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锦绣官路 > 第114章

锦绣官路 第114章

作者:桃花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8:29:43 来源:免费小说

  女孩子描花样子的笔有两种,会写字会拿笔的,会用工笔画的那种细细的小毛笔,杨冬月这些不会的人一般都是用柳条炭笔。

  她们用的都是林重阳教她们做的炭笔,比市面上卖的好用,现在家里女孩子都来找他求,林重阳对家里兄弟姐妹向来大方,自然有求必应的。

  他捏着炭笔,在纸上随意画几笔,就出来一副小清新画作,或者是一枝花上栖息着一只蝴蝶,或者是蚂蚱落在野花上……

  画作简单、配色也简单,用清新淡雅的颜色配起来,就是小清新的作品,文人们的最爱。

  杨冬月不懂欣赏,但是她也觉得很好看,就是说不出哪里好看,反正想要更多就是。

  林重阳得了笔王,高兴得很,就给杨冬月她们一口气画了好些个花样子,还都给她们配了色,当然绣的时候她们可以根据灵感自己配色,配色不同,风格多变。

  其实他也不是为了要画这个,而是不想她们整天绣那么复杂的东西,把眼睛绣坏了。除非是当做专门的绣花工艺品展示,仅仅是日常所用,何须如此精致费神,简直浪费。

  很快林蔚、林蓉、林蕙以及另外几个女孩子就结伴前来。

  平日里她们太懂事,被教导不能随便打扰哥哥弟弟们读书考试,除非他们主动,她们不可以提过多要求。

  相比起来,林重阳反而是她们最亲近的男性兄弟,远超过林承泽、林承润等人。她们看了那些花样儿,立刻惊呼起来,直说好看好看,一定要赶紧描下来。

  林蔚道:“蓉姐姐,你画工最好,你来描,我来帮你填色。”林蕙也赶紧道:“我也可以描花样子。”其他女孩子也都主动请缨,大家纷纷拿了纸笔,分批描那些花样子去。要是别的东西,郑巧儿几个早就都送她们了,可这是林重阳画的,她们舍不得。

  不过她们却毫无保留地把林重阳指点的简化绣法教给她们。

  林蔚惊叹道:“天呐,还有没有咱们小九弟弟不会的呢?”

  林重阳已经去内室换了家常衣服出来,半新不旧的白色棉袍,他笑道:“蔚姐姐,小弟不会的可多了,不会弹琴、不会绣花、不会做饭、不会诊病,现在还不会骑马……”

  他射箭已经不错,但祁大凤还没教他骑马……因为没有合适的马给他骑!

  不过估计等他院试结束,就可以来考虑这件事,马总能找到的。

  林重阳这一次心情好随意指点了一下,让林家的姐妹们在乡绅小姐圈子里大大地出了一回风头。三月踏青春游,她们穿着小清新绣品的衣裙出行,立刻就在圈内掀起了新的潮流,精致的细棉布上,清新婉约的绣花,看似低调简单,但是很耐看,温柔婉约又不失雅致,让人爱不释手。

  众姐妹们自然感激这个弟弟,香囊、扇袋、书套、各种穗子、鞋子、衣裳的没少给他做。最后大件拒绝,小件收着,免得家里人受累。

  因为要去府城考试,林重阳又想去看看文魁楼如何,所以就和他爹商量早些去。

  林大秀和林毓贞一商量干脆带着林家堡要参加府试子弟们提前去,免得到时候时间紧张。

  第88章 试探、提醒

  三月底一行人就坐船出发, 半路上不得不换了马车, 因为从去年秋天开始有些干旱, 到了今年也没什么雨水,各地开渠放水, 导致河道水量减少, 有些地方行不得大船。

  莱州府城原本是掖县县城,后来府衙坐落于此, 城池扩建, 就成为府城。

  俗话说纸糊的登州铁打的莱州, 城墙周长有九里, 高三丈五尺,地基厚两丈四尺, 共有四个城门, 城外护城河一圈,深两丈,宽四丈, 整座城池雄伟壮观,十分气派。

  莱州城内道路布局和密水县成不同,只有连接东西门的东西大街,却没有连接南北门的南北大街。从南边景阳门进入, 顺着府前路穿过几座牌坊,再穿过鼓楼钟楼,然后就是莱州府衙。府衙东边是城隍庙,掖县县衙则在略东南方位。

