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我在1982有个家 > 第496章 热火朝天上工忙

我在1982有个家 第496章 热火朝天上工忙

作者:全金属弹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11:17:06 来源:88小说

旋耕机出击,其他班排组的人只能呆若木鸡。

机器的力量是惊人的。

在机器面前,人力的效率完全不够看。

只见王祥赖摁住机器,前面两个社员拖拽,机器‘呜呜’的咆哮着,然后便掀起冰冷坚硬的泥块,将硬泥打的松散起来……

得需要十个人干半天才能打散一垄的硬泥,机器一趟过去,三个人没用半个钟头把这硬泥给打蓬松了,更多的社员上铁锨锄土即可了。

左右班排组的人不干活了,拄着锄头柄、铁锨柄在那里呆呆的看。

治安队还以为他们在偷懒,气势汹汹的过来嚷嚷:“怎么不干活了?还没有歇工哩,你们全停下干什么?”

“这么快就没力气啦?刚才看你们吆喝的挺凶的,就是……”

“你们别嚷嚷,过来看,你们看天涯岛用的是什么东西?”一个村干部不耐烦的打断他们的话。

治安队队员狐疑的看过去。

我草!

这是什么机器?

有人见识广,挠挠头说:“这叫松土机?我姑妈是鲁地的,她们那里耕地有机器,不过是用拖拉机拖着的,这怎么一个人就能扶着使用?”

两边班排组的社员哭丧着脸说:“娘咧,这可怎么比怎么赛?人家有机器!”

机器轰隆隆的开动。

天涯岛这边的社员都已经有经验了,他们铁锨挥舞的飞快,迅速装满了一筐子又一筐子的烂泥。

王祥赖将铁锨插在地上,往手里一吐唾沫搓了搓,挎上肩带抓起车把手,推着车子大踏步的往外走。

九点多钟的时候阴云更浓,风开始吹的凛冽起来。

降温了。

但是社员们不在意,干的热火朝天、头顶冒汗,顶着寒风继续忙活。

秋渭水和钟瑶瑶来送饭。

为了保持社员们充沛的体力,王忆准备了足够的食物。

上午加餐是加八宝粥。

成品八宝粥放入淡水后煮过后又焖了半个上午,里面的大米、糯米、红豆、红枣这些东西都已经焖的软烂适宜。

此时打开粥桶,热气带着香甜气息往外喷涌。

王忆挥挥手,喊道:“来,同志们歇一歇,喝一碗热粥继续干!”

大家伙纷纷放下手中活计围上来。

秋渭水拿出带来的大海碗,用大海碗来分八宝粥。

其中给大迷糊是直接弄了个搪瓷缸子。

大迷糊直接在衣服上擦擦手,端着搪瓷缸子一边暖手一边吸溜热粥。

这年头来上工的劳力都不讲究卫生,再说现在淡水紧张,他们跟大迷糊一样都是把手往衣服上擦一擦,然后排队接海碗喝粥。

反正赶海工时候穿的都是破衣烂衫,脏了回去让婆娘洗一洗就是。

王祥赖推着车子回来拿自己的粥,他先吸溜了一口,笑道:“真甜真香啊,王老师这粥好,这就是学生娃早上喝过的八宝粥?”

王忆说道:“对,明天腊八节,生产队已经给社员们分了腊八粥,比咱们喝的这个八宝粥还要好,估计竹子不舍得喝,等你回去你们爷俩一起喝。”

王祥赖倚在堤坝上笑起来:“行,回去喝又香又甜的粥,这个冬天不带冷的。”

“这次来赶海工就不冷。”此次来上工社员中年纪最大的王富贵说道,“以前来赶海工,特别是70年那年,真是冷煞人了。”

王祥赖吸溜着热粥问道:“70年就是过来修的这防浪堤对不对?”

王富贵点点头:“对,那时候赶海工是真的厉害,现在赶海工才五天六天的,那时候得五六十天……”

“改革开放了,政策不一样了,一直到77年的时候赶海工还是五十多天。”有人说道。

王富贵说道:“但70年那次记忆最深刻,干的就是这防浪堤工程。”

“整个工程分了两期,一期工程是68年春,翁洲地委先组织全市民兵首先进行了内层堤的建设,又累又危险。”

“咱们社员干的是第二期,第一期从68年干到70年秋,然后70年冬咱们广大社员听从号令来开挖拓展海道,一共完成土方得有二百万个立方,工日是九十万个。”

王祥赖抬起头说道:“我有印象,那次动用的劳力多,得上万人吧?”

