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锦绣官路 > 第90章

锦绣官路 第90章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8:29:43 来源:免费小说

  其实韩大壮一点都不无聊,看着小九和赵一刀说话,他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跟看戏一样有劲。

  林重阳就给赵一刀解释怎么借力打力,“我们可以帮助悦宾楼成为密州第一大酒楼,打压盈丰楼,让他门可罗雀,生意惨淡。”

  就算对付盈丰楼他也不想才去林毓轩那种下三滥的方式,宁愿生意对生意。

  赵一刀对盈丰楼了解还是颇多,毕竟以前大家也一起混的,只不过后来在黄老板想伙同他霸占烧肉方子的时候,赵一刀很明智地选择站在林家这边。

  他从小就对林家心怀敬畏,所以就算黄老板说林家如今屁也不是,不用怕他们的时候,赵一刀也不敢明说林家如何如何,只说考虑考虑。

  这么一考虑,他自然就更加坚定站在林家这边。

  果不其然,林少爷现在是童生了,老子眼光毛好,押对宝了。

  林重阳又给赵一刀讲了几句,多半是如何做,基本不解释为何,一是他想考验一下赵一刀,二是他觉得赵一刀似乎也不关心为何,只管如何就好。

  现在他感觉赵一刀接替韩椿儿成为他爹的脑残粉,哎,真是让人羡慕,有这样的脑残粉。

  林重阳和赵一刀定好计划,又将几个方子交给他让他保管,还给他讲了几点,让他一开始先压低给悦宾楼的肉价来换取合作筹码,之后再一步步加深。

  从赵一刀家离开之后,林重阳等人就回家,韩大壮则去给陆掌柜和悦宾楼的东家送信,约他们明日一谈。

  悦宾楼的老板姓宋,虽然和林毓锋的妻子小宋氏不是一个村的,但是同一个姓论起来也算一家子,再聊一会儿,两家是可以论亲戚来的。

  乡下人世代聚族而居就是有这样一个特点,出了村,见到一个人随便聊聊,和自己家关系绝对匪浅。

  到了县,聊一聊,也能聊出亲戚来。

  哪怕出了县,若是大家族出身的人,那聊一聊,亲戚也是满天飞。

  就算不是近亲,那也是不超过八竿子的亲戚,可以一叙。

  若是真的论起来,宋老板还得叫小宋氏爹为叔,那他和小宋氏平辈论交,林大秀就以兄呼之,林重阳有点郁闷,看来自己除非长大,否则基本见到人就要叫叔叔伯伯爷爷之类的。

  宋老板和林中方一个年纪,但是古人最重辈分,所以他和林大秀平辈论交。

  因为先套了交情,又有陆掌柜这层关系,林大秀说明来意的时候——宋老板不和赵老板那么好忽悠,还得大人出马——宋老板立刻表示有兴趣!

  他哈哈笑道:“不瞒二位,我早就看盈丰楼不顺眼,可惜一直弄不过,还被反弄了几次,差点关门大吉呢。”

  林重阳笑道:“现在天时地利人和,宋伯伯一定会如愿。”

  他又解释了一下,密州以及周围的生猪肉,八成被赵一刀掌控,他可以暗地里给悦宾楼压低进价,抬高盈丰楼那边价位,如此以来,赵家不亏悦宾楼赚,又可以打压盈丰楼。

  第二他可以提供一些新菜式、新方子,到时候将悦宾楼一些没有竞争力、鸡肋的菜式果断换掉。

  另外他还让人商量着写一本店规,用来训练店小二、厨师等。比如说店小二,要那些聪明伶俐、模样俊秀的,这样他们既能提供好的服务,又能顺便推销新菜式。

  同时还规定,以悦宾楼之前的营业额为标准线,之后每天增加的营业额,会拿出一部分来,月底当做奖金发给厨师和小二等人。

  宋老板和陆掌柜听得频频点头,从不知道还可以这样操作,他们觉得是林家的意思,有林家做后盾,哪里还有不从的。

  自然是一拍即合。

  在三方安排下,不过是短短的一个月,盈丰楼就感觉到顾客们那颗凉薄的心,如秋风扫落叶一样让人抵受不住。

  因为越来越多的顾客跑去悦宾楼办重要酒席、叫席面等,那悦宾楼也可恨,居然在内外城又开几家分店,不过不是酒楼,而是小一些的饭馆,以让人点席面送过去为主营业务。

  让黄老板大为光火的是,这些悦宾楼分馆,居然生意火爆!

