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玄幻 > 我是大圣师 > 第八十章 伪证

我是大圣师 第八十章 伪证

作者:午后方晴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12-26 18:43:27 来源:书海阁

“阿娘,我还小啊。”

宋朝天圣令规定法定婚龄,男孩子十五岁,女孩子十三岁便可以结婚。是虚岁!十三岁乃是十二岁,十一周岁,上小学六年级或初一的年龄!

随着耕地越来越紧张,加上厚嫁厚娶的风俗,逼得许多人口稠密的地区,将婚龄往后推,如刘梁村,一般女孩子到了十七八岁,男孩子接近二十岁,才开始谈婚论嫁,也有更早的,还有不少更迟的,甚至有穷人家将自家的女儿雇给大户人家做几年小妾,再将其出嫁。

刘昌郝年龄确实小了一点。

二妈说:“你不小了,你娘娘身体不好,家里事多,须找一个娘子。”

其实是谢四娘的意思,随着契单增加,家里经济不会有问题了,她的病到了冬天又开始发作,让她担心自己说不行就不行,便托刘昌郝二妈打听,至少得找一个门当户对,长相不能太差的女孩子,刘昌郝二妈很快在黄村寻到一个叫娟娟的女孩子,各方面还行,故让二妈劝了好几天,直到昨天,人家才答应下来。

刘昌郝呆了一会,说:“我去看看。”

这是必须的,万一不中意呢。

或者万一中了意,顶多提前啪啪了……

上完坟,几家人回来,刘梁村许多人却在翘首期盼,明天各个保丁要回来了,心态真的不好,就不想想刘四根与梁永正两家联亲,会有什么后果?

第二天上午大伙陆续回来,秦父他们也回来了,但走在前面的是韩大虎。

“昌郝,我替我们村谢过。”

他人虽在教场,能听到乡里的一些消息,他在棘岭寨娶的荆二娘也在作坊里上工。实际他家拿钱并不多,以前请男工,他大儿子才十四岁,不好意思来混工钱,只有他一个人断断续续地来做活。临了,刘昌郝多给了钱,韩大虎硬是不要。这次请女工,他有一个女儿,才**岁大呢,如何来上工,还是一个人来上工。

不过相对来说,他家在棘岭寨算是条件稍好的,与保正钱无关,而是渐渐对这一带地形熟悉后,敢去岗陵深处打猎,加上箭法好,生活条件才稍稍改善。

但他是一个比较热心的人,当初棘岭寨收留了他,还有当年他被县里关进了大牢,刘昌郝祖母鲁氏救了一把急,村子里帮了不小的忙,只是棘岭寨更穷,经济上出力不大罢了,所以他对棘岭寨各家各户的事也比较上心。

故刘昌郝称他为阳光版郭解。

刘昌郝前面请男工,后面请女工,不敢说从此过上好日子,至少许多人家,今明两年不为饱发愁,甚至能逐渐解决“温”的问题。

“韩叔父,勿用客气,各取所需。”

“秦瓦匠呢?”

“在修引水渠。”

“我们一道过去。”

大伙正在修引水渠,还有一小段,不过修完了,后面还有更漫长的灌水渠,有的忙,正月都未必能闲下来。唯独的好处,刘昌郝将这片山一起买了下来,想怎么修就怎么修。

刘昌郝将秦瓦匠叫来,韩大虎说:“秦瓦匠,你阿父受杖,乃我之过。”

“与你无关。”

那么多人呢,韩大虎不可能天天只盯着刘昌郝家七名客户。

“你心中不平,然重打,必受官司,轻打,于事无补。前几日,梁永正向你阿父赔礼,又找到我,欲赔你十贯钱,化解此事。”

“我短此十贯钱!”秦瓦匠怒道。

他真不缺十贯钱,放过粮,也知不对,立即将家里贵重细软与钱一起收拾好,装上骡车,连夜跑路。不过人家是灾民,一起穿着破破烂烂地流向他乡乞食,他一家衣着光鲜、驾着骡车跑路,得多显眼?逃到县城,发觉不对,先找到典当房,将骡子、车子、贵重的衣服或其他行李一起典当,又将所有的钱换成金子,换上破烂的衣服加入流亡大军。

至于路上的场务,谁个查?

