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锦绣官路 > 第67章

锦绣官路 第67章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8:29:43 来源:免费小说

  有人懊恼有人偷乐,没把握的诸如李增仁这些人自然赶紧去钻研那些程文,只是大部分人也不能做到有的放矢,钻研也不知道怎么钻研。

  毕竟考完了你知道他从这里面出,可是考之前谁知道考哪一个题目啊。

  这题目没有百万也有十万之多呢。

  李增仁也不再抱着徐乐山选章当宝贝了,赶紧拉着林大秀问东问西的。

  林重阳还怕他对林大秀有意见,以为林大秀没告诉他什么的,就从他那一堆程文时文里翻腾出一张来,那题目赫然在列。

  李增仁那点小心眼林重阳还是看得出的,他道:“干爹,就这么两天功夫,把这些主要的看看,有点印象也好啊。”

  这么两天功夫,他可背不完这么多,他又没有林大秀那样的记忆力。

  戴敏辉也要背,拉着李增仁一起,“不要长吁短叹了,后悔有什么用啊,大不了来年再来一次。之前咱们谁也没想过要考呢,现在是考上赚了,考不上不吃亏。”

  李增仁也就只能如此。

  谁知道四天后,有通告出来,除了林毓覃、还有另外三个人,林大秀这几个,居然第一场全中了。

  林大秀、戴敏辉、李增仁、林毓轩、林毓熙、林毓贞几个,全其中有名!

  李增仁都懵了。

  第一场就能中好几个,这在林家也算稀罕事,林毓堂赶紧打发人回去跟家里汇报,考中的几个就可以放松,在城里玩玩,或者有事回去也行,等面试时候再来。

  没考中的就要继续考后面的场。

  林大秀还算矜持,觉得中不中也没什么不一样,李增仁可不一样,他感觉自己走了狗屎运一样,记着那么个破题,胡编乱凑的,居然也中了。

  他顶着一张清秀脸,在那里做狂笑状,让林重阳几个大呼吃不消,尤其是这声音传到了别的院子,把林毓轩好一个郁闷。

  林大秀才是那匹黑马呢,林家子弟根本没想过他居然可以中,而林毓覃没中!

  林毓轩都替林毓覃不平,林毓覃五岁就开蒙,到现在也学了将近十年,怎么可能连个县试不中。

  林大秀怎么可能中了!

  这岂不是真的应了家里人说,五少爷浪子回头金不换,以前人家是不稀罕,现在收收心正经读书,那也是非常优秀的。

  一般人,还真比不过他。

  我擦,这简直是打他林毓轩的脸,让他就算自己中了都一点不高兴,比不中还难过呢。

  又想他不过是走狗屎运,县试可以——林毓轩甚至怀疑是不是大伯提前给林大秀走了关系,让黄知县破格录取他的,府试可就没有那么容易。

  林家在莱州府可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想贿赂知府自然没那么简单。

  到时候自己高高地中了,那林大秀必然不中的,自己照样可以碾压他。

  消息传回林家,对于林大秀第一场就中了,全家人都有些不敢置信。

  一家人都聚在老太太屋里吃饭,连一直温书的林毓锋、林毓隽兄弟也出席,他们也都看了传回来的卷子,纷纷大呼意外。

  他们通看了一下那些卷子,最后都重点看林大秀的,那卷子是林大秀自己做的。

  当时他一共做了好几篇,没想到这个题目赫然在列。

  这是谁那么会押题!

