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我在1982有个家 > 第512章 正月里迎新媳妇

我在1982有个家 第512章 正月里迎新媳妇

作者:全金属弹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11:17:06 来源:88小说

王忆疑惑的问道:“对呀,一万块都够修三座楼的了,这怎么才能修一个码头?”

王向红吐了口烟说道:“因为咱们队里盖楼用的砖头是自己砖窑厂生产的,没算钱,所以三千来块就能修起一座小楼来。”

“修码头的钱也包括买砖头的部分了,所以价格会更高一些。”

王忆听到后笑的更欢畅:“队长你真有意思,咱们自己盖楼房用砖头你就不算钱了,结果咱们自己盖码头用砖头,你就算上砖头钱了?”

王向红悻悻地说:“咱给社员盖房子,那是咱自家的东西。”

“给红树岛修码头呢?”

他摇摇头。

王忆正要劝说他放宽心,他抽了口烟又说道:“王老师,真要给社员们盖二层楼吗?我寻思着盖个房子也行,够用!”

他不等王忆说话,迅速的接着说:“我打听过了,别盖现在公社里头流行的五间大瓦房,要是建3间平瓦房的话便宜很多,顶多是个1200元。”

接着,他掰着手指数起来:“三间房子,红砖约块吧,每块3分钱,需要大概300元——这是最大的一笔开支了。”

“两根水泥中柱约20元,中柱两边的大插及壁柱用家中的杂木,无须花钱,反正咱岛上松木多,砍树就成了。”

“还有水泥檩条,一根十块,还有木椽子,水泥檩条一根十来块钱,这样檩条差不多100元,椽子也是差不多100元,还有旺砖100元。”

“再就是红平瓦,三间房子差不多1200片够了,现在每片1毛钱,差不多120元。”

“还有石灰、水泥、砂石,还有建筑队的工资,这个人工费用,反正加起来1200元就够了。”

王忆问道:“你这个算的不对吧?现在红砖哪有一块三分的?出厂的时候人家就要卖你四分五分了。”

“何况还得找劳动力搬运、找船运输,一块砖头你算五分肯定是少的。”

王向红点点头:“嗯,咱队里建起砖窑厂是没错的,现在砖头涨价了,不过咱需求量大,好好谈谈价钱,三分拿不下来?”

王忆给他分析:“市场上是这样,货物过多有积压剩余,你买的多可以压价。”

“如果货物是供不应求,这时候谁给你降价?甚至这时候你要买的多,人家还不卖给你呢,你得有门路才能买到,这就叫紧俏货!”

王向红挠挠耳朵。

这些话就是他唠叨一下。

该做的决定都做出了,现在要改也已经晚了。

王忆又问道:“山顶的工地是明天开工吗?”

王向红点头:“对,初六继续干,说是日子好,反正学校的教学楼主体都出来了,后面是缝缝补补、进门进窗。”

“这个门窗木工组已经做着了,我估摸着快的话,元宵节过后开学顶多个十天二十天,把教学楼晾一晾、晒一晒,学生就能搬进去了。”

王忆说道:“直接上暖炉来烘吧,反正天开始暖和了,我看着不少人家在撤炉子,到时候先把炉子带过来,烘上一个礼拜。”

王向红继续点头。

这样干的快。

把建筑上的工作处理了一下,王忆提到生产线:“昨天我去市里的时候抽空进仓库看了看,罐头生产线已经送过来了,我寻思着择日不如撞日……”

“这肯定择日不如撞日,今天我就安排人去搬运回来!”王向红激动的说道。

他抬头看看天色,然后摇摇头:“不行,今天太晚了,要黑了,那还是明天吧,明天赶早让东方带人去搬回来。”

“生产线有多大?需要多少人去搬运?”

王忆说道:“不大,它自己有滚轮,可以分成几个模块来推动。”

王向红听说这机器个头不大,顿时有些失望。

王忆看出他的失望,说道:“队长,你别以为它的个头小,生产效率就低下。”

“这台机器是很先进的,用的国外引进的新技术,马口铁送入,自动封装,带消毒灭菌功能。”

“电力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它一天能生产八千六百四十个罐头!”

