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军事 > 战国之天下纵横 > 第八十六章 开拓新世界 假想中战争

“先生,魏嗣其实并非什么都不懂,也并非什么都不知道,自先生长平一战,魏嗣便知道先生绝非常人。”

“我魏国现在兵强马壮,父王康健,魏嗣本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纨绔浮夸一点,也就这样过了,如今先生为魏嗣打开了这个崭新的世界,魏嗣没有理由不追随先生,需要魏嗣如何,但凭先生吩咐,魏嗣此生当追随先生,终生无悔。”

“先生,赢疾愿往,终身不悔。”

“先生,无疆愿往,此生不负。”

“先生,赵语听命,先生吩咐便是。”

“先生,少年自有少年狂,韩康听命。”

“先生,熊商愿往,但凭先生吩咐。”

“先生,田因齐此生当如先生所唱,不负年少,自然愿往。”

“兄弟,我们没的说了,今天能在这间屋子的,都不是怂蛋,不过咱们对西方所知真的是甚少,兄弟再给多讲讲吧,我现在迫切想知道,西方的情况如何,军队,器械,人文地理,人口状况。”

“就是先生,田因齐以为,其实咱们这些诸侯国为了天下整天打来打去的,甚是无趣。还有这稷下学宫,终日为了这些事争论不休,个说个的一套,因齐早就厌烦了这些,先生给讲讲吧。”

“好吧,那就给你们说说,你们看这里。希腊不是一个国家的概念,而是一个地区的称谓。希腊位于欧洲的东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和爱奥尼亚海上的群岛和岛屿、土耳其西南沿岸、意大利东部和西西里岛东部沿岸地区。”

“希波战争以后,希腊地区的经济生活高度繁荣、科技高度发达,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希腊人在哲学、思想、诗歌、建筑、科学、文学、戏剧、神话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其中最着名的就是雅典学院,田因齐,你也莫要小瞧稷下学宫。有人评价说,西方的雅典学院和东方的稷下学宫一起,被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他们压住了整个人类文明的重量。”

“公元前3000年左右,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明中心移至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克里特岛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历时800年,它是古代爱琴海文明的开端。

“在公元前1100~公元前1000年,多利亚人的入侵毁灭了迈锡尼文明,希腊历史进入所谓黑暗时代。”

“随后青铜器、海上贸易也再次兴盛,新的城邦国家纷纷建立。前776年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召开标志着着希腊文明进入了兴盛时期。”

“前750年左右,随着人口成长,雅典的希腊人开始向外殖民。在此后的250年间新的希腊城邦遍及包括小亚细亚和北非在内的地中海沿岸。在诸城邦中,势力最大的是斯巴达和雅典。”

“同时希腊城邦数量较多,准确的数字很难计算但估算希腊鼎盛时期人口接近四十万,斯巴达人口接近三十万,若是加上大大小小的城邦,人口比较接近于一百五十至两百万。但是因为这个希腊太过特殊,几乎人人都接受军事训练,都可以作战,所以不能单纯只看人口数量。”

“在希腊城邦向地中海沿岸扩展的同时,西亚的波斯帝国也在扩张,强大的波斯帝国征服了小亚细亚半岛上的艾奥尼亚希腊诸邦。希腊和波斯产生了正面碰撞,希波战争全面爆发。”

“而这里,东起印度河及葱岭,西临巴尔干半岛与地中海,南抵亚丁湾和红海,北达高加索山脉跟咸海这个区域,便是波斯。埃兰是波斯地区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公元前三千年以前在底格里斯河东岸建国。”

“他们和达罗毗荼人的关系十分密切,以善战的人民着称,在公元前2700年至前600年期间屡次被灭及复国,最后于前639年被新亚述帝国彻底灭国。”

“之后出现一个叫做米底的王国,米底王国属于雅利安人,也是第一批在伊朗高原地区定落的民族。亚述帝国曾入侵伊朗高原,试图征服这里。”