王富贵摇摇头:“不止一万,咱们干了多少日子?不得六七十?算算工日,动用的工人得一万多。”

王忆说道:“那场面可就壮观了。”

王富贵卷了一支旱烟叼进嘴里,笑道:“绝对壮观,王老师你可以想象一下,就这海道枯水之后里面竟然有一万多的壮劳力。”

“你站在大坝上头往左看、往右看,只要是眺远望去,那不管哪里都是人,人头攒动啊!”

“说句不夸张的话,真跟一堆堆的蚂蚁一样,隔远了看,这人群真就是蚂蚁群,蚂蚁一点一点的啃树叶,咱们社员一点一点的啃海道。”

旁边的人补充道:“这话说的一点没假,咱们现在看到的海道虽然堵了淤泥,其实它整体还是很宽很平坦很深了,往回数到70年的时候可不是这样。”

“当时海道都是乱七八糟的东西,石头、烂海藻、淤泥之类的,现在咱们站的地方都是我们在那个年代用人工给赶出来的,一车一车推出来的!”

“不只是推出来,有些施工地段太艰难了,没法用车子,是用人工使篓筐抬出来的。”再次有人补充说道。

有蹲在防浪堤上喝粥的人眺望了一阵后顺着防浪堤滑下来,说道:“哎,看二排、看二排,他们还挺有办法的。”

二排还在努力追赶他们的进程。

动辄上千斤重的土泥车子要从海底推上堤坝实在太难了,于是二排想了办法来拉车。

他们就地取材,把一辆用处不大的木制小推车倒过来,卸掉橡胶轮胎只留下轮毂,然后固定在河岸上。

空荡荡的轮毂外面一圈是内凹的,于是社员们就环绕轮毂一圈搁置上一根缆绳,缆绳一头绑了铁钩子的伸向海底,钩住装满泥土的大推车。

而缆绳的另一头自然留在堤坝上,并由两人一组民工攥在手中。

他们利用小推车的轮毂做了个滑轮。

这个东西叫滑车,土滑车。

有人推着一辆大推车到坡道底下,这样用铁钩子勾住车子前面,堤坝上的民工转身将绳子勒在肩膀上,二排排长黄志武挥舞手臂喊道:

“拉滑车!”

两个民工便从防浪堤往下溜,利用力量和重力势能共同转化为拉动大推车的动能。

于是两个民工到了河底,大推车便被推到了堤坝上。

而推车汉子不再像以前那么辛苦,上了堤坝推起车子可以直接往堆土场猛跑。

效率提高了。

之前他们队里的汉子推车上堤坝后得停下喘口气歇一歇,现在可以一鼓作气直接推着车子到堆土场。

其他班排组看到后大感兴趣,纷纷把带来的小推车翻倒做土滑车。

王忆见此很佩服黄志武脑瓜子的灵活性,赞叹道:“难怪老黄能当队长,这家伙有两把刷子。”

王祥赖不屑的摇摇头:“这算什么刷子?土滑车早就有了。”

“别说土滑车了,70年的时候我们都竖起吊杆来做了正经的吊车。”王富贵跟着说道。

王忆想想也对。

土滑车或者滑轮吊车不是什么高科技、高技术用品,老百姓确实没有文化,但不代表他们没有知识,生活中处处都需要知识。

他问道:“既然这样,为什么咱们队里不设置上土滑车呢?咱们也有小推车。”

王祥赖还是摇摇头:“王老师,别弄,这个东西有危险的。”

“拉滑车来助推大推车虽然轻松了,可是小推车的轮毂搭上绳子后不稳定,不管你小心不小心,拉滑车的途中缆绳都容易从轮毂上脱落也容易磨断。”

“你想想,缆绳一旦脱落了……”

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堤坝上的黄志武突然一声惊呼:“快停下!”

晚了!

