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灵异 > 我在诸天寻宝 > 第九章 连中三元

我在诸天寻宝 第九章 连中三元

作者:蜀三郎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3-12-29 20:24:02 来源:88小说

眼见女儿态度坚决,幼娘的父亲无奈之下,便将刘明唤到府中,当着女儿的面谈了条件。

在一起,可以!

但前提条件,刘明必须中个举人回来,否则一切免谈。

一听这个条件,幼娘急了:“爹爹,你怎么能这样,刘郎他……”

虽然她知道刘明文采出众,但中举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的是秀才考到白发苍苍仍然还是秀才。

刘明却自信满满道:“幼娘你放心,我一定会考中的。”

这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下来后,幼娘让丫鬟娟儿偷偷给刘明送去了五十两银子。

刘明不要,娟儿便说:“这是小姐借给你的银子,小姐说,让你以后专心读书,不必再为了油盐柴米而劳碌奔波。”

这么一说倒也有道理,刘明终于还是收了下来。

之后,埋头苦读。

待到来年秋试将至,幼娘又让娟儿送去五十两银子作为盘缠,以免路上受苦受累。

刘明很是感激幼娘的深情,发誓一定要考中举人,回乡娶其为妻。

结果,还真是考中了。

消息传了回来,幼娘很是激动,其父也很高兴,说什么要不是他给刘明施加压力,那小子还不一定能考中。

一大家人跟过节一般,将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换上了红彤彤的灯笼,只等着刘明衣锦还乡,也好为二人举办大婚之礼。

没料,左等右等,刘明却没有回来,信也没来一封。

时间一长,乡里便开始有了一些流言,都说刘明娶了官家千金为妻,再也不会回来了。

这么说倒也不是全无道理,刘明乃是孤儿,早就没有了亲人,一个人无牵无挂的。

可幼娘不信。

在她心里,刘明绝不是那种薄情寡义,忘恩负义之人。

没回来,或许是有别的事情耽搁了,也或是进京去参加会试去了。

但是,丫鬟却说,真要进京参加会试,那为何不来一封信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刘明已经变了心。

包括幼娘的父母。

但是幼娘依然初心不改,暗地里托人四处打听刘明的消息。

幼娘的父亲一怒之下,不顾女儿的反对,给她定下了一门亲事。

可万万没有想到,幼娘个性刚烈,就在出嫁前一天在房间里悬梁自尽。

“后来呢那个刘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许长安忍不住问了一句。

幼娘长叹了一声:“后来我终于知道,他当时的确出了状况,在回乡时不幸遭遇了一股流匪,身受重伤,昏迷不醒。

后来被一个采药郎中带回家里治疗。

郎中有个女儿,每日里精心照料,不顾男女之别,每天帮他擦身子,敷药换药……”

“所以,他为了报恩,娶了郎中的女儿”

幼娘凄楚地笑了笑:“这不能怪他,如若是我,或许也会那么做。

他当时伤的很重,伤口流脓发臭,也不能动弹,全靠那女子替他清洗伤口,擦身子,敷药。

整整照料了他两个月,方才勉强下床走路。

可以说,他的命是那父女二人捡回来的。

一个未出嫁的女儿家,为了救一个陌生男人,默默地付出了那么多。

所以……他最终带着她一起回乡……他想和我解释……”

“可那时候,你已经不在人世间了。”

“是的,他回来的时候,我还没有下葬,他在灵前哭的死去活来,说对不起我……”

说到这里时,幼娘悲从心来,不由呜咽出声。

许长安长叹了一声:“或许,这是你二人注定的命运,今生无缘。”

幼娘抬起头,幽幽道:“其实,要说一点都不怪他,我自己都不信。

当他与那个女人一起跪在灵堂时,他们却看不见,我就飘在棺材上空,差点控制不住自己……”

“可你最终还是原谅了他。”

“我不知道,能不能算是原谅……或许原谅了,也或许还是有些怨念。

要不然,我也不会出现在这里,像一个烟花女子般,见着各种各样的书生。”

“或许,你心里多少还是有一些执念放不下。

你不甘心,你重复着生前的事,资助一些有才华的书生。”