“但是亚述的入侵,促使米底各部落走向联合,从而形成了米底王国。公元前553年居鲁士大帝起兵叛变,并于公元前550年推翻米底王国对波斯地区的统治。建立了阿契美尼德王朝。”

“波斯成为一个强盛的帝国,前547年居鲁士大帝武力入侵征服了当时小亚细亚西部的吕底亚王国,使得阿契美尼德王朝崛起。”

“前546—前540年,居鲁士大帝向东武力入侵征服了帕提亚、阿利亚、巴克特里亚、德兰吉亚那、格德罗西亚、阿拉霍西亚、马尔基安娜、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乾陀啰、克兰斯米亚等地区。到此,你们看到了就是波斯帝国的大致形态。”

“公元前539年,居鲁士大帝武力入侵征服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迦勒底帝国首都巴比伦,终结古巴比伦文明,使得波斯成为西亚唯一的文明中心,但是在前529年出征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中亚河中地区锡尔河谷地的马萨革泰人的战斗中身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此后即位的冈比西斯二世,则最终于前525年征服埃及王朝。而他只做了七年波斯王就死了。”

“到了即位的大流士一世时期,帝国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大流士在公元前521年挥军东征印度河平原,纳入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治下,西面则出兵多瑙河三角洲、色雷斯、马其顿王国、以及希腊城邦,但却引发了希波战争。因此不得不终止东进的步伐。”

“其子薛西斯一世后来再度对希腊用兵,可惜最终未竟全功。但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是当时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帝国,包括70个民族,5000万人口,近700万平方公里土地也是第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世界性帝国。”

“可你们看,波斯帝国最东方的据点和咱们无限的接近,中亚地区的费尔干纳盆地,波斯人在该盆地西端建立了居鲁士城。按照这个意图,其实他还是想向东扩展的,因为费尔干纳盆地又称费尔干纳谷地,是天山和吉萨尔-阿赖山的山间盆地,这是进入咱们西域地区的重要门户。”

“如果不是居鲁士大帝突然死了,我认为,他会越过锡尔河继续向东,最终到达一个我称作乌鲁木齐的地方。而居鲁士一旦到达那里。则可顺天山山脉,祁连山山脉直下贺兰山。越过黄河,进入河套地区也就是上郡,那个时候第一个受到进攻的不是魏国,必然是秦国。”

“没错,苏秦以为,若是居鲁士不死,他的进攻路线必然是东方,而不是向西,你们发现没有。波斯在开始的居鲁士大帝并不攻击西方,而是全力扩张东方。

“而冈比西斯二世的进攻目标改到了西方攻打了地中海的埃及。而大流士一世则是东西方并进,在地中海和咸海两边同时用兵,足见其野心更大。若是此人不分兵冒进,四处开战,而是专攻东方,咱们东方诸国是什么结果真的很难说!!!”

此时了雷云突然有了当年置身军校的感觉,不错,经过当年的同学们一致的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果当年大流士专心东进,那么他在位的六十五年之内是铁定的可以打到中国来,面对中原诸国。

若是真的如此,居鲁士面对的就是秦国的秦惠公或秦悼公以及当时晋国的晋定公,楚昭王。坦白说,此时的居鲁士胜算很大。

除此之外,包括亚历山大大帝,罗马共和国分别在公元前334年前后和公元前50年左右,都近乎与当时的魏惠王,秦惠文王,齐威王,楚威王以及汉朝时期的中宗刘询交手过招,那么这个时期的亚历山大大帝和罗马并不占据明显优势。

所以,后世很多人,尤其是穿越小说中,把亚历山大大帝对阵秦国等等把在时间上来说,确实是搞错了很多,若是在搞到汉朝去,那就很过分了。

“没错,苏秦说的很对,实际上,不管是波斯,马其顿,还是罗马共和国,他们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都会向东扩张,道理也很简单,因为他们西方就是大海,而向东方扩张是唯一的有效扩张版图,掠夺财富的办法。因此,不管是今天还是哪怕一两千年之后,他们首选的还是东方。”

