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我在1982有个家 > 第538章 企业扩大成规模

我在1982有个家 第538章 企业扩大成规模

作者:全金属弹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11:17:06 来源:88小说

王向红和等待的家属们这么高兴,首要原因就是王东权指挥着捕捞上来的那一网红加吉鱼。

这种鱼在外岛地区拥有特殊地位,价值大且能预示好兆头,社员们都说西哈努克亲王访华就会点名吃这条鱼。

看着大家伙喜气洋洋的样子,王忆感叹道:“大权这次可要嚣张了。”

王向红哈哈大笑:“那小子的性子最得瑟了,他指挥着捕捞到一网的红加吉鱼,能不嚣张吗?”

社员们闻言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他爹才嚣张呢,不知道从哪里弄了个红绸缎折叠了个大红花给他挂在胸口上。”

“从哪里弄的?还能从哪里弄的,上梁用剩下的,一直没有拆,让大权他爹给借了过去。”

“噢,大权戴着红花是因为指挥了捞上一网红加吉的事?我还以为他是要去当兵呢!哈哈哈……”

跟着王忆去抬机器的劳力说道:“嗨,大权他得意什么?不就是捕捞了一些红加吉鱼吗?王老师才厉害呢!”

“王老师怎么了?”大家伙问道。

说话的劳力想吊大家伙的胃口,这时候有人抢了他的话头说:

“王老师给咱们队里弄来了一台面条机,这机器可太好了,一天能出两千五百斤面条!”

一听这话,众人哗然。

他们知道王忆厉害,也知道王忆给生产队带来了许多的好机器,甚至主持着办起了个维修厂。

但是他们还是被‘一天能出两千五百斤面条’的机器给震惊了。

这是什么机器?

这得是多大的机器!

被抢了话的汉子很不爽,说道:“你懂个屁,不是一天能出两千五百斤面条,是一个钟头能出两百五十斤面条,要是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干……”

他迅速掐了掐手指并且嘴里念念有词,然后笃定的说:“那可不是两千五百斤面条,是足足的六千斤!”

王忆看了他算账后点点头:“嗯,你速算法练的不错。”

现在没人去注意什么速算法,都处于震惊状态。

一天六千斤面条……

这不是机器,这是个工厂吧!

然后不过一人多高的机器被小心翼翼的搬了下来。

这机器挺大的,可是相对一天六千斤的产量来说可就相当迷你了。

社员们难以置信,询问还有其他配件在哪里。

他们见过罐头生产线,一条生产线需要好几台机器进行组装。

所以他们认为这高产能的轧面条机也得需要多台机器组装成生产线。

然而,就是这么一台机器!

社员们哗然。

这机器的效率有些惊世骇俗了。

王忆开始后悔把具体信息公布出去了。

他早就该想到的,这种效率的机器在83年代太惊人了。

社员们的反应不算夸张,哪怕是见多识广的大城市机械工程师来听说这台机器的产能,也得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于是王忆赶紧找补:“你们说什么呢?瞎说嘛。”

不等他话说完,立马有好几个人异口同声的说:“没有瞎说。”

“对呀,王老师你自己说的,一小时二百五十斤的面条。”

“我也听见了,王老师还说是湿面条,不是干面条。”

王忆心里咯噔一下子。

这些家伙!

不过他脑袋瓜子一转,立马有话可以找补:“是,一小时二百五十斤面条,但不能算它一天能生产六千斤面条。”

“我问你们,你们一个钟头能摇橹跑绿眉毛船五公里,那么是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时能跑一百二十公里?”

有人摇头:“那肯定不行,人又不是机器,人是要休息的。”

王忆语重心长的说道:“机器跟机器也不一样,这轧面条机要用到里面的一台特殊的电机,它工作时候发热严重。”

“所以它工作一小时就得休息两小时,一天顶多能干四五个小时吧,所以产量也不是那么高。”

王向红算了算说道:“要是能干五个钟头,那也能干出一千多斤的面条,不少呢。”

王忆说道:“管咱们社员吃一顿肯定没问题,这样,今晚就给社员们加工面条吧,家家户户吃一碗热面条。”

王向红哂笑:“加工什么?生产队买面粉,直接请咱社员们吃顿热面条。”

王忆很诧异:“嘿哟,队长,今天你怎么变得这么大方呀?以往不都是你批评我瞎大方吗?”

