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军事 > 战国之天下纵横 > 第六十九章 封地北上郡 柘浆是红糖

说话间,惠王拉着雷云来到了正殿,此时酒宴已经摆好,很多文武官员以及大批的宫女在一旁伺候,雷云理所当然的被安排在了魏惠王的左手第一个位子。然后由宫女伺候着洗漱完毕之后,众人纷纷落座。

说话间,这就开始上菜了,要说雷云是真没见过这个时代君王的宴席,此时是真见识了,很显然,后世的穿越小说那是胡扯的。

这王宫的宴席,只有你想不到,就没有做不到。当然,因为这个时代的油脂缺乏,所以煎炒炸的菜式几乎没有,但是炖,蒸,煮,烤,焖的菜式绝对不少,并且能吃的东西绝对让后世自叹不如。

精美的点心,比起后世确实不妨多让,可以说在饮食的细致和讲究上,完全可以和后世媲美。

最让雷云惊讶的是,各色式的卤肉制品花样之多令人咋舌。水产,海鲜更是花样不少,此时雷云是完全服气了,可以说,除去后世需要进口的东西之外,基本上,这里算是应有尽有了。当然,缺少后世的一些烹饪技巧,菜式的品种上自然还是差一些。

“先生,这是咱们的家宴,这在座的都是宗亲之人,先生无需拘束,也不必客气,尽管畅饮便是。”

“先生此来大梁,听说路途上遇到了不小的麻烦,不知何故啊?”

“有劳王上惦记,小事而已,就是在冶炉城和中山国的公子姬发生了一些冲突,打打闹闹而已,小事。”

其实这事也瞒不住,公子昂减员了四成人马,这事情归根结底必须让魏王知道,但雷云并不想把事情闹大,起码现在还不是时候。

“王上,咱们不说这事,这事草民闲暇之时打造的一把剑,想着到大梁来也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哎呀你看看这。这让寡人怎么好意思啊。”

嘴上说着不好意思,脚下可是一点也不慢,三步并作两步走就来到了雷云近前。接过了雷云双手捧起的剑。

剑一入手,魏惠王明显的手臂一沉,显然,剑的重量超出了他平时的习惯。只见魏王适应了一下,慢慢的把剑从小牛皮剑鞘中抽了出来。随着剑的拔出,一把形制怪异但尽显王者威风的宝剑呈现在众人眼前。

“先生,为何此剑形制如此的怪异,剑身为何如此之长,且如此沉重?”

“王上,此剑名曰王者剑,剑长超过五尺。你看它剑柄很长,剑格宽。此乃双手剑,王上可以试一下双手持剑之后的感觉,这剑舞起来,势大力沉,无坚不摧。”

魏王闻言,随即以双手持剑,开始尝试挥舞,要说这个时代的人确实不是盖的,这剑似乎是人人都能舞几下,魏王虽然这剑法不咋地,但是倒也说得过去,最起码舞起来也是虎虎生风。

可不知道这货突然哪根筋不对了,突然就对着大殿上的一直青铜仙鹤砍了过去。这个鹤起码有大半个人高,完全是青铜铸造,起码有五十公斤重,而魏王这一剑看上去,顿时将仙鹤从鹤身一劈为二,切口平整。

其实雷云也没想到,这一剑下去居然能把青铜仙鹤直接劈开,不过想想随即也就释然了,这青铜中锡的成分占30%~40%,硬度最高。基本可以熟铁类比。这就是战国时代秦国为什么不放弃青铜兵器改用铁器的原因之一。

但是一般铸造青铜装饰品,和铜钱,比例则是一半一半,此时青铜非常方便铸造,但是强度就大大的降低了,接近于锡的硬度。

其实古代铸造青铜很讲究,所谓金之六齐,就是区分青铜品种的六种配方之分量,以制造各种用器。所谓钟、鼎之齐,铜、锡比例为六比一。

斧斤之齐的铜、锡比例为五比一。戈戟之齐的铜、锡比例为四比一。大刃之齐所需铜、锡比例为三比一。削杀矢之齐铜、锡比例为五比二。鉴燧之齐铜、锡比例为一比一,即各占50%。

