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官居一品 > 第三六四章 李默之死…

官居一品 第三六四章 李默之死…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20:42:39 来源:88小说

很快,皇帝手敕,命各部尚书会议,李默应该得何处分,具奏定夺。这个会议由礼部尚书赵贞吉召集主持。

赵贞吉是同情李默的,他给会议定性道‘议处分不是议罪’,再加上不少人都有‘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之感,因而最后仅从其失言这一点着眼,奏他‘偏执自用,有失大臣之礼;汉唐故事,非所宜言。’

也是说,这家伙狂妄自大,嘴上没有把门的,说出话来不合体统,该打该骂,但也仅此而已。

奏本一上,嘉靖帝龙颜大怒,说赵贞吉等人是李默的同党,有意袒护。降旨严责不说,还每人罚俸半年,以示惩戒。至于李默,则仍旧捕下大狱,交刑部定罪。

这真是弄巧成拙了!刑部尚书何鳌年前就病休回家,现在是刑部左侍郎王学益主持部务,他本就是严嵩的党羽,正好趁此机会将李默彻底消灭。

其实赵文华罗;的罪名,已经足以置李默于死地……嘉靖帝一向刚自用,容不得大臣有半点异议,讥谤之人又岂能轻易放过?而且东南倭患一向是皇帝的心病,正想探询倭患久炽未灭的原因,赵文华又以‘督抚非人’,将罪名一股脑推到李默身上,这下李时言焉有逃脱之理?

刑部很快判了死刑复奏苑。嘉靖看后也没有意见,却迟迟无法下笔终决。

因为他的奶弟陆炳,已经在殿外足足跪了五天五夜了,愿以一身荣华,换取陛下法外开恩,放过老师一条性命。

嘉靖本来迁怒于他,不打算见他毕竟是从小玩到大的兄弟,总是有些超出君臣的感情。时间一长,心就软了,先吩咐陈洪几句,待他带着一脸狠厉走了。便命人把陆炳叫进来,对磕头不已的奶兄弟长叹一声道:“人家干这行时间久了心如铁石,你怎么越干心越软呢……”

陆炳俯泣曰:“臣小时候问陛下。何为‘忠义’;陛下说远不忘‘天地君亲师’。就是忠义。臣将陛下地话记在心里三十多年。早已经改都改不掉了。”

嘉想起小时候他陪自己玩泥巴。捉小鸟看宫娥洗澡。嘴角不再紧抿着。心也没法继续硬下去了。摇摇头道:“罢了罢了。法理不外乎人情。看在咱们吃奶长大地交情上。朕就不要他地命了。”

着拿起朱笔纸上写下手谕一道。递给陆炳。

陆炳双膝趋前乌纱帽搁在皇帝脚边。这才接过那道手谕皇帝三叩九拜。便要退下去。

嘉靖一脚把那一品大员地金翅乌纱踢到他脚下一声道:“想撂挑子没门!捡起来戴上。该干嘛干嘛去!”

陆炳涕泪交加道:“君前无戏言。臣不敢接!”

嘉靖帝走过去。从袖子里掏出黄手绢,递给陆炳道:“擦擦,四老五十的人了,哭得鼻涕都出来的,你臊不臊啊。”陆炳不好意思的咧嘴笑笑,但也不敢拿皇帝的手绢,就用袖子把脸擦干净。

嘉靖拍拍他的肩膀,道:“朕是独子,没有兄弟……”说着自嘲的笑笑道:“怕就是有兄弟,也没有咱俩亲。”

陆炳感动的又要流泪,只听嘉靖接着道:“这世上朕最可信的人就是你,你要是甩手不干了,朕连睡觉都不安稳。”

陆炳赶紧表态道:“那臣就接着干,让陛下能睡安稳觉。”

“这样多好。”嘉靖点头笑笑道:“其实你能为自己的老师说话,朕是很欣慰的……归根结底,朕还是喜欢忠义之人啊。就像当初沈默,能冒风险为自己老师上书,朕就很喜欢,这才让你跟他套套近乎,因为这样的人,可以保你子孙无虞。”