王向红吸了口烟,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不是你们此次去钱塘海不光捕捞到了鳗鱼苗,还捕捞到了一网的红加吉鱼。”

“哈哈,一年之计在于春,结果咱们春天捞到了十年难得一遇的一网红加吉鱼,这兆头太好了。”

“队长,这预示着咱们生产队今年会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再进步!”秋渭水说了一句让王向红老怀大慰的话。

王向红发出了响亮的爷爷笑。

社队企业的未来是光明的,现在道路也是平坦的。

他们的磨面机可以只给自家社员磨面用,毕竟外队人都过日子,不愿意掏钱来磨面,会让家里闲置劳动力自己推磨磨面。

可这台面条机可以生产商品,有了这台机器,面粉变成面条,而面条在外岛很受欢迎,可以给社队企业带来不错的收入。

社队企业现在生意渠道越来越多,盈利能力也越来越强,可以预见,今年他们队集体的财政收入会更加出色。

说不准能成为外岛第一个百万收入队集体!

船上的机器和货物被卸下来,还是得先送到山顶去。

供电问题始终是个大问题。

这机器功率大,ups没法供电,得使用柴油发电机。

另外也是机器功率大、耗电勐,所以生产队的老化电路压根无力承担。

现在王忆都是用23年带过来的电线和电插板给机器供电,等于是生产队现在有两条电路线。

这台轧面条机的功率大、生产力勐,但是它有个问题,不能自己揉面。

要揉面的话得配一台揉面机,否则只能人工揉面。

王忆当然是选择人工揉面了。

还是那个目的,要给社员们找到工作,不能让人闲着。

这机器的工作效率太高,需要的面团太多,王向红跟王忆商量着清点了二十个妇女来揉面。

还是社队企业的规矩,但凡是给机器服务的社员,无论男女老少,统一给强劳力的标准!

妇女们争抢着报名。

虽然翁州身处江南以米饭为主食,可外岛的渔民是例外,他们更喜欢吃面食。

无他,馒头大饼更能充饥、消化起来更慢一些。

所以家家户户的女人都会做揉面做馒头。

满山花加入了揉面队伍,并且当了个小组长。

她很欣喜,感叹道:“妇女的工分跟汉子一样,这下子咱队里是真做到了妇女能顶半边天!”

正好王忆带回来了两大桶的甜面酱,于是机器往外喷面条,他教导社员们怎么做炸酱面。

不过社员们还是喜欢吃香的,这样他又教了油泼面的做法。

当天晚上,满岛的炊烟带起了甜面酱和滚油的滋味。

不少人家做了油泼面,不少人还是端着碗在门口吃顺便聊。

漏勺也做了油泼面。

他给教师们浇在面条上后自己来了一碗,跟王忆坐在一起吃,很感慨:

“我闻着风里这个味道,不少人家做了油泼面,这可得用不少油呢,放在去年的这个时候以前,这事真是不敢想!”

王忆慢慢的扒拉着面条。

新鲜面条轧出来后便下锅煮熟,味道和口感比不上手擀面,却也是不错,做成油泼面后很香。

他连着扒拉了两口饭,然后说:“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特别是等咱们把家家户户的楼房建起来,到时候队集体账上更富裕,那时候咱们队里搞个大食堂,家家户户吃食堂!”

漏勺笑道:“楼房开建了,不过队长不是说要从你家开始建起吗?校长,你家房子怎么不动了?”

王忆叹了口气,低声说:“不是不动了,是不给我盖楼了,以后要盖个妈祖庙龙王庙之类的。”

这得怪旅游公司的黄宗宝。

这家伙把他家的废墟吹嘘成老庙,结果此事被传回沪都的冶炼厂后传开了。

冶炼厂跟旅游公司进行了合作,往后几年他们将把福海当一个员工度假休养地点,到时候员工来了要参观一些景点。

其中天涯岛将成为他们员工参观的重点,然后冶炼厂在合同里拟定了几个天涯岛上的景点,其中就有所谓的老庙……

不过王忆对于所谓的祖屋并没有感情,他乐观的说道:“我先跟小秋老师住在听涛居,以后教师公寓建起来,我们住教师公寓。”

另外他还在沪都买了房子,以后还要在沪都不断买房子,所以在岛上不需要单纯一座楼房。

钟瑶瑶问道:“王老师,你自己爱下厨,可教师公寓没有厨房吧?”

