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锦绣官路 > 第148章

锦绣官路 第148章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8:29:43 来源:免费小说

  于是一老一小两人一人抱着一只白瓷壶边喝边聊,还一边滋滋地啃着糟鸭掌、鸡爪。

  林重阳喝了两杯,那边沈老爷子已经喝得醉醺醺,听他道:“小学生我要给你讲个大秘密。”

  林重阳闻言笑了笑,就知道老爷子这是要讲八卦和老话儿了,若是讲官场或者本朝的一些弊端,老爷子就说讲大秘密。

  最初他可是非常好奇的,到底什么大秘密还要和自己讲,自己是不是不要听呢,毕竟随便听人家的秘密可不大好。

  结果沈老爷子根本不管,顾自就讲开了,一听才知道是官场八卦,林重阳也就听得心安理得。

  “你别看他们一个个穿着官服,在老百姓面前打着官腔斯文模样,其实在衙门里撸袖子打架的事儿没少干。”

  这个八卦林重阳倒是不惊讶,毕竟后世更疯狂,泼妇一样撕扯,扔鞋子什么的,也不是没有过。

  这一次老爷子又要讲什么呢?

  沈老爷子躺在窗台上,仰着头,眼睛里似乎有水光,像是追忆似水年华那般。

  “我小时候啊,有个老师,我老师告诉我,他从前读书的时候可不只是四书五经,老子庄子都是要读的,做文章也不是单纯的八股文,那时候还学算术、农学、自然,你知道什么是自然吧,就是刮风下雨打雷这些,还有天文地理科学也都是有的,现在的人,有几个知道这些的?”

  林重阳听得已经心旌神摇。

  “这可都是大秘密,出去可不能说啊。”他还不忘叮嘱林重阳,“前朝的卫人杰真是个好皇帝,造福百姓,造福后世,可惜非把皇位禅让给了……”

  林重阳心道怪不得老爷子跑来这里隐居,这要是在人多的地方,喝醉了不小心说出来,后果可不堪设想。看得出来沈老爷子这是憋久了,好不容易找到了倾诉对象……这种言论对于林重阳来说自然不会过分,反而很平常,不过他也知道轻重,是绝对不会说的。

  他自然没看到老爷子朝着他眯缝的眼里闪烁着的光芒,而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他肯定那个卫皇是位穿越帝,而且皇帝当得不错,就不知道为什么会禅让,而且历史拐了一下还是按照大体的方向大差不差地发展下来。

  过了几日,林重阳再去怡园的时候,就发现沈老爷子让人运来了一大车书。

  沈老爷子笑呵呵地道:“箫学得可以了,以后开始看书吧。这些书你自己整理存放,除了很小一部分不能带走,其他都可以随便处置。”

  林重阳如今正犯愁没多少书看呢,林家堡、府学大部分感兴趣的都看过,其他一些实在是不想浪费时间。现在有这么一大车,自然是雪中送炭,他谢过沈老爷子就让老仆帮他将书搬到东间去,自己得空整理。

  沈老爷子将正院的东间和东套间让给他用,他自己可以安排做主。

  林重阳连夜整理书籍,发现除了未删改版本的四五五经之外,还有一些未删改过的史书等,还有一些名家游记散文笔记小说。

  他花了三天三夜才将书都分类整理好,最后发现有一只樟木小箱子,箱子没上锁他直接打开,发现是一些珍藏的古书。

  看了看这些书是一套,上面写着官学教材,翻开看了看顿时心跳加速——这分明就是曾经卫元时期的教材。

  这些书字体和现在一样,但是其思想开放理念之前卫绝对会让现在的读书人大惊失色,能吓死他们,这里面宣扬民为重君为轻,甚至还提出群臣也应该监督皇帝,下级也应该监督上级,百姓的意见也应该列入父母官的政绩考评……

  林重阳一口气把那些书给翻完,发现这不是过一部分,大部分已经没了。

  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一个现代灵魂循规蹈矩,老老实实遵守当朝规则的时候,居然还有当朝的人其实是怀有思想的火种的。

  这让他对沈老爷子又多了几分敬重,守着这样的秘密,估计也是很沉重的吧。

  看完之后,又思考良久,林重阳决定还是将这些书封存起来。

  他知道沈老爷子定然是故意给他看的,但是不喝酒的老爷子绝口不提,他也就当做不知道。他这些书仔细包装,然后锁回箱子里,又让老仆藏到地窖最安全的角落去。

  当然日常说话的时候,他也绝口不提这几本书,更加不会将里面的理念露出来,沈老爷子见他如此稳重,自然是没有更满意了,一时间更是对这个名为徒孙实际衣钵传人的小弟子倾囊相授。

  还把他宝贝珍藏的一些笔墨纸砚都拿来送给林重阳,连别人千金难求的笔也一口气给了他四支。

  “这个写字顺,只管随便用,没有了我还给你做。”沈老爷子笑眯眯的。

  林重阳和沈老爷子的相处模式亦师亦友,还如祖孙,一点都不讲究,他自然也就不再客套。

  他喜滋滋地收下:“老爷子,那学生可就不客气啦!”这可是好东西,能够传家显摆的!

