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我在1982有个家 > 第488章 水产技校择址(求票哈)

我在1982有个家 第488章 水产技校择址(求票哈)

作者:全金属弹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11:17:06 来源:88小说

在天涯岛上办技校。

王忆愿意为此进行赞助,哪怕他自己掏腰包然后以生产队的名义对技校进行赞助也行。

别说对于海福县来说了,就是对于翁洲而言水产技校这种单位也很有分量。

现在的技校不给予学历承认,只是传授技术、培养专业人才,所以对于向往铁饭碗和非农户口的渔民来说才是鸡肋。

毕竟如今外岛的渔业主要是捕捞业还不是养殖业,等到养殖业在未来占据外岛渔业的半壁江山甚至是只手遮天的时候,渔业人才会受到重视的。

再说高云说过了,水产技校不只是培养海水养殖人才,以后逐渐的还会开设海洋工程类、制冷与汽修工程类、机电工程类、经济贸易类、食品工程类的课程。

在大学扩招之前,这学校可以给外岛培养一些人才。

而王忆看中的显然还不是技校的科研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他看中的是技校里头的人。

如果这所技校可以落户天涯岛,那进入二十一世纪学校人员数目怎么着也得是个几百人甚至千人级别吧?

总不能更少吧?

要知道学校的人可都是少年,天涯岛要是有了这么多少年加入,那岛屿还会逐渐荒废吗?

绝不可能!

王忆之前为什么拼命的给天涯岛拉人才?

除了要靠这些人赚钱之外,更大的考虑就是把天涯岛给发展起来、把人给留住,让岛屿始终可以热热闹闹的。

这样如果岛上可以开设一所技校,那他还会愁以后岛屿没落吗?

只要技校不搬走,天涯岛就是外岛最热闹的岛屿,到时候社员们有钱赚,而技校师生又会连带着发展起餐饮、医疗的行业——

这背后蕴含的消费力才是重点。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值钱?人!

人就是最值钱的!

还有一个水产技校也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到时候生产队搞水产养殖,那技术员不就来了吗?

甚至到时候他们还有免费劳动力可以剥削。

技校的学生又能干又便宜,多好……

王忆比高云还要清楚这所学校能给天涯岛带来的好处,所以他很积极的提出要推动水产技校落户天涯岛的构想。

高云这边却误会了王忆的意思。

他谨慎的说:“王老师,水产技校是国家扶持的项目,所用土地是不会给土地转让金的,只会每年给出一定的租赁补助,而且这给的钱不会很多……”

王忆笑了起来:“你以为我盯上了建学校的这些钱?”

高云坦然说道:“水产技校在佛海投建的时候,确实让当地人赚了一些钱,其实……”

“其实我们天涯岛可以划出一部分地皮给水产技校使用。”王忆接着他的话说道。

在王忆少年时代曾经看过一个故事,这故事让他记忆犹新。

话说在二战刚刚结束的时候,联合国才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经济萧条,联合国成立了总得有个容身之所,最理想的地方自然就是纽约了。

但联合国各国成员大都才刚刚从战争中解脱出来,哪里有钱买地?更何况,纽约的地价寸土寸金,谁能出这个钱呢?

就在联合国不知该如何是好时,美丽奸的巨富洛克菲勒挺身而出了,他在和家族成员商议后拿出了870万美元,在曼哈顿东岸买下了一块儿巨大的地皮,而且把这块儿地皮无偿捐献给了联合国,让他们在这块儿地皮上盖联合国大楼,以此来解决联合国的燃眉之急。

当时很多财团嘲笑洛克菲勒家族的决定,然而洛克菲勒家族却坚持对联合国的赞助:

因为联合国的这块地皮周围的土地也都是他们洛克菲勒家族的。

于是随着联合国动工完成后,周边的大片土地也都开始迅速增值,水涨船高,一时间各大酒店,餐厅以及居民居住地都在这边动工。

就这样洛克菲勒依靠着无偿捐赠联合国地皮这一方法让他们至少赚了十几亿美刀……

这事是真的假的?王忆不敢说,因为这故事是他在《读者》和《知音》上看到的。

不过这故事确实是有道理的,王忆相信水产技校要是能在天涯岛投产,那水产技校就可以成为天涯岛的联合国总部。

他给出了很好的条件。

这条件太好以至于高云有些不敢相信。

还好这年代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简单,高云听说过王忆的所作所为,了解王忆的名声。

他选择相信王忆,因为王忆是叶长安选出来的孙女婿,而他是非常佩服叶长安为人的,他是县里叶派的人。

于是他再次跟王忆确定了天涯岛愿意赞助地皮、赞助砖瓦的事情后便高兴了,握住王忆的手拍着他的肩膀对左右赞叹道:

“我这几个月里处处听人说,福海出了个了不起的好后生,他知识渊博、大公无私、一心利人从不利己。”

“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我今天总算是见到了这个小伙子的为人!”

“让我感到高兴啊,特别高兴,鲁迅先生说,我们中华民族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如今就有这么一个人站在了我们面前,我要说——海福县不会忘记他!”