王忆说道:“没关系,吃大食堂呗。”

“那让我师兄回来当大师傅?”漏勺感兴趣的问道,“他厨艺好的很。”

王忆说道:“这个不一定,按照我的想法你要是能忙得过来,你可以兼职管着大食堂。”

漏勺顿时心动了。

钟瑶瑶更心动。

这家伙自家男人要是能再管上大食堂,那在岛上的地位不牛逼大了?

全岛的餐饮管理员呢!

于是她赶紧给自家男人使眼色。

可漏勺看得远,他琢磨一番最后还是不舍的摇了摇头:“让我师兄去干吧,他在单位里干过,有经验,再说了他厨艺比我好。”

王忆说道:“三组长未必愿意辞掉在单位食堂里的工作。”

漏勺坚持的说道:“先听听我师兄的意见吧。”

钟瑶瑶忍不住了,伸手拍了他一巴掌,呵斥道:“校长瞧得起你……”

“所以咱不能给校长丢脸啊,”漏勺直接打断她的话,“我什么本事你不清楚?管个学校食堂我能行,咱全队的大食堂我能管的了?”

“再说了,即使我能管的了,那我得费多少力气啊?你现在怀孕了,我没爹没娘,以后孩子不得咱俩自己带?我要是忙工作了,那把你给累死吗?”

王忆一听这话乐了:“哟,钟老师,你有喜了?”

钟瑶瑶不好意思的抿了抿头发,滴咕说:“我家老漏年纪不小了,所以我们结婚后赶紧要孩子……”

王忆连连点头:“好事,这是好事!”

他对漏勺说:“钟老师怀孕了,那你别让她在大灶里烟熏火燎的遭罪了,回家养胎吧。”

漏勺觉悟很高。

他心疼的摸了摸媳妇的手臂,坚持的说道:“瑶瑶要是感觉哪里不舒服,我肯定让她歇着,但她现在没什么事,那就坚守岗位吧。”

钟瑶瑶也很给自家男人长脸。

她说道:“我家老漏现在不大不小也是个干部,盯着他的人不少哩,我作为他的婆娘,可不能拖他后腿。”

“王老师你放心,我自己有数,我试着不舒服肯定就回家休息了。”

王忆叮嘱她:“那你可得多多小心。”

这样他吃着面条便琢磨起来。

队里生活好了,新媳妇进来的多,青年们汉子们打光棍多年,有了媳妇那还不拼命的怼?

加上渔民又有多子多福、早生孩子早安心的传统,队里在之后几年应该会迎来一波生育潮。

现在外岛农村妇女生孩子还是靠接生婆的接生,极少有人家会去医院待产。

但王忆知道,这种事必须得去医院。

如果可以,最好去沪都红房子!

这样他决定给麻六那边安排个任务,在红房子医院周围寻找出售房产的人,有几套吃下几套。

要是有条件的话,他得让队里的孕妇去红房子生孩子!

他一边琢磨事一边吃面条,不知不觉一大碗下肚了。

新鲜面条新鲜花生油,这样做出来的油泼面真是香!

全体社员美滋滋吃了一顿面条,来看电视看电影的外队人但凡在岛上有亲朋好友,上门之后也能跟着蹭一碗面吃。

没法管够,不过好歹能过过瘾。

到了礼拜六下午,王忆照例跟秋渭水去县里主岛过周末。

叶长安周六下午不再加班,到了下班点收拾收拾工作就去跟他们两人汇合,然后一家三口熘达着在市场买菜,回去其乐融融吃顿团圆饭。

他看到王忆便关心的问起了天涯岛的养殖场工作进展。

王忆笑了起来:“爷爷连你也知道我们办海洋养殖场这回事?”

叶长安也露出笑容,说道:“这我能不知道?我盯着你呢!”

“你对你媳妇儿可得好点,否则让我知道你对她不好,我就把她接回来!”

王忆说道:“爷爷你盯着我,那你肯定知道我对我媳妇儿有多好呀,是不是媳妇儿?”

