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我在1982有个家 > 第536章 出海捕鳗鱼,大风带大雨(祝假期快乐)

王忆点名不要的是几道海鲜菜肴。

渔民下馆子怎么能点海鲜菜肴,给这东西花钱能让王祥海等人心疼的流眼泪。

除了海鲜,剩下的菜有荤有素,正好搭配了起来。

但王忆主要是吃鳗鱼饭。

晒得硬邦邦的新风鳗鲞,洗净后用冷水浸泡,等它变软了再切块上锅蒸,这个做法很简单,渔家也是这么做。

可是味道不一样。

因为新风鳗鲞是硬的,蒸腾的高温水汽,慢慢让鳗鱼鲞再度饱满,还顺带将鱼肉深层肌理的脂肪带出,这道菜的香味就要看这个油脂香。

所以蒸的过程中很看重火候,这道菜必须得是有经验的人来做才行。

这也是那汉子之前说,他们饭店是上年纪的阿婆在做饭的缘故。

不过鳗鱼饭上来之前先上菜。

吸引王忆的是一道清蒸鳗鱼:

新鲜的鳗鱼处理干净,除了盐啥也不放然后上锅蒸熟。

盘子端上来,黑色的盘子里鳗鱼肉白嫩如豆腐,一看就特别软。

王忆看的砸吧嘴,他夹了块鱼肉尝了一口顿时竖起大拇指:“好吃!”

撒上的盐巴给蒸鱼带来了简简单单的咸味,这股单纯的滋味刚好可以烘托出鱼肉的鲜与甜。

而清蒸过程中鳗鱼渗出了汤汁,用勺子舀一点进嘴里。

这是彻底的鲜美滋味!

菜上全了就开始上饭。

饭店最着名的鳗鱼饭。

他们人多,送上来的是个带木盖子的木水桶,服务员拍拍桶盖说:“里面都是鳗鱼饭,你们谁吃就打开盖子舀着吃,不吃的时候盖上盖子,这得趁热乎吃……”

“不用你叮嘱,我们都懂。”王东虎大大咧咧的摆摆手。

还有人埋怨王忆:“王老师,咱队里又不是不能做鳗鱼饭,你干啥还要掏钱吃这个?”

“就是,等咱捕捞到鳗鱼,咱自己做鳗鱼饭。”又有人说道。

王忆说道:“就你们那手艺能做好鳗鱼饭?再说了,鳗鱼饭得用鱼鲞用新风鳗鲞,咱们在海上怎么能晒出鳗鲞来?”

船行一天他已经饿了,刚才的清蒸鳗鱼并不能满足他的胃口,反而勾起了他的兴趣。

他迫不及待的揭开盖子,一阵热乎乎的白气冒出来,带着鳗鱼的鲜味而少有腥味。

白雾缭绕中,干瘪的新风鳗鲞已经完美大变身,变得色泽亮黄且油润香软,看着就让人咽口水。

王忆连鳗鲞带白米饭舀了一碗,先咬上一口鱼肉。

嗯。

他点点头。

鳗鲞蒸的火候恰到好处,鱼肉细密分明而鱼皮q弹,口感很好。

滋味上它是咸味在前,鲜甜在后,王忆开动快子变身干饭人。

这顿饭吃的很嗨皮。

除了吃饭王忆还想打听捕捞鳗线的消息。

饭店里的人早就看出他们是来捕捞鳗线准备回去养鳗鱼的目的了。

因为王忆出手阔绰,加上捕捞鳗线需要好几天时间,饭店想拉住他们这个大客户,所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王忆剔牙之中,把周边海域的海情就搞清楚了。

现在是捕捞鳗鱼苗的好时节,但属于这个好时节的尾巴阶段。

每年入冬后成熟的亲鳗会从长江漫游到东海四五百米深海处产卵繁殖成仔鳗,然后每年12月下旬到翌年4月是鳗苗汛期,随着鳗鱼养殖的兴起,很多渔民在长江入海口的海域范围内张网在涨落潮时昼夜采捕。

捕捞鳗鱼苗得用张网捕捞的方式。

有些人用绝户网。

这是缺了大德,王忆对此表示草他妈。

另外张网捕捞只是最常用的捕捞方式,其实另外还有别的捕捞手段,像是手抄网作业、板罾网作业再就是曳网作业等等。

这些王忆都了解,周民栋给他们说的清清楚楚了。

他们带了张网,而张网捕捞需要在夜间涨潮期间布网。

所以为了提高效率、为了抓住丰产季的尾巴,他们今晚就得熬夜作业。

这也是王忆领着社员下馆子吃饭的缘故。

毕竟人是铁饭是钢。

这顿饭开支出去一百一十块,饶是如今生产队分红多社员们手里有钱,可还是感到心疼。

王东虎对照着菜单一个劲的算账,看的老板失笑:“同志,我们这里不是黑店,还能黑你们的钱?”