钢铁轮毂太滑溜了,‘呲溜’一下子,缆绳从里面脱落下来。

这样滑轮就不存在了,缆绳顿时松弛了,推大车的劳力本来正在轻轻松松,随着力量突然变大他没有怼住大推车,车子立马往下倒退。

拉了滑车向河底方向奔跑的两个社员更惨,他们本来为了能拉动车子上升自己双臂要使力气,同时靠往下跑产生的重力势能一起拖动车子。

缆绳脱落,力气便使空了,他们本来是从堤坝上往底下跑,他们拉着缆绳是在拖拉车子上升,同样,车子给他们一个反作用力,让他们可以沉稳下降。

如今没了这个反作用力,他们又在使劲往下跑,就一下子跑空了,加速冲了下去……

前面社员一头撞在了地上,后面社员情况还好一些,直接怼在了他身上。

可这样一来前面的社员就遭受了双重伤害,那惨叫声确实挺凄厉的。

不少人看到这一幕忍俊不禁哈哈笑,还有的说:

“黄金龙你的腚眼子得多紧啊,还得后面那伙计跑着往里插……”

“没别断牛子吧?”

“好家伙啊好家伙,这一招我懂,在古书里这叫老汉推车!”

黄志武听到他们的话气炸了,喊道:“快不去看看大龙和东子的情况!”

他们队里社员扔掉家伙什跑过去。

防浪堤没有多高,两个社员情况还不错,后面社员有肉垫子所以没出事,就是前面那个以脸刹车的时候搓破了面皮。

有人招呼赤脚医生,赤脚医生拎着药箱过来先用清水洗脸再抹红药水。

红药水跟血似的,一抹半边脸,看起来着实有些瘆人。

周围班排组的劳力都顾不上干活了,纷纷上去围着看热闹。

王祥赖说道:“黄队长,土滑车很危险的,你们最好还是别用了。”

“老话说的好,一分价钱一分货,一股力气一寸工。赶海工没有技巧,就得下力气,否则国家找咱们庄户人家来忙活干什么?”

王富贵也说道:“你们这次还算好的,是绳子脱落不是断了,它脱落了好歹有轴承挡住了,要是绳子断了才麻烦。”

王忆也发现了。

土滑车绳子脱落问题不大,因为缆绳最后还是会卡在车轮处,能缓冲一下给推车的劳动力留下反应时间去顶住车子不下滑。

真正会伤人的不是从两米多高的防浪堤上冲下去,而是大推车没有稳住倒退下来。

要知道这车子上可有上千斤的泥土,这些泥土连带车子砸在人身上会是什么下场?

黄志武脸色一阵红一阵白,这时候他们连队干部过来了。

叶辰跑在最前面,问道:“什么情况?”

不等有人说话他看到了防浪堤上的小推车和脱掉轮胎的轮毂,顿时发了脾气:“怎么还用小推车做土滑车?前几年不就说了不让用这东西了吗?”

“哪年工地上没有土滑车出事导致的伤情?不用说远了,就说去年、不对,是前年、81年的冬天,那次泽水公社陈老四和龅牙让掉落的大推车一个砸断腿、一个戳断肋骨,这件事你们忘了吗?”

黄志武低下了头,低眉顺目的说:“领导,我错了。”

王忆去研究了一下小推车轮毂,说道:“领导,其实做土滑车是个加快工期的好办法,只要把这个轮毂外面设计上个防脱钢圈就行了,通过钢圈把绳子卡在轮毂面上。”

叶辰说道:“这得焊接吧?要焊接就会伤了小推车的轮毂,不值当!”

王忆说道:“是要焊接,但不必把钢圈焊接在轮毂上,就是把一片……”

“算了,别费这些功夫了。”叶辰不耐烦的打断他的话,“王老师,咱们不捣鼓了,赶海工就是个卖力气的活,咱们老老实实卖力气吧。”

他挥挥手喊道:“行了,同志们别看热闹了,没有热闹可以看,都继续忙活自己的工!”

《仙木奇缘》

王忆还想给他介绍一下自己的想法,但人家并不领情,驱散围观人群后便走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老老实实上工就得了,费这么些劲干什么?

王祥赖也拉了王忆一把说:“王老师,你是有办法的人,肯定能把土滑车设计的安全起来。”

“不过没那个必要,这拖动土滑车得一趟接一趟、一车连一车,是吧?上上下下、反反复复的,拖车人得扛着缆绳拖,几天下来就把衣服给磨破了,不值当。”

这话说的王忆哭笑不得。

这是什么理由呀!