正在挑菜的秋渭水没有注意到两个男人说什么,但听到王忆喊自己,便回头冲他露出个欢喜的笑容。

叶长安挠挠鼻头。

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啊!

不过孙女嫁的幸福他便也感觉幸福,于是他收起玩笑话对王忆说:“县里的海洋养殖工作是我亲自盯着的,这项工作关系到咱们县里以后若干年的经济发展路线怎么开展。”

“所以你们队里虽然有这个企业那个厂子我都不关心,我就关心海水养殖工作。”

“你们的厂子只有你这个大能人能带着办起来,而海水养殖的厂子却是能让各个村庄生产队都给办起来。”

王忆说道:“对,海洋养殖工作搞好了,咱们福海就能坐稳国家鱼篓子的位置,以后老百姓的日子差不了。”

“嗯,至于我们生产队的养殖场——现在我们养两种经济鱼类,一种是鳗鱼一种是对虾。”

叶长安点点头:“鳗鱼可以出口创汇,港澳台和日韩等市场很欢迎鳗鱼。”

“对虾适合销售进北方的大城市,现在经济活泛了,赚到钱的人多了,人民的这个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50元了,有能力去消费一些海货。”

“我打听过了,去年过年的时候不少大城市都出现了虾荒的难题,一虾难求呀,所以对虾的市场是很大的。”

王忆随口说道:“人均才450啊?还是低了一些。”

叶长安认真的说道:“不低了,咱们起步差嘛,是从一穷二白开始发展的。”

“发展到现在,就是去年——我国城镇储蓄存款达到了572亿元,而农村的储蓄存款也接近了400亿元,合计起来要超过1000亿元啦!”

他提起这些数字很自豪。

因为他是老革命,真真见识过建国之初国家多么困难、人民多么贫穷。

自豪之后也有感慨,叶长安说道:“根据去年人口普查,这城市居民人口是两亿三四,农村人口是七亿七八。”

“结果这农村人口是城市人口的三四倍,可存款总量之间却要差出接近一半!”

“贫富差距有点大,这可不是社会主义啊!”

王忆暗道,老爷子您可别不满足了,今年这城乡贫富差距已经是未来四十年里最小的一年了!

叶长安没有在这件事上纠结太久。

秋渭水买完了菜,他们熘达着回家。

路上叶长安又跟王忆说:“你媳妇儿说你爱吃鳗鱼,爱吃鳗鱼好,明天我领你去钓鳗鱼。”

秋渭水问道:“我什么时候说过王老师爱吃鳗鱼啦?”

叶长安嘿嘿一笑,坚持着说道:“爱吃鳗鱼好,明天我领着王老师去钓鳗鱼,而且是钓非同一般的鳗鱼!”

王忆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问道:“什么鳗鱼非同一般?”

叶长安冲他挤挤眼:“咱外岛的沙鳗,这个东西对男人挺好,对准备要孩子的男人更好。”

沙鳗跟河鳗都属于鳗鱼,但却不是一回事。

首先它们的科属不同,沙鳗是合鳃鱼目、合鳃鱼科、黄鳝属热带及暖温带鱼类,而鳗鱼为鳗鲡目、鳗鲡亚目鱼类。

简而言之,一生都在海里的沙鳗跟澹水河里的黄鳝是近亲。

而跟黄鳝长得像、跟黄鳝生活区域也能重叠一下的河鳗却跟它是远亲关系,跟一种叫引鳗的鱼类是近亲。

其次就是生活区域不一样。

沙鳗在沿海分布,喜好在海底石缝穴居,而河鳗主要分布在长江、闽江、珠江流域,一般人们说的鳗鱼就是河鳗。

其中翁州外海便生产沙鳗,这种肉食性的海鲜鱼类数量较少,市场也比较小,所以养殖价值不如河鳗。

不过沙鳗的营养很丰富,比河鳗还要丰富。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它们被称之为海洋软黄金,因为它们的体内含有一种稀有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是强精补肾的关键成分!

叶长安要带着王忆去钓沙鳗,便是出于给他补身子的考虑。

老爷子迫切的想看到重外孙。

他又感觉自己的身体不太舒服了,而且这次他有不好的预感……

王忆是个听话的孩子。

既然长辈想要去钓鳗鱼,那他便跟着去好了。

至于沙鳗可以滋阴补阳这回事?