“因此咱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以现在来看,不管是希腊城邦,波斯,还是马其顿,罗马,他们都是以青铜战甲护身。所不同的是,目前波斯拥有较好的钢铁冶炼技术,中高级军官配备了较好的大马士革钢刀。”

“你们应该记得咱们在冶炉城扣下了西方匠人,他们就是来自与波斯,他们的冶炼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波斯的冶炼技术。当然,希腊城邦,罗马,马其顿的冶炼技术也不差,他们应该介于一个水准上。相差不大。”

“在军队的配置上来说,首先是希腊方阵,方阵中的重装步兵左手持直径约1米的青铜圆盾、右手持长约2米的长枪、肩并肩地排成密集而整齐的队形,如同巨大的刺猬一般向前挺进。一般的希腊方阵一般由8名士兵排成1纵队,然后根据总人数的多少向左右两侧延伸。

“一个方阵通常有一万人,方阵的正面就将由1200余名士兵构成,其正面宽度大约为1公里。”

“方阵中士兵们手中的盾牌在保护自身左侧的同时也掩护了相邻战友身体的右侧,一旦最前排的士兵倒下后,原先位于第二排的士兵将迅速填上他留下的缺口。整个方阵战术的精髓就在于全部士兵同心协力、齐头并进,临阵脱逃者会受到最为严厉的惩罚。”

“但是,古希腊方阵也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只要设法不让它有个宽大平坦的战场,并且只攻其两翼或背面,而不攻其正面,就能置它于死地。”

“下来就是马其顿方阵,马其顿方阵的创建人腓力二世。也是马其顿军团威力最为强大的是重装步兵方阵,步兵方阵起源于希腊方阵。所以也是全身青铜盔甲,盾牌和长矛配置,但是每一名士兵有配置了剑或者弯刀。但是长矛被加长到了六米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一个标准的巨大方阵共约人,由四个组织严密小方阵组成,每个小方阵约4096人由一名将领统率。”

“每个小方阵每一横排为256人,纵列为16人。四个小方阵横排成一个长方形大阵,每排就成为1024人,纵列仍为16人。方阵的基本战术组成单位为方阵的纵列,即16人,名为洛考斯。16个洛考斯组成一个辛塔哥马是256人。一个小方阵由16个辛塔哥马组成。”

“从这个战术组成来看,马其顿方阵很严密。重装步兵方阵的前6排士兵平持长矛,后10排斜持长矛。有时后排士兵会把长矛放在前排士兵的肩头。方阵整齐行进时,步调一致,长矛挺立,威力很大。”

“但是此时的马其顿方阵进行了重要的改变,也是不同与希腊方阵的地方就是马其顿军团的巨大方阵主要是作为中军来用。而方阵的右翼配备了重装骑兵。左翼也配备了轻骑兵,或者轻步兵。可以在战场上进行快速有效的支援和扶住打击。”

“此外还有数量不等的,特别是配备有特种兵器并有熟练技术的弓箭兵和投石兵均为扶住军团。他们跟不太强大轻装骑兵共同负责保卫前进中的方阵侧翼。战斗开始时,他们在方阵前面组成一支散兵屏护部队。”

“马其顿方阵的主要战术是利用重骑兵率先突击,来打击敌人的左翼,然后中军巨大方阵跟进摧毁敌方中军主力。”

而战斗力较弱的左翼则咬住对方右翼,有时左翼甚至抵挡不住,但随着右翼和中军的胜利而反过来对敌人进行反击。最终击溃敌军,获得全面胜利。马其顿军的核心战斗集中在方阵的冲击力方面,这种方阵在正面冲锋时可谓势若巨雷,锐不可当。

