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玄幻 > 我是大圣师 > 第180章 解锁

我是大圣师 第180章 解锁

作者:午后方晴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12-26 18:43:27 来源:书海阁

“朱三郎,莫笑,我说的是实情,连军营都未进过,何谈懂兵法?我因为书读得多,也比较会读,眼界可能要更远一点。或有一个比喻,我因为眼界,绘画了一些精美的家具,然让我来打造,会目不忍睹。但我将它们交给了庄木匠,便会打造出漂亮的家具。我这些点评,起的作用便是如此。”

“故我对梁小乙说,你可以借鉴,仍不可以仿效。”

“我之所长,非是诗词,非是兵法,还是种植之术。”

刘昌郝说的是实情,但朱三他们根本不相信。

“听大妞说,你们去京城,状元公与你们曾经一道?”凤凤问。

“恰巧罢了。”刘昌郝搪塞道。

但就是说了,刘梁村又能有几个人相信。

伍贵说:“刘有宁,今年花苗比去年好。”

“不仅是花苗好,花苗越好,其根益生矣。”

“今年成活率几何?”

“你们从洛阳那边弄来的接穗,其成活率可能五成五,在家里嫁接的接穗可能会达到六成。”虽然用了基质,效果会更好,然鉴于去年的成活率,刘昌郝只好尽量说的保守一点。

“明年始壮观矣。”

“明年还不行,虽然明年,村子会变得干净整齐,然牡丹数量仍不足,花木也只是苗,欲要壮观,须四年后,山上始移载大量花木下去,也稍稍长大,牡丹数量亦多,那时,方能正式邀请游人过来观花。”

朱三他们也知道,如牡丹,刘昌郝计划明年正式让它们开花,然后鉴别,正式留下来的牡丹不过数千株,余下秋后全部做上记号,后年便宜卖掉。后年还是如此,大后年亦是如此,三年淘汰下去,未来所开,皆是名种牡丹,那时才会更好看。

“棉花何时种?”

“快了。”

棉花分为春棉、半春棉与夏棉三种,刘昌郝根据朱三、伍贵的描述,其应是半春棉,故将它们放在谷雨前后播种。虽然必须将其驯化,然时间上误差不能太大。另外考虑到两边气候的差异,能稍迟,不能稍早。

这才考虑基质土,刘昌郝选择了一种奢侈的基质土,醋糟、木署渣、草木灰、蛭石、草炭,木薯渣没有,刘昌郝用糠秕、污泥堆肥替代,污泥堆肥,便是用淤泥、稻壳、粟壳等混合发酵的一种杂土肥。又掺杂了饼肥、堆肥,以及少量提纯的焰硝。

它是为迅速改良种子、提高产量服务的,没有大众推广『性』,因此刘昌郝又准备了少量的第二种基质,污泥堆肥、人粪『尿』、饼肥、火粪、草木灰、细砂土。

随后是株数,若是条播,用种量会更多,『穴』播用种也不少,或如直播,春棉每亩须3500株左右,半春棉则是4500株左右,夏棉是6500株左右,甚至干旱贫瘠之地需近万株。刘昌郝用的乃是营养钵育苗,用棉种又不一样,宋亩略小,但还不是头痛的,这些株数乃是杂交棉的株数,换成粗绒棉又是两样,关键手里没有粗绒棉的相关资料。

刘昌郝每亩只好粗暴地选择了2500株,可能会多,可能会少。但他家的耕地,地力足够,放到其他人家,普通地比较瘦,又要放大一些株数。

故刘昌郝明年让刘梁村,甚至周边各村种棉花,除了自家须留一些试验田外,能进一步观察各个村子,各个地段种植的效果,两年下来,便差不多能『摸』出准确的种植方法,包括株数,以及基质土的搭配。

不同土壤,基质土必然不一样。

加上这时候甜瓜开始拆棚上架,虽然人比去年多了一半多,且有不少人也熟练了,依然忙得天昏地暗。

也用到了沼『液』,不但能浸种,还能提苗,预防棉花的枯萎病。然后是三消毒,盖土、钵土、苗床进行消毒,在没有农『药』的情况下,也能消毒,燃烧法草秸放在上面烧、炒土法、水煮法放在开水里煮,但这三种方法弊病很大,往往杀死里基质土里的有机质与微生物、减少氮素含量,故刘昌郝用了一种很慢的消毒方法。

配好钵土、选好盖土,放在山滩上暴晒数天,若遇雨天,立即收起来盖上草秸,以防『潮』湿,若是种植面积小,不怕烦,还能选择一种方法,用蒸笼蒸,但蒸的时间不能太长,半个小时便差不多。

虽是笨拙,在没有农『药』时代,棉花又招虫子的情况下,它是很重要的一节。

随后是三湿,河床湿,钵土湿,盖土湿。但也不能太『潮』湿,“手抓成团、平胸松手,落地就散”。随后种上种籽,覆盖土,便是细土,但不是细沙,盖上地膜保温保湿,再盖上拱膜。

