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玄幻 > 我是大圣师 > 第八十七章 快乐的时光

我是大圣师 第八十七章 快乐的时光

作者:午后方晴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12-26 18:43:27 来源:书海阁

几个人一起累得不行不行的,倒在船上休息了好一会,张德奎才回去叫车。李大强他们带着车子过来,钱绢一起装上车,付了船家的钱,两方人忽然大笑起来。

严格说,从前天晚上,惠民河便进入冰封时期,这是船上人多的,不然无论重船或空船,都无法顺利航行。最危险的是昨天不到二更时分,那段河心,居然结了好几公分的冰,敲是能敲得动的,但敲到乌头渡、沈村,别看已经隔得不远,那要敲到猴年马月,关健到了明天晚上想敲估计都敲不动,船家一时急切,想向岸边敲冰。反正隔得不远,不过二十几里地,在这里泊能接受了。

刘昌郝说了一句。

这里的冰虽厚,不是正常状态,多半附近没有其他的支流注入,加上地势平坦而开阔,冰才结得厚,去京城时,这一段河面冰也比较厚,大家同样地敲了好一会。

才让船家改变主意,继续往前敲。

好不容易挪了几百米,冰终于变薄。

反正船能泊回沈村,是各种的侥幸,几个人虽然累得不行不行的,想到此处,皆发出爽朗的笑声。

回到家,仍不能立即发工钱,刘昌郝拿来沈氏几个小本子,统计与核实,又叫来几个妇女患钱,韦小二他们睡觉了,刘昌郝还好一点,一起不让他动手,其他人皆累坏掉了。

吃过午饭,张德奎睡眼惺忪地爬起来吃饭,刘昌郝说:“张叔父,吃过饭,你去棘岭寨,让韩保正将各村人叫到晒谷场,我发工钱。”

“好。”

虽累,还算顺利,要知道这几天谢四娘天天在家烧香拜菩萨,省怕惠民河突然冰封。

一个来时辰后,晒谷场上挤满了人,不但女工,还有女工的家属,以及刘梁村围观的人。

山滩上面积更大,但刘昌郝有意放在晒谷场发工钱。

发工钱之前,刘昌郝打了一个小广告:“明日我家磨坊开磨……”

又说了磨钱,约相当于梁永正家的三分之二,若是以糠秕麦麸替代磨钱,仅相当于梁永正家一半磨钱。但这个,许多人皆清楚,梁永正与刘四根联亲,不让刘家磨木炭。说有人嫌木炭脏,纯是借口了,且看刘梁村的旱厕,能有多讲究?

但磨坊是人家的,有权利不让你磨,刘家只好不惜人工,用车拉木炭去黑潭村磨。另一个用意也懂的,刘家养了一百五十头猪,糠秕麦麸皆不易买,有了磨坊,也将这个难题解决掉。

棘岭寨一个汉子说:“刘家小郎,非是我们不卖糠秕给汝家,我们家也养猪,糠秕本身皆不足。”

猪渐渐大了,刘昌郝开始大量买糠秕,也向棘岭寨等村子买,还是难买。特别是棘岭寨,收入低,一两头猪的收益占了家庭收入很大的比例。让人家不养猪,将糠秕卖给刘家,太不讲道理了。

可正好。

刘昌郝说:“荆二叔父,我问你,整天吃青菜豆腐,你乐乎,你身体康乎?”

天天吃青菜豆腐,不提身体健不健康,即便很自律的和尚也吃不消。

“猪非乃人,然其理一样,且看我家的猪养得好不好?”

小猪崽子捉回来,已经养了两个月,能做比较,比其他人家长势好了好几倍。

“我家养猪与你们有何区别?仅两条,保持猪圈干净,我家猪食非糠秕,有豆枯、酒糟、高梁秸,可惜冬天降临,否则搭配各种草料,猪长势更佳。”

“以前困于路,今道路畅通,几家合本雇一艘船,买酒漕,买豆枯,皆便乎,且猪长势快,成本也更低,何困于糠秕?或如种地,你们也种地,我也种地。你们种地,仅种麦粟,我种地,种花种甜瓜,亦作鞭炮,我种的与你们不一样,比较下来,谁家收益高哉?”

“我大母曾劝村中植桑,嫌慢,植者不多,且舍不得施肥,棘岭寨、后山村、牛岭寨,欲植桑,亦无佳地,然养猪,须候几时?买酒糟豆枯须几何成本?”

这一说,大伙全听明白,反正家家户户得需要磨粮食,不能带壳吃啊。不以糠麸付磨钱,就得付现钱。为什么不能用现钱去买酒糟与豆枯,并且刘昌郝说了,以糠秕付磨钱更便宜,等于是替各户省了船费。不对……一人又问:“豆枯,非麻枯?”

