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玄幻 > 我是大圣师 > 第147章 瘦痴了(上)

我是大圣师 第147章 瘦痴了(上)

作者:午后方晴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12-26 18:43:27 来源:书海阁

不曾想刘昌郝居然老实地答道:“是有一些想法。”

他的想法比韩大虎脑海里所想的还要疯狂,想凑足一万亩,最少得先打刘梁村的主意,这是没办法的事,谋利主要还是平坦地带,山上只能当做“配套工程、凑数工程”。

原先他准备扩大到大棘溪,变成一万亩,大棘溪都不行,必须将河西边所有坡地、丁等地拿下来。再将牛岭寨与棘岭寨买下来,顺便将黑潭村、伏沟村、朱庄、虎山寨的一些土山拿下。

那么就能凑足一万亩,还能护住大棘溪与野狐溪以及几条季节『性』小溪周边的水土。但这个计划太疯狂了,他一直不敢说。

只说了一部分,韩大虎便刺激得不行不行的,他有些语无伦次:“刘昌郝,你买两个村子,能养好不,能养住不,有花,是能养住,然需多少劳力。”

他是什么意思呢,正常人家也不想做客户。当然,刘家的客户是一个例外,薪酬高,伙食好,其他待遇也高,如这个砖瓦房,不但砖瓦房,刘昌郝准许说,秦瓦匠也说了,诸多奖励就不提了,一旦结婚,不论男女,刘昌郝皆会拿出十贯钱贺礼,还有前几天辛四娘生孩子,刘昌郝又拿了五贯钱。什么过冬衣、彩绢,更不用说了。

反正韩大虎听着嘴角直哆嗦。

若是这样,养一家客户,刘昌郝一年得花多少钱哪。秦瓦匠说完,连韩大虎本人都想做刘家客户。

但这个想做刘家的客户,是寄托在刘家高待遇上的。

以这个待遇,刘家三十多家,两个村子合起来也有六十余户,一年得花多少钱?不过他脑袋也不差,随即醒悟过来,虽然花钱多,刘家不仅有鞭炮、甜瓜,未来还有花。牡丹多值钱哪。不提山了,一旦一千五百多亩耕地全部利用起来,不说近百户,两百户人家也能养得起,养得好。问题是如刘昌郝这一圈,得圈走多少地皮,又是精耕细作,近百户人家,两百户人家也未必忙得过来!

“韩叔父,你想错了。一是花木,花木亦累人,然更需熟也。如修剪,熟练后不用想,便知剪那些枝条。不熟练,须慢慢识别,再剪,两相效率会相差几倍。”

“亦是。”

“眼下许多人仍不熟练,然花亦不多,花木繁多后,至少山滩上三十几家人皆成熟手也。其二,你看我请牛深耕山滩,乃是用之做花圃,买小苗来,于此培育,长大后,移载于山上。头一年,第二年可能会稍稍劳碌。一两年过后,更大,不过偶尔施施肥,略修剪。山上乃是配合观花与保护水土所植花木也,谋利的然是平川之田,只有平川之田才会精耕细作。”

“故看似面积大,到时所需人手也不必太多。”

“且伏沟村、朱庄、虎山寨亦贫困,地更少,我眼下只是想想,若真买时,从他们三村请几十家客户,有谁不愿意乎?”

人从来都不是问题,问题是经济。

只要钱足够多,刘昌郝甚至马上都能将两个村子买下来。

“你真想买?”

“韩叔父,纵买,亦到三四年后。”

主要得看手中的经济。

韩大虎心里面琢磨,若刘昌郝买,能不能买下来?他想的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会不会有人不同意,只要有几人不同意,刘昌郝出再多钱,也买不下来。然而想了一会,似乎还真有这个可能,主要两个村子不但穷,也不大争气。如伏沟村与朱庄,有一些人呆不下去,跑到京城讨生活,有几户人家居然出人头地。

虽然不靠家里的地挣钱,但是人家的祖宅、祖地,凭什么卖给你。那样,尽管更偏远,刘昌郝也买不下来。

“能对吾村说乎?”

“只是想法,不必说。”刘昌郝立即说道,说给韩大虎听没关系,一旦传出去,说不定会发生不大好的事。

“种何花树?”

“我写了几十种花木,包括一些果子树、竹子,委托朱三郎他们替我打听价格,数量多,最好于低价处购买种苗。”

“竹子也托他们买?”