  因为他们推出四等菜式,最高级的就是一等席面,很贵,一般人吃不起。而最普通的就是四等席面,也叫百姓餐,只要点够一百文就可以送餐。

  这些百姓餐的服务对象绝对不是普通人家,而是那些胥吏、衙役、工匠、官员、商户等等殷实却又不算大富之家。

  他们也要精打细算,喜欢占便宜,但是又比普通人好享受,百姓餐就卖给这类人。

  因为虽然是百姓餐,但是菜式丰富,口感美味,家里来客人叫上一桌席面,体面又方便。

  甚至比自己家花钱买菜肉整治起来更划算。

  他们日常的消费力和购买力是很惊人的,尤其县衙的胥吏差役们,每有案子,他们就会拿着双方的钱财挥霍,日日下馆子点席面,大吃大喝。

  一开始黄老板还和孟掌柜笑话那些上不得台面的百姓餐,可一个月之后他就惊恐地发现自己酒楼的营业额硬生生下降了四分之一。

  要是照此下去,到时候三分之一……二分之一,酒楼只怕要关门大吉!

  “去打听打听哪家开的,”黄老板有些歇斯底里起来,“咱们也降价!”

  “什么,赵一刀说猪肉涨价?不只是我们,悦宾楼、仙客来都涨?集市上呢?也涨了?”

  “东家,稍安勿躁。”孟掌柜毕竟阅历丰富,颇有成算,给黄老板提出几条建议。

  ……

  密州城内大酒楼们打架,殃及池鱼,老百姓们发现生肉熟肉价格都涨了,好在韩家烧肉价格倒是坚挺一直没变动。

  另外有人觉得有利可图,也纷纷加入屠宰大军,想要分一杯羹,赵一刀看都在林重阳的计划内自然也不当回事。

  林重阳以他爹的名义暗中把赵一刀和悦宾楼约起来怼盈丰楼,当事人盈丰楼还被蒙在鼓里,疲于应对。

  林重阳点了火就暂时不管黄老板如何,反正各方力量自己就会互相作用,把他们之间的矛盾都勾出来,让他们互相斗,他只管着验收结果就好。

  韩家烧肉生意已经成熟定型,现在他爹也有小小的功名,他就花钱请陆老板认识的陈经承给办了铺面执照,注册了铺照,以后韩家烧肉就是正式的商铺,按大明律法交税。

  有钱有人好办事,以前觉得一年才能办下来的事情,现在三五天就利利索索的。

  在密州城饮食业点了一把火,林重阳就带着狗蛋跟他爹辞别韩家去了林家堡。

  因为没有了小方氏那些不和谐因素,其他人对狗蛋的到来都非常欢迎,尤其是林承润这些小孩子,又多了一个玩得开的,自然高兴得很。

  有林重阳在中间运作,狗蛋儿一来就受到了林承润为首的一拨小孩子的热烈欢迎,每人送他一样礼物。而他也拿出林重阳帮他挑选的礼物送给别人,大家都非常高兴。

  大人们就更没什么,本来韩家照顾林大秀和林重阳,他们还觉得没机会报答,现在狗蛋跟着来了,也是一个好机会。

  而狗蛋被林重阳教着尊老爱幼说,加上他虎头虎脑的,格外有一种活力,老太太和大太太等人也喜欢他,吃穿用都和林重阳一样。

  并且老太太特别强调,现在狗蛋儿大了,不许大家再叫他小名,一律叫大名韩兴。

  韩兴过来,他和林承润一样,跟着林大秀父子俩住。

  因为韩兴的到来,孩子们也着实狠玩了几天,转眼进入冬至月,林家忙着给林毓隽娶妻。

  调皮的孩子们私底下打趣再不成亲,三叔都等老了,他不老他媳妇都老了。

  生子、娶妇、功名,这都是家里的大事,自然是要好好操办趁机将上半年那件事带来的阴霾冲淡,大家都借此好好乐呵一下。

  新媳妇姓赵,生得皮肤白皙眉目清秀,因为年纪略大,气质越发娴静,显得非常沉稳。

  因为赵氏的到来,林家也着实热闹一阵,尤其是后宅,大太太三个儿子都成家立业,她也份外满足。

  几个孩子的功课家里也给做了调整,让林重阳、林承润、林承恩还有韩兴四人一个小组,平时一起学习。

  基本都是白天去学堂,后半晌回来练字、温书,有时间可以玩耍一下。

  他们的功课不是很多,所以林重阳就想多做点事情,他很怕随着时间推移,有些知识自己用得少了,会慢慢地淡忘。

  虽然暂时看起来没有什么用,可既然是知识,那就是无价之宝,自然不能任由消散。

  他要抓紧时间整理出来,列出大纲,然后一点点的充实起来。他可以慢慢地教给小伙伴们,提早洗脑,有助于开发他们的思维和智力。

  毕竟这些知识对目前科举来说看起来是无用的,就算有学识有兴趣,也是学习之余偶尔涉猎,还要天分高的才可以。若是读四书五经都吃力的,那是绝对不会碰的,连这种知识的存在他们只怕都不会知道的。