“但是,它的缺点也比较明显,由于方阵士兵配备较重的长矛、铠甲和盾牌,所以行军缓慢,机动性差,适合速战速决,一战击溃敌人,不适宜长期作战。而且方阵在作战中只有保持密集队形才能维持强大战力。”

“马其顿重装骑兵的武器装备跟重装步兵基本相同。他们也都手持一根马其顿长矛,不过马背上很难施展连续动作,所以往往只有一击。就会被放弃。

“在交战之前,他们往往把长矛扛在肩上,矛头稍向下。冲锋时,长矛可以稍稍放低在肩部以下,但还需矛头向下方倾斜以保持平衡。在猛力刺中第一个敌人后,往往让长矛留在他的身体里不再拔出。丧失长矛以后,再用刀剑继续进行战斗。”

“等到战斗胜利后,再去找回那些长矛。这是一种相当奇怪的战法,我想,这主要是面对地方防护严密的中军阵型,旨在撕开对手的防御给重步兵打开道路吧。”

“最后就是波斯军队,首先要说的就是波斯有一只不死军或者叫长生军,这只部队是强大的重步兵兵种。一般充当波斯王的禁卫军团。”

“他们在波斯是近乎于传说一般的存在,说他们来自波斯古老的传说,他们是来自幽冥的战士,专门猎杀人类的灵魂,杀不死也打不败。虽然在惨烈的战斗中他们一样会受伤,但他们可以不借助任何外力,只凭借自己强健的体魄迅速复原。”

“阵亡后的队员留下的空缺由其他部队的精锐战士充当,以保证整个军团可以满员投入到下一场战斗中。他们的武器有短矛、剑,弯刀和弓箭,他们的护具包括轻盾和链甲,全部以大马士革钢打造,在战斗中,前面的战士顶住敌人,后面的就可以轻松的用箭射杀对手。”

“这支部队数量不多,始终保持在一万人的规模,他们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军队的核心。波斯长生军曾在居鲁士大帝、冈比西斯和大流士大帝的麾下征战。是一支具备强大战力的部队。”

“另外,据说他们身材匀称,肌肉发达,形体均极为强壮,容貌甚佳,个个都是美男子。玉泉关之战斯巴达的三百勇士挡住了波斯大军三天,最后薛西斯一世派出了他的长生军,将三百斯巴达勇士全部杀死。”

“但是波斯一般士兵就不行了,他们头上戴着称为提阿拉斯的软毡帽,身上穿着五颜六色的带袖内衣,上面绑有象鱼鳞那样的铁鳞甲。”

他们战斗力以步兵为主,他们的步兵方阵相当特别,一般采取十行纵深,队长在前手拿盾牌和长矛,身披鳞片甲,另九名士兵排在他身后,手拿弓箭和弯刀。弓以直木弓为主,还装备有青铜质地,带倒钩的箭,虽说杀伤力强大,但穿透力不足,这也成为古波斯军队战斗力的一大弱点。“

“除前排队长外,他们没有铁质或者青铜的盾牌,而用的是细枝编成的盾,盾的背面挂着他们的箭筒。此外他们还使用短枪、手斧、以及一些特殊的器械,在右胯腰带地方还有一把短剑。”

“另外,波斯人还有一种奴隶兵,装备着一些轻便的亚麻胸甲。这是一种由亚麻、毡子和皮革制成的白色铠甲。这种软铠甲带有从铠甲的背部垂落下来,再用带子系在胸前。冲锋的时候,往往奴隶兵最先进行攻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就是我知道的一些关于西方诸国的情况,说说吧,你们是怎么想这些事情的?”

“赢疾,你先来如何?”