王向红听到这话后吃惊了,问道:“真假?生产这么多?八千多个?接近一万啦?”

王忆说道:“对,马口铁皮送进去后,连砸带包,十秒钟出一个罐头皮。”

“它看着是一条生产线,实际上有三条线同时进展,第一条线就是出罐头皮,第二条线是定量装填,第三条线就是消毒灭菌再封口!”

“不过为了省电、降低机器运行功率,我不打算开三条线,开两条。”

“把定量装填这条给停掉?”王向红明白他的意思,“让咱们妇女劳力去装?”

王忆说道:“对,咱们让社员在家里做熏鱼,统一一个质量标准,再让妇女或者老人去装——”

“这活不累,有人坐着往罐子里装鱼,有人把罐子摆上生产线,其他的活交给机器。”

“不过就是枯燥无味……”

王向红一挥手,说道:“不要紧,这些活给定强劳力的工分,再枯燥也有的是人愿意干!”

王忆笑道:“我寻思的是,给送一台录音机或者电视机,让他们干活的时候能更有意思,不那么无聊。”

王向红说道:“好家伙,你是真为他们着想,其实不用吧,又是录音机又是电视机,这不都得浪费电力?”

王忆摇头:“录音机用电池,电视机功率小,都用不了多少电。”

两人聊着天,小老头王金寿过来招呼他们:“队长、王老师,今天晚上家里来准亲家,你们过去吃个饭?”

今年队里人的日子过得好,社员们过了一个肥年。

这种情况下正月里家家户户来亲戚,吃喝的都很好,所以来了亲戚,便想要请王向红和王忆过去作陪。

两人都是渔村地区的风云人物,很多人想要跟他们坐一起喝酒。

但队里人家多,而两人分身乏术,且自己也有亲戚要招呼、有事情要忙碌。

于是王向红提前说了,他和王忆不去吃席,忙活不过来。

都不去还好说,去这家不去那家得罪人。

不患寡而患不均嘛。

只是有社员家里来了准儿媳的父母,这是上门来谈结婚事宜的,属于大事,这种情况下不过去坐坐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其实王向红常年总是这样,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大队委办公室里,找他的人总是不断。

大事小事,公事私事,他在哪里都不得安宁,但他是岛上的主事人,社员们不找他又能找谁。

明天初六是定喜事的好日子,到时候王向红要更忙,因为但凡是今年准备要孩子的、孩子要结婚的、家里要办大事的,都得找他来拿个主意。

面对王金寿的邀请,王向红客气了一句:“三哥,你们招呼亲家就行,好吃好喝,话捡好的说、事往好的办,把孩子的亲事办成了就行。”

王金寿有点局促的搓了搓手,笑道:“你和王老师见多识广,又都有文化,懂得多,还是请你们两个去把把关,看看孩子这门亲事怎么样。”

王忆说道:“过去看看吧,这是女方第一次上门来,是吧?那该去坐坐。”

王金寿急忙说:“是,第一次过来,过来谈谈结婚的事。”

他又对王向红说:“队长你有威严,有本事,咱社员是草驴拉磨听你棍子指挥,你得去把把关啊。”

尽管王忆来到天涯岛并且迅速带领社员们发家致富——起码解决了贫困问题。

但王向红还是年长社员们心里至高无上的权威。

这个权威不是靠打、骂、罚的来的。

王向红不像其他基层干部一样横行霸道,很少朝着谁吹胡子瞪眼,他关心每个社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关心,关心了三十年,赢得了每个社员真心的爱戴。