后面社员们的干劲都被鼓起来了,越来越足,工程进展快了起来。

因为连部不光给他们送热水、送干粮,还送来了一台发电机和一台录音机、两个大音响。

录音机连上了俩音响,透过音响有戏曲声音传进大家伙的耳朵里:

“马大保喝醉了酒忙把家还,只觉得天也转来那个地也转,为什么那太阳落在东山下,月出正西明了天哎明了天……”

“今天的生意没好运,一天也卖不了几个铜钱,我马大保心内烦,抬腿走进了烧酒店,掌柜的你给我打上二斤酒,再给我弄盘炒三鲜,哎别看我衣裳穿的破,我喝酒从不少给钱……”

就跟渔汛大会战一样,赶海工也需要鼓舞劳力干劲、活跃工地气氛,丰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连部播放了吕剧。

这段吕剧可不一般,是吕剧表演艺术家李岱江老师所演唱的《借亲》中最有名的一个选段,叫马大保喝醉了酒。

社员们听着戏曲干劲更足。

连部的领导们时不时的还举着大喇叭过来喊一嗓子:

“当日事、当日毕,今年的工,今年完成。今年任务重,需要赶工期,工期不成不准回家,想搂老婆抱孩子?不行……”

“还是老规矩,谁先进、谁收到表扬,哪个班排落后,就点名批评班排组的领导干部,都给我有点数,都给我把膀子甩开了……”

阴天看不见日头不知道什么时间了,不过下工的铜锣不会错,到了中午头铜锣便‘砰砰砰’的敲响了。

这样营部的领导们喊一声‘歇工’,连部的干部们收起喇叭招呼各班排组列队去食堂吃饭。

热气腾腾、人声鼎沸的工地顿时变了氛围,社员们揉着酸疼的肩膀开始唉声叹气。

死命干了一上午,这时候终于可以歇息了,可感觉到身体上的疲惫和劳累了。

有些人爬上防浪堤后直接瘫倒在上门,四仰八叉的只顾着使劲喘息。

天涯岛的社员觉悟高、积极性足,别人下工我不下工,他们闷着头还在干。

其他班排组几乎都停下了。

多数队伍歇息一下喘口气后赶紧列队去往食堂抢饭吃。

但有的班排组是带着牲口过来的,要么是牛、要么是骡子或者驴,让它们来拖大推车,这样人就轻松了。

牲口是珍贵的生产力,外岛的环境和条件不适合养牲口,所以不管是牛是骡子还是驴,对各村庄、生产队来说都很宝贵。

这些班排组的干部们歇工后顾不上歇息,他们得安排赶牲口的车把式们先安置牲口,该上水要上水,该喂饲料得喂饲料。

一个个班排组列队从堤坝上经过,看到天涯岛这边还在忙,有干部便提高嗓门说:

“看看、都看看,人家这生产队在抢着争先进,咱们村不行啊,忙活的差远了,咱们干的差劲了。”

“我说你们可不能让我的脸掉地上被人家当屁股垫子坐着玩,下午开始都得加把劲!”

社员们压根不管干部们的话,争什么先进?先进给几个钱?现在都要挣钱!

不过他们不介意说几句酸话来放松放松,纷纷拿着天涯岛和邻近的金兰岛开炮:

“这是长龙的天涯岛,老先进队集体,咱们能跟人家比吗?”

“就是,咱们跟他们隔着十万八千里,比不着,倒是金兰岛在旁边——黄志武,你们队里的工让人家拉下好几圈啊!”

“黄队长你还有脸去吃饭?别吃了,加班加点的干吧,你们就在榜样生产队旁边,得学习榜样的精神……”

“滚你**的蛋。”王祥赖暴躁的骂了一句。

立马有人撇嘴说:“哎呀呀,跟你们开个玩笑而已,怎么还开不起玩笑了?”

王忆一听这话捡起个土坷垃直接砸在那人的身上。

那人一愣,随即勃然大怒,抄起地上一根木棍冲到了防浪堤上怒吼道:“你干什么?欺负人?”

王忆说道:“哎呀呀,跟你开个玩笑而已,你怎么还开不起玩笑来了?”

