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官居一品 > 第七七九章 卷平冈 (上)

官居一品 第七七九章 卷平冈 (上)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20:42:39 来源:88小说

具体的战术会议,激烈而漫长,沈默认真的听了一会,就见胡勇又一次出现在门口。示意他不要进来,沈默披上大氅,走出了营房。

外面的风又冷又硬,直往脖子里灌,沈默赶紧竖起领子,感觉身体都要缩成一团了。

“大人,出事了。”,胡勇赶紧禀报道。

“东宁侯还是镇抚司?”,“都不去……”,胡勇轻声道:“是马将军……”,“马芳,怎么了……”沈默皱眉道。

“他竟然进入人家宣大援军的营……”胡勇道:“鼓动官兵和他一起去打鞑子,当场就有整营的官兵要跟他走,宣大总督出面前拦不住……”

这也太大胆了吧?沈默登时就不觉着冷了,追问道:“现在什么情况?”,“王总督哪能让他把人带走?一边带人把营门堵住,一边让人传话给城里,禀报兵部知道…………”,胡勇道:“镇抚司的人说,杨博已经往安定门来了,看来是要出城去处理……”

“那还等什么?快备马去……”,沈默顿足道:“真是越忙越乱!”,马荆艮郁闷。

人们常说,如果俺答是上天降给大明的克星,那他马芳,就是老天降给俺答的克星。

别人打不过俺答,丢官下狱者不计其数,马芳这辈子的功业,却全都是在俺答身上建立的。

就在他把俺答打得毫无脾气,踌躅满志主动出击之时,一纸调令就把他从前线撤下来到保定担任什么练兵总理,一待就是十年!正是武将最黄金的十年啊,却全都白白浪费……不是说练兵不重要,而是马芳不适合干这个,他的长处在于带兵打仗。马家军之所以能跟蒙古骑兵抗衡靠的是他身先士卒的榜样作用,豪气干云的兄弟义气,以及在血火战场上淬炼出来的杀气。

他很早就喊出,胡虏之强,强在视战为生,我军之弱,弱在畏战如死”每战更是身先士卒,浴血杀敌袍泽们背地给他个外号叫“马疯子”成为将领后,他要求部下们和他一起疯。为了让部下悍不畏死,他重立“军战连坐法”规定临战畏敌不前者,后队斩前队,将领畏敌不前者,士兵新将领。他更是以身作则哪怕成为总兵之后,每战依旧率先冲杀敌阵,引得属下殊死效命,这才在与敌人一次次的狭路相逢中,打造出一支令鞑虏闻风丧胆的马家健儿!

想让他在远离前线的大后方训练出和马家军媲美的劲旅,只能是痴人说梦。不用别人说,马芳自匕首先就泄了气白白地磋陀了八年光阴,若不是浮纶到来,循循善诱的解开了他的心结,恐怕他还在醉生梦死呢。重新振作之后,他终于开始履行自己的职责,到现在,他已经为各镇累积训练出了两万余合格的骑兵。

这次听说俺答大举进犯他也率领刚完成训练、还未分到各镇去的四千骑兵,跟着谆纶一道前来。但他深知自己现在的部下,只是掌握了骑兵的技能还没有上最后的一课,那就是真刀真枪的战斗。没经历过真正的战斗,就永远只是没用的菜鸟。要在小规模的战斗中,一点点积累经验,逐渐的强大起来,这才是王道。

而马芳带他们来的目的,也主要是感受一下战场气氛,最多参加点小规模的战斗,积累一些经验。并没想过一上来,就让他们与数万蒙古骑兵决战,那青定要全军覆没的。

但计划小不如变化,当他听说蒙古人攻陷石州城,屠杀五万同胞之后,登时怒不可遏,他仿佛看到自己的悲惨的同年,在无数孩童身上上演,立刻战火熊熊,不可遏制。所以谆纶一说,朝廷要组织反击,他毫不犹豫的报名,说算我一个!

可他不能指望一群新兵,跟着自己完成奔袭、强击、突围吧?要想干好这种高难度、高风险的活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去召集自己的老伙计!以老带新,尚可一战!

所以他跟谆纶说一声,便直奔宣大兵驻扎的兵营去了。要说萎还是老的辣,一上来,马芳并未大张旗鼓,就带了几个警卫,便装进了人家的军营。结果都以为他是来和老部下、老朋友叙旧的,甚至没人通知总督、总兵,让他轻轻松松的,就把昔日马家军的一干将领召集起来了。

军人最重感情,尤其是面对带给他们无上荣耀的老上级,更是激动的不能自己。甚至不少人,一见了他就掉泪,他们都是马芳从善于骑射的边民中募集而来的,并不是那些世代从戎的军户出身,能有今日的官阶,全靠当年马芳的提拔。结果在马芳调离后的十年间,这些人几乎再没得到升迁,甚至有人还被降职使用,清一色的在基层带兵。此番见了马芳,就像受了委屈的孩子见了娘,情绪能不激动?