这一点非常符合适用性的合金原理,青铜中锡的成分占17%到20%最为坚韧。而斧、斤、戈、戟都需坚韧。青铜中锡的成分占30%~40%,硬度最高,这比较符合大刀和箭头的特点,而剑则介于刀斧之间,讲究坚韧和硬度并重。

而钟、鼎属于礼器,所以首先颜色要漂亮,六比一的比例可以让钟、鼎之类的礼器呈现漂亮的赤黄色,青铜中锡占的分量增多,光泽就会从青铜色转为赤黄色、橙黄色、淡黄色。锡占到30%~40%,青铜就会变为灰白色。

其实咱们平时看到的青铜器颜色都是生锈了之后的颜色,而青铜器正常的颜色,并不是咱们看到的那种,而是真正的赤黄色、橙黄色和淡黄色。

当然,一半一半的铜锡比例铸造铜钱和装饰物,也是比较经济和划算的一个比例,后世很多小五金用的青铜合金都是这个比例。

而咱们的战国时代给出的这些青铜合金的比例,在后世也是非常科学的,这与后来宋代使用的炮青铜相近。青铜较铜坚硬,熔点较低,容易熔化和铸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青铜也较纯铁坚硬,不同合金成分的青铜适于制造炮管,到了元代更是发扬光大,出现了威力较大的青铜大炮。

至于机器轴承之类的,一直到后世的现代化工业中都在大量的应用。

“好好好,好一把神剑,先生此剑真乃神兵利器,此剑修长,确实是何双手握持,但不知这剑有何讲究?为何与诸国之剑大不相同?”

“王上,目前诸国的冶炼锻造之术多以青铜为主,这青铜的好处就是冶炼所需我温度较低,木炭即可融化。但青铜铸剑存在重大的缺陷,这就导致了剑身长度不过三尺,超过了三尺,其强度就不足了,军卒对阵之时往往碰撞之下就容易折断,除非做的非常宽大,但宽大有导致重量太大不易舞动。”

“因此,这剑的形制也就这样的定下来了,但是现在铁的冶炼技术越来越好,那自然好铁的强度要大于青铜,所以这剑本就可以做的长一些,不必遵循什么规制。”

“我经过研究,把剑分成双手剑,单手剑,也称作重剑,和轻剑。重剑是集斧,刀和剑于一身。劈,砍,刺皆可,威力甚大。”

“而单手剑也被我加长到了五尺,所谓一寸长一寸强,这样也大大增加了实用性。”

“好,好啊,先生果然是技艺通神,如此利器经过先生这样一改,威力就是如此之大,先生真乃神人也。”

“王兄,我兄弟还有更神的,来人呐,把先生的礼物抬上来。”

“你说什么?为何你刚才叫先生为兄弟?”

“王兄,你有所不知,我和雷先生一见如故,早已兄弟相称。”

“胡闹,如此轻慢先生,如此轻浮,你叫天下人怎么看寡人?”

“王上,不要紧,我和昂兄一见如故,我们正说在大梁一起做点生意,何必在乎天下人怎么看,只要咱们自己痛快便好。”

其实雷云知道,关系越近对魏惠王自然越好,嘴上这货说慢待,怕是心里早已经乐开了花了。

“如此倒是让先生见笑了,不知先生这礼物到底是何物?寡人被你们这么一说,倒是心痒难耐了。”

此时镜子已经被抬了上来,随着包装打开,竖立起来,揭开丝绸的一刹那,不管是魏惠王,还是上来围观的宗亲官员,习惯性的死机雷云已经习惯了,倒是没说什么,开始和公子昂两人推杯换盏的连吃带喝了起来。

要说从长平到这里,因为伤者众多,所以行军速度很慢,也多亏了雷云的急救包,不然公子昂的精锐护卫损失更大。虽然一路走到了大梁,但是实话说,是真心没吃什么东西,战场上那股子味道,一直让人难以忘记,吃东西?只剩下吐了。

到现在好容易有点食欲,自然不能放过这些美食,这后世吃了犯法的东西很多,可得好好尝尝。

“来,兄弟,尝尝这个,这可是上好的虎鞭,咱们这可不多见,燕国倒是不少这东西。”

“啥玩意?虎鞭?那我可得好好吃点,听说这玩意那啥的很。最近我这有点虚。。。”

此时雷云一边吃,一边才开始仔细打量眼前这一桌子菜肴,但是很快,他的目光就被吸引到了一些器物上。

我草,这不是海参吗?居然还有生蚝,蛤蜊,居然还有石花菜。

“老兄,这些是海货吗?这都是什么?”