生产队的人评价他的时候总是充满钦佩之情,认为他好的说不出半个不字,大家伙都为有这么个当家人感到自豪,发自内心的拥护他、尊重他,听他的话。

另一个从传统上来说,他是王家的族长。

族人要听族长的,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大家伙都信服他。

生产队里第二个获得如此待遇的是王忆。

王家人为拥有王向红这么一个公正讲理的当家人感到骄傲,也为拥有王忆这么一个无私有能耐的后辈感到骄傲。

王金寿家里来了准亲家,然后邀请到了王向红和王忆去坐席,他为此深感骄傲。

平日里社员家里有大事,两人都愿意帮忙,也愿意上门去吃喝——

他们两人可不是去胡吃海塞、蹭吃蹭喝,但凡去吃饭那必然会带点礼物。

王忆不消说,王向红也不是小气的人。

以前谁家要娶媳妇肯定得找王向红,让他选个结婚的好日子,这时候王向红给帮忙选了日子后,便会从兜里掏出六块钱当礼钱。

当然,以前条件差的时候给一块六或者一块八,慢慢的涨到了这两年的六块。

可是正月里家家户户有亲戚,这时候两人为了平衡社员的心思便谁家也不去。

而他如今来请却同时请到了两人,这怎么能不让他感到骄傲呢?

三人高高兴兴的回家,到了家门口的时候听见里面有声音:

“妈我饿了,我想吃肉。”

“乖仔等一等,小康他爹去请我们队长和王老师去了,他们要是来了,咱们就立马下快子。”

屋里人说话之间,三人进门了。

桌子上已经摆了不少菜。

王家人没有吝啬的,准亲家第一次上门,王金寿家里拿出了所有好东西来招呼。

烧鸡烤鸭、年前分的猪肉,猪皮冻,卤猪头肉,火腿、午餐肉,等等,满桌子都是硬菜。

唯一不值钱的就是螃蟹、对虾这些东西。

王向红进门,屋子里的人纷纷站起来:“队长王老师,你们来了?”

“王队长好、王老师好。”

“小鹤,过来叫爷爷、叫老师……”

王向红跟一行外对人握手。

来的人挺多,十来个。

他冲王金寿的妻子说道:“这才是咱家里的尊贵客人,既然这个客人来了,你们怎么不动快子呢?等我和王老师干什么?以后不要干这样的事,先紧着咱们的客人来!”

女方的当家人是她大哥,笑道:“王队长,你的威名,我们早有耳闻。”

“其实刚才小康兄弟他想要招呼我们先开席来着,可我们拒绝了,不是担心我们在你们没来的情况下动快子会引发你和王老师的不满。”

“你们两位都是明事理的人,这点我们很清楚,我们知道你们二位没有意见,但我们就觉得,你和王老师都不在场,吃这个饭没有劲。”

“你们不在,什么好菜也吃不出鲜味,什么好酒也品不出香味!”

王忆暗暗点头。

这人很会说话。

他这次过来还真是带了好酒,一手拎了两瓶泸州老窖,包装带着纸盒子,让这年头的人一看便知道是好酒。

王忆入座后当场开了两瓶酒,然后开席了。

女方家带着孩子来的,王向红上桌先找了鸡腿,给了孩子一条给了姑娘一条。

孩子顿时开始狼吞虎咽,吃的嘴巴泛油光。

姑娘也想吃。

但这么多长辈在这里,对象也在这里,她不好意思跟孩子一样狼吞虎咽,容易让人笑话。

于是她用快子把鸡腿肉给分开了,给自家父母和王金寿两口子各分了一块,自己最后抿了抿快子。

王向红见此便点头:“有好吃的先给老的吃一口,这是个好闺女啊。”

“老的不容易,一把屎一把尿把你们拉扯成人,真是吃了不少苦头。”

老人们纷纷点头。

姑娘的大哥也感叹道:“是,我没有孩子以前还感觉不出来,现在自己有孩子了,真是不一样!”

“养孩子不容易啊,孩子不懂事的时候吧,有点什么事他就会哭,你不能发火你得哄;孩子大点了,这要吃要喝要穿,家里多了一张嘴,有压力啊!”