  很多人都是中举或者为官以后,才会去涉猎四书以外的知识,诸如诗词之类的,多半是出于政绩或者附庸风雅交际的需要。

  不过林重阳觉得年纪大了再涉猎,不如小时候学的扎实,小时候接受了熏陶,就能一辈子扎根在他们脑子里,用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想起来。

  反正有的是时间,只要教材在,就可以慢慢教。

  就这么着到了过年。

  因为小方氏被送走,林中方屋里有春月伺候,林毓轩心存怨恨几乎没有出现,林毓琦想他娘就被送去了慈通庵,所以这个年林重阳过得十分惬意。

  年后依旧上学,转眼到了四月,韩椿儿出嫁。

  之前大太太也打发自己的大儿媳专门去给韩椿儿添妆,让韩家在街坊里头赚足了面子。

  现在林重阳和韩兴自然要回过去送亲,儿子去林大秀自然也要陪同。

  结婚前两天林重阳和韩兴俩去给当压床童子陪着陈东睡了两天,两人赚足喜钱,吃腻歪了零嘴,林重阳还趁机观察一下陈东,是个不错的青年。

  睡觉不打呼噜,为人又温和体贴,对小孩子也很有耐心。

  就是他们家老太太不是那么好相与,不过姑姑精明能干,有赵一刀帮衬,老太太绝对不是对手的。

  关键陈东不糊涂。

  陈东是赵一刀最出色的徒弟,平日里不管杀猪,专管生意那块。

  赵一刀也够意思,给了徒弟两个铺子的专营权,利润对半分,他一是为拉拢徒弟,最大的原因还是要给林大秀和林重阳面子。林重阳几次话里话外都表示韩椿儿是他亲姑,以后嫁给陈东,可得让赵老板多照应帮衬,不许别人欺负他姑。

  话里话外都带着他对韩椿儿的亲昵和尊重,赵一刀是个人精儿,怎么会听不出来,所以对徒弟格外大方,在陈家还给韩椿儿撑足了场面,让她在公婆以及妯娌面前赚足了面子。

  因韩椿儿不肯开烧肉分店,韩老爹一家决定分三分红利给女儿,张氏也表示家里离不开韩椿儿,让她得空就回来帮忙,以后有孩子她也能帮忙伺候月子带孩子。

  毕竟陈东弟兄好几个呢,陈家婆婆也没那么大的精力。

  陈东都满口答应,好不容易娶到心上人,自然不拘束她,每天早上推着独轮车送她,傍晚再去接她回家。

  最后林重阳建议韩家就在内城买个铺子,前铺后院,既能做生意又能住人,一举两得。

  关键他现在有点门子,买铺子比以前便宜不少钱,而且手续齐备,无人捣乱!

  这样两家铺子挨着,韩椿儿回娘家抬脚功夫就到,也累不着小夫妻俩。

  韩椿儿婚后,林重阳和他爹也没立刻回林家堡。

  林重阳惦记着去即密已经约了荆老汉,他说随时奉陪。林重阳就想让他爹还有干爹带着他和韩兴一起去买弓,已经过了两年,他感觉自己力气见长。

  绝对可以一雪前耻。

  结果林大秀接到陆秀才的信,邀请他留下几天,参加几场文会,都是一些老友小友,素有文名的,交际一下对林大秀来年再度参加院试也有好处。

  这也是童生生员们日常读书之外的一些主要交际活动,林毓贞等人也不除外。

  这是陆秀才想引荐林大秀进他们的圈子,老友就是秀才,小友就是童生,固定称呼,若是林重阳这个年纪中了秀才也是老友,若是七老八十还是童生那也是小友。

  林大秀不想去,林重阳就劝他,“爹,你去吧,这也是先生的一番心意。”

  林重阳能感觉出这是陆秀才想修补关系,虽然大家都没闹意气,不过因为韩兴的事情总归是有点不痛快,只是大家都好面子,不会直接说而已。

  陆秀才有心,他们当然也不能无意。

  林大秀还是有些犹豫。

  林重阳就戏谑道:“爹,你是不是怕陆三娘子和她闺女也在啊?放心,不会的。”说着他就笑起来,惹得林大秀直瞪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