陆炳又哭了。

嘉靖笑骂一声道:“怎么跟个娘们儿似的?快滚吧,去把你老师接出来,让他回去颐养天年吧。”那手谕上正是‘回原籍,永不叙用’八个字。

~~~~~~~~~~~~~~~~~~~~~~~

陆炳兴冲冲的离了西苑,便往紫禁城东的东华门外东厂衙门去了。

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李默竟然已经服毒自杀了!

抱着师傅冰凉的尸体,陆炳像负伤的野兽一样干嚎起来。他身子本来就疲累交加,又是一阵急火攻心,竟喷出一口鲜血,当场晕厥了过去。

几乎与此同时,那陈洪已经去而复返,跪倒在打坐的皇帝面前。

嘉靖搬运周天完毕,缓缓收功,淡淡问道:“办妥了么?”

“回陛下,都办妥了。”陈洪小声道。

“会不会露马脚?”嘉靖问道:“我那个奶兄弟,可是行家里手。”

“奴婢知道,只要有一点强迫的痕迹,陆都督就会察觉。”陈洪媚笑道:“所以奴婢直接对李默说,陛下照顾你的体面,就不公开行刑了,让你在这里服毒,留个全尸吧。”

“他怎么说?”嘉靖不动声色。

“他便信以为真了,咬破手指写了三个恨字,便服了那瓶鹤顶红,自杀了。”陈洪有些得意道:“从头到尾没有动他一根手指头,陛下请放心。”

“嗯……”嘉靖缓缓点头道:“干得不错,但这事儿没法奖你。”

“奴婢知道。”陈洪小意道:“这事儿要是传出去,奴婢非得被陆都督生吞活剥了不行。”

“知道就好,倒省嘱咐了。”嘉靖淡淡道:“把那些知情的奴才都处理了今你也不要出宫了,把跑腿的差事交给常三吧……”

“是……”陈洪有些沮丧道。

“不要不开心,朕是为你好。”靖看他一眼道:“现在出去,肯定要被陆炳杀了的……李芳已经老了,等过几年,朕就打他回安陆老家养老去。”言外之意,掌印太监的位子就是你的了当然不明说的意思,就是最终解释权在朕。

陈洪激动了,颠的退下了。

修炼房中只剩下嘉靖帝一人,他长舒一口气,自言自语道:“得罪朕的人,你还是死的最轻松的呢。”便继续打坐起来。

~~~~~~~~~~~~~~~~~~~~~~~~

李默自杀身亡消息京涌动的暗流,全部浮出水面!

李下狱的当日,嘉靖即下旨意罢免尚未上任的王诰浙江巡抚胡宗宪为兵部左侍郎兼左佥都御史,总督东南六省军务。

日,又以大学士李本兼掌吏部事务,提侍讲学士李春芳为翰林学士始双管齐下,彻底清洗李默的两大班底。

一时间,京城人心惶惶,百官人人自危,唯恐这场惨烈的斗争蔓延到自己身上。

几家欢喜几家愁,严党自然是春风得意气焰嚣张。其中又以赵文华为最。虽然以他的智商,不足以勾画如此险恶致命的阴谋但那封奏章毕竟署着他的名字!经此一疏,既清除了李默为自己洗清了罪名,消除了皇帝的心。重新赢得了嘉靖的信赖让赵大人如何不兴奋!

而且严阁老说,陛下有意让他再次南下,提督江南以指导胡宗宪的工作。虽然当初他是哭着喊着要回来的,但此一次彼一时,现在朝中严党一家独大,再也没有能威胁到他的了,也不用担心有人告刁状了,此去东南可以尽情作威作福无虞,自然比在京里装孙子强多了。

做着江南春梦,赵部堂一步三摇晃的出了老爹的书房,看到大学士李本,还有个其貌不扬的小官儿在外面等待。

朝李本随意的拱拱手,赵文华笑道:“老李,这是你什么人?”

李本摇头笑道:“原先是不认识的,”说着朝那黝黑面庞的官员笑笑道:“你贵姓啊?”

那官员行礼道:“回禀大人,下官新任兵部武选司主事杨继盛。”虽然是从五品的小官,却依然让两位从一品的大员眼前一亮……管文官升迁的是吏部文选司,管武官升迁的是兵部武选司,傻子都知道,皆是一等一的肥差。而且武将们克扣军饷,大吃空额,比文官们更加心狠手黑脸皮厚,所以说武选司主事是六部最肥的主事,相信没人会反对。《16小说网手机访问.》

“武选司,”赵文华心说:‘看来是来上供的。’便道:“你应该去找小阁老,他的书房在隔壁院子。”

杨继盛却掏出一份儿名刺道:“是严阁老叫我来的。”