  沈老爷子大手一摆,“恁啰嗦,咱老头子是那么小气的人吗。”

  第117章 文武

  济南是省府县三级治所之地, 城墙高三丈三尺, 阔五丈, 可谓固若金汤,历来都是各朝的经济、军事要地。所以巡抚衙门、三司衙门、府衙、历城县衙以及大小各级官署都建在城内。

  所以当地老百姓有句俗语“衙门比泉子还多, 当差的比平头百姓多。”

  林重阳一行人出初城感受到的是果然“家家泉水, 户户垂柳”,满目的青翠, 满城氤氲的水汽让旅人疲惫的身心顿时为之一振。

  盛夏日子里赶路是件苦差事, 日头毒辣, 风沙迷眼, 戴着斗笠又是一头一身的汗,风尘仆仆疲累不堪。现在见了这清爽凉润, 绿荫深深的泉城景色, 林重阳感觉所有的疲累都抛到脑后去了。

  他们纷纷下马,冲到路边的泉水里去洗手洗脸,然后捧着泉水就大口的喝起来, 泉水甘甜清冽,让人感觉暑气顿消。

  泉边一个打水洗菜的妇人笑道:“相公们哪里来啊,咱们济南城别的不说,泉水管够。”一阵爽朗的笑声响起, 还提醒他们慢点喝,“不用抢,喝不光的,白天黑夜的流呢。”

  韩兴也不管, 只大口大口地喝甘甜的泉水,过了章丘之后夜里在一个村子投宿,以为离得近了也没带多少水,这一路上给他渴的,想在路边河里喝点,小九非说里面有虫子,到时候连肠子都咬烂了,吓得他愣是憋着,嗓子都要冒烟了。

  林承润比他没好到哪里去,俩人喝泉水都比赛。

  只有林重阳倒是不急,先洗手洗脸,然后等泉水流走了,再捧起来小口小口的喝,免得激了肺子作病。

  那妇人看几个少年人秀才打扮,一个比一个的俊俏,尤其是当中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郎,长眉星眸,高鼻红唇,如果不是下巴太尖不够方,真是说书先生说的那个最好的官相。

  对于济南的百姓来说,秀才可不是什么稀罕物,官人老爷们都满街跑呢,王爷也见过的,所以几个秀才而已,自然没什么好惊讶的。

  只是这个小秀才长得太俊了,一双深幽幽的大眼跟会说话似的,让人不由得有些面红心慌,好在看起来很和善,笑起来就让人感觉盛夏里一阵凉风带着泉水的气息飘过来了,真舒坦。

  林重阳将斗笠拿在手里扇风,等着林承润和韩兴几个洗脸的时候就和妇人打探消息,“这位嫂子,我们要去信义坊芙蓉街,怎么走?”

  那妇人一听水嫩嫩的小相公叫自己嫂子,哈哈,别人都管她叫婶子呢,顿时乐开花,“哎呀,信义坊啊,那得很远呢,往北走,再往西。”

  她还怕林重阳听不懂,又很详细地讲了一通,最后道:“你往那一片走,找不到就打听贡院,信义坊挨着贡院呢。”

  林重阳这就心里有数了,跟那妇人道谢,然后招呼他们启程。

  那俩人一路上非要比赛骑马,看谁先到省城,林重阳少不得也跟着一阵跑,祁大凤和赵大虎护送着林大秀几个在后面慢慢走,只怕还得有半个时辰才能到。

  城内人烟阜盛,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招幌飘摇,青石板的街道干净整齐,人流熙攘,自然官差也多,林重阳怕冲撞了什么人,让那两人不许跑马,只准骑着慢慢走。

  林承润如今十三岁,自然懂得轻重,带头在前面开路。

  第一次来路不熟,他们不到晌午进城,路边吃了俩挺贵的肉夹馍喝了一碗挺咸的甜沫,一路边走边问,直到傍晚才到住处,便和林大秀他们在胡同里会合了。

  有祁大凤带路,林大秀他们在城内少走很多冤枉路,反而后发先至。

  大家说笑着,祁大凤上去敲门。

  很快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过来应门,这是和林家堡林家联宗的林姓人,孩子成了家,老夫妻俩就在省城帮着林家看房子。

  “五爷您可到啦。”老林忙挨个行礼。

  林大秀道:“七叔,不要多礼了。”

  老林哎了一声,“快进来,先吃饭,都饿坏了吧。”

  林承润道:“七爷爷,你们济南城东西怎么那么贵啊,炊饼还那么小,在家里的时候觉得府城贵,现在一看,府城三个才能换你们一个。”

  祁大凤笑道:“你要是去北京城,只怕五个换不来一个。”大家就笑起来,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大城市物价贵那是肯定的。

  这是一座二进四合院,小小的,门楼只有半间,然后有两间南屋,半间净房,前院的东西也都带着小小的敞房,用来放柴火等物品。正院三间,没有耳房,东西厢各有三间,也都不算很宽敞,而且院子也小小的。

  乍从林家堡那样的宽门大院来到这样的地方,林承润和韩兴有点傻眼,这比韩兴家以前还小呢!