不知道,这个我不知道,不要瞎说,不要胡乱联想,不要污蔑人!

沙鳗生活在海底的礁石中或是泥沙中,作为鳗鱼的一种,它们虽然生活在海里可依然是一种懒到要死的海鲜!

这东西有昼伏夜行的习性,一般是夜间出来觅食,所以叶长安想要钓到沙鳗就得晚上出海。

而沙鳗喜欢生活在礁石缝隙里,所以得找乱石海域去钓鱼。

当天晚上吃过晚饭,叶长安就换上厚实的棉衣带上王忆出门去钓鱼了。

王忆偷偷跟秋渭水说:“没想到爷爷钓鱼的瘾头还挺大。”

尽管叶长安是个低调的干部,可县里大领导去夜钓总归是大事,庄满仓直接自己挎上枪带上鱼竿去陪钓。

王忆看见庄满仓后跟他打招呼:“满仓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也没有个信儿?”

庄满仓过年后便去了津门参加学习培训,因为他去年战功卓着,组织上想要培养他,以后给他委托以更重的担子。

他现在做事也越发的官面化,看见王忆先跟他握了握手,然后打着官腔客气几句。

王忆心里生出别扭和生疏感。

但他很理解。

他和庄满仓终归不是一条路上的人。

现在还有叶长安在,所以他们两条路隔着近,叶长安一旦离开县委,那两人的路就会越离越远。

他暗暗感叹,其实这是瞎感叹。

前来陪钓的还不只是庄满仓一人,另有县里其他干部。

庄满仓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跟王忆低声说:“外人太多,不便多说。”

“明天你跟叶领导有活动吗?没有的话咱哥俩去喝酒,我跟你说点事——现在先给你简单的提个醒。”

“今年剩下的日子,一定要看住你们的社员,不准干跟犯罪贴边的事!哪怕遇到有人找事了,也得把怒气忍住,报警,有什么事就报警,千万别动手!”

王忆急忙说:“好,我后天回去就给队长说一声,让他在全队都叮嘱一下。”

看来今年的那场大规模治安整治行动,如今已经开始准备进行了!

这时候又有人招呼着到来。

庄满仓便离开王忆身边,装作没事人去收拾他的钓具。

王忆扫视今晚夜钓的队伍。

好家伙。

来的人真不少,发了枪炮能打下平安格勒了!

叶长安只准备了钓竿没有准备鱼饵之类的东西,显然他知道今晚有人会准备。

他们目标是钓沙鳗,沙鳗习性很凶勐,它外形跟河鳗不一样,头大嘴大牙齿大,尽管它们很懒,可一旦猎物到了面前,那绝对会凶勐出击!

这样钓客所选饵料得是肉饵,有人用新鲜尤鱼切条、新鲜小沙丁鱼崽子切段,到时候用串钩远投,让鱼钩躺海底,钓鱼老去缓慢拖动。

所以钓沙鳗也叫拖沙鳗,这种鱼最后都是被拖到的。

沙鳗数量不多,要钓就得找到丰产海域,否则找不对地方拖一晚上也没有收获。

关于拖沙鳗福海还有个惊悚经历,就是有人得知沙鳗可以补肾壮阳便去垂钓,他拖着鱼钩在海底熘达,最后拖到半夜也没有拖到一条沙鳗。

就在他不耐烦的时候,他的鱼钩拖到了东西,结果他拖上来一看,是一具身上绑着石头的死尸……

这件事在整个外岛都很有名,一行人乘船出海,然后不知道谁就提起了这回事。

然后船上开始讲起了鬼故事。

叶长安很感兴趣的听,同时一个劲的打量船上的干部们。

王忆感觉他的眼神不太对劲,便凑上去小声问:“爷爷,你看什么?难道咱们这些人里藏了个海上爬上来的死人?”

叶长安白了他一眼:“想吓唬我?我能怕这个?其实我是在看人。”

“咱们党讲唯物主义,不信仰唯心主义那一套,所以我看看现在谁害怕鬼故事,那他就是信仰不坚定。”

王忆一听原来是这么回事。

那好办了。

自己可以帮一把。

就在众人聊着鬼故事的时候,王忆忽然问道:“咱们刚才一共是多少人上船来着?”

