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锦绣官路 > 第171章

锦绣官路 第171章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8:29:43 来源:免费小说

  因为八月初九就要下场, 所以七月三十就约定停课, 后面大家自己好好消化之前课上所学, 八月初四开始就可以去布政司报名。各县学、府学已经将科试一等、二等取得乡试下场资格的生员造册递交府衙礼房,再由府衙礼房递交布政司礼房。

  报名时候一共正卷、草卷各十二张, 全都要在卷首写下考生的姓名、年纪、籍贯、三代以及所选哪一经等信息。因为生员都是学校在册人员, 各学校的教授、教谕、训导等学官都可为其作证,所以省了保结一道手续。

  虽然各府历年积攒生员不少, 但是也不是所有秀才都有资格来下场参加秋闱, 必须要经过科试选拔, 成绩一二等的才可以, 其他没资格下场,而三四等的都会被选拔来跟着学官们住进贡院负责誊录、对读等工作。

  林重阳年底的时候就让林大秀带了书信回去给府学教授, 所以他的信息也在册, 直接报名即可。

  这一次报名据说比上一届要严格一些,严查考生与主考官和同考官的亲戚关系,尤其是林重阳这样小年纪的考生更要仔细核查, 生怕是有什么路子才要来考试的。

  本朝初期的时候,主考官和同考官都由地方布政司邻省聘用,后来因提调官等侵夺主考官职责,所以最近十年来的主考官都是京官下派, 以防地方提调官舞弊,而同考官则还是聘用邻省三十到五十年纪之间的推官、知县、教授等充任。

  报了名众人就回到了林宅,继续用功背文章。

  住在林宅的十几个学生,有一半家境也不错, 单纯是为了讨论学问才住一起的,结果住下就不想走,住在一起去考场也有个照应。

  庄继法等人打发小厮去准备了考试用品,除了上等的笔墨,另外还有各种零碎东西,长耳考篮、号顶、油布、雨伞、小笤帚、醒神香等,另外王柳芽还按照林重阳的意思准备了眼罩、耳塞等,众人有些物品有自备的,没有自备的就可以去公中领。

  入场考试的时间其实只有一天,且山东八月气候已经凉爽下来,白天热晚上冷,所以大部分考生都只带干粮并不带炭炉自己开伙做饭。

  王柳芽带着厨娘给他们准备很多火烧,下饭菜就是肉丁炸酱,既下饭还不容易坏。

  因为初八半夜就要入场,所以白天大家都不在看书,而是休息、睡觉,免得进了贡院没得睡,第二天精神萎靡。

  林重阳躺在炕上望着帐顶,想的却是昨天的事儿。

  曹典史请他出去吃酒,席间送他一间现成的盐铺子,他可以自己指派掌柜和伙计,也可以用原来的。铺子一个月有六百斤的盐引,利润林重阳自己拿一半,历城孙知县两成,县丞一成,主簿一成,曹典史一成。

  曹典史还暗示他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干的,有的是商人拉关系找到他们,也有的是衙门主动找人开铺子捞好处,尤其是盐铁这种肥差,别人做也是做,干嘛不自己做?

  这个铺子意味着林重阳可以白拿好处,而分出去的好处也不是给特定的人,只是给那个职位上的官吏而已。

  有县衙罩着,一个不大的盐铺也不会惹人注意,利润却是非常可观的。

  不过林重阳拒绝了,虽然中举的举人,都会有人投献土地、送商铺、送银钱,可自己还没中举呢。

  再说也不能白拿人的,以后少不得也有需要他出力的时候,万一有违自己底线,帮是不帮?

  所以他坚辞不授,最后曹典史很是难过,“现在我还能忝着脸叫你一声老弟,一个月后,那是必须要改口叫林老爷的。”

  世人如此,交往都是平阶的,秀才和县衙的属官可以交际,举人却很少和他们打交道的。

  看着曹典史那般难过的表情,好似俩人已经有多年情意而自己突然背叛一般,实在是让林重阳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官场如此,自己以后要适应。

  他自然也少不得要说一些表面诚挚内心不以为然的话,“掏心窝子”是必须的,这是场面要求。

  最后他没有接受那铺子,却表示哪怕自己中举和曹典史也照旧是兄弟,毕竟曹典史虽然也有很多见不得人的勾当,总体来说还属于拿钱办事的胥吏一类,并非那种麻木不仁,一心只捞钱不办事的。

  就冲着这个,林重阳也愿意和他结交。

  还是等自己中举再说吧。

  傍晚的时候,大家起来吃饭、收拾考篮,要准备半夜入场。

  林重阳正检查自己的小手炉和醒神香的时候,赵文藻进来找他。

  赵文藻在林家堡住过一段时间,他哥哥赵文成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疗,不但没死,还跟蒋奎成为了好友一起研究各种机械、化工产品。后来林家还帮他找到了姐姐,姐姐出嫁后他就专心读书,用头悬梁锥刺股来形容他用功程度一点都不为过。

  天分加上刻苦,在无用社赵文藻算是佼佼者,林重阳等人都佩服他的学问。

  “赵兄,准备好了吗?”林重阳把上好的薄荷香装进布袋里。

  赵文藻点点头,坐在一边,低声道:“重阳,我有点事儿想告诉你。”

  林重阳听他语气严肃,就停了手里的动作,“怎么啦?”