“确实海货,这些都是齐国装船以冰鉴然后运来的,两日便道。吃这些东西也就是这个时候,在晚一些就没有了,天气炎热这些东西就容易腐坏。”

“这是海荨,海蚧,这是蛤,这是蜃,鲋鱼,这是玄贝,这是蟹。”

“那这是啥?”

“哦,兄弟,这是八珍,是脾析、蜃肉、豚拍等腌制的凉菜。”

脾析,这不是牛百叶吗,牛百叶,猪耳朵,里脊肉,牛建子。然后用酱腌制一下。这吃法和后世的凉菜拼盘一样啊。”

“这种八珍很常见,一般根据时节不同做搭配,有禽八珍,海八珍,畜八珍,山八珍,素八珍。”

“老兄,你们这吃食还真讲究啊,不知道这么大一块是什么肉?我怎么感觉有点难以下口啊。”

“兄弟,这是楚国的犀肉,王兄为了招待你特地蒸制的,这肉足足蒸制了一天一夜。快尝尝。还有这个,这是象拔,也是楚国特产,甚是美味。”

我草。此时雷云除了这俩字再也想不到其他的词汇了,这简直是刷新了雷云的饮食概念,这他摸得犀牛都能捕猎来吃?雷云真的很想问问公子昂,还有什么是不能吃的没有。此时雷云也不敢问了,搞不好一会还会出现什么自己想象之外的东西,那就可怕了,算了还是闷头吃喝把。

此时,魏惠王终于结束了在镜子面前的造型状态,回过神来,周围的魏氏宗族的人也开始发出阵阵的惊叹之声。

“都干什么?退下坐好,如此失礼成何体统?”

“哈哈,先生见笑了,但不知这是何物?为何如此清晰的映出景象,这是何道理啊先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王上,此物叫做水晶银镜,有人也叫它神仙镜,这是用上好的水晶辅以白银炼制而成,不过炼制颇费时日,且上好的水晶难得。草民寻找多年,也不过得到了几块而已。”

“楚王,齐王讨要去了两面。日前昂兄见到此物,也要给王上讨要一面,但是魏嗣在我面前多次提及,也想为他母妃讨要一面,这不,我就索性两面都给王上送来了。”

“神仙镜,好名字,看来先生这炼化之术已然出神入化,好好好,此物甚是难得,先生有心,寡人多谢。”

“日前寡人听王弟传信,说先生所在上郡地去年遭胡人劫掠,母亲也因此身故。哎。。。。着实可惜,先生节哀。”

“王上挂怀,草民感谢。”

“先生出身上郡地,想以上郡为封地,也自无不可。不过先生,现在以为太子之师,上郡穷苦,尤其是北三县,更是穷苦,先生倒是应该得一块丰腴肥美之地为封地才是,若是先生封地上郡,倒是让人觉得寡人有些刻薄了,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王上,上郡苦寒,尤其是北三县,更加的苦寒,但草民出身上郡自是难以忘却根本。若是王上能将上郡北三县,封地与草民,草民足感王上恩德。”

“草民想,我在大梁做生意,有些钱财之后,差人去上郡,慢慢建造开发,那地方也差不到那去。况且那个地方适合放牧牛羊,肉质鲜美,若是以上郡为养殖基地,养殖牛羊之后在大梁搞一个美食城。将这些牛羊在大梁销售,如此即发展了上郡,让其不在穷苦,有能让大梁更加繁荣,岂不两全其美?”

“先生果然妙人,目光长远,此法甚妙啊。上郡本祖上文侯所置,设肤施县、阳周县、圜阳县、高奴县、漆垣县等五县。不过除去肤施,漆垣两县之外,其余三县确实荒废多时。若是先生在北三县放牧牛羊,倒是非常之好。”

“来人,拟诏。”

此时宫正赶紧生前,将竹简,笔墨摆好,公子昂倒也是不客气赶紧跑上去研墨。

魏惠王伏案快速的挥动毛笔,片刻之后,签名,落款,盖印这就成了。

“王弟,你来宣诏。”