那劳力顿时涨红了脸。

他们队里人过来把他拉走,纷纷说:“开玩笑而已开玩笑而已,别当真。”

“都是一个县里的,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走走走,快去吃饭。”

“听说今天中午有菜!白菜炖粉条,快点去呀!”

各队伍顿时加快了脚步。

人群先后远去,留下牲口慢慢悠悠的走。

车把式们挥舞鞭子甩出鞭花来,吆喝着牲口晃荡晃荡的走向林子找避风处给牲口歇歇。

牛脖子上有铃铛,骡子驴的脖子上也有铃铛。

清脆的铃铛声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花一路响。

王忆看着他们的背影,他感觉这一幕还真挺有年代氛围的。

时候差不多了,他招呼社员们停下回去吃饭。

王东虎凑上来问:“王老师,中午头吃啥啊?”

王祥赖推开他不耐烦的说:“你他么是个饭桶呢?就你能,一上午没个声响,到了吃饭的时候你先问问吃什么——不管吃什么,还能少得了你的份?”

王东虎嘿嘿笑起来。

王忆说道:“中午吃好饭,听说过西北的大盘鸡没有?”

一听这话,劳力们很亢奋:“哈,中午吃大盘鸡?”

“大盘鸡是个啥?这东西很好吃吗?”

“你听听就知道好吃,大盘鸡,一大盘的鸡啊!”

“那太好了,中午吃鸡肉吃个够!”

王忆说道:“等等,你们误会了,中午不是吃大盘鸡,我就是问你们知不知道什么是大盘鸡,不知道的话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子。”

他放好工具带领劳力离开。

王祥赖推上了小车,小车上放上了旋耕机。

不能不防!

这个东西可太珍贵了,很容易遭了贼手!

王忆说道:“你别担心,有治安队在值班巡逻呢,什么工具都丢不了。”

王祥赖反问他:“要是治安队自己偷呢?”

这话还真没法回应。

他们回到营地一看,一口大锅里被吊在地窝子上接受火焰的炙烤。

钟瑶瑶身边放了个泡沫箱,有人掀开箱子盖,里面是棉被。

打开棉被,热乎乎的面香味便迎面而来。

全是烤饼!

焦黄焦黄的烤饼!

秋渭水急忙说道:“先盖上箱子盖,别让热气都跑了,这是出炉后就被我们买下包起来进行保温的烤面饼,待会泡羊肉汤……”

“羊肉汤?今天中午头吃羊肉汤呢?”大家伙顿时惊喜起来。

他们放下箱子盖去打开锅盖。

锅里浓白的汤水在沸腾。

热气腾腾!

切成大块的羊肉随着中央沸腾的羊汤而缓慢的翻滚着,看上去就过瘾。

王忆说道:“咱们中午吃西北另一道名吃,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是最适合重劳力的食物。

想想吧,西北的汉子冬天面对漫天严寒,吃上一顿羊肉泡馍扛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出去战风雪、斗狂沙,真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而且羊肉泡馍有肉有饼也有汤,特别是汤里可以煮粉丝,再加上胡椒粉、辣椒油,稀里呼噜下肚子,不管上午干了多重的活、这会有多累,都能满血复活!

王忆还给社员们准备上腊八蒜。

外岛人不爱吃生蒜,可腊八蒜却喜欢,这种蒜已经没有了生蒜本身的刺激性,只留下酸甜可口的滋味,很适合开胃。

一颗蒜瓣一口下去,大口吃着再用筷子拨拉一块饼进去,吃下肚子,浑身暖洋洋。

王祥赖是干吃饼,他举起饼示意:“这东西真香,是在港口那个羊汤铺子买的?我听村里的妇女说过,王老师你请她们吃过这东西。”

王忆说道:“对,就是那家的饼。”

王祥赖说道:“等、等赶海工结束,我去买点饼带回去给竹子,他没吃过这么香的烤面饼。”

四十条壮汉二百个烤面饼,一扫空!

这样他们还有肚子去吃羊肉。

每人一大碗羊肉,汤管够但羊肉都是定量的,于是他们先吃饼先喝汤,最后才来吃肉过过瘾。

多数人是半碗肉最后细嚼慢咽的吃掉,吃的打饱嗝,一打嗝全是羊汤的滋味。

心满意足!