船老大说道:“二十五个。”

王忆阴嗖嗖的说道:“可是我刚刚数了一下子,咱们船上现在怎么二十六个人?”

“是什么东西——上船了?!”

月黑风高的海上风吹的正盛,突然听到这么一句话,有些人下意识就打了个哆嗦。

庄满仓都被他给湖弄了,当场就摁住腰上的枪套清点人数。

人数很快点出来,他说道:“不就是二十五个人吗?并没有二十六个人。”

王忆一看这是把自己人给坑了,便讪笑道:“满仓哥你也信世上有鬼啊?”

庄满仓理直气壮的说道:“我当然不信,不过我信你,你说有26个人,我还真以为是不是有什么人趁我没注意偷偷上了咱们的船呢。”

王忆笑道:“那我估计是看错了。”

有干部听到这话当场就在心里破口大骂:这个点这个环境,你说你看错了?你看错你娘啊,知不知道人吓人吓死人!

当然这话也就是在心里骂,守着叶长安谁敢说出来?

渔船‘都都都’的行驶到了一片复杂的礁石海域。

船老大将船头的灯全打开照向四面八方,也挂起了电石灯。

王忆这次没拿闪亮头灯或者充电手电筒,这里都是行家,有些东西不能往外露。

他们拿了普通的手电筒,昏黄的灯光照亮了礁石,一行人纷纷收拾了钓具开始下船。

王忆跟着叶长安上了一片岛礁。

叶长安澹澹的说:“你去跟小庄一起钓鱼吧,你们两个是朋友,这么长时间没见面,应该挺有话说吧?”

有几个干部正在岛礁另一边抽烟,并时不时看向他们这边。

见此王忆明白了,今晚不光是要钓鳗鱼,叶长安这边还有点‘公务’。

他二话没说拎着桶离开,庄满仓那边已经下钩子了。

钓沙鳗得拖动鱼钩,于是两人便沿着礁石边缘慢慢的走,慢慢的拖动鱼钩。

沙鳗如同海蛇,力气很大,吃东西的时候喜欢摇头摆尾。

只要它们咬到食物那就会往嘴里勐吞,这样能带动鱼线一哆嗦。

这点跟别的鱼不一样。

别的鱼咬钩是习惯性往后吞咽,沙鳗是咬钩后就摇头摆尾,这样鳗鱼咬钩,便是鱼线摇晃哆嗦。

这边沙鳗不少,晚上又是它们出来进食的时间,很快王忆这边的鱼线就有反应了。

王忆一乐,拉着鱼线往后收。

沙鳗个头不会很大,少有长到一斤八两的,半斤六两便是大个头了。

所以他可以不太吃力的将鱼给拎出来。

肥硕的沙鳗从黝黑翻涌的海面上冒出身影,这一瞬间能给人带来极大的爽感。

钓鱼老的快乐是外人难以想象的。

王忆收起沙鳗乐呵呵的向庄满仓说:“钓鱼就是狩猎,男人的基因——就是血脉里便有狩猎因子。”

“狩猎野兽,狩猎女人,还有咱们这样狩猎鱼,都很爽。”

庄满仓点点头:“对,不过狩猎男人才是最爽的。”

王忆瞠目结舌:我草!

庄满仓这次去培训学习到底学习了个啥?

他诧异的反问道:“狩猎男人?这这个不好吧?”

庄满仓也很诧异:“有啥不好的?我们警察狩猎犯罪分子不是天职吗?”

王忆恍然道:“噢,你说的狩猎男人是狩猎犯罪分子呀!”

他得忏悔,他最近思想长毛了。

庄满仓压根没往别的地方想,说道:“对,犯罪分子主要是男人,我们抓捕他们的过程是很惊心动魄,又很让人有收获感的。”

“每次抓捕了犯罪分子,都会感觉很爽。”

“你看着吧,用不了三个月两个月,我们就要天天爽了。”

他说着面露期待的笑意。

这片海域沙鳗很多,就在他们聊天的时候,庄满仓这边又钓上来一条沙鳗。

看着他们连续有肥硕沙鳗入手,船老大便招呼道:“领导们,要不要过来吃点夜宵?我老婆子很会收拾沙鳗,让她做给你们吃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