“我所准备植的非是围山村竹子,乃是两三种观赏竹,其价更贵。或如松树,我家所种乃是油松,然我又准备买另外一种松树,白皮松,其虽非是稀罕松种,却更耐看矣。”

刘昌郝写了几十种花木名字,不是随便写的。

它们大多数是彩『色』树种,或乔木灌木花卉,资料上更多,然而许多品种乃是后来培育出来的,或者从外国引进过来的。这些则不能写了。还有许多南方的品种,即便宋朝有了,也不能要。以及一些对环境十分挑剔,自家又不适合的品种,同样地不能要。

但也不是花木钱,先其是买,后期自家也能繁殖,主要是对这片岗陵与几块小谷地的改造,不但需要大量肥料,还需要兴修更浩大的水利工程,以及一些道路。

最终需花多少钱,即便大脑提了档,刘昌郝也算不出来。

韩大虎还在震撼中,刘昌郝去花圃看菊花了,然后搬了几盆菊花,在乌头渡雇了一艘小船,但他本人没有上船,而是让船先发。现在乌头渡一带的船家,没有一个不认识他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第二天一早,刘昌郝骑马去京城,省得在船上过夜,当真蚊子叮着舒服?先来到戴楼门,找到那艘小船,将菊花运到李氏花行,朱三早与李店主约好了。

李店主先看菊花:“咦,这样亦好看。”

不过他嘴角『露』出古怪的笑意。

虽然这种装盆也不错,刘昌郝却另有小心思,当然,瞒不过他的。

刘昌郝也失笑,老实地说:“省事,省事也。”

“无妨,只要不『乱』装盆即可。”李店主十分客气地说,毕竟刘昌郝虚名在外,他又问:“菊花种得好,牡丹如何?”

“今年有接头欲开花,为使其不耗养分,我叫人一起剪去,明年亦如此,后年才让其开花。然据其长势,到时必然会给你一个惊喜,或后年三月,我请你来我家观看。”

“好,果真有盆地论?”

鬼的盆地论,但有了基质,刘昌郝更有把握种好它。

“李店主,拜托你了。”

“无妨。”李店主说,刘昌郝的拜托,是将这几盆摆在柜台上,只让客人观,莫卖,听客人的评价。若是喜欢,明年正式卖菊花时,便如此装盆,同时还需做其他的一些安排。若是不喜欢,那只好放弃。

刘昌郝买了一些礼物,去看望韩道实。前些天打的有些惨,不过看得及时,伤势也渐渐康愈。韩道实恨恨地说:“刘有宁,你以后将一千多亩地全用来种牡丹,不让京城人去洛阳看花。”

刘昌郝失笑,这是不可能的,自家无论种出多少牡丹,也不及人家的底蕴和规模。两人说了一会话,刘昌郝骑马先提了一些钱,换了便钱,又去军营,保马法至少对刘家,不是一个弊政。有了马,真的是各种的方便。

正是临近吃午饭的时候,刘昌郝将梁小乙与他九名手下又全叫了出来,请他们吃饭。吃过饭,刘昌郝将自己的手稿交给梁小乙,这份手稿刘昌郝用了一番心血,不仅为了梁小乙,也为了“保卫河东”,一是指正梁小乙手稿里不足之处,二是刘昌郝自己评议梁小乙所选择的二十几场战役。为了评议,刘昌郝遍翻史册与兵书,也能说,写的过程,也是他一个学习的过程。肚子里没货,如何“保卫河东”?

“昌郝,谢过”梁小乙感动不已,刘家得有多忙哪,况且到了京城,才听到刘昌郝才气有多大,平时他还要抽空读书,科举才是正事。

“小乙哥,你我非是亲兄弟,然胜过亲兄弟,我为你,你为我,皆勿用说谢。继续看书,继续写,你眼下离纸上谈兵都有极遥远的距离。”

“我知道,十将乃极侥幸也。”

“小乙哥,虽侥幸亦不侥幸,至少你能认识自己,也努力。”刘昌郝点评很公正,若不是自己来了,论资质,前身不但智商不及梁小乙,情商更不及梁小乙,尽管两人话皆不多。

吃过饭,刘昌郝去李家油坊。

快到李家油坊时,忽然刘昌郝勒住了马。

在他右前方,有一名少女,扶着一位老婆婆走路,让他勒马的不是小姑娘有多好看,而是这个小姑娘的侧脸与身材皆像极了一个人。

他又拍马,抄到她们的前面,继续看,真的像,他心里说道。

一老一小,似乎这个小姑娘扶着的是她的祖母,刘昌郝不能盯着人家看,装模装样的又拍了拍马往前走,然后绕了一个圈子,直到看到祖孙两进了一户人家后,才正式拍马前去李家油坊。

李阔海不在,不过这件事不需要过问李阔海。

刘昌郝先看了看后面,李坊头唉声叹气,刘昌郝清理了十几堆油饼山,舒服了几个月,又开始了。不但菜籽饼,还有豆饼,到了下半年,销量激增,豆子好买,豆饼难买。李阔海只好再次跑,邀请更多的人家加入合本养猪行列。

刘昌郝有些好笑,油饼与他无关了,不给钱他是不好意思要,给钱,自家委实太多,钱花得不值,问:“李坊头,东南第二个村子叫何名?”

“陶庙村。”

“北边第三户人家,砖瓦房,门前有一池塘,几株柳树,此家主人你认识乎?”

换成另一个时空,他老家往往一里来路便有一个村庄,许多村庄还不小,仅隔了一个村子,又似乎是条件比较好的人家,几乎都会认识的。然而宋朝,往往两三里路才有一个村庄,许多村庄还不大,隔了一个村子,那就未必会认识了。

但还好,李坊头想了一下说:“此家主人似乎叫陶光成,你为何打听他的名字?”

刘昌郝与李坊头说话,却不知道他那几盆菊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喜欢我是大圣师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我是大圣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