“或许吧……毕竟,我的死还是因为他。只是,我早已不恨他。”

“我知道,如果你心存怨念的话,也只能是一个普通的女鬼。

虽说你现在多少有了一些修行,但是,如果你不能彻底放下执念,恐怕这一生很难再有大的成就。”

“请问公子,怎么样才能彻底放下执念”

许长安笑了笑,拿起酒壶倒了一杯酒,然后放回桌上:“这不就放下了”

“啊这……”

幼娘一脸惊讶。

“看似复杂的事,其实有时候就是这样简单。你能拿得起的东西,就能放得下。”

这句话,令得幼娘陷入了沉思。

“老话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你没等到他回来,而他,自然也没想到会遇上人生一场生死劫。

一场生死劫,改变了他的命,也改变了你的命运。

但姑娘不妨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你们的命并没有发生改变,而是本身就是注定的……”

《剑来》

次日一早,许长安离开了小院。

幼娘站在门口,呆呆地看着他的背影。

也不知过了多久,方才幽幽叹息了一声,转头冲着身后的两个丫鬟道:“是时候离开了。”

话音一落,三人的身形凭空消失。

等到几个书生兴冲冲前来之际,却怎么也找不到传说中的那幢小院,唯有一片废墟。

……

京城。

一众考生陆陆续续到来,准备应试。

乡试,又称秋闱,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上榜者称为举人,俗称老爷,雅称孝廉。

虽说秀才也是功名,但也仅仅只是入门,地位没有明显的提升,也很难改变家境。

但中了举就不一样了,正式踏入了士族,享受朝廷俸?,相当于有了官身,有关系的甚至还能成为朝廷命官。

就算回到乡里,那也是举人老爷,多的是人上门投靠。

这是缘于朝廷的福利,举人名下可挂靠几十户人家,这几十人家可免赋税、免徭役等等。

总之,自古只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

江南距离京城近,故而江南的考生大多都到京城赴考。

如果有幸中了举,可以继续留在京城等待来年三月的会试。

不久后,乡试正式开始。

照例,考试分为三场,第一场考四书五经、第二场考诏、判、表、诰,第三场策论。

对于绝大多多数考生来说,第一场和第二场相对轻松,特别是一些文采过人的,更是不在话下。

难就难在第三场的策论。

很多天下闻名的大才子之所以在科举场上屡屡失利,就是因为策论。

策论,考的是一个考生对天下大事,对政局的理解、判断……简单来说,就是从官员的角度出发,如何协助朝廷治理天下之类的内容。

这些可就不能照本宣科了。

毕竟,朝廷开科举,不是为了挑才子,而是官员储备。

因此,对于策论相当重视。

三场连考九天,之后等了大约半个来月,终于放榜。

许长安不慌不忙随着人潮一起走到榜单前。

抬头一看,果然!

而且排在最显眼的位置,第一名。

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比如许长安前世大名鼎鼎的唐伯虎,便是乡试解元,故而也有人称他为唐解元。

正好,旁边也有个钱塘考生,他认识许长安,于是当即拱手道贺:“恭喜许兄,贺喜许兄高中解元!”

“恭喜许解元!”

一时间,认识不认识的也纷纷拱手道贺。

“同喜同喜!”

许长安微笑着拱手回应。

同一时间,家中,白素贞眉头一动,掐指一算,不由一脸欣喜:“相公高中了。”

小青也很激动,尖叫了一声:“相公中状元了”

白素贞瞪了瞪眼:“什么相公”

小青振振有词:“不是姐姐你说的么”

白素贞懒的与这疯丫头计较,解释道:“高中不一定指中状元,只要考中了举人都可以叫高中。”

“举人是什么呀多大的官”

小青对于人世间了解的太少,倒也不是故意装湖涂。

“举人是一个功名,朝廷开科举,先从童生开始……”

白素贞开始给小青细细讲解。

听完之后,小青还是很高兴:“公子能考中举人也是很了不起了……”