  赵文藻道:“前几天有人找咱们的人。”

  林重阳一怔随即就明白过来,“代考?”

  赵文藻点头,“正是,找的是那些家境很差的,不中也能给百两,若是中至少千两!”

  林重阳微微蹙眉,真是大手笔啊!

  他略一沉吟道:“赵兄,咱们管不了那些找代考的人,但是要约束好无用社的同学们,我看也该正式规定一下,咱们自己不许冒籍、不许代考、不许剿袭夹代,若有违犯那就公开驱逐出社。”

  这时候被人公开赶出去那是非常厉害的处罚,因为这样一来名声尽毁。

  赵文藻道:“也该这样,否则若是有人行不法之后咱们无用社名声受连累,只怕到时候作为社长的人也要被官府追究。”

  为了无用社不被官府查处,他们必须要严格要求!

  林重阳道:“赵兄,咱们开个会吧。”与会人员自然就是无用社最初的几个倡导人,陆延、庄继法、蓝琇、王文远、孙机等人。

  晚饭好,林重阳表示有话要说,让大家都留一下。

  众人还以为是关于考试注意事项,都想留下,林重阳却直接表示只留社长和副社长以及执事们。

  大家第一次看林重阳在自己人面前那般严肃,非核心人员赶紧离开,将空间留给他们。

  陆延看林重阳表情,“重阳,发生什么事儿了?”

  林重阳郑重其事道:“还有三个多时辰就要入场,有件事得问问,外面有没有人找咱们的人作弊?”

  蓝琇道:“我知道有人接触过,不过基本都没答应。”

  庄继法也道:“放心吧,咱们都知道轻重,既然能中举,谁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他扭头看了一圈,笑道:“对吧。”

  大家都纷纷响应。

  林重阳环视一圈,道:“我从来不怀疑咱们这些人,但是无用社如今成员众多,咱们以往只管讲学忽略了纪律,从现在开始需要强调起来。”

  众人立刻肃容,“重阳你讲。”

  林重阳道:“不犯法是基本原则,但是最重要的一项考试不能作弊,若有违犯者咱们一定要将他逐出无用社,不能让他连累我们无用社的清誉。成之百年不足,要败一旦足矣。”

  既然无用社已经成立,那就要好好管理,绝对不能成为藏污纳垢之所。

  不是说少年强则国强么,那就从无用社开始,专心治学、杜绝钻营,大家要互相帮助,但是却不能欺男霸女横行乡里,更不能抄袭作弊扰乱考场秩序。

  陆延、庄继法和蓝琇几个立刻紧跟表态,“同意,考试之前只强调不许作弊这一点,另外的等考完试我们再来完善制定详细的规则。”

  散会,众人立刻去联系和自己关系好的成员,强调不许作弊不许替人代考的规定,若是有人应了的不管用什么方式哪怕这一届装病错过,也不能做到底。

  快要出发的时候,林重阳发现王文远不见了,问了几个人都说在院子里呢。

  直到出发也没看到他人,林重阳让别人先走,他略等一等。

  陆延很生气,“难不成是他?”

  林重阳道:“没有证据之前,咱们不要这样想王兄,我觉得他不会。”

  最后林重阳让赵大虎带了人分头去找王文远,结果凌晨的时候王文远自己匆忙跑回来。

  一进院子就被陆延几个围住,问他干嘛去了。

  王文远支支吾吾,“重阳呢?”

  陆延气道:“你先把事情说清楚,你是不是有什么瞒着我们?”

  王文远见院中人还不少,就道:“屋里说吧。”

  这时候林大秀招呼他们早些出发,人多也不坐车,大家都步行过去。

  陆延拉着王文远进了屋里,“你自己跟重阳讲。”

  其他人都识趣地外面等。

  王文远见陆延一副要审问自己的架势,他委屈地看着林重阳,“重阳,谁干这种事我王文远也不待做的,我要是做这事,我成什么了,岂不是辜负林家堡对我的厚爱?”