“王诏:雷云,字谷松。魏国上郡人士,精冶炼锻造事,技艺通神,今授太子太傅,太子尊之,学之,侍为先生。寡人念先生劳苦,封上郡北三县之阳周,圜阳,高奴于魏人雷云,封地之内,以民养之,福泽后世。。。。。。。。”

终于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了,后边其实说什么都不重要了,雷云就是需要这个结果,有了这个结果,其他的都无所谓了,太傅本身就是个虚职,教授太子的本身就不是一个老师,除了太傅,还有少傅,太师,少师,太保,少保等等,其实就是教授太子不同的技艺。

公子昂宣读完毕之后,双手将竹简递给雷云,雷云双手接过之后,那自然是正身,整理衣服,然后谢恩。

这春秋战国是不进行跪拜的,齐首礼即可。就是双手平伸然后抱拳作揖,手的位置和头一样齐平,然后九十度鞠躬。

“先生不必大礼,快坐快坐。这些吃食先生可还吃的习惯?”

“习惯,当然习惯,多谢王上盛宴款待。”

“先生不必客气,今日都是自家人,这里除去宗室就没有外人,先生不必拘礼。魏嗣拜在在先生门下,先生也算是魏嗣的长辈,就当是自家人的家宴好了,千万莫要拘束。来人,礼乐歌舞都上来吧。”

其实雷云很小心,这帮子人他不知道谁是谁,万一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得罪人了,以后怕是不好办了,但是他不明白一点,三晋分家之后,不同与其他的诸国,大的贵族,大的世家,豪门多不胜数,势力盘根错节。而相对而言,魏,赵,韩,这三国相对的不复杂,简单说,作为的宗室大族就是,姓赵,姓魏和姓韩,没什么传统的世家大族,为啥?因为被灭了。

此时大殿里礼乐歌舞已经开始了,当然,胡吃海塞的猜拳行令也开始了,这酒宴现在才算真正开始,回到座位上之后,雷云赶紧给公子昂招招手。公子昂看到之后就慢慢的走了过来。

“老兄,这大殿上的人都是你们魏家的人?”

“对啊,怎么了,这里的宗室都是魏家和魏家的外戚,没有什么外人,如不是王兄严令不让他们骚扰你,怕是兄弟你现在早就被围起来看稀罕了。你看那边是我的两个侄子,那一桌是公输平,就是公输痤的儿子,是我的外甥。他们几个早就嚷嚷找你锻造兵器。我没让他们过来。”

“老兄,这我看秦国的氏族众多,势力混乱,为啥你们就没有什么氏族势力?”

“兄弟,我知道你很小心,害怕得罪一些氏族势力,影响咱们的生意。其实不用怕,你现在贵为太子太傅,虽说是个虚职,但也是位列三公之人,他谁敢在咱们的地盘上找事那就是活的不耐烦了。”

“我告诉你兄弟,当初咱们三晋分家之前,有六大世家,也称之为六卿。这六大世家下边的小家族有五百余,但主要的就是智氏、赵氏、魏氏、韩氏、范氏、中行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其中这智氏族长智伯,掌握着晋国的实权,其人颇有野心,他先联合了韩氏和咱们魏氏两家,瓜分了范氏、中行氏的邑地。”

“之后,智伯又挖苦心思联合了韩氏和咱们魏两家,去围攻赵国的都城晋阳,并且采用水灌的手段,企图一举将赵氏灭亡。”

“赵氏赵襄子,也是个聪明之人,他以唇亡则齿寒的道理,去说服韩氏和咱们魏氏两家,并与之结为盟友关系,于是咱们三家就联合起来,一起讨伐智氏。因为智伯,这人太狡诈了,私下里暗中联合已经被打压的范氏,中行氏,试图趁咱们赵氏,韩氏和魏氏拼的两败俱伤之后,在拿下三家。”

“于是魏氏,赵氏,韩氏三氏联合并大败智伯于晋阳。之后,赵、韩、魏三家,便瓜分了晋国的领地。灭了智氏,范氏,中行氏以及三家之下的大小世家。所以咱们魏国,赵国,韩国这三家,氏族大家基本就没有。基本除了宗室就是外戚。所以兄弟,咱们没必要小心行事。”