“是,先生。赢疾以为,此时的秦卒对上波斯的兵卒勉强可以一战,但是对阵长生军则必败无疑。”

“秦国以周制练兵,分为军、师、旅、卒、两、伍6等。每军人,由1名军将统领;每师2500人,由1名师帅统领;每旅500人,由1名帅统领;每卒100人,由1名卒长统领;每两25人,由1名司马带领;每伍5人,由1名伍长带领。”

“一军为一个方阵,一军配备盾兵一师,戈矛兵一师,弓弩兵一师,剑卒两师。若是防御敌方冲阵,长以戈矛在前,弓弩兵在戈矛兵身后。若是敌人接近,且也有弓兵,则我方盾兵上前,与戈矛组合成防御阵型,剑士于其后。弓弩兵则渐渐后撤,一直保持两百至百步的有效射程。”

“但是秦卒多以竹木做甲,防护力较差,且盾牌为木质。一旦近战临敌,而对方有甲胄护身,则弓弩兵攻击效果较差,近战厮杀之时,对方防护高于秦卒,秦卒也就败了,这也是五万魏武卒就能击败五十万秦卒的原因。”

“若是对阵身着青铜甲胄且手持青铜盾牌的马其顿或者是希腊方阵,秦卒的弓弩杀伤近乎无效,一旦临敌,必被击溃。况且马其顿有重骑兵配合,若是秦卒与之对阵,赢疾以为,那不过是对秦卒的屠杀而已。”

“若是对阵波斯,以防御为主,冲阵阶段也许秦卒稍微占优,但也仅在冲阵初期,秦弓弩射距上占据一定优势,但也无法阻止冲阵的波斯兵卒接近,一旦双方接近,波斯的弓箭优势就会越来越明显,一旦冲阵临敌,对方亦是弓兵,亦是剑士那么厮杀之时就占据了明显的数量优势,秦军也就败了。”

“若是秦卒为攻,以轻骑与车骑冲阵,对阵波斯则稍有胜算,轻骑和车骑自是可克制波斯的步卒,但若是对阵重甲步兵,则胜算几近于无,若是遇到马其顿方阵或者希腊方阵,秦卒轻骑必被对方长矛克制,而车骑亦无法有效打乱对手阵型。”

“那么后续而至的戈矛与剑士无法突破敌军阵型,因为秦卒的戈矛要比对方短很多,加上对手身着甲胄,手持盾牌,给兵卒提供了足够的防护。”

“一旦接敌,而对方阵型不乱,则必然会形成一条接敌兵线,但始终无法冲入敌方军阵,形成局部优势对敌,一旦秦卒冲击过于集中在对方阵前,则必被对手左右两翼的轻重骑兵包围,被围而歼之。”

“赢疾以为,尤其是马其顿方阵,宛如一只长刺蒿猪,皮糙肉厚,防御力强悍,让人无从下口。同时攻击力十足,除了行动缓慢以外,几近没有攻防缺点。其前后左右四面皆可迎敌。完全不怕被对手包围。”

“如要胜之,只有用地形,将之引入林地,窄地,谷地,让他无法展开,形成有效的阵型,或以火攻之,或以水攻之,或以石攻之。或居险而守,不与之正面相抗。赢疾发现,根据刚才先生的描述,似乎马其顿的兵卒对攻城战法几近于无。”

“他们身着重装,不利于攀爬,若是他们攻击城邑,赢疾来防守,则可用猛火油,石灰水。滚木,落石来对付他们,赢疾有十成的把握赢他们。”

“反之,波斯人似乎对攻城更在行,实际上他们输给希腊城邦是输在了水战之上也是输在自大上,若是攻伐城邑,赢疾以为,败的一定是希腊。”

“好,相当好。”

雷云此时不得不成称赞赢疾,这家伙不愧是一代名将智臣。

“熊商,你来说说,你们楚军要是碰上希腊,波斯和马其顿又会如何?”