听到这话王东虎不好意思了,他毕竟是小青年。

要脸。

回到船上,社员们内心滋味不好受:“今天开支太大了。”

王祥海恨铁不成钢:“都少来吧,娘的,刚才上来红烧肉和炖鸡后,你看看你们,吃的吧唧吧唧跟一群猪一样!”

“海叔你不也吧唧吧唧的吃吗?”跟他一桌的王东权尴尬的说。

王祥海怒视他一眼:“我也是个猪,行不行?”

王东权吓得一缩脖子说:“行、行,海叔你别发火,你是猪、你是猪,这个没人跟你争。”

众人听到这话顿时哄笑。

王祥海也笑了。

气乐了。

王忆安抚他们说道:“这钱花得不冤,咱们不光是买饭吃了,还买消息了呢——消息不值钱吗?不,最值钱了!”

王祥海是海上作业组的负责人,但他才是带头大哥。

这样他发话了,抱怨声就停下了。

王忆挥挥手,说:“都打起精神来,去22海区准备定置张网。”

钱塘海分了海区,从01到88,老板已经告诉了王忆捕捞鳗苗的几个丰产海区,他们可以有的放失。

大规模的捕捞鳗苗必须得定置张网。

他们赶到22海区,一处海岸边缘区域,抬头就能看见岸上的房屋和农田。

此时已经有几艘渔船在这里作业了,他们便加入其中。

捕捞鳗苗,最好的张网设置地点在较宽、较深的河流中,不过在海边也行,只要海流湍急就行,这样可以使鳗鱼随着水流进入网内。

张网落下,王祥海拿起望远镜往河道里看。

远处河道有船,但不是在下网捕捞鳗苗的船。

他一边看一边说:“其实要捕捞鳗苗最好就是在河道里,把河道整个给堵住,鳗苗要进长江不得落网?”

这确实是个狠辣的绝户招,但可操作性很小。

第一是长江入海口开阔,谁也没有那么大的本事用足够多的张网给堵住,没有这么牛逼的人。

人家行船的老大们也不允许长江口上这么牛逼的人存在。

毕竟长江是货运船运的重要航道,凭什么让你布网拦截水道?

第二是哪怕有人在河道里设置张网也不一定合适,因为入海口的海域处更有人布置张网,这是提前抢鱼苗——

鳗鱼是海里生河里长,鳗苗是从海里去河里。

王祥海明白这些道理,所以他只是随口说说而已。

张网设置完毕,然后他们载来的小船全数被放入了海里。

定置张网的产量高,但死苗、杂鱼和垃圾较多,所以捕捞鳗鱼有个小技巧,就是要在张网尾端连接一个能随水流上下浮动的集苗箱。

这样有人及时捞取鳗苗进入集苗箱里,鳗苗的成活率就会提高不少。

再一个也得有人清理杂鱼和垃圾。

总之这活挺熬人的。

王祥海让王东虎带人负责这件事,一张网一个人,八张网派出八个人。

其他人不轻松。

他们晚上还有其他的工作,那就是用其他作业方式捕捞鳗苗。

三角形手抄网、板罾网、船带曳网等工具全被调集出来,准备开工。

王忆也不能闲着,同样得上手干活。

他用三角形手抄网来捕捞鳗苗。

这东西比较轻便,结构很简单,就是用两根一米半的小竹竿交叉起来,在中间穿上网布,做成三角畚箕状。

工具简单,捕捞作业可挺辛苦的。

用手抄网捕捞鳗鱼苗需要在海滨沿岸或浅滩处下水捕捞,单人操作,在水中来回捞取鱼苗。

根据周民栋的介绍,这样的捕捞工具所捞取的鳗苗质量好,成活率高,就是辛苦——

它的辛苦还不在于人在海水里行走又冷又累,也不在于危险、不在于操作手抄网上下起网会累胳膊。

而是在于嘴巴辛苦。

晚上用手抄网在海里作业需要照明,这年代的照明工具就是手电筒。

可是这手抄网需要双手操作,那怎么来携带手电筒照明?