原来如此,到时候我多心了,中行氏?那不是投靠匈奴的中行说的先祖吗?这是不是说,这中行氏经历三晋分家的劫难之后,有部分族人逃到了匈奴,不对啊,中行说是太监啊,是汉代初期被和亲的公主带到匈奴的,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雷云不知道,历史远比他知道的,复杂的多。

话说这中行氏在晋国也叫荀氏,本来为姬姓,原氏。周文王第十六子原叔被封到原地为伯爵,建立原国,文王第十六子被称为原伯,后人为原氏。晋国荀氏第一位人物荀息,本名原黯,也就是说他是原伯之后,与周同宗。

原国后来被晋国兼并,但这到也没什么,荀氏在晋国混的得还很好,原黯的孙子荀林父后来任正卿,并且开辟了中行氏一脉。荀林父的弟弟荀首后来任亚卿,食邑于智地,开辟了智氏一脉,荀林父的另一个弟弟荀骓后来任下卿,食邑于程,开辟了程氏一脉。

到这大家可能都看出来了,智氏,中行氏本属于一脉,也难怪会给赵氏,韩氏和魏氏挖坑。

中行氏和智氏经过智罃、中行偃几代先人的努力,终于发展到后来晋国六卿中的两大实力派。六卿中他们占了两席,应该说,只要他们两家联手,其它几家要想把他们怎么样那是相当难的事情。

可是事实往往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中行氏和智氏都多智,起码在人前摆出来的关系反而不如中行氏和范氏的关系好。这也导致智氏差一点在晋国就被清洗掉了,幸亏智氏家主智跞经过蛰伏和努力,才使智氏在晋国重新崛起。而在此之前,中行氏和范氏在晋国势力相当大。

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将晋国搅得天翻地覆。赵氏家主赵鞅和赵氏旁支赵午发生了矛盾,按照家法将赵午处死。按血缘算,这个赵午还是赵鞅的叔叔,当年赵午的曾祖赵穿还帮助赵鞅的高祖赵盾杀死了晋灵公,才保住了赵盾名节。没想到他们的子孙竟互相厮杀起来。

赵午除了姓赵,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中行氏家主中行寅的外甥。于是,赵午的儿子赵稷就跑到中行寅那里去告状。中行寅早就想除掉赵氏,于是借机联合范氏,率兵攻打赵鞅。中行氏和范氏家底厚,很快就将赵氏击败,围困晋阳。赵氏再次经历下宫之难后的命悬一线。

关键时刻,和中行氏、范氏关系不睦的智氏、韩氏、魏氏也趁机联合起来,以晋国国君的名义解救赵氏。中行氏和范氏急了眼,竟公然和国君对抗,和这三家也打了起来。

但问题是,赵鞅处理赵午乃家务,中行氏和范氏插手说不过去,现在又公然造反,于是他们成了晋国的公敌,最终在大家的一片讨逆声中被联军击败。中行氏和范氏外逃,去了齐国,从此消失在了晋国。

智氏因在此次事件中起到了主导作用,战后获得了巨大利益,一跃而成为晋国最大的一卿。不过之后,韩、赵、魏又重演了当初的这一幕,联手将智氏灭掉。至于这个中的味道,和刚才公子昂的话,大家自己慢慢品把。

或许,当初三家按照智氏的设计,灭了赵氏。那么可能三晋的魏国,赵国和韩国,可能就会变成智国,中行国,范国也说不定。

至于历史上的说法也是各异,也有记载说春秋晋国的几大家族,荀氏绝对算一个,虽然在晋国众卿中,后来看不到荀氏的名字了,那是因为它已经分化为了很多分支,其中赫赫有名的就是中行氏和智氏,当然还有小一些的程氏。

荀氏的开宗始祖是晋武公时候的一位大夫,名字叫原黯,字息,又称原息。晋武公灭荀国后,将荀邑封给了功臣原黯,于是原黯开启了荀氏一族。同时代受封的还有韩氏的开基祖韩万。

荀息受到了晋武公和晋献公的重用,不过,随后晋国爆发力骊姬之乱,荀息在这场内乱中死去。由于立场问题荀息受晋献公之托,拥护骊姬的儿子奚齐,荀息死后,其子逝敖受到了晋惠公的打压,淡出晋国政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直到晋文公回国复位后,大力提拔人才,才将荀息的后代重新启用。这就是后来开辟中行、智、程三氏的荀林父、荀首、荀骓三兄弟,其中荀林父和荀首是亲兄弟。