不但至京城的场务,刘昌郝带他们回来,那个场务也来查,然而拘拦人探头一看,一船流民,急忙驾着小船逃走。

他手里有近二十两金子,金子就是钱。

前段时间刘昌郝有些缺钱,有好几次,秦瓦匠想借一些金子给刘昌郝,然而自己是客户唉,不大好意思开口。他琢磨着庄木匠手里也有一些金子,只有金银才易带,但估计没有自己多,毕竟庄木匠为了娶美艳的徐小娘子,花了不少钱。

“你准备如何打?”韩大虎问。

秦瓦匠语塞了。

重打,自己身上是背着官司的,不能真让张德奎出手哉。

轻打,确实是于事无补。

他扭头看着刘昌郝。

刘昌郝说:“秦大父乃是为我受杖,我不好劝你。还是当初之言,你若大打,我备钱,出人,且让张叔父出手,替你泄恨,然而你切莫出手。”

然而你切莫出手?韩大虎眉毛跳了跳,啊哈,这厮看来也是一个有来路的货色。

让张德奎出手?这怎么行呢。

韩大虎又说:“打几拳若能震慑,或能打之,然不能震慑,打之亦无益,刘昌郝,你去刘昌隆宅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未等他说完,刘昌郝便摇了摇头。

若是刘昌隆的案子能翻,刘四根与刘仲高都得会处以发配充军之刑。他家的大脑还是刘四根,刘四根以罪犯身份编入厢军劳改,刘昌郝又在崛起,即便刘四根能熬过去,几年后回来,早就物似人非,至少他家想在村里称王称霸是不可能的。

但是刘昌郝想过这个问题,一是过去了两年多时间,想翻案很困难。

二是当初刘梁村许多人迫于刘四根的淫威,替刘促高做了伪证。为什么那天晚上刘昌郝四人夜探鬼宅,将刘昌隆两户邻居吓着,梁得进两家皆做了伪证,最后才活活逼死刘昌隆夫妻两。

刘昌郝肯定不会顾这些做伪证的村民感想,可一旦翻案,只能去开封府翻案,开封府派人下来调查,这些人多半还会继续做伪证。

在县城里,梁小乙说,告他们,宋夫子也说过,如何告,沾到了花家,县里几个官员,重压下来,以刘梁村村民的德性,不是罗生门,而是六七成人会昧着良心直接说假话,做伪证,一样的道理……

刘四根不敢赌,可实际翻案成功的几率都不足三成。

秦瓦匠也渐渐回味过来,刘昌郝几乎无限制地支持他的决定,包括准备了钱,甚至动用李阔海的关系,替他出气,其原因还是自己一家是刘昌郝请来的,自己的父亲是因为刘昌郝才受杖的,但作为刘昌郝本心,却不支持他“大打”。

小打呢,韩大虎在教场已经打过,自己也掀了人家的锅碗瓢盆,不过还是气啊,他便说:“让他亲自来向我父赔罪。”

不动手,那就好办。

韩大虎去刘梁村叫来梁永正。

不能说梁永正与刘仲臣没脑子,并且刘仲臣用心更歹毒,他知道教头打了刘昌郝家的客户,不管打了那一个,韩大虎必出面,闹将起来,他从中趁机挑唆,让韩大虎与教头公开对峙,矛盾激化,不好说将韩大虎发配充军,但操作得当,能将他的大保正拿下。

他高估教头的胆量,低估了韩大虎的智慧,韩大虎虽恫吓了,白天未动手,乃是夜晚潜入教头的帐篷,卡住教头的脖子,换成白天,下不了台阶,教头只好如刘仲臣的意,与韩大虎强行对峙。

没有得逞,刘昌郝家人多,更可怕的是韩大虎说了一句:“你们不怕秦瓦匠向我学习?”

学他什么?