很简单,用嘴巴叼着……

这样它能不辛苦?

23年代的小姐们做这个事都是要收费的,钱还不少呢,好几百起步。

不过王忆这边不太辛苦,他带来了头灯!

头灯这东西比海滨地区比较稀罕但对于人们却很熟悉了,哪怕五十年代的老百姓也知道这个东西。

煤矿作业就得用这玩意儿。

所以王忆拿出头灯分给大家伙,大家伙只是稀罕的看,并没有谁去疑问王忆怎么还能买到头灯。

但是当头灯打开的瞬间。

大家伙还是震惊了。

我头上出现了个探照灯!

相对于现在手电筒的亮度,王忆带回来的这些头灯的亮度太大了。

站在海边用头灯照耀海水,竟然一下子穿透到了海底!

这下子社员们乐了:

“王老师你真是太能了,有这家伙帮忙,咱不是事半功倍了?”

“绝对的,有王老师带头干活就是轻快,就是效率高。”

“行,嘴巴轻快了,娘的,正好我今天上火嘴里长泡了,我刚才还担心叼着手电筒会疼的闭不上嘴吧呢!”

听到有人嘴里长泡了,王东权便说:“那你去船上曳网吧,或者去搞板罾,就别……”

“我才不呢。”那社员笑道,“我要玩这个很亮的灯。”

王东权说道:“板罾捕鳗鱼苗的时候,也有灯,而且也很亮。”

“那是电石灯,臭他妈烘烘的。”这社员顿时撇嘴。

王东权笑了起来:“还挺讲究,行,那咱换上了新家伙什,可不能浪费珍贵的电池,走,下海干活了!”

他率先下入海水中,低头照耀着海面,开始用手中的网子进行作业。

王忆也进入水里。

四月的海水还是冷啊。

老板没有湖弄他们,这片海域的鳗鱼苗确实挺多的。

不过海边不太多,他们用手抄网进行捕捞要有收获不太容易。

鳗苗还是很机警的。

它们毕竟是一路风尘仆仆从深海来到这里的,脑袋瓜子不灵光的都已经落入天敌肚子里当鱼粪了,剩下的多数很机灵。

可惜它们天性喜光!