荀林父就是中行氏的开基祖,也是荀氏嫡出这一支,荀林父后来官职中军将也就是正卿。荀林父在位的时候,率军在晋楚争霸的第二战,邲之战中失败,差点被晋景公处死,不过在士氏后来的范氏的士贞子的劝谏下,荀林父被免除一死,还官复原职,荀氏躲过一劫。

荀林父死后,晋国陷入大乱,赵氏一族差点被灭也就是下宫之难,栾氏和郤氏也先后出局,荀氏一族由此坐大,荀首的儿子荀罃后来的智氏一族崛起,做了中军将。

荀罃死后,荀林父的孙子荀偃中行偃在晋悼公的支持下,接替了堂叔父的位子,成为了晋国的中军将。中行氏的势力在晋国达到了又一个顶峰。

可是,由于家族势力过大,中行氏和智氏因为利益关系后来翻脸,到中行偃的孙子中行寅的时候,两家终于爆发了生死一战。

当时中行氏和范氏联合,几乎可以在晋国只手遮天,连晋定公都得任他们的摆布。这时的中军将虽是荀罃的曾孙荀跞也就是智跞,但此时智氏的势力远不如中行氏。后来中行氏和范氏联合攻打赵氏,想将赵氏灭族。荀跞趁机和韩氏、魏氏联合起来共同援救赵氏,反而将中行氏和范氏驱逐出晋国。

也就是说,中行氏便在自家人的暗算下,消失在了晋国的历史舞台,中行氏和范氏的土地被其它四卿瓜分。

中行氏的后人逃到了晋国的四周,包括中山、柏人,后又被驱赶到了齐国。至于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这就不是雷云操心的事情了,很多事情也将永远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兄弟,尝尝这个,这是炮羔,是小羊羔烤制而成,刷上柘浆味道鲜美,快尝尝。”

“好,尝尝。这怎么叫炮羔,叫烤羊羔不是更好,嗯,这味道还真心不错。等等,这味道怎么是甜咸的,有股子红糖味道。”

“老兄,这柘浆是何物?能不能拿来让我看看?”

“这柘浆是楚国的特产,以楚国的蔗草榨取而得,有什么不对吗?来人,取一些柘浆让我兄弟看看。”

片刻之后以侍女抱来了一个青铜豆,里边是一种咖啡色的桨液。雷云马上就闻出来,没错,这就是红糖的糖浆。雷云看着公子昂,非常认真的一字一句的说道。

“老兄,这东西,在楚国,产量大吗?如果咱们批量要的情况下,会不会供应不足?”

“兄弟,竹蔗草这东西在楚国可是太常见了,但制作成柘浆非常不易,需要炭火熬制,耗费很大,所以价格不菲。咱们若是只要竹蔗草,那要多少要多少,可这柘浆就不行了,现在也就是王室贵族吃的起这东西。”

“好,只要能收购竹蔗草便行,这东西用处很大。”

这真是个意外,雷云知道糖在中国的应用记载是在汉代,被称之为,沙饴石蜜,所谓沙怡,顾名思义就是和沙子一样形状的甜的东西,而石蜜则是说像石头一样的甜的东西,这说的就是砂糖和冰糖的两种形状,所以,可以确定是糖无疑。

“兄弟,此物除了佐食,还有何用,我看你如此兴奋之色。”

“老兄,此物不但有用,不过现在说起来话就长了,咱们回头再说。”

“我还看见这海荨,那么有没有一种叫做海带的东西?”

“海带?未曾见过,我也不知是何物,你能说说此物是何形状吗?”

“此物生长在海里,长的长的可达十几仗,一两尺宽,深绿色或者褐色都有。扁平如带状,有人也把它捞上来晾晒干,此物便会收缩,上边布满白霜海盐。”

“兄弟,你说的这东西不会是纶布吧,此物也叫昆布。医家会用它来治病,也是一味药材,在齐国和越国乃平常之物,百姓长以此为盐来做菜。大梁每一年都会也很多这东西,从齐国运进来,并不稀奇啊。”

“好,有了这些东西,咱们的生意,怕是想不火都难了。老兄,你就等着看好戏把。”

那么雷云想干什么?

喜欢战国之天下纵横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战国之天下纵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