“先生,熊商以为,适才师弟说了,其实咱们楚国虽然有自己的一套兵制,但是大致上也是和周制类似,兵力配置也是相当,但楚军现在装备的是车骑为主,兵卒配备犀甲铁器。这犀甲虽然比不上铁甲和青铜甲,但是比一般皮甲好的多,且极为轻便。加上车骑,这让楚军有进攻上的优势。”

“咱们楚军的现行编制主要得益于吴子,近战重步兵排成齐整的队形居军阵前,弓努等于军阵后方,战车不再引领步兵,而是作为机动打击力量部署在军阵两翼,发挥骑兵的左右的包抄机动。而楚卒步兵也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在战场上行动迅捷。

“但是因为咱们楚军车骑多,重装不足,并且楚军并无战马来源,战马损失很难弥补,所以楚军不善防御,我说的对战波斯,希腊。马其顿但是以攻为主,不谈防御,因为防御,咱们楚军必败。”

“但若是咱们楚军主攻,两翼的车骑往往不率先突进,而是有身着两层犀甲的重装步兵,盾兵,戈矛兵以军阵展开冲阵,但楚国不管是盾兵,戈矛兵和重装步兵的基本装备是一样的,都有铁剑。”

“并且,楚卒的阵型比较多变,对阵希腊城邦的军阵或者是马其顿方阵,咱们楚**阵并不吃亏。而咱们的车骑往往是双马车骑,每一组车骑可带兵卒五人,五人分别以盾,戈矛,弓箭和剑对敌,这样,在对付对方重骑兵时是有优势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样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双方哪怕同时冲阵,中军会形成甲兵对甲兵的漫长兵线,从而形成僵持,但是估计咱们楚军战损可能会大于马其顿或者希腊。但只要顶住对方中军的攻势,两翼我车骑就会歼灭对方的重装骑兵和轻骑。”

“因为咱们楚军的车骑配置得当,尤其是弓兵可以配合盾兵杀伤对方轻骑,而盾兵配合戈矛,也会对重装骑兵形成克制,再加上弓兵的助攻,重装骑兵没有丝毫胜算,一旦咱们楚军歼灭了对手的轻重骑兵,便会合围这个皮糙肉厚的蒿猪。”

“到时候甚至可以考虑牺牲一部分车骑,强冲对方军阵,撕开它的阵型。一旦得手,大乱对手阵型,他们也就败了。但是考虑对手的装备,熊商以为咱们战损会比较大,即便全歼对手,咱们也会损失起码五成以上的兵力。”

“但若是对阵波斯军队,熊商有把握在战损两成的情况下全歼数量相当的对手。”

“先生,熊商说完了。”

“很好,熊商,我注意到你用了,咱们楚军,这个词。非常好。”

“先生,先生还有我,我来说。”

“好,魏嗣,你说。”

“先生,咱们魏武卒是当年吴子所练精兵,这些年是孙膑在练兵,但是丝毫未曾松懈,一直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武卒的编制,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二伍为什,设什长一人,五什为屯,设屯长一人,二屯为百,设百将一人,五百人,设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设二五百主一人。”

“咱们魏武卒装备精良,个个身穿三层重甲和头盔,能开十二石的弩,每人配备50支弩箭,手拿长戈或铁戟,腰带铁剑,装备精良。”

“这些士兵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即使他们是重装步兵,也能行军一日两百里,武卒现在人数也就是在5万到7万人之间。但是咱们魏武卒,就是重装步兵,不配合其他任何兵种。”

“军阵方面为五阵法,也就是按照前后左右中布阵,其中最前边的一个方阵是为了诱敌而设。所以它实际只是四个方阵,按前、后、左、右配置,中间是空的。”

“这大体与其他诸国战车部队的行军队形,可能在厄道里无法展开,就在原地改成步兵队形了。这种五阵法可以在狭窄地形上直接由行军队形展开为作战队形,减少了冗长的布阵时间。”

“魏嗣以为,尽管魏武卒无盾,但是凭借三层重甲,足以抵挡对方箭矢甚至是长矛的进攻。所以,不管咱们魏武卒是主攻,还是主守,即便被对方重装骑兵,轻骑和方阵围困,也不惧他们。“