  只怕好几个院子也没有林重阳和林大秀那一个院子大。

  东厢的南边搭棚子垒了灶台,权当厨房,老林的婆娘已经做好了晚饭,因为主家初来乍到,他们特意做的丰盛些,有鱼有肉有汤有饭,满满一大桌子。

  他们这一次来的人不少,林大秀父子,林承润和韩兴,还有祁大凤和赵大虎、秋贵等,另外几个伙计。

  虽然一大桌子,却也不够吃,所以林大秀领着孩子们先吃,等他们吃完,再让祁大凤等人。

  菜不够没关系,有咸菜就成,主食不够,老林又赶紧去邻家借了一笸箩馒头回来。

  大汉们吃饭,真个如风卷残云一般,看得老林夫妻俩着实吓人。

  饭后,大家要收拾一下,还得安排住处。

  好在原本就是为了家里人来这里落脚的,所以正房东西间都是南北炕,只为了住人多。

  林大秀领着几个学生住东间,祁大凤、赵大虎等人就睡西间,老林夫妻俩一直都睡东厢,西厢是书房和库房,保存着一些书本和文具。

  林承润笑道:“这小院一定是我爷爷置办的。”

  韩兴好奇道:“你怎么知道,怎么不是你爹准备的呢?”

  林承润就道:“我爹哪里有爷爷那么精打细算啊,我爹要是买院子,就算买俩这么大的也住不下咱这些人。这一屋子里两盘炕,再来十个人也睡得下。”他就捅了捅林重阳,“小九,我觉得爷爷还不够精明,我给他打算一下,保管还能睡二十个人,你信不?”

  林重阳已经困意满天了,哪里还有精神跟他扯,这俩人是离了家见什么都兴奋,好不容易路上累得蔫蔫的,到了省城又见新光景便活过来了。

  秋贵忍不住就问还怎么安排啊,这已经满屋子里都是人来,除非地上也睡人。

  林承润道:“你笨,堂屋不是还可以放一盘炕吗,这样把三间通起来,全做成炕,哈哈哈,咱们林家堡的人来都够住的,我爷爷真是……”

  “睡觉吧,就你叽叽呱呱也不累。”林承泽看他撒欢了,还敢编排爷爷,真是讨打。

  林承润吐吐舌头不说话了,自己今年府试没过,只能等后年再下场了,原本还寻思不落好呢,谁知道爷爷居然没责怪自己。

  看起来太奶和爷爷现在全副心思都在小九身上,只要小九好就好了,其他人考不考中关系不大,反正族里也不缺秀才举人,所以他也乐得轻松。

  一路上累很了,林重阳一时间却睡不着,这几年的点滴在脑海里掠过。

  乙巳年进府学,第二年五月便把先生们的课轮流了一遍,再没有必要日日上课。

  林重阳就应邀搬去怡园陪着老爷子住,在怡园的日子,他每日打拳射箭,读书练字,吹箫作画,除此之外就是广泛阅读各种书籍,每隔五日精心作一篇文章请老爷子指点,间或应邀参加一下无用社的文会和同年们的聚会。

  那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而同学们也各有计较。

  庄继法、孙机几个拜了名师跟着读书去,陆延和蓝琇几个结伴去各大书院游学,家境不够富裕也没路子拜师的,就老老实实留在书院继续跟着训导们读书。没人压着的赵文藻,丁未年坐了院案首,他和王文远几个人就成了府学文会的新代理人,领着学生们继续举办文会、读书,继续力量等待乡试。

  原本去年这时候他就想出门,要去泰安州青云庵找他娘,不过太奶奶和大爷爷觉得他年纪还是小,不宜长途跋涉,避免生病,所以就以林毓贞几个成亲他得留下压了一年。

  今年一过年,他就开始准备。大爷爷说早点来也好,去省城准备一下等来年接应林毓贞几个下场乡试的。

  有祁大凤、赵大虎等人一路护送,林承润和韩兴俩也就跟着来了。有严参议的照拂,一路上可以投宿驿站,除了累点那真是平安顺遂,连个毛贼都没遇到。严参议就是当初的严知府,平级升为山东布政司参议青州分巡道,掌管青州和莱州两府的军政大权。到了本朝知府已经降为从四品,布政参议也由四品降为从四品,所以算是平级升迁,让他好一个高兴。

  一夜到天亮。

  这里寸土寸金,很多人家宅院都小巧玲珑的,自然没有种菜养鸡之所,清晨也就没有公鸡喔喔扰人,不过却有穿透力极强的钟声,悠远而雄浑。

  晨练、早饭,之后各人有安排。

  林大秀要写信回家报平安,还得写帖子送去城内有交际的人家拜访,赵大虎带着人去考查市场,看看在省城能做点什么生钱的进项,祁大凤则带着三个少年去兵器谱子买新的弓。

  逛了一圈,林重阳暗暗咂舌,省城的物价还真不是虚的,绝对对得起这冲要之地的名头。

  不过他也发现大爷爷真是一把当家的好手,居然当初就有那个眼光和魄力,多花了十几两银子在这个地段买下这座小院,后面是布政司前街,贡院也在那个位置,再过去就是大明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