马芳见自己从没离开过他们心里,自然大感欣慰,于是对众人说道:“弟兄们,嘉靖三十一年,我向朝廷上奏,提出,尽遣宣府客兵,以乡人守乡土,可得虎师。,朝廷采纳此议,才允许我在山西当地,征募青壮从军,这才有了咱们兄弟的相聚。”他说这话可不只为了叙旧,更是为了进行动员:“为什么要乡人守乡土,因为保卫家乡,保卫爹娘妻儿,是男人的本性!”

“什么是本性,老虎知道挥卫自己的领地,牛马知道保护自己的幼崽,这就是本性!要是做不到这点,禽兽不如!”马芳皮肤粗黑,个子不高,面方口阔,胡须浓密,一双虎目闪着泪光,声调高了一截道:“我们身为宣大守军却不能拱卫自己的家乡,任由鞑子把山西各府糟蹋个遍”石州城破,五万冤魂啊!我们有何面目再面对家乡父老?难道我们连牲口都比不了?!”

马王爷的战斗动员虽然粗野,但胜在效果显着。一众将领仿佛狼群找到头狼全都陷入了疯狂中,嗷嗷叫道:“报仇雪耻!驱逐鞑虏!报仇雪耻!驱逐鞑虏!”

这一阵震天动地的吼叫,惊动了正在营中喝闷酒的宣大总督王之诰,以及宣府总兵邢玉、大同总兵周连捷等人,大惊失色道:“怎了”炸营了吗?”

王之诰也很郁闷。

在这个月之前,他一直觉着自己的人生很顺利。十八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举人次年中进士,可谓少年得志,科甲连捷。登上官场后,也凭着自己的才干,走得极为顺利,先接江西吉水知县。任满迁户部主事。寻迁为兵部员外郎,出任河南检事,不久因平定叛乱有功转山西布政司左参政,旋调大同兵备副使,不久升山西布政使。

因为表现出色,不久又升为右合都御史,巡抚辽东。任满召为兵部右侍郎嘉靖四十四年,升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以四十出头的年纪,成为正二品的封疆大吏。不仅在同年中绝无仅有,甚至放眼前后几科,除了前无古人的沈拙言之外,也算是头一份了。

当然一切皆有内因,他固然是个人才,但大明人才多了怎么唯独就他冒尖呢?俗话说的好,七分靠努力三分贵人助。他也有一位贵人,乃是他昔日的老领导一一嘉靖三十年他任兵部职方司员外郎时,左侍郎叫杨博,对他十分的赏识,在那段共事的岁月里,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而有了贵人关照的王大人,便如虎添翼,青云直上,不在话下了。

但到上月,他的好运气似乎用光了,俺答汗率六万大军压境,王之诰按惯例严防死守。

结果也不知是俺答变狡猾了,还是他身边有能人,竟一眼看穿官军主要保卫宣府、大同,而山西一带则兵弱,亭障稀疏,备御薄弱,大胆绕开宣大”分三道攻朔州、老营、偏头关诸地。结果老营副总兵田世威缨城自守,游击方振出战失利,被其打开缺口,率部南下!

王之诰闻变,惊得面无人色,以游兵六千骑兼程抵雁门,大同、延接二万骑亦至,却慑于俺答兵多,竟远远观望不敢接战。结果被其布设的疑兵狠狠摆了一道,近三万人在雁门关裹足不前,待识破后这才出兵,可石州失陷的消息也传来了……

听闻石州城破,俺答屠城,五万百姓死于非命,王之诰知道,自己这下是完蛋了一野战失利尚能掩盖,可城池失陷,还被屠了城,这是谁也盖不住的,早就天下皆知了。要不是老长官掌着兵部和吏部,给他戴罪立功的机会,锦衣卫肯定早就上门了。

听说朝廷要组织反击,驱逐鞑虏,以报石州的一箭之仇。王之诰和麾下将领,将这次反击看做救赎的机会,纷纷上书请战。谁知等来的,确实杨博劈头盖脸的训斥,以及不许出战的严令。

他登时傻了眼,直到听说礼部尚书沈默,户部侍郎张居正”带着一干将领,在神机营开起了战前会。这才品过味来,原来朝中也有主战、不主战,自己的老上司显然是不住战的,那还有什么好折腾的?

可要是不出战,就立不了功,那秋后算账,还是吃不了兜着走,哥几个这个郁闷啊,也没心操练部队了,凑在一块喝起了闷酒……,…

正喝得晕晕乎乎呢,就听那一声声震天似的咋呼,王总督一下就醒了酒,站起来道:“怎么回事儿?”一个参议赶紧出去查看,少顷转回,小脸蜡黄道:“大帅不好了,马王爷挖墙脚来了。”

“马王爷?”王之诰黑着脸道:“马芳?他想丰什么?!”