这时候去食堂打饭的人才断断续续的回来。

一群人满嘴叫苦:

“我草,上工时候没看见这么多人啊……”

“妈的,一个个真能抢,我家狗抢屎都抢不过他们……”

“你们打到紫菜蛋花汤了吗?我就抢到了两个玉米饼和一根咸萝卜……”

“什么紫菜蛋花汤?里面有蛋花?草,我的蛋往外喷次浆进一锅水里,那蛋花也比这汤里的多!”

唯有金兰岛一伙人没有怨言。

他们贼眉鼠眼、鬼鬼祟祟的从松林里出来,剔牙的、咂嘴的、回味的,看起来是去吃了一顿好的。

但他们回到营地之后又忙活起来。

金兰岛没有帐篷,住宿全靠窝棚子,他们挖的地窝子多,挖出来的土就多。

黄志武领着人用海水和泥配合石头垒了两个灶台,一个煮饭,一个烧菜。

灶台里外用铁铲抹的板板整整,留出烟道和柴火道,放上大铁锅,还真是像模像样。

王忆看看自家的地窝子里生火煮饭的架势。

还比不上人家专业呢!

各队领了干粮回来后都要埋锅造饭,光靠这干粮撑肚子可不行,赶海工是重活,必须得上油水,否则干上一天人就起不来了。

一时间,营地各处炊烟袅袅。

担当炊事员的劳力们挥舞铲子忙活起来,菜勺子碰着铁锅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热锅凉油、葱花下入,野地里到处飘荡着饭菜的香味。

劳力们或者叼着烟袋杆或者抽着旱烟,围着锅子等着吃饭。

一个个眼睛盯着锅子,嘴巴咂巴着,就跟小鸟面对带着虫子回来的老鸟一样,嗷嗷待哺。

还有的班排组有勤快人,下工后还去捕鱼了,这会用芦苇草穿着鱼鳃带着几条鱼回来。

他们是去河里的水洼子抓了鲫鱼回来,专门用来炖汤。

鲫鱼汤好东西,下奶。

鲫鱼被开膛破肚、刮去鱼鳞,营地旁边偶尔也有小树,他们便用树枝穿过鲫鱼鱼鳃挂起来晒腥。

然后四处有招呼声:

“今晚熬鲫鱼汤喝?”

“对,晚上喝个鲫鱼汤,热热乎乎睡一觉。”

还有人拖着疲惫的脚步回来,嘴里骂骂咧咧:“他娘的,兔子都死光了?”

“早说了松树林子不长兔子,你非得去找……”

“放你娘的屁,70年我就是在这里赶海工,一天能逮着一只兔子……”

“等下雪吧、等下雪吧,下了雪就能看见兔子脚印了……”

听到这番话,黄志武和麾下的金兰岛社员纷纷偷笑。

王东虎注意到了,问道:“噢,你们去松林里逮兔子来着?”

黄志武赶忙说:“别瞎说,我们哪里去逮兔子了?兔子那么好逮呀?”

旁边的黄金龙搓着胯骨说道:“就是,我们还没吃饭呢,你没看着我们刚刚生火造饭吗?”

王忆过去看了看他们锅里煮的小米粥,然后撇撇嘴。

肯定吃过好的了,否则光靠这稀薄的能当镜子用的小米粥,怎么能扛的住一上午赶工的饥饿?

上午干了这一场,他是真感觉劳累!

赶海工、上河工也太绝了,一般人真是受不住这样的辛苦。

他的感觉没错。

中午吃过饭,下午继续上工,又是这么一顿苦工,一直忙活到天色黑了才收工。

天涯岛这边还是吃自己带的伙食,晚上吃两顿,先趁着各班排组去打饭煮泡面吃,加鸡蛋,一人俩鸡蛋全吃上。

然后等到午夜的时候下水饺再来一顿。

两顿少食多餐,对胃更友好,而且这样能更好的补充体力。

他们回到营地后下上了白象家的汤好喝,水开了打碎鸡蛋进去搅和。

就在锅子里飘起香味的时候,他们听到了尖锐的哨声,还有人在大喊:“抓逃工、抓逃工!”

等着开饭的劳力们纷纷起身往哨声响起的地方跑。

这是赶海工的规矩。

有劳力吃不了苦头或者出于别的目的而从工地逃跑,那么全员都有责任去抓他们。

类似部队抓逃兵。

这下子,营地里更热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