机灵的头脑也斗不过本性。

王忆一行人一个个的就跟脑袋上挂了个闪亮的灯球,引得周围鳗苗一起低下头,摇头摆尾往前游……

一次起网就是几尾小鳗苗。

这收获感让人非常踏实。

就是海水太冷、不断的抬举放下手臂很辛苦。

四十分钟后,王祥海安排几组人展开轮换。

王忆得以上岸获取板罾操作来捕鱼。

这年代的板罾网都是用尼龙线编织而成,四方形,捕捞鳗鱼苗用的是大板罾,一般长宽都超过3米了。

它的中心是个网袋,网目从边缘到中心逐渐加密。

这样使用的时候就利用小竹竿的弹性将网的四角撑开,然后放入近处水中,人在岸上操作,把板罾放入水中再给捞起来。

板罾捕捞鳗苗也很辛苦,除了要操作这么大一个板罾之外还得操作一长柄小布捞网。

这个捞网的作用是,当网将要起离水面时,用它来捞出网袋中的鳗苗,放入随身所带的装苗容器中。

板罾杆下挂了个电石灯,也要以光诱捕鳗苗,提高产量。

生产队的电石灯都很有年头了,黄铜质地,很有历史感。

王向红给王忆说过这些电石灯的来路,它们都是五六十年代煤矿工人下矿使用的家伙什,点着后可以固定在工人的安全帽上,不耽误双手干活。

从七十年代初期电石灯就被电头灯取而代之,然后他通过老战友弄来了一批电石灯。

电石灯构造很简单,下部装电石,上部装水,中间腰部有一根伸出的铁嘴。

而它的原料是电石和澹水,电石就是碳化钙,与水反应可以生成能够燃烧发光的气体乙炔,电石灯中间伸出一根铁嘴,这就是往外冒乙炔的。

电石灯的光亮没的说,只是带着臭烘烘的味道……

于是王忆在操作板罾的时候,总感觉面前有个人在放屁。

恰巧,屁也是可以燃烧的……

这就让他感觉自己的作业方式挺恶心了。

而在捕捞鳗苗的作业方式中,最轻松的是曳网作业。

这东西与定置张网的网形相似,但在袖网口装上能曳引的绳索,然后挂在船上靠船的拖曳进行捕捞。

使用曳网的时候,人休息就行了,注意别让曳网的绳索绞合在一起。

特别是天涯二号上用的曳网很先进,是钢丝绳,这东西一旦绞合起来会有损伤,让人心疼。

几种作业方式连续使用,他们忙活了一晚上,而且注定后面几天也得这么忙活。

社员们被累的一个劲喘粗气,于是到了早上,王忆就领着他们上岸去找旅馆睡觉。

王祥海一听有点着急:“啊?住宿还要去睡招待所?不用吧?咱在船上挤一挤算了。”

其他人也不舍得花钱:“对,王老师,咱们是出来干活的不是出来旅行的。”

“咱是庄户人家,没必要跟干部一样去了外地还得住招待所……”

王忆说道:“大家伙的思维转变一下,钱这东西是干嘛的?是给咱们提升生活质量的,让咱们活的更舒服的。”

“辛苦一晚上必须得好好休息,今天晚上还得继续辛苦呢。”

“你们跟我走就行了,我把介绍信都给开好了,就为了咱们能好好休息!”

社员们嘴上说着要节俭,但身体很诚实,纷纷收拾了衣服锁上船门上码头。

他们都没有住过招待所,对此颇为向往。

这种事回头是可以作为资本跟亲朋好友们吹嘘的。

走在路上,王祥海有些紧张,问道:“王老师,咱们在海上跑了一个白天又在海水里泡了一个晚上,满身都是腥气,去住招待所能行吗?”

王忆说道:“能行,不过这样去睡觉也睡不好,那咱们先泡个热水澡,洗洗身上再去招待所休息。”

“我听说城里头有那个。”王东虎比划了一下子‘掀门帘子又躺下’的动作。

王忆问道:“小姐?”

王东虎愣了愣:“小姐?城里肯定有小姐,现在城里有老板有资本家了,资本家的闺女不就是小姐?”

“我说的是那个,澡堂子里有床,这叫什么?我听徐老师说过。”

王忆恍然大悟。

他说的是留客睡觉的那种澡堂子。

也有知道这种地方的社员急忙说:“咱们睡澡堂子就行,这种床便宜,还能顺带着洗个澡。”

王忆耐心的解释:“澡堂子确实有床留宿客人,但白天不行,白天人家要做洗澡的生意,那折叠床都得晚上才会打开。”

“而且折叠床太小,睡起来不舒服,休息不过来,还是睡招待所睡旅馆舒坦。”

他们带上干净衣裳,先去洗澡换一身衣裳。

一行人擦了头走出来,纷纷感叹还是城里人的生活好:

“这洗热水澡的温度真高,比咱队里的澡堂子高多了。”

“那热水也多,我试过了,都是澹水,哗啦啦的流啊,跟不要钱一样。”

“但它洗澡是要钱的,王老师去付账的时候,我看着给了大团结。”

众人咂咂嘴。

又沉默下来。

然后王忆注意到王东虎等人贼眉鼠眼的笑。

这样他疑惑的问道:“你们笑什么?”

王东虎得意的说:“我们洗澡的时候,顺便把衣裳偷偷带进去也给洗了,哈哈!”

一听这话,有人懊恼:“草,我咋没想到这点?”

“就是啊,我也没有洗成,大虎你是真不行,你干啥不把这事跟我们都说说。”

“光顾着自己了,你是自私鬼。”

王东虎急了,说道:“这种事也能怪我?我们洗衣裳都是偷偷摸摸干的,哪能去四处声张?”

另外有一点他没有好意思承认。

他确实自私了。

澡堂子里水雾蒸腾,几个人偷偷的洗洗衣裳裤子的没啥,要是几十号人都在洗衣裳,那没法避人耳目!

王忆说道:“没事,招待所有洗漱间,洗漱间可以洗衣裳裤子,你们到时候去洗就行了,水不要钱。”

他们上岸的地方还不是钱塘城的城区,只是个围绕着港口形成的郊区生活区域。

这地方不缺招待所和旅馆,特别是现在改革开放已经好几年,早就有私人旅馆出现了。

但王忆还是去了一家招待所,名为‘港口二路招待所’。

社员们好不容易有机会出来住宿,肯定得体会一下官方招待所的滋味。

港口二路招待所规模挺大,王忆掏出介绍信交钱,不用交押金,介绍信就是押金,有什么问题人家会直接找开介绍信的单位。

现在招待所有四人间,王忆要的全是四人间,相对节省一些。

一间房的房费是四元五角钱。

听到这价钱,王祥海当场愣住了:“多、多少?在你们这里住一天是四元五角?”