  府前街和钟楼街之间有一条巷子, 此巷宽阔整齐,文魁楼就位于此地。

  林毓堂这两年一直都在文魁楼忙活,接到信他亲自带人去城门将林重阳等人接到文魁楼。

  这是黄老板精心寻找的地方,既不会像府前街那么扎眼,又位于繁华之地,且房租便宜至少两成半。

  他和林毓堂集思广益,听取了林重阳的意见,将文魁楼建成专门面向高档客人的饮食、休闲、居住于一体的场所,平日里也时常举办一些文会,招徕学子们前来吟诗作赋高谈阔论,他们就会留下不少墨宝在屏风上,又会吸引一些附庸风雅的商人蜂拥而至。

  当然他们也会拿出资金资助一些诗会、琴赛之类的,出点钱扩大名气,所以一年多酒楼就进入正轨,虽然还未盈利,但是前景大好。

  尤其沈之仪在这里举办了几场选文大会,这一次密水、密州、即密各地选文都和考题沾点边,顿时沈之仪文集名声大噪,他举办的文会自然也吸引了不少学子前来。

  所以文魁楼也跟着沾了光。

  林毓堂将他们安排在后院的一处安静小院里,交通方便,环境清幽,适合他们读书备考。

  略休息一下,就有小伙计来通报说黄老板和孟掌柜想拜见五少爷和小少爷。

  林大秀道:“小九你自己见他们,我和你二伯出去办点事。”

  来的时候家里也有事情交代,现在林重阳是县案首,哪里还需要自己这个爹刷脸,林大秀自然不耐烦见什么黄老板。

  林重阳知道他爹的心思,就让他们只管忙去。

  一见面,黄老板和孟掌柜就给他行礼,恭恭敬敬,“见过林相公。”

  林重阳笑道:“黄老板、孟掌柜,你们可不要太多礼,我还小呢。”他爹才是林相公呢。

  黄老板立刻改口,“林小相公得中县案首,咱们与有荣焉呐。”

  林重阳道:“还要谢谢二位的礼物呢。”看吧,有功名就是不一样,以前只靠祖上余荫,人家叫少爷小少爷,读书了人家就叫公子小公子,有功名就是相公小相公。

  林重阳觉得自己早点下场还是对的。

  寒暄几句,几人就开始说正题,黄老板让孟掌柜给林重阳汇报一下酒楼事宜。

  虽然林毓堂、赵一刀都有参与,可其实酒楼的经营主要还是黄老板,实际执行人则是孟掌柜。

  听完他们的汇报,林重阳笑道:“虽然还没盈利,也不必着急,这样大的酒楼,怎么也得有个三四年呢,咱们这才一年多,我看着再过了年估计差不多开始盈利,到时候可不止是日进斗金啊。”

  黄老板连连点头,“咱们就跟着林小相公发财。”

  林重阳却也不托大,“我就是个书生,哪里会发财,发财还得靠黄老板和孟掌柜啊,还有赵老板,合作可还愉快”

  黄老板忙道:“愉快得很,街面上的青皮混混,没一个敢来咱们这里捣乱的。”

  赵一刀把他的猪肉生意趁机扩大到了府城,势力也跟着进来,和城内的一些帮派也起过冲突,然后找人斡旋,几次之后就站稳了脚跟,开始在府城成为一股小势力。

  这个之前也有写信跟林重阳讲,他自然知道。

  林重阳又告诫他们不必心急,更不必想着做大,府城势力驳杂,他们现在处在中下一股小势力就足够用的。

  太大了,反而招眼,会给林家惹事,毕竟这府城很多铺子酒楼也都是各大家族产业,人家可不像林家这样一家子秀才举人,就是不出一个进士啊。

  林重阳也只是听一下孟掌柜汇报把握一下大方向,并不会对他们的具体经营指手画脚,毕竟自己不擅长这个。

  他参观了一下文魁楼,更多的是夸他们做的不错,偶尔有软装潢不太和谐的地方提一下小意见,其他便都任由他们发挥。

  接下来大家就住在小院里背文章、讨论考试题目,这一次参加复试和去年没过院试的几人也都一起过来,总有十几个人,又没有林毓轩那样说风凉话的,现在大家相处得非常和谐。

  林重阳对家里人自然不吝啬的,于知县说的那几个题目,他早就拿出来大家一起分析,于知县毕竟是官身,又和知府大人有交道,多少了解一点知府大人的秉性,猜题也当比别的先生猜得靠谱一点吧。

  他当然不会说那是知县大人给的题目,就让他们以为是大爷爷猜的吧。

  林维民这个大侄子,如今跟在林重阳身边,亦步亦趋,对他佩服得不得了。

  林重阳好心提醒他:“你不用那么照顾我,我自己可以的,你这样难免让人对你有误会。”酒楼有些人就以为林维民是他书僮呢。

  林维民却不怕,笑道:“您是我叔儿,侄子侍奉叔儿有什么不对,人家爱说什么说什么去呗。”

  再说了跟着小叔叔多好啊,小叔叔大方,高兴了赏点纸笔的是小事,还时不时点拨一下自己的文章。

  现在比县试之前,他感觉自己已经进步了一大块,原本写文章总觉得少根筋,有些滞涩不畅,现在起码知道如何布局如何遣词造句,一篇文章不管立意高不高,起码能非常通顺地写下来。

  这都是小叔叔的功劳!

