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锦绣官路 > 第122章

锦绣官路 第122章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8:29:43 来源:免费小说

  的确也挺幼稚。

  沈之仪起身踱步,一圈又一圈,然后站定,道:“之前我说有人打探你的消息,开始不知道什么人,后来我发现是郝家,想必他是打探所有案首的消息,而你一直不参加文会,他们就打探得更深入一些。怡园文会,必然也是为了摸你的底细,至于那篇文章你不用担心,但凡有任何问题我都会出面为你作证。另外,我这就去找黄教授,将这件事报给他老人家知道。”

  林重阳和林大秀起身,多谢沈之仪出手相助。

  沈之仪笑道:“两位跟我见外,这可不好。”

  他们也不耽搁,沈之仪直接坐着林家的马车,一起去府学宫。

  黄教授之前陪着严知府监考,放了头牌之后他也就先回去,毕竟年纪大了,吃不消一天在那里走来走去。

  沈之仪作为府学的廪膳生员,是有宿舍的,他先去宿舍区找同学问了问,知道黄教授已经回自己小院。

  他便带着林重阳父子二人过去拜访。

  第95章 府案首

  县学一把手是教谕, 教授就是府学一把手。这位黄教授据说是高唐人士, 同进士出身, 曾经做过七八年知县,后来改任府学教授, 教授按例也不得在本府做官, 所以就到了莱州府。

  沈之仪上去敲门,很快就有老苍头出来应门, 沈之仪说明来意。

  那老苍头进去通报, 没一会儿就请他们入南屋奉茶。

  没多久, 黄教授前来, 林重阳几人立刻起身见礼。

  黄教授看起来五六十岁年纪,头发胡子花白, 身形不高, 脸庞清癯,一身半新不旧的儒衫。

  他摆摆手让几人免礼,眼睛就落在林重阳身上, 笑道:“这个学生我认得,今日在考棚见到了。”

  府试考官是知府大人,不过他自己忙不过来,自然需要教授、训导等人去帮忙, 黄教授早就听人家说密水县有个八岁的案首,少不得要留意的。

  林重阳再次见礼。

  黄教授笑道:“免礼免礼,你们前来找老夫,可是有何要事?”

  沈之仪便道:“先生, 林学弟遇到一件怪事,需要教授您给指点。”

  黄教授又招呼他们落座,“但说无妨。”

  林重阳起身,“先生,四月初一那天,府学组织了一场文会,邀请学生参加,在文会上学生应要求做了一篇文章。”

  黄教授点点头,“好像有这么回事,每个学生都做了。有什么不对的吗?”

  林重阳看他反应便知道黄教授可能不知道,“先生,当日弟子做的题目却是今日府试阳数座次所做的第一道题。”

  “什么?”黄教授惊得一下子站起来,“可有此事?”

  林重阳面色凝肃,点点头。

  黄教授顿时脸色一沉,“这还了得,我这就叫人将王训导请来问问,那日文会是他带人去的。”

  沈之仪忙道:“先生,还是悄悄地问问。”

  黄教授是做过知县的人,并非那些迂腐不通世故的清贫教官可比,被沈之仪一提醒,他立刻就意识到什么,他捋髯沉吟片刻,道:“我这就亲自去找王训导。”

  沈之仪便致谢告辞。

  临走的时候,黄教授叫住了沈之仪,又说了几句话,最后道:“告诉林学生,让他们不要随意声张。”

  沈之仪道:“先生放心,他们就是担心有什么问题,所以才找了学生来告知先生的。只是……”

  黄教授看他,“怎么了?”

  沈之仪道:“那日学生也去了,题目学生也知道,所以出了一本文集。”

  言下之意,虽然他们没说,可有不少人都提前见过这个题目啦。

  黄教授想了想道:“这也不怪你们,只能看看到底是泄露考题还是巧合。”

  沈之仪建议道:“先生问过王训导,是不是要去面见知府大人?”

  这事儿还真得先跟知府通气,免得万一是泄露考题到时候后知后觉,不但被动,而且少不得要闹笑话。

  黄教授已经冷静下来,“这么想一想,问题应该不是很大,毕竟有两套题,每套有两道呢。”

  就算是泄露题目,可只泄漏一题,并不致命,可以加大另外一题的比重。关键的问题是,到底是只泄露一题,还是四道题目全部泄露。

  所以他得去问问王训导题目的来源,看看另外的题目有没有泄露才行。

  不过他也给了沈之仪保证林重阳是没问题的,他虽然考试之前做过考题,但考试的时候他做另外两道跟这个题目没关系。

  就好比有些人考生的时候碰对了题目,那也是常有的事儿,只能算运气不能算剿袭。

  回去的路上,林重阳猜测道:“或许不是泄露题目,而是有人出了很多题目,恰好就猜到这一题。”

  林大秀道:“为何这样猜?”

  林重阳道:“爹,你想啊,如果他们得到考试题目,肯定做贼心虚,藏还藏不及呢,怎么可能拿出来给人看,这样岂不是告诉别人他们知道了题目?”

  沈之仪笑道:“林学弟还是善良不愿意把人想坏,如果人家知道四道题,就拿一道假装是猜对的,不怕大家怀疑呢?要是没点本事,怎么能有把握坐府案首呢。”

  林重阳道:“那我就有些不懂了,这样的话岂不是脱……多此一举?他既然有考题又想做府案首,那就想尽办法弄四篇最好的文章就是,为何要拿去文会暴露呢?这、不合常理嘛。”

  有些人之所以想尽办法买考题,还不就是怕不中或者想高中,事先请人做了极好的文章背诵,考场上直接写出来就是。

  要是郝令昌真的有考题,干嘛还多此一举去举办什么文会,还弄个题目考自己?