柜台里穿着列宁装的姑娘不冷不热的说:“嗯。”

王祥海瞪大了眼睛:“就住一个白天,要花四元五角?”

他们工分才多少?

一个月也就十几块而已!

姑娘瞥了他一眼说:“一个白天一个晚上,一天四元五角。”

王祥海立马精神抖擞去砍价:“可我们就住一个白天嘛,这样是不是花一半的钱就行了?”

姑娘不耐烦了,看出这都是土老帽,所以很不客气的一拍桌子说:

“四块五就是四块五,又不是我找你们多要钱了,这是国家规定、组织制度,要住就住、不住拉倒!”

如果这是23年,服务员敢这么扯着嗓子说话,王忆好歹得弄她一回,让她知道社会险恶。

但这是1983年。

这服务员没有当场骂娘已经算她有素质了。

牛逼如王忆,此时也只能忍气吞声。

他当场点钱,只是点钱的时候不经意间露了一下厚实的钱包和旁边的手枪套。

另外大迷湖也被他一个眼神给叫了过来。

大迷湖面无表情的抱着得有姑娘大腿粗的手臂倚在了柜台上,实木柜台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就此,姑娘终于态度好转起来。

王忆交钱领着众人去找房间。

进入房间后,一直沉默不语的社员们顿时沸腾了:

“这地方好啊,招待所就是招待所,哎哎哎,你们看看这房间,新堂堂、亮瞪瞪的,上面屋顶真白啊。”

“人家这墙上刷了什么油漆?一点味道都没有……”

“地上铺着的这是什么?怎么是木头的?真干净真亮啊,能当镜子使了。”

“你看人房间里还有五斗橱、写字台哩,这写字台上还有沙发椅子,我先坐下试试,嘿嘿。”

“都注意着点啊,别把人家沙发椅子坐瘪了。还有这床上的床单、被子都是崭新的,顶呱呱的三表新,都把那个臭脚洗干净了再上去,别给人家脏了……”

王忆扔下自己的行李包,随便坐在床上指了指床头:“有暖水瓶,里面应该有热水,都喝点热水,待会去吃饭。”

“吃什么?”王祥海问道,“有热水,咱从家里带了大饼咸鱼的,就着热水吃点?”

到了这里,他们更是唯王忆马首是瞻。

王忆说道:“吃什么大饼咸鱼?吃油条吧,我看着路口有卖油条豆腐脑的。”

王祥海下意识的吞了口口水,说:“行,听王老师的,咱今天住上了高级房间,也得吃点好的。”

王忆莞尔:“这算什么高级房间?等着看吧,咱们岛上也要建起招待所,到时候我让你们看看什么叫酒店!”

社员们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因为他们以为酒店就是喝酒的饭店。

而喝酒的饭店他们生产队已经有了——大众餐厅。

现在大众餐厅可是非常有名了,连省城都有人来吃饭。

王忆这边让社员们放下行礼出去吃饭。

有人先急迫的问:“哪里有洗漱间?我还没有洗衣服哩。”

王忆说道:“吃完油条再洗,吃完饭有力气了再洗。”

他们出门去路口,此时早餐摊子上都是忙活的如火如荼。

炸油条的小老板主动招呼他们:

“老板们过来吃饭啦,自己家的面粉自己的油,自己家里人炸,喷香、实惠,比馆子里的便宜、比馆子里的耐吃……”

一行人哗啦啦的坐下。

油条、豆腐脑管够,小咸菜不要钱,大家伙是撑得眉开眼笑、直打饱嗝。

这次出来上工可是赚了。

赚大了。

睡上了高级房间,还吃油条豆腐脑吃到撑,回去可足够吹嘘一两个月呢!

吃得好、睡得好,身体舒服,心里更舒坦。

后面社员们干活那不是更有力气?更肯下功夫?

他们在海里岸上的劳作,经常干的满身冒热气,引得其他渔民大为侧目:

这都是哪里来的劳力?是给自家的养殖场捕捞鳗鱼苗吗?怎么干的这么起劲?