王忆客气的连连点头哈腰。

领导抬爱了。

不过这件事不是高云自己能决定的事,甚至不是海福县内能拿定主意的事,他还要往上级主管单位打报告,由上级单位来批复。

他接受了王忆的好意,并且向王忆道谢:“王老师你放心,你的这番心思我会牢记于心。”

“无论学校最终建在哪里,我都会把你的付出记在心里头!”

王忆说道:“我只是做出了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还请领导将我和我们生产队所有社员的心意转达给主管领导。”

“如今我们生产队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办起了社队企业,在多个经济行业取得了成绩、赚到了钱,这都是国家好政策的功劳,我们全体社员非常清楚这点。”

“所以我们抓住机会想要为国家做出一点贡献,请领导能转达我们的心意!”

高云说道:“好,这件事我一定会尽力促成。”

说着话他顿了顿,补充道:“没有意外的话,这件事肯定能成!”

他们还挺头疼水产技校的地址问题。

如今王忆给他们送来止疼药,他们没有不接受的道理。

高云赞赏了王忆的所作所为,王忆请他和相关领导去大众餐厅吃了个晚饭。

在饭局上王忆把天涯岛和水产技校的相关规划做了更细密的介绍,听的高云连呼‘你真是个人才’。

王忆做出的规划是很有可实行性的,因为他这份规划是设计院专业团队做出来的。

当然设计院没有规划水产技校,可他们规划了一所大号小学:

旨在二十一世纪外岛各村庄学生数量减少后,天涯岛以优秀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来吸引县里在岛上批设一座更大规模的小学,以解决各村庄剩余学生的上学问题。

这样他把小学的规划拿出一半来分给水产技校就行了。

高云听的开心、吃喝的也开心,当场对他做出承诺,就把水产技校设立在天涯岛上了!

吃过饭后天色就挺晚的了,但王忆乘坐侉子到码头,找了个顺风船回到天涯岛。

回到岛上后他去找王向红,把县里要开设水产技校以及他准备以生产队名义拉水产技校开设在天涯岛上的信息说出来。

王向红都听懵了。

我草!

我不该让你去替我开会,你这是开回来个大麻烦!

王忆示意他冷静,从经济、从发展前景等各方面进行解释。

这是一件大事。

以王向红的保守头脑,如果放在以前他压根什么都不听,他会直接发火。

但王忆的眼光确实没的说,做出的计划都能完成,带着生产队越发展越好——不光是钱,就连全队建新房的计划都完成了!

要知道砖窑厂现在天天出产红砖,让天涯岛成了全县甚至全市的明星村庄。

这几天来参观学习的队伍更多了,不光是村庄、生产队,还有一些企业单位也来学习。

砖窑厂成为了天涯岛的一颗明珠。

尽管它一直在烧钱,还未盈利过。

王忆这边继续介绍说:“咱们现在想要盖起学校来,但却找不到合适的工程队,靠大胆他们那个工程队可不行,这得需要专业的。”

“如果咱们岛上还要建技校,那政府肯定会联系好施工队,到时候咱们可以借鸡生蛋……”

王向红抽了一袋烟,最终敲了敲烟袋锅说道:“那你来负责这件事吧,你来办吧,你的眼光比我看的长远。”

“有些事情,你做决定就行,咱生产队听你的!”

王忆一愣。

老队长这是躺平了?

早知道他准备这么多说辞干什么?

不过他也从老队长的信任中感觉到了压力。

第二天依然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阳光是好东西,它是给渔家人送温暖的同志,也是帮助渔家人烘焙美味的好工具。

晒秋晒冬都是晒,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冬天也是。

前些天王忆他们带回来了黄嘴油带鱼,如今社员们就家家户户晒上了风带鱼。

此外还有昨天就在晒的红薯饼,经过一天的忙活,如今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摊上了黄澄澄的红薯饼。

渔家人对晒那真是充满了感情,晒秋晒冬晒尽天下万物可不是一句虚话。

现在天气冷了风也大了,不如秋天晒海货那般合适,可冬天事少可以赶海,家家户户多多少少的都有一些渔获。

于是相比晒秋的整齐,晒冬显得比较杂乱。

你家晒鱼鲞、我家晒虾皮、他家晒紫菜晒咸菜,数不尽的鱼虾蟹贝在风中飘荡、在阳光中舒展。

海风打着旋在岛上飘过,咸鲜的风味穿山越野。

只有红薯饼的味道是别致的。

王忆上午在岛上转悠着,欣赏着海岛的冬日风情。

周大圆过来买药,顺便跟王忆聊了聊海水养殖的工作。

王忆把天涯岛可能建起水产技校的消息告诉他,说:“要是这学校能建起来,你到时候跟着系统性的学习一下,把咱们的养殖中心给办起来。”

周大圆说道:“好,那我先等着学校办起来,到时候跟着学习进行系统的学习了,再去谋划生产队承包海域养什么吗?”

王忆说道:“不,我已经托人买网箱了,咱们先准备开展网箱养殖。”

“我从国外找一些资料翻译出来给你先进行学习——咱们养殖南美白对虾,这种虾你听说过没有?”