“豆枯乃豆枯,麻枯乃麻枯,我大母不守植桑之秘,我也不守养猪之秘,你们磨粮之时,可以来我家猪场观看,不懂之处,亦可提问,我让客户全部传授给你们。”

“你家真乃三代积善,四代积善。”棘岭寨三个村子的人一起大声说。

刘梁村许多人心情却很复杂,不管有没有受过刘家的益,但刘家真的没有害过谁。至于刘昌郝只是做事不类行父,更果断,更刚硬,可同样的,也没什么歹心。

刘昌郝也不是许多人想的那样善心,他一直没有将养猪的收益放在心上,所以其技术保不保密也无所谓。但这样一来,糠秕难题一下子解决了。这是顺带着打一个小广告,下面才是正题。

“我雇你们来做工,冬至后继续做工,使你们辛苦了。”刘昌郝说完,拱了拱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鞭炮工艺并不难,原理更简单。开始大伙陌生,从田间走入作坊,也不习惯,开始是很慢的,进入上月中旬,效率迅速提高。但自上月落雪后,天气转冷,尽管刘昌郝开了“地暖”也不大管用,效率又渐渐下降。刘昌郝说冬至,实际越往后,效率越低。这个没办法,不能将火炉搬到鞭炮作坊,不要命了。

总体上后期大伙表现还行,手脚变得笨拙,不是不想干活,确实冷了。特别是十一的那场大雪过后,这几天天气更冷,刘家又抢了早晚,确实吃了一些辛苦。

“我说过,最佳前十人者,奖励四千钱,次之二十人,奖励两千钱,次之三十人,奖励一千钱,次之四十人,奖励八百钱,次之五十人,奖励五百钱。为示感谢,我略做调整,最佳者十五人,奖励四千钱,次之二十五人,奖励两千钱,次之三十五人,奖励一千钱,次之四十五人,奖励八百钱,次之五十五人,奖励五百钱,次之七十五人,奖励两百钱。”

几乎人人有奖,还有几个人呢?那个都懂的,虽然今年未开除,明年刘昌郝也不会聘用,不但有刘梁村的人,其他三个村子也有几个妇女渐渐变成老油条。

刘昌郝念名字。

先从第六等开始,这些女工也未必是懒的,有的手脚笨,有的家里活确实多,做工天数少,画勾自然变少了。但还是刘昌郝那句话,你家的事与我有什么关系?

钱上午便由几个妇女串好,并做上了记号,念到了上来直接提着一串钱下去,她们这一串只有两百文。但这些妇女心中也有数,能得到两百文钱,是意外之喜,况且他们家不是她一个人,还有其他的人,或媳妇,或女儿,她们也开心,一个个提着钱下去。

两百文钱不动人,五百文、八百文一般般。

下面的,许多刘梁村人眼中露出艳羡的眼神,刘昌郝稍稍迟疑一下。在开工前,刘昌郝刻意嘱咐过沈氏,画勾钗圈时,务必要公正,那怕是自己的二妹。

二伯家除了刘昌田外,还有一个比自己大一岁的堂姐,以及一个比自己小两岁的堂弟。

四叔家除了自己二妹外,还有一个弟妹,弟十二岁,妹才九岁,五叔家也有一个弟妹,岁数更小。晚辈当中,上工的只有他的堂姐与二妹,但这个堂姐刘昌郝是清楚的,性格不大好,也有些喜欢偷懒,至少在作坊里表现不能让人满意,然而根据沈氏的勾叉,则能让她领取第三等奖。这是干娘照顾刘家几个亲近的人,那也不行,生生让刘昌郝压到第四等。

接下来连刘昌郝也不大好压,一个是他的二妈,一个是他的四婶,五婶还好一点,五叔没有去教阅,五婶一直安心做工,手脚也还行,况且还有两家的关系呢。二妈与四婶肯定不行了,二妈家里稍好一点,有刘昌田呢,但为了自己亲事跑来跑去,加上家里的事务,上工时间少,并且二妈嘴皮子功夫行,手脚却不行。四叔家虽有四爷爷,但四爷爷终五十好几的人,地又多,上工时间也比较少。

按照沈氏的勾叉,也成了第三等。这样做是不对的,亲情可以放在背下里做一些补贴,放在作坊里,必须得公正。果然,发的时候传来一阵轻微的议论声,不过刘昌郝每一等加了五个名额,也不好说什么。从这一等级起,开始勾人眼睛,一千文钱,对于四个村子八成人家,皆不是小数字。下面的更眼红,一个是两千文,一个是四千文。

四个村子女工做活,刘梁村人数是最多的,但只有三个人拿到了四千文钱。

原本有五婶,也让刘昌郝压到了第二个等级上。

余下三人,一个是刘昌郝的二妹。

二妹做工比较认真,手也比较快,但她乃是最没争议的。

不说二妹表现好,就是不好谁又敢反对?

一个是张大魁的女儿,一个便是梁得宁的婆娘孙寡妇,这两个人,一大一小,手真的快。可以说,她们两人几乎替作坊里所有刘梁村女工争了一口气。

这是奖励的部分,刘昌郝发完后问了一句:“你们来我家做工,我观你们,气色皆佳乎。”

各个女工哄然一笑。

刘昌郝家做工伙食是一荤一素一汤,荤尽量拣便宜的买,名义上说限量,实际数量不少,各个女工才来时,营养差,拼命吃。但天天如此,几十天吃下来,也感觉那样了。不过做工的时间长,多数人身体状况也随之改善,不少人脸上渐渐出现红润的光泽。

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正式发工钱。

前后是四十五天,后面四天还加了二十文钱,若是做满,便能得2780文钱。

发完了,刘昌郝让张大魁一家上来,他问张大魁妻子:“三娘,你家得多少钱?”

张大魁去教阅了,但他父母还在,此外,还有一个十八岁的儿子,所以张大魁妻女二人做工时间长,两人合计起来做工达到了八十多天。此外,不仅张大魁女儿表现好,拿了四千文奖,张大魁妻子手也比较快,拿了两千文钱的奖。

张大魁妻子支支吾吾地不回答,可刚才发钱的时候大伙是一起看着的,许多人已算出她家的收入,十一缗多钱!不少人眼都红了,有了这么多收入,明年张大鬼一家在家里坐吃山空,也够用了。刘昌郝要的就是这效果……

喜欢我是大圣师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我是大圣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