结果有人来打听,却得知他们是给公家的养殖场捞鳗鱼苗,个个目瞪口呆。

然后他们明白了。

这他么一群傻子呢!

还有人心眼多,他听后心里冷笑:傻子?你们才是傻子!这群人肯定是被大价钱雇佣来的,所以才这么拼命!

于是他暗地里去问这些人的工钱。

每天都是一个工,12个工分,一个工分五分钱,一天六毛钱!

这渔民懵了:“你们说的是六块钱对不对?一天六块钱。”

“是六毛钱啊。”社员确认道。

然后这渔民转身就走。

真他么一群傻子,改革开放都第五年了,还有这么傻的!

在海上卖力干活,有时候未必就是好的。

他们在近海捕捞鳗苗很成功,捕捞到了足够的鳗苗,然后有人打听到钱塘海外面盛产青蟹,大家伙便心动了。

青蟹是东海海蟹常见品种,但翁州外岛海域不是很多。

福海也有青蟹,当地的青蟹是穴居性的,喜欢栖息在潮间带的泥沙海滩、红树林或沼泽地,白天穴居在洞穴内,夜间出来觅食。

156n.

这样的青蟹无法成群成队,要捕捞的话就得晚上来单个抓捕,效率低下。

而钱塘海外区域有青蟹迁徙路线,可以用蟹网捕捞青蟹。

恰好他们船上带着蟹网——也带着捕虾网,这次出海准备很充分,携带的工具也多。

于是为了好渔获,他们便决定出海去碰一碰运气,看看能不能碰到蟹群。

盛产蟹群的海区是从46到58,区域很广泛,隔着海岸也很远。

他们白天赶去了46海区,继续准备晚上作业。

结果傍晚6点钟,船上的收音机收到了气象台发布的大风警报,预报夜间到明天白天海面将有偏东风六七级。

听到气象预报,经验丰富、干活稳妥的王祥海就建议收网避风。

可是多数年轻的劳力不同意,耗费不少柴油跑到这地方来,然后没有收获往回跑?

这不是白白烧钱嘛!

生产队现在是有钱了,可钱得用在刀刃上,队里家家户户在盖楼,这得花多少钱呢!

所以他们可不能浪费钱,相反,他们得给生产队多赚钱!

青年军的理由无可指责,他们不是贪功冒进,更不是为自己谋利益,就是想给队集体立功。

这样王祥海、王东虎和王忆等几个领导人凑在一起开了个简单的会,最终决定取折中方法:

不退回港口避风,但也不在这片丰产海区冒险,去周边海域有岛屿的地方撒网捕捞,这样等到风大了,就去岛屿停靠避风。

做出这冒险决定是有依据的,根据天气预报是半夜起风,外岛有老话说‘半夜东风起,明天好天气’和“黎明的东风吹破天’。

而王忆为人谨慎,他的考虑是六七级的风不算很大,并且他们虽然来到了远海却不是来了深海。

捕捞青蟹不能进深海。

深海没法布置蟹网,毕竟这是捕捞青蟹,不是阿拉斯加海域捕捞帝王蟹。

他们在海上干到半夜,从东方就飘来了咸腥的气味。

水面上涟漪变成滔滔浪花,大风要来了。

并且风力要比预报的大得多!

巨浪翻涌,几下子就翻上了船头。

天空暗然无光。

往周围看,海上只有三两点光芒。

这是船光。

夜捕船上挂的电灯。

船上的社员们顿时骂了起来:“狗日的天气预报不准啊。”

“我草,这是六到七级大风?这至少到八级了啊!”

“赶紧撤、赶紧撤,不能冒险了,去海岛西面避风去!”

海上的东风越来越大,大风掀起了层层巨浪,站在舵楼上看舵跑船,像坐在过山车上,让人站立不稳。

王忆还是第一次在海上体会这样的巨风,船舶摇晃,他都有点晕船了,感觉头晕脑胀。

船员们都是海狼,他们从小到大经历的海风多了,这点风他们还不怕。

然后一群人说着要撤但却不走,还在忙着收起刚下不久的蟹网!

风浪太大不敢下小船,还好他们早有防备也一直没有放出小船,都是四艘大船在操作,倒是能抵御风浪侵袭。

可是。

大风带大雨!

夜空暗然阴沉了一阵,忽然就有大雨哗啦哗啦的落下来。

海上一下子被雨水给塞满了。

王忆心里一沉,叫道:“别管蟹网了,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