  林重阳道:“我们没怀疑王兄。”

  陆延也觉得自己有些太着急,就道:“我太着急了,抱歉。”

  王文远这才道:“大家都为无用社的名声着想,我理解,我是去找崔涉了。”

  陆延给林重阳解释道:“崔涉是登州人,去年底入的书社,家境贫寒。”

  王文远道:“其实是极贫,好不容易得到读书的机会,这一次来省城考试还是借债做盘缠。恰好有人找到他,如果代考事成给八百两,家里就能还债,他三年后再考也能轻松一些。”

  陆延气道:“愚蠢,他既然能中,这一次中举就有钱可以还债,来年会试的盘缠也会有着落,简直是蠢到家的。”

  林重阳没有陆延那么愤怒,他冷静得多,穷对于书生们来说是常态,尤其那些来自于普通农户之家,哪怕原本家境小康,读书十年以后也会成为赤贫。所以说读书其实也是分阶层的,普通人想要读书不是那么容易的。

  就拿林家堡来说,有百多年的家业打底,加上如今林中和经营有方,林家子弟才能这般随心所欲的读书,却也不是无条件供应的,非嫡系子孙如果三次乡试不中,天分又不是极好的话就要接受族内的建议走别的途径,为家族出力。

  像左、宋、张、陆、王等家族基本也是如此。

  虽然科举取士,让天下贫寒之子也能下场应试,可现实就是这样残酷,每个州县的举人老爷基本都是大族出身,纯粹的农家穷小子比重极少。

  林重阳问王文远,“结果呢?”

  王文远叹道:“还好我没去晚,跟他陈述厉害,他倒是也知道轻重,只是对方却不肯轻易饶他,说既然答应就要坚持到底,否则就要大闹贡院,让他也没得好。闹腾了很久,崔涉被他们逼得想求我退出无用社,后来幸亏有县衙的捕快夜巡,我就求着他们把崔涉先送去贡院门口。”

  当时场面自然不是他说得这样轻松,若不是顾忌他们是即将下场的生员很可能中举成为老爷,人家当时就要胖揍他们一顿。而那县衙的捕快肯帮忙,也是看在林重阳的面上,否则这件事根本没法收场。

  林重阳松了口气,“走吧。”

  凌晨时分他们背着包袱,挎着考篮拎着食盒等物,由小厮们打着灯笼护送出发去城北的贡院。

  各城的贡院原本都建在东方或者东南方,取东方文明之意,济南城的贡院也如此,不过后来一场大火将贡院烧了大半,士子烧死几十个,贡院重建的时候就搬去北边,建在大明湖畔,布政司衙门东边。

  林宅距离新贡院不是很远,步行半个时辰就到了贡院前面的广场集合处,一路上有县衙、府衙以及调来的卫所兵士巡逻维持秩序,是以平安得很。

  贡院三年一开,平日大门紧闭,门外的开阔广场就成了现成的集市,林重阳等人之前来逛过多次,街上东边是明经取士牌坊,西边是为国求贤,中间坐北朝南是天开文运大牌坊。

  牌坊后面就是贡院大门,三开间,正中悬着济南贡院的黑字牌匾,大门外面是是东西辕门,有拒马栅栏阻拦闲人勿进。现在大门未开,他们就在栅栏外面集合,等时辰到了就从辕门按府、县顺序排队入内点名、搜检、领卷。

  他们穿过牌坊到了大门前,如今这里燃着火燎、高脚灯笼,以及考生们自带的灯笼,照到这一片广场灯火通明,很快就人满为患,考生、送考的、商贩,将贡院门前的大街堵得水泄不通。

  这时候容易出事故。

  林重阳等人也有经验,他们不像别人往辕门那里挤,而是呆在贡院的外垣墙底下。

  人多杂乱,很快就有人喊着自己考篮被人打翻、谁又被踩了、头被撞了……

  陆延道:“幸亏咱们没住客栈。”

  听说住客栈的不少人莫名其妙就发生了事故,拉肚子是小意思,还有人从楼梯上摔下去、被楼上的物件砸中的……当然出事的基本都是各县成绩名列前茅的。

  对于这种因为嫉妒而出手害人的事情大家也都心中有数,毕竟这一次考生起码有一千五六百人,却只能取七八十人,绝对称得上竞争惨烈。

  还有人说乡试其实是科举考试最难的步骤,当初以为府试难,现在看来府试就是小儿科。

  不过林重阳也不是很同意这个观点,如果乡试比会试还难,林家那些不中进士的举人们,真是要呕血三升的。

  庄继法道:“咱们莱州府这一次出事的人少,大家都有准备平日很少出门,出门也必成群结伴,他们也不敢随便挑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