王金寿招呼众人:“来来来,别光说,杯子举起来、快子也拿起来,不能停下呀,别嫌弃家里的菜,大家凑活着吃。”

女方纷纷恭维:

“这可不是凑活着,这是好几年吃不到的好菜,看这烧鸡,烤的真香啊。”

“对,这烧鸡烤鸭都是你们生产队自己做的?你们社队企业真是什么都能干。”

“是啊,城里有零散买卖也有饭店,还办了个砖窑厂,更别说这那的其他买卖。”

“还在县里的红旗农贸市场办了个点心铺子吧?那铺子真好,东西齐全又好吃,我听我城里的同事都说好!”

王向红乐呵呵的笑,抿了口酒说道:“王老师懂经济,他会搞这一套,把我们生产队的经济确实搞的不错。”

“等虹嫁过来,什么不用干,跟着享福就行了。”女方家属继续恭维。

王向红说道:“反正嫁过来好好过日子,那就是我们王家人,别的不敢说,一份工分和一份分红少不了。”

“分红跟着我们自家人走,工分是看她干点啥,心灵手巧的话能去饭店、纺织或者烘焙上,那也能跟大老爷们一样拿强劳力的工分!”

家属一句‘什么不用干’让王向红不太高兴,但老队长不发火,笑呵呵的用一个收获便把话题点明了。

嫁进王家的媳妇肯定得干活,不过干活有收获,且收获很不错。

女方母亲很动心,急忙说:“我家虹行的,别的不说,手巧的很,能修能缝能补也会做饭……”

“是,王队长你放心,以后随便用,给她什么活都行,都能干好。”其他人纷纷帮腔。

倒是女方大哥很稳重,问了一句重点:“你们社队企业是不是人满为患了?还能有空位子给后面嫁进来的小媳妇吗?”

这话也很有技巧。

他不给自家妹妹问活,而是给‘以后嫁进来的新媳妇’问,一下子把自己的朋友搞得多多的了。

王向红说道:“肯定有,马上我们就要办起个罐头厂了,到时候有的是活——活不累,就是挑选小鱼放入罐头里……”

“嘶!”倒吸凉气声音响起。

女方大哥惊讶的问:“你们还要办罐头厂?有电有机器有市场吗?”

王向红看向王忆。

王忆沉稳的说:“有、都有,我们不光要办罐头厂,后面还有其他的发展项目呢。”

有人便急忙问道:“能不能给我们也安排个工作?累的脏的不要紧,我们家里人都能吃苦能受累!”

这话,王忆可不好接。

王向红举起酒杯说道:“后面日子还长,咱们不着急,只要是一家人,那以后还能没有个再打交道的机会吗?”

“喝一口,这一口祝咱们国家繁荣昌盛!”

这顿饭吃完,王向红稍微亮了亮生产队的底子,订婚的事便决定了。

相亲式婚姻如同生意。

双方各亮筹码,先确定关系再积累感情。

其实天涯岛的情况在整个福海地区都有名,女方父母愿意嫁进闺女来。

只是有生产队的当家人过来做个保障,比如保证说能给新媳妇提供分红、提供工作,这样家里人心里更踏实。

王向红有这个分量。

一口唾沫一个钉!

他在福海农村地区很有名,外面的人都把‘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句话反过来形容他王向红:

流水的营盘铁打的官。

从他退伍回到天涯岛,到了今年已经有三十年了。

三十年来基层政权的体制几经变革,从村长、初级社长到公社化后叫主任,后叫生产队队长,反正天涯岛的这些职务一直是王向红的。

历数全县各村庄,他是少有的几个从解放初期至今一直在台上的大队干部之一,名声极好。

甚至在他带领下,别看王家前些年穷,可名声依然好:王家人都以王向红为榜样,自觉的维护岛风岛规,不偷不抢、助人为乐。

最后喝着酒,女方家里人也盛赞王向红和王家人:“王队长就跟以前的清官一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是真的,我们队长凡事先想着旁人,从没有干过以权谋私的事。”

王向红借着酒劲也自夸了一句:“这都是党员干部应该的,怎么说呢?占小便宜吃大亏,做人不能想着去沾光、去找好处,要想着付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