他只顾着自己,不顾着生意,让他不用担心,去忙自己的。

  薛遥摇摇头:“左右也没啥事儿,前几天不是下雨嘛,陶顺他们进山去采香菇木耳了,听说咱这里产一种榛磨,放汤里可鲜了,人们都爱吃。”

  顾柔问:“忙完这些就没事儿了?”

  薛遥说:“哪能呢!还要去城里找那些掌柜们的谈谈。问问他们要不要南方来的货?若是要的话,要哪些货。这事儿啊,还是陶顺去,陶顺有一大本事,就是自来熟,谁都能跟他聊一块儿去!”

  顾柔笑着说:“这倒挺好的,让陶顺问问南方啥东西好卖,啥东西紧俏,到时候你们就在南方买了带回来。”

  薛遥点点头说:“就是这个理,昨个儿陶顺还跟我说,若是跟那些掌柜们谈的好了,说不定还预定我们从南边带来的货呢,到时候不愁销不出去。”

  两人又天南地北的聊了很久,薛遥抚着顾柔的肚子,说:“咋一点都没大?”

  顾柔哭笑不得:“这孩子还小呢,你哪摸的出来?要到四五个月的时候才显怀呢。”

  薛遥搂着顾柔说:“人家媳妇儿生了孩子之后都有男人陪着,我过不了一年就要去南方做生意。真苦了你了。”

  顾柔却不在乎这个:“苦啥?你做生意还不是为了我们娘儿俩。你放心,你去南方,咱们绝不脱你后腿!”

  两人笑呵呵的聊了很久,突然顾柔心血来潮:“阿遥,我教你认字吧!”

  薛遥只在军营里识几个大字,闻言惊喜的很:“真的?你真教我认字?”

  顾柔点点头:“那还有假?你去做生意,认得几个字总是好的,以后算账啥的都方便啊。”

  薛遥红着脸,挠挠头:“可我就是有点笨,这很多字啊,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

  顾柔信誓旦旦:“有啥?阿坚的启蒙都是我教的,你还学不过一个孩子?”

  顾柔当年穿越到这个时代,低头一看,自己变成了一个九岁的小女孩。她放心不下自己前世的父母,变着花样寻死,被顾大叔打了好几次,顾大娘也在她面前哭了好几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