“甭管干什么,您赶紧拦住他吧。”参议焦急道:“这会子已经散会,他那些老部下们,都回去拉队伍,要跟他去打鞑子,眼看就要出营了!”

“这还了得?”众人全都变色道:“他还真当自己是马王爷,视王法军纪于粪土了……”

“快”集结你们的亲兵队封锁军营!”,王之诰一边让侍卫给自己披甲挂剑,一边黑着脸道:“其余人随我前去!”,“要不要上报兵部?”,参议小声问讯道。

“报什么报?”,王之诰皱眉道:“还嫌不丢人吗?”

“家丑固然不可外扬。”,那参议声音更低了:“可区区武将,敢如此胆大妄为”怕是背后有人撑腰……”

王之诰的动作明显一滞,显然把这话听进去了”过一会儿才狠狠点头道:“,不错,顾不上那么多了,你去传信吧。”便带着一干手下,快步出了中军帐。

杨博同样很郁闷。

从过了年到现在,就没一件顺心的事儿。老杨博承认,那些晋商想通过蒙古人入侵,给朝廷压力,以达到开边互市的目地……就像王直当年,虽然掌握着走私的主要渠道,但还是要谋求开海禁。两者道理是一样的。

虽然他也不赞成主动出击,但和他们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是的,晋商代表不了他,他也代表不了晋商,他虽然是晋商的保护人,但同时也是个朝廷官员。处理问题时的原则,是先国家后乡亲的……至少也是两者兼顾”不会颠倒过来,损害国家的。

只是很多时候,真能分得清吗?只怕他自己也不敢那么笃定。所以别人更分不清了……这次鞑虏入侵,他主张采取,固守静待敌退,的战略,几十年来的经验告诉他”这是最合理的选择。再看以往的历史,每次也都是这样的。虽然每次都伴着争议,但永远是支持声压倒了反对声。所以他本以为这次也不例外。

但经验这东西”有时候真的只代表过去,甚至可能与现实南辕北撤。比如说这次,先是高拱激烈的表示要出战,然后沈默张居正又扯虎皮做大旗,借着徐阶的名义,就造起了不可逆转的舆论浪潮。最可恨的是徐阶,也默许着这一切,结果弄了半天,大家都成了好人,就自己一个坏蛋了。甚至有传闻说,自己不许出战”是因为晋商和蒙古人有协议云云,已经是越描越黑。

结果今天又发生了援军打砸抢事件,虽然被沈默平息了,但全京城人都知道了,这次事件的导火索,是因为所发军需缺斤少两、以次充好,这才惹恼了援军的。继而引发了对黑心晋商发国难财的讨伐。

简直太可笑了,晋商就这点出息?靠着以次充好、缺斤短两,挣俩小钱花花,就能混成天下第一商帮?除非大明就只这一个帮。

晋商成功,靠的是诚信经营,是目光长远,是和官府保持良好关系。怎么可能在兵部的军需上动手脚?这可是天子脚下,什么都瞒不得的,一旦出事,他们还要不要招牌了?还要不要和官府的关系了?如此目光短浅好事儿,用脚趾想,也不可能是晋商干的。

但就因为他这个兵部尚书是山西人,所以那些言官、那些舆论,就被认定是黑心晋商捣得鬼,这才多会儿工夫,就谣言四起,还说得有鼻子有眼。可让老杨博见识了,什么叫,人言可畏,。

他刚刚命人封存未发的军需,清查过往的账目,以撇清兵部的嫌疑,却又接到王之诰的禀报,说马芳来他的兵营挖人,说要带他们去打鞑子,谁知竟然半营的官兵铁了心要跟他走!我们正在阻拦,下一步该怎么办,请部堂大人速速定夺。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天下奇闻。杨博没法想象,宣大兵的军心得散到什么程度,才能让个离开十年的将军,轻易地领走。

“快,去看看……”顾不上手头的活计了,杨博赶紧命人备马道。

“部堂,城门已经落锁了。”,手下小声提醒道:“得拿钥匙去才行。”,京城九门落锁之后,到天亮开门之前,是谁也不能开门的,只有两种情况是例外。一是皇帝有持旨,二就是他这个掌管京城防务的兵部尚书,亲自拿钥匙打开“……当然这种特权不能轻易使用,除非遇到十万火急的紧急军情。

“去吧。”杨博点点头,他认为这次就算是“十万火急的军情,了。

于是一行人急匆匆的骑马离开兵部,因为街上没有人,所以很快到了安定门。杨博刚出示令牌,叫值守的千户把城门打开,就听到背后有人叫自己道:“呵呵,蒲州公,这么巧啊,你也要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