  林重阳也只能由他去,而且林维民跟着他,二伯和爹也更放心。

  林毓堂还说呢,看别家的案首,身边都跟着好几个伺候的,小九连个书僮也没带,还想在酒楼找俩机灵的小伙计拨过来伺候林重阳呢,被林重阳给拒绝了。

  只是一个县案首而已啊,不用这样郑重其事,免得自己骄傲嘛。

  三月二十六这天一早,沈之仪突然造访。

  林重阳刚跑完步打两趟拳,正在拉弓练习,听到伙计说沈相公来访,他也没停下来,就道:“请客人去前院茶室,我一会儿就过来。”

  晨练是他每天必须坚持的项目,自然不会随意中断。

  等他拉弓完,净面更衣,这才去见沈之仪。

  一进屋他见沈之仪正脱了鞋子上炕,大喇喇地摆弄那盘棋呢,林重阳上前见礼,沈之仪却笑道:“有日子不见,学弟可长高了不少,恭喜恭喜。”

  林重阳笑了笑,这恭喜都有点戳人心窝子,不是成心就是嘴贱,“沈兄不是忙着文会选文的事情么,这番前来可有什么指教?”

  自己考试前就终止了选文事情,这个和他通过气的。

  沈之仪招呼他上炕下棋,“学弟也是县案首,我可不敢说指教,我是来给你送钱的。”

  说着他就从怀里掏出几张银票来放在桌上,“这一次县试你得案首,咱们的书就涨了三成。”

  林重阳道:“书是你出的,怎么我……”没说完他自己就想明白了,沈之仪必然跟人家说自己是看了他的书才得了案首的,那书自然就水涨船高被人疯抢呗。

  沈之仪看他顿住了话头,笑道:“你不会不高兴吧。”

  林重阳摇头,也不点数就将银票塞进小腿上的布袋里,“有钱赚为什么不高兴?”自己怎么得案首不重要,毕竟只是一个县案首,跟他的终极目标比起来,九牛一毛。

  沈之仪歪头看了他一眼,见他的确不像生气的样子,就开始张罗着下棋,他抓了一把棋子猜枚来决定黑白。

  林重阳执黑,他下了一枚棋子,“沈兄不是单纯为了送钱来的吧。”

  沈之仪道:“何出此言?”

  林重阳:“直觉。”

  沈之仪:“……读书人不靠直觉。”

  林重阳:“猜的。”

  片刻,沈之仪道:“提学官谭大人想收我为学生。”

  林重阳笑道:“这是好事,恭喜沈兄。”

  沈之仪执子不下,却拿眼瞧他,“你觉得是好事?”

  林重阳点头,“难道不是吗?提学官大人可是进士出身,学识渊博,为官又有年头,对官场也颇有心得。沈兄拜师之后自然能得到精心栽培,来年下场中举之后,就可以直接北上京师准备参加会试,以沈兄才学,自然可以旗开得胜。”

  大爷爷说了,以沈之仪的才学,绝对可以进士及第的。

  不过林重阳觉得这个也难说,因为这个人性格不变,有时候还真难说,就好比林家,大爷爷当年就被人说才学足够,比很多进士及第的考生水平还好呢,可就是死活中不了。

  奈若何?

  更何况沈之仪现在要钱有钱,要名有名,看起来还非常享受。

  沈之仪哈哈一笑,“虽然学弟言不由衷,不过还是借你吉言。”他又下了一子,状若无意地问道:“其实我一直想拜囧大先生为师,不知道学弟可听说过此人?”

  林重阳摇头,“沈兄也知道,我除了考试就呆在林家堡,人家都当我小孩子,消息并不灵通的,出了密水县我就都不知道。”

  沈之仪看了他一眼,笑了笑没再说什么,而是专心下棋。

  下完棋,林重阳礼貌性地留他吃饭,沈之仪就踏实地留下,一点也不推让。

  饭间,林重阳按例找了四伯这个秀才来作陪,沈之仪也没意见,反而还和林毓贞聊得不错,探讨一下乡试的学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