“以马其顿的装备和战力来说,即便兵力两倍与魏武卒,他们也休想取胜,正如熊商师弟所说,魏武卒在五成战损的情况下,必然会全歼两倍与己的对手。”

“而对于波斯来说,我认为魏武卒会占据绝对优势,至少可以全歼五倍以上的敌人。”

“先生,我说完了。”

“这就完了?还行,也算不错。”

其实雷云知道,魏嗣所言非虚,仅仅就是在吴起统帅期间,这支魏武卒部队,就与战国列强经历了七十六次大战,其中六十四次大胜,其他十二次战平,真正的不败虎师。

哪怕吴起因为魏国内部朝堂的倾轧,不得不含恨出走楚国。但他亲手打造的这支魏武卒,依然长期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在魏武侯至魏惠王时代,多次打出精彩的战役,特别是令商鞅变法前的秦国,长期被堵在西河以西,几乎无力东进。

虽说在魏惠王时代,随着魏惠王的多次用人与战略失误,魏国在各条战线上遭受惨败,终于一蹶不振。曾经名震天下的魏武卒也彻底损失殆尽,再不复当年之勇。

但这支部队曾经强悍的战斗力,依然令后世很多军迷票友浮想不断,倘若战国中后期,魏国能够再次重建一支魏武卒部队。马陵之战后长期积弱的魏国,能不能幡然重振?东出的秦国大军,会不会再次被堵回函谷关里?甚至,战国的历史会不会改写?

结论是很有可能,当然,这不能说细节,更不能提魏国三四十年之后的经济状况,那个时期魏国国力大衰,不太可能再练一直魏武卒新军。

“先生,韩康以为,韩国虽小,地处中原核心腹地,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经济也断繁荣。一个南阳的人口顶的上半个他燕国。”

“人口多兵马自然就多,咱们韩国的军队数量长期在20万以上,必要时可成军60万军队,所谓韩地方九百馀里,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劲弩、利剑皆从韩出。”

“先生知道,咱们韩国工匠众多,器械军备上优与波斯,希腊和马其顿。韩军劲弩射程可达六百步以外,且都是铁制箭头,所以破甲能力非同一般。”

“在军制上,韩与秦相仿,但韩卒装备铁甲,钢剑,劲弩,戈矛,以车乘载之。所以,韩康以为,若是与马其顿,希腊这样的步兵方阵为主的进攻方式,就拿劲弩招呼即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只要韩卒利用马其顿方阵在宽敞的地方才能展开的特点,咱们就以骑乘配合劲弩不断的消耗他们的兵力,他们靠近,咱们就后撤,若是他们轻重骑兵上来,咱们车乘的速度不弱与他们,且有戈矛防御他们的骑兵,尤其是重骑兵。”

“就这样兜着圈子消耗他们,只要保持四百步上下的距离,就是耗也能把他们的重步兵累死,这个是韩康在长平看先生的战法而来,不知韩康说的对不对?”

“好,好,好,韩康,你说的非常好,学以致用,非常不错。”

其实针对马其顿方阵,到了汉朝也就不是什么绝对的强悍了,史记就留下了破解之法,只有三个字,弓射之。

“先生,赵语以为,赵国在诸国来说较弱,但是赵语见过胡人骑射,胡人是在马背上长大的,尤其是赵语见到了先生的黑甲骑兵的马具,所以若是配合此种马具加上赵国良马,咱们完全可以放弃车骑和步足,组建一只重装骑兵。”

“如果此骑兵组建好,别说什么马其顿,希腊,波斯方阵,赵语有把握一次冲击就将其完全击溃。”

“对,先生,田因齐也以为,若是战马加上先生黑甲的马具,必然威力大增,完全可以放弃车骑,步兵这样的兵种,骑兵只要配置重甲,盾牌,弓箭和黑甲装备的那种刀,不管谁来都能将之击溃。”

我草,怎么好好的说着,这会就看上黑甲的马具和唐刀了。。。。。。。。

喜欢战国之天下纵横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战国之天下纵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