不过,对于许长安来说,既然已经参加科举了,自然要争取做到最好。

放榜之后,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而且这时候,京城里的权贵也开始闻风而动,有的想替自家女儿觅个佳婿,有的想提前拉拢一些有潜力的考生。

许长安作为今科解元,自然成了最抢人的人物。

不过,令一众人失望的是,许长安却不像别的考生那样成天忙于结交,就像消失了一般,谁也寻不到他的人。

一直等到会试开始方才出现。

这一次会试,许长安再创辉煌,会试成绩又得第一名。

乡试第一称为解元,会试第一则称为会元。

消息传回钱塘,顿时引起了一片轰动。

当天,钱塘县一众大小官员纷纷登门道贺,还有不少乡绅、名流也带着礼物登门,堆得屋子里都快放不下了。

毕竟,这是难得的巴结机会。

白素贞与小青虽然忙着应酬,但却精神百倍,倒不是为了什么礼物,她俩根本不稀罕银子。

会试放榜不久后,终于进入了科举的最后一个环节:殿试。

其实,殿试只是钦点一个名次,按惯例,只要通过了会试基本上就不会被淘汰,待殿试排名之后,便会赐予功名,也就是进士。

一般来说,中了进士皆有做官的机会,一般七品起步。

此次参加殿试共有四百余人。

殿试名次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二甲数量若干,赐进士出身,二甲第一名称传胪。

最后便是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总之,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而这一次,许长安又一次一骑绝尘,被钦点为状元。

一时间,名扬天下。

如果只是高中状元,倒也不至于如此轰动,关键是,许长安这一次乃是乡试、会试、殿试皆为第一。

通常,这样的情况被称为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

自古以来,连中三元者并不多。

喜报又一次传回钱塘县,这下子更是不得了,官府、乡绅、百姓纷纷涌到白府道贺,也或是看热闹、沾喜气。

白素贞喜气洋洋,准备了不少铜钱,用红纸包起来,来者有份。

当初她曾对许长安说他日妾身有幸贵为状元夫人,那便是妾身前世修来的福,本为顺口说上一句。

没想到,今日却成了现实,她真的成了状元夫人,自然是很高兴的。

同一时间,长青书院内。

院主与书院里的几个教书先生相对无言。

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许长安不过一个不起眼的秀才,居然一路过关斩将,如今已成新科状元郎。

沉寂了好一会儿,一个老学究不由叹了一声:“看来,我们都看走眼了,没想到许长安这小子……还真的是深藏不露。”

“是啊,当初我们只以为他沉迷于女色,没想到……却是为了埋头读书。”

“要我说,这小子还是有心机的。以前,为了生活不得不劳碌奔波。

娶了那女人,便不再为生活犯愁,自然可以腾出时间读书。”

院主则叹了一口气:“当初他来请辞,老夫随口说了一句,祝他以后高中状元,没想到……”

“话说,他不会记仇吧”

“记什么仇咱们可都是为了他好。再说了,也不是院主让他走的,是他自己请辞的。”

“对对对……”

不久后,许长安衣锦还乡。

钱塘县一众官员出城数里迎接。

回城之际,许长安骑着高头大马,身着状元袍,前面一众衙役敲锣打鼓开路,街道两边百姓夹道欢迎。

虽说不是他们中状元,但是钱塘县能出个状元,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桩值得庆贺的事。

好歹,能沾点喜气。

到了家门口,白素贞也早已换上了一袭凤袍,与小青一起来到门口迎接。

一番热闹自不必讲。

当晚的一番缠绵更不必讲。

接下来的几天,登门道贺者络绎不绝。

忙碌了好几天,许长安终于稍稍得闲,便带着白素贞、小青一起前往金山寺上香。

以前,许长安倒不至于如此招摇。

但现在不一样了,他可是堂堂状元郎,白素贞也成了状元夫人。

有了这样的身份加持,法海也不敢轻举妄动,更不敢将许长安抓去出什么家。

毕竟许长安现在是官身,法海要是敢动他,那就是与朝廷过不去。

就算他是什么八部天龙转世,也承受不起困果。

当然,法海真要不顾一切动手,许长安也不会怕。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