  众人纷纷说不是自己,最后就落在林重阳身上,大家更觉得不可思议。

  最后林毓锋道:“这文章还是毓轩做的更好一些,大秀年轻轻怎么做的如此暮气。”

  林中和道:“他也不是言为心声,不过是揣摩黄知县喜好罢了。反正他自己也想混个秀才便罢,也不必太过苛责。倒是毓轩,这一次的文章有些太过卖弄。”

  林毓轩就和一只骄傲的孔雀一样,憋着劲要不知道跟谁斗美呢,那文章花团锦簇的,可比林大秀的美千百倍。

  不过却也有失庄重,有轻浮之嫌。

  林毓隽道:“等县试回来,我给他们说说。”

  回来还是要加倍用功,因为府试只有比县试更困难的,也是小题当道。

  这一次黄知县显然是手下留情的,出简单一些的题目,录取就在文章上见功夫,不过他两天看那么多卷子,也没有多大的耐心。

  且考官们自己也有阅卷窍门,虽然说不许教官帮忙阅卷,但是请他们将卷子先扫一遍,有超过五个错字、明显涂改、漏墨等,直接拿下,再看没有避讳到位的管你多好的都不中。

  这样可以刷掉四分之一有余。

  剩下的黄知县就开始快速浏览,破题直接文不对题的,拿下,这样可以刷掉一半。

  破题尚可的看承题,没有承上启下词不达意的,拿下,有去掉剩下的三之一。

  承题又可以的,再看看后面,一眼掠过,语句不通顺的胡编乱造的,又可以刷掉剩下的大半。

  现在才开始认真看考生的文章。

  几百份文章一口气看下来,神仙也会审美疲劳,除非是特别新颖出彩的文章,亦或者当堂交卷让考官阅卷,否则还真不容易引起考官注意。

  大部分都是没有上述错误,但是也文章平平,无功无过,不会引起考官多大兴趣。

  看到好的,就会特别拿出来,这样等看完,那些文章在考官心目中也有了排名。

  不要怀疑知县的能力,他可是千军万马杀进殿试去,也是榜上有名的进士。

  凡是能靠真本事中进士的,哪怕是同进士,那也是千里挑一的。

  阅卷完毕也能将文章排名,谁中谁不中的,也早就在卷上标记。

  选中的当场就撕开弥封,张出告示,这个既不是张榜,也不是出案,只是告知考生而已。

  为了给剩下的考生再来一次机会,再安排第二场考试。

  其实按照黄知县的意思,安排什么啊,一场足够看出考生的水平了,有些人你给他一百场他也是四书不通,文章不文。

  不过要是无缘无故不考第二场,那是要引起公愤的,黄知县自然不会如此,第二场还是会如期举行。之后,录取生童就算定下来,面覆会在出案之后再进行。

  第二场县试结束后的第四天,县里就贴出大红纸的长案。

  童生试以为并非正式科举考试,只是预备试,所以不称放榜,而是出案,因此第一名为案首。

  在案上生儒之名不是横竖排列,而是按照顺时针方向圆形排列,以此表示此名单录取未定,待府试和道试决定。

  一等十人,二等二十,三等三十,四等四十,之后是不入等,依次排列,取中的为一到四等,共一百名。

  看榜的时候大家都挤在大红案下,仰着头踮着脚,推推挤挤。

  “哎,你别挤,踩着我啦!”

  “我中了中了!我中了!天啊,爹啊,娘啊,我考了八次,终于中啦!”一个三十多岁的书生看到自己的名字就激动得要蹦起来。

  周围的人被他推得东倒西歪,被踩着的就大声呵斥,一时间嘈嘈杂杂的。

  林毓堂等人一共十几个,抱成团也挤进去,别人倒是不能撼动他们。

  “县案首就是风光啊。”林重阳骑在他爹的脖子上,坐得高,看得真,案首宋殊的名字在十二点钟方向,字体也比别人大了两号,十分显眼。

  然后他就开始找自己家这人的名字。

  林毓覃喊道:“六弟你中了,第十个呢,太了不起了!”

  林毓轩还一直都在找呢,被他这么一说就看到了自己名字,顿时觉得自己凭空高大了两尺,笑道:“没什么,前面学兄们……”

  不等他说完,那边戴敏辉和李增仁喊道:“大秀是第九!”