  这不是有病吗?

  “反正多谢沈兄,只要不牵连小弟就好。”自己现在只是一个小考生,如果真知道有人暗箱操作买卖考题,还真是无能为力,这毕竟不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那么简单。

  沈之仪点点头,“你放心。”

  三日后沈之仪来文魁楼找林重阳通消息。

  他道:“黄教授那日去找王训导,题目一部分是王训导等人一起出的,还有一部分是从前上课积攒的。至于林学弟写的那个题目,他并不承认泄题,因为那是他们戏言之作,说是要将四书五经的标题混起来做俩题目。谁知道就能碰上考题,他们也觉得十分惊讶。”

  “后来黄教授就去求见知府大人,知府大人正忙着阅卷昨儿傍晚才见他。知府大人表示自己是考前两天才写下考题密封存案,绝对不会泄露,四月初一之前就更没人知道。”

  “黄教授寻思知府大人的意思,绝对不会泄露考题,若是被人碰上那也纯粹巧合,不必为此大惊小怪。他还揣测知府大人意思,碰对题目没什么问题,只要有两个考生一样破题那就全部不予录取。好在,没有咱俩什么事儿。”

  至于知府大人会不会监守自盗,这就不是他们要考虑的问题。

  不过林重阳和沈之仪觉得严知府不至于自己出题自己泄题,因为知府可以捞钱的地方不少,没必要冒风险从这里捞,一个不慎弄出去就是身败名裂的事情,比之其他项目贪腐,臭名程度数倍不止。

  更何况朝廷对抡才大典的各项都要求严格,泄题这种事那是很严重的犯罪行为。

  相比之下猜对题目问题不大,毕竟历来都有猜对的,别说县试府试,就算是会试都有,更何况有那么几科会试题目直接用同一个,所以猜题一点问题也没。

  更何况如果人家要泄题,就不会用这样的方式。

  不管怎么说,林重阳松了口气,笑道:“多谢沈兄,我这里是没问题了。”

  要是不得到准信,心里总是疙疙瘩瘩的,吃饭都不香。

  很快府衙前的照壁上就不断贴出公告,被公示的都是破题有重复的,知府大人训斥:尔等读圣贤书,却脑袋僵化不思进取,一味背诵程文时文,即便有幸碰到考题,却也百害无一利。凡碰到考题直接背诵程文者,一律不取,且第二篇文章直接不予考虑,第二场补录取消其资格。

  这样的惩罚不可谓不重。

  沈之仪一连几天被围住堵截,最后躲在府学没敢出门,他还大呼冤枉,你们一两银子想让老子单独给写破题?起码一人两百两才行吧?

  可是先谁也不知道哪个是考题,这分明就是那些考生们愤懑无处发泄,只能想找他发泄一下。

  冷静下来也知道只能自认倒霉,不但不会损害沈之仪的名声,反而间接送他一个猜题王的称号,不少人紧着问他院试文选的事儿呢。

  那本怡园文萃上,三个破题都是沈之仪自己信手写的,并没有用林重阳的,因为林重阳对把自己的文章拿去当范文不是很感冒,甚至有点别扭。

  一连五天直到第一场考试阅卷完毕,这个题目带来的噩梦才算消失,紧接着第一场没录取的就要去参加第二场补录。

  再过三天,第二场补录的成绩也出来。

  这日府衙便要张案公示考试结果,一大早看榜的考生和家属们就挤在府衙前的照壁下等着看榜。

  青衣红马甲的差役们站在府衙门前,因为这特别的日子看起来也格外和气,一个个干净利索,直腰挺背的。

  巳时,府衙大门被大开,一名差役高喊着:“乙巳年莱州府府试出案!”

  然后就有六名书吏两两抬着一张写满考生姓名的大红纸疾步出来,看榜的诸人立刻潮水般涌上去,有人高喊着:“谁是案首,谁是案首?”

  他们护送着那六名书吏,就跟护送稀世珍宝一样,生怕有半点磕着碰着。

  到了照壁前,三名差役刷浆糊,书吏们就踩着凳子上去张贴。

  这时候一名识字的差役就开始大声报喜:“恭喜掖县郝令昌相公得中府案首!”

  榜下的郝令昌立刻就被一群人团团围住,“恭喜郝兄、贺喜郝兄!”

  “郝兄案首,众望所归啊!”

  “是是是,名副其实。”

  恭喜声如潮水不绝于耳。

  郝令昌满心得意,却还是要扳着面孔,做出宠辱不惊的样子来,只是实在高兴,裂开的嘴角怎么都收不住,反而显得有些滑稽。

  不过片刻他的笑容又好像皲裂的瓷器一样,变得复杂起来。

  还有人不断地恭喜他,“郝兄县案首、府案首连中,到时候院试也必然得中案首,那可就是小三元啊!”

  郝令昌忙谦虚道:“不敢不敢,院试风云际会,能人辈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就在这时候,又听那差役大声喊道:“恭喜密水林承阳林相公得中府案首——并列第一!”

  “什么?两个案首?”

  “并列案首?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从来没有的事儿。”

  众人一下子炸了锅,纷纷踮脚伸脖地望过去。

  照壁上贴了三张大红案纸,一等、二等、三等这样排下去,打头第一张为一等二等录取名单,依然是圆圈式放榜的,一圈五十个名字。

  中央十二点钟方向是第一名案首的位置。

  字号粗体又黑又大,十分抢眼。

  众人都瞧过去,就见圈内的那个案首名字正是郝令昌,可郝令昌头上还有一个字号一般大却饱蘸浓墨,写得更黑的名字:林承阳!

  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可能两个案首!

  众人议论纷纷,跟一滴凉水落进了油锅里一样,人声鼎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