秦瓦匠乃是流民啊,万一月黑风高摸到刘仲臣或梁永正家,随后连夜逃跑,上哪儿找去?又来了这么长时间,皆知道秦瓦匠不但块头大,脾气也不大好。

刘仲臣因为刘四根卖山,算是勉强揭过,梁永正却怂了。

秦瓦匠看着地上的钱,对李大强等人说:“你们分分。”

随后给了梁永正一记老拳,说:“我饶过你一遭,下回再犯,我必断你的手足!”

刘昌郝也上前拍了拍梁永正的脸:“我家与刘四根家恩恩怨怨,你最好莫要插手,你非要插手,到时不要怪我不客气。”

不说其他的,天天让几个客户跑到梁家,将锅碗瓢盆扔一扔,梁永正一家日子休想过得安生。

梁永正灰溜溜地走了,刘梁村人长叹一口气,多好的大戏,居然虎头蛇尾般结束了。

韩大虎则松了一口气,低声对刘昌郝说:“你已知两家联亲,不仅联亲,明日两家便于乌头渡插钗。”

他回来第一件事便是找刘昌郝,打的不重,官府来了都无辄,就怕秦瓦匠出手没轻重,一旦闹大,梁永正会找人,刘四根也会找人,官府不但会拘拿秦瓦匠,甚至会找刘昌郝的麻烦。

刘昌郝没想其他,只想到一个词,又撞车了。

宋朝婚姻规矩多,先是媒婆上门提亲,女方会认真听取男方家庭与本人情况,感觉满意,先下草帖子,再下细帖子,上面详细写了男女双方的曾祖、祖父、父亲三代人的姓名,本人姓名、家产、生辰八字,细帖子上还要写上聘礼,以及女方随嫁的房奁、金银首饰、产业与田土。

普通人家没有这么繁琐,过程却差不多,只是稍稍简化,先是媒婆上门提亲,女方认可,媒婆拿来男方的生辰八字,两家请算命先生过来,或者去看命铺子,看看两人的生辰八字合不合。

合了媒婆再替代男方,与女方协商聘礼与嫁妆。

接下来一步比较民主,大人同意了,还需小人同意。

协商得差不多,男女双方本人约定某处见个面。若是女方不乐意,直接走人。若是男方不乐意,则给女方两匹彩缎压惊。

缎是很高级的丝织物,彩缎更贵,普通人家拿不出,但会拿出两匹彩绢或布织物,必须是染色或刺绣过的,不能是素色(白色)绢布。

毕竟是男方找上门提亲的,当成对女方的补偿。

黄家家庭状况还可以,刘昌郝这边花钱似乎没有了谱,聘礼嫁妆的都好说。

谢四娘害怕自己病怏怏的样子给儿子减分,没有去,让二妈陪着刘昌郝去了乌头渡。

约好的是在一家酒肆二楼雅房碰面,刘昌郝与他二妈上了二楼,然后真撞车了。

PS:写了好几回乌头渡,顺便说一下镇。

魏唐的镇又叫军镇,驻军,权利不小。

宋朝也于军事重要、交通要紧之处置镇,然而从开始便有意识与魏唐的镇甄别开来,也设镇将,甚至还驻扎着几十名军士,不过镇将不许乡村、只许郭内(镇内)依旧勾当城镇烟火(少量民事权)。随后又用文臣权知镇事兼理烟火(监酒税等,小苏被贬便是此职),镇将之权彻底架空。因为军事功能下降,宋初湖州24镇到了元丰时仅剩6镇,但商业功能却在上升,由是出现了一些新“镇”,如尉氏(朱家曲镇于书中乌头渡南边),临古河,商贩舟车皆会于此,居民繁杂,宛若江乡。这些镇乃是由繁荣的商业造就,民事与军事地位则会进一步下降。

草市或墟市功能更简单,就是纯粹的商业交易场所,小者遇墟日(赶集日)才会有人,无墟日时甚至无人无商,不过大者也不能小视,能与中等规模的“镇”仿佛。其区别是,无军事权与民事权,不驻扎正式的官员,总体上规模略小,商业性质与镇基本是一样的。

元丰时宋朝镇数共计1875个,每镇均拥两百多户,草市墟市则更多,大大小小能有一两万个。

喜欢我是大圣师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我是大圣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