  林毓轩顿时吃了苍蝇一样,张着嘴巴,怎么都闭不上,喉咙似乎被人塞了棉花,吐不出咽不下,梗在哪里。

  中了都比不中难受。

  其他人也纷纷找到自己的名字,连林毓覃都有,都高兴道:“这一次好了,县试咱们全过,谁也没落下。”

  除了林毓轩都很高兴。

  林大秀第九,林毓轩第十,林毓贞十八,林毓熙二十九,林毓覃四十,另外也有三个亲朋子弟排末尾。

  而戴敏辉第二十二,李增仁三十八。

  两人都很高兴,纷纷和林重阳击掌,“小九,我们一人请你一顿,下馆子去。”

  林重阳先恭喜他们,“干爹,你们还是赶紧回去报喜吧,好好准备四月的府试,等府试过了一并请我,到时候我可要大红包,吃大餐。”

  大餐是什么他们不讲究,都寻思可能带上海参鲍鱼就算吧。

  戴敏辉和李增仁要赶着回家报喜,顺便回去告诉家里长辈,到时候备礼去林家感谢。

  其余人则都跟着林毓堂回林家去,林重阳又让爹写信告诉干娘一家以及陆先生,让他们也高兴一下。

  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的,回去的路上,他们看到有人疯魔一样在县学门口又哭又闹,还解了裤腰带想寻短见。

  那人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看起来得有四五十多岁,一边哭一边扇自己巴掌,“我没用,我没用,读书四十载,连个秀才都考不中。”

  “我该死,我该死!”

  一边啪啪拍自己巴掌。

  边上一圈好事者看热闹的,指指点点,还有县学的教官们出来呵斥,“堂堂学生,如此行径,有辱斯文,赶走!”

  林重阳因为一直被他爹扛着,所以能越过人群看得清楚,见那人和差役们撕打,又不是对手,反而被人掀到在地,却在那里撒泼起来。

  他忍不住大喊道:“你哪里是秀才没考中啊,你根本县试都没中,秀才边儿都没摸着呢。你读书这么多年,家里人为你付出那么多,考不中就好好找个营生去,在这里寻死觅活的,对得起供你读书的家人吗,真是老不修!”

  真是丢人,你说你要是考不上举人,你在这里扇巴掌也就算了,再不济,你考不上秀才闹一闹。

  这才县试,万里长征刚走了一小步,你就开始这样,真是……让人说什么好呢。

  就有人鼓掌,“这位小童说的好,真是个老不修。”还有人揭他的短,“家里老婆孩子吃糠咽菜供他读书,小儿子聪明伶俐,他都不让读,非要自己读,读来读去县试都考不中,还做自己的老爷梦呢。真是老不修!”

  被人这么一骂,那老生儒也顾不得闹腾了,爬起来衣袖掩面,“休得胡言”,快步离去。

  他原本还想闹腾一下,说不定知县大人体谅自己年老辛苦,就给自己过了呢。

  哪里知道被一个小娃娃给讽刺了,众人又跟着揭短,他也是县考的老油条,实在是名声……又臭又长。

  虽然大家都鄙视那老书生,但是想想科举取士的激烈竞争,心里也都不是滋味。

  这一次密水县一共有六百左右学子参加考试,县试长案出来以后一共录取了一百名。

  录取率为六取一,竞争十分激烈。

  每年总有大半考生落榜,且有些人经年不中,甚至已经满头白发还来考,也不能不说是执着。

  但这也基本是定律,大家早就心知肚明的,考不中虽然懊恼,却也不敢对录取者有怨言。

  毕竟朝廷都有取定名额限制的,能为他们加一场补录已经格外开恩,补录也不取的,那就真怨不得人。

  更何况府试竞争更加激烈,七个州县的都聚集到莱州府考棚去考试,最后录取的也不过每县四五十人而已的,再加上往年的生员,一起参加院试,最后录取的每县又不过二十到四十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