一看是干爹要见的人,赵文华不再多事,挥挥手道:“那就去吧,回见了。”后一句却是跟李本说的。

~~~~~~~~~~~~~~~~~~~~~

严嵩先见的却是杨继盛,倒不是想借机羞辱李本……他已经命严年告诉李本,咱们的事情比较重要,待老夫先打了这个小子再说。

书房里,杨继盛规规矩矩的行礼之后,便正襟危坐,沉默的等着严嵩话。

没有预想中的感恩戴德,甚至没听到一个感谢的词儿,这让严阁老十分的失望……因为杨继盛能有今天,全靠他的提拔!

这个杨继盛,出身于名声赫赫的嘉靖二十六年丁未科,这一科的状元是李春芳,还有张居正,殷士瞻,王世贞等,被视为一群将来注定建功立业、名留青史的人。

与这些人比起来,杨继盛几乎没有可取之处,三代贫农出身的三甲同进士,长得也不好,文采也一般,更没有远大的前途。

唯一比他们强的是,他曾经蹲过传说中的诏狱……因为当初反对跟俺答做买卖的不抵抗将军仇鸾被下狱,吃了棍子,贬官配偏远边区。

后来仇鸾倒台,所有反对过他的人,都重获新生,杨继盛也不例外,官复原职为知县年后升南京户部主事,一月前又升刑部员外郎……

回到京城向刑部报道后,人家不无嫉妒告诉他,你换地方了,去兵部武选司当主事吧。

武选司被称为‘又闲又富,肥得流

毫无背景的杨继盛之所以能够得到这个职位,完全的推荐。

而严阁老之所以保举杨继盛,主要是因为这人名声不错……经过这半年的折磨阁老痛定思痛,决心重塑一下自己的形象,扶持几个有声誉的官员来充门面。

而且此人曾经反对仇鸾。仇鸾也是严阁老过去的敌人。在严嵩看来,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所以他认为能够利用这一点用官位和利益收买这个人,能够将他收为己用。

所以此刻严阁老感到失望,也就不足为奇了。

任凭他旁敲侧击,暗示是自己才让他有今天的,杨继盛就如木头一般,毫无回应。很快严嵩便失去了兴趣挥手让他退下。心说:‘怪不得皇上不喜欢直臣,这些人真是不解风情啊。’

他却不知道此岂止是不解风情这么简单?在此人的仇敌名单上,死鬼仇鸾只能排第二第一位的位子永远是属于他严阁老的!

要问两人有什么仇?没有仇,只有公愤!

把此人招进城简直是给自己找了个炸药包……

~~~~~~~~~~~~~~~~~~~~~~~~~

严阁老没有前后眼,还想不到会多大的麻烦,要不肯定直接让杨继盛人间蒸。

收拾下心怀,他便请李本来……李本,本名吕本,冒姓李,绍兴余姚人。嘉靖十一年进士。

他嘉靖二十八年在夏言弃市后入阁的,多少年在严嵩的淫威之下,早已经俯贴耳,惟命是从,丝毫也不敢违逆了。

营养的寒暄之后,严嵩道出了找他来的目地,要他上书提请京察。

李本吃惊道:“现在已经是九月了,转过年去就是例行京察,有必要费这个劲吗?”

“有。”严嵩点头道,却也不说明原因。他十分了解‘冲动而感性,变而聪明’的嘉靖皇帝,知道如果不接着皇帝盛怒的劲头,趁热打铁,造成既成事实的话。恐怕等过一阵子,皇帝气一消,回过神来,还是会找个跟他作对的吏部尚书,到时候再想扫除异己,培植党羽,可就难上加难了。

当然,之所以如此迫不及待,也有这半年严党失血过多,急需恢复元气的因素所在。

李本只是傀儡,没必要跟他什么都说明白,严嵩便从桌上拿起一份奏疏道:“你回去看看,没问题的话就抄了递上去,皇上肯定会准奏……还会夸奖你的。”

李本知道严嵩只是借用自己的职务罢了,无可奈何的行礼,拿着那份东西便出去了。

第二天,嘉靖帝边看到了兼管吏部大学士李本的奏疏,请求考察两京九卿、长贰府寺等衙门堂官及各总督巡抚……本朝督抚名义上都是京官,只是长期派驻地方罢了。

嘉靖看那奏疏上写道:‘近当事之臣(也就是李默,内外用人,不论贤否,动以爱憎为用舍,徇私纳贿,只取充位,是以庶绩日靡,南北皆乱。陛下圣意,屡更数易,即有龊龊自保之士,鲜能分主忧。臣闻琴瑟不调,改弦更张;狼莠不除,嘉谷不生。故用人在去不肖。夫大臣,小臣之马也,大臣不职则小臣靡然从之,故去不肖先大臣矣。’

这份奏疏其实是严世蕃原创的,他将矛头直接指向两京一十三省的红袍高官,检出异己之意昭然若揭。但巧妙的将李默扯了进来,说朝廷以前乱套,都是因为李默任人唯亲,所用非人的缘故。

一下子让正在气头上的嘉靖帝,相信了这种狗屁说法。还夸奖李本‘忠诚报国’,命其全权办理此事。

于是,李本将朝中大员一百一十三人划分为三等。上等二十八人,吴鹏、赵文华、严世蕃等;中等七十人,懋卿、徐履祥等;下等十五人,即理当斥罢则是南京吏部尚书杨行中、南京礼部尚书葛守礼、户部右侍郎马全、兵部左侍郎王、刑部右侍郎郑大同、工部左侍郎郭等十五人,十五人中只有一半是李默提拔而起,其余则是不肯依附严党的正直之士。

李本之前从未管过吏部,现在也过是刚刚管事几天而已,怎么就一下子把一百一十三位大员摸得清清楚楚了呢?其中没什么奥妙,只不过是奉命行事罢了。

只不过奉的不是嘉靖,而是严嵩罢了。

按律上等可酌情升迁,中等留用,下等谪黜。如果嘉靖批了这份名单,从此天下,就真没有与严嵩争锋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