周大圆点点头:“我在报纸上看见来着,这是南美太平洋沿岸海域里的大虾是不是?能长到二十多公分的长度,我看见照片了,跟人的小臂这么长。”

王忆说道:“对,它们在自然情况下主要分布在美丽奸西部太平洋沿岸的热带水域,从墨西哥湾至秘鲁中部都有分布,以厄瓜多尔附近的海域更为集中。”

“咱们国家在改革开放开始引进这种对虾,并且就在过去一两年里刚完成了人工繁殖技术突破,可以进行人工养殖了。”

他早就计划着率领生产队发展海洋养殖业了,这才是天涯岛渔业的未来出路。

要搞养殖得选定好品类,对虾是上佳之选,而且个头大、鲜味可口的南美白对虾是上上之选。

这种对虾在历史上是七十年代末引进中国的,然后就在八十年代初期完成了人工繁殖,九十年代以后开始大规模进行养殖。

到了二十一世纪,南美白对虾就成为中国虾类养殖的主要对象,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陆的大部分地区都在广泛的养殖它们。

实际上现在要搞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是很困难的事,国内刚完成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可能就是在82年能够自主繁育虾苗了。

这种情况下,像是天涯岛之类的落后地区根本没法获得南美白对虾养殖资格。

可这东西在22年很常见,他可以从22年往82年带虾苗。

至于来路怎么解释?

不用解释。

天涯岛养殖的白羽鸡同样是当前年代很稀罕的禽类,就他们生产队养了这种鸡。

但自始至终没人疑惑过他们从哪里搞到了鸡苗,除了偶尔有人围绕这话题闲聊打发时间,实际上没人去认真的调查他们的白羽鸡是从哪里来的。

王忆选择南美白对虾当第一种养殖产品可不是一拍脑袋决定的,他是深思熟虑了一个多月才决定养白对虾。

经济价值高,好销售,现在在国内也完成了人工养殖,事少能赚钱。

再一个南美白对虾挺好养殖的,它们自然栖息区是泥质海底,从水深为0的泥沼地到七八十米的深水区都能养,二十一世纪很多就是在海边挖池子来养。

22年的天涯岛就养了这种虾,用网箱沉入海底来养,定时投放饲料即可。

南美白对虾对食物要求不高,饲料里蛋白含量超过百分之二十,它们就能蹭蹭蹭的长。

王忆为此还准备好了一份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百科全书,从对虾繁育技巧到常见虾病的防治都有所介绍,他买的是盗版书,这会便交给了周大圆。

周大圆很热爱学习,拿到这本书一看里面内容,又开始如饥似渴了。

生产队有很多人家在今天晒了红薯饼,他们看见王忆后就主动上来送红薯饼,有的还给周大圆准备了一份,让周大圆带到防空岛上去吃。

社员们对外来户都挺好的。

因为他们已经明白,这些人都是来帮他们生产队过上好日子的,人家这都是人才!

王忆强调过,要尊重人才!

拿到社员们给的红薯饼,王忆还挺奇怪的:“昨天才晒,今天就晒好了?”

社员听到这话哈哈笑:“那怎么可能?早就晒了,这是前几天晒的了,这两天晒的是新一批的。”

旁边的老汉说道:“也不好说,把这个红薯饼摊得尽量轻薄,然后日头好、风也好的话,一天就能晒的酥脆。”

“不过这些就是前两天晒的,”送红薯饼的社员说,“今年家里晒的红薯饼多。”

王忆笑道:“生活条件好了,也舍得吃了。”

有人便说道:“这个确实,不过要不然也舍得吃红薯饼。”

“咱们岛上能自己做的零食没多少,甜糕、油炸糕、柿子饼、炒栗子,也就这些东西,另外再弄点红薯饼,一年到头了,大人小孩都能解解馋。”

然后他们对周大圆说:“你吃红薯饼别直接吃,防空岛那边有砖窑厂,放到砖窑厂的透风口上烤一烤,滋味可好了,又香又甜的。”

岛上人家吃红薯饼就是要烤一烤再吃。

对于外岛子弟,他们对于冬天的美好回忆多少都跟红薯饼有关。

家里晒的红薯饼主要就是给小孩准备的,然后每天早上小孩起床后去灶台前看爷爷奶奶烧火做饭,经常会看到灶台口有烘烤的红薯饼。

烘烤之后红薯饼热乎乎、脆生生的,嘎嘣嘎嘣吃着很过瘾。

周大圆拿到红薯饼后就吃上了。

王忆不缺吃的不缺零食,他很缺!

以往他家里连红薯饼都做不成,条件实在是差。

拿到红薯饼他便想着回去给老母亲吃两块,王忆给他拿了药,让他帮忙给盛大哥带了膏药,然后就送他上码头摇橹返程。

他急着回去除了想给老母亲吃红薯饼,还想着赶紧去研究一下这本《南美白对虾养殖秘籍》。

这可是一本《秘籍》!

王忆从码头走下来,一路从社员们家门口经过,便一路看到了做红薯饼的大阵仗。

fantuan.

晒红薯饼往