当然,想种好棉花,远不止这么简单。

“咦,发生了什么?”刘昌郝看着手机,其任务条一下子进展了一半多。更古怪的是,河东发生了什么,朱三居然一点听不到相关的消息。刘昌郝又看着着书立说的任务务,变成了,其中7个点是他那本“内参”四十一策挣来的,居然比西坡对韵挣的点还要多,记得去年手机对话里说,这些任务应当是自己能完成的,那么这个标准是如何计算的,刘昌郝一直想不明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刘昌郝随意滑动着按键,咦,他又惊讶地低叫一声。

其技术资料居然提前解锁了,要知道之前,刘昌郝都做好了一半几率让朱三他们再去泉州的,反正是秋天才得用上,不然早让朱三他们动身了。他连忙滑动着观看与尝试,不是全部解锁,有的动都不动,有的只解锁了一小部分。

那也是好的,特别是纺织技术,解锁了不少内容。

他立即找来木炭笔,将其记录下来。

第二天一早,他去了山滩找庄木匠,庄木匠木匠活也早做完了,老老实实地做农活。不过刘昌郝钱给的多,一家人也比较开心。

一家人正在吃早饭,看到刘昌郝来了,连忙将刘昌郝请进屋。

刘昌郝先拿出第一份图纸,下面还有许多文字说明,庄木匠识字不多,刘昌郝尽量地不写难以认识的字,以免庄木匠看不懂。

庄木匠看着图纸,又看着文字说明:“少东家,你真将脚踏式缫车研究出来?”

“先做两架,试试效果,若是好,可以推广之。”

缫车不是主要的,刘昌郝又拿出两份图纸,一份是明朝中后叶太仓手摇式木棉搅车,一份是明朝中后叶句容手摇式木棉搅车,木棉搅车便是除棉籽机,或称为轧花机。

两者略有些大同小异,皆需三人『操』作,究竟那一种效果更好,刘昌郝也不知道了。

但它们在手工年代,已经属于中型机械。

若能全部解锁,可能会得到更先机的轧花机,毕竟是1518世纪的发明资料,明朝中后期不过是十五世纪或十六世纪。但刘昌郝琢磨着,若是更先进的手工轧花机,说不定与风力水力有关,然刘梁村风力不发达,水力,到了秋末,黑水河有什么水力?或者用蒸汽机带的轧花机,那涉及的技术更多,即便得到了,刘昌郝多半用不上。

眼下得到这两种资料是刚刚好的,故刘昌郝欣喜若狂。

庄木匠看着,然后想象,朱三不是带了一个棉花果子回来的,带来了好几十个,便是让刘昌郝看其去棉籽的困难。不但刘昌郝,大伙皆看过,现在仍放在仓房里。

刘昌郝两张大图绘得太清楚了,庄木匠想了一会说:“会管用,少东家,我服了。”

“也要做出样品。”

这个不难,庄木匠儿子渐渐长大,能抵大半个木匠,还有张木匠,仅是几台样品,容易做,庄木匠一边吃着早饭,一边看图纸问,刘昌郝一一解答。吃过早饭,庄木匠去乌头渡订一些器具,如几个特制的铁筒,以及其他一些铁部件。

刘昌郝也离开,临走前看了一下燕窝,里面还有一只燕子未出去觅食,正冲他鸣叫。

徐小娘子说:“燕子在孵蛋。”

“明年山滩上指不准会有更多的小燕子。”

“它们是神燕,居然知道我们是一家人,飞到山滩上来筑巢。”

小燕子确实有些古怪,但对此,刘昌郝的态度是能不谈最好不谈。

刘昌郝来到田头,每天上午他几乎都在田头的,今年,仍然离不开他的指导。

梁三元走过来,看着小拱棚问:“昌郝,便是此物一年能替各户带来几十贯收益?”

“也只是前几年,一旦种的人多起来,价格下跌,收益反不及桑蚕,且下跌速度会比较快,因为朝廷对此也十分看重。”

村里人不相信,刘家人也懒得说,梁三元却是知道自己儿子与干儿子,是确实见过皇上的,尽管相信,梁三元始终觉得有些虚的慌,故梁三元有些迟疑地说:“是圣上”

“民以衣食为天,衣还在食之前,之前无人说不会注意,但我说了,只要圣上不昏庸,如何不重视?”

沾到了皇帝,梁三元都不敢吭声。

“故我让吾村继续植桑,明年便种之,正好棉花渐渐便宜下来后,桑树又开始得计。”

朝廷若不推广会比较慢的,一旦朝廷推广,速度会是两样,如占城稻,短短几十年时间,遍布大江南北,也幸好宋真宗推广了高产的占城稻,才使得宋朝能养活这么多人。但它始终是粗绒棉,刘昌郝又不会往织布上引导,未来桑蚕收入仍不会低,但会对游牧民族的皮『毛』收入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这也要看情况。

若是继续解锁下去,出现更先进的织『毛』机械,刘昌郝又将它推广普及,说不定也会上演羊吃人的故事。

“每亩能有多少收益?”

“才开始不会少于五贯钱吧,多者甚至可能达到十几贯钱。具体几何,眼下我也不大好说,然其活精细,每户所植者,多也不能多于**亩。”

刘昌郝说的随意,梁三元却吓坏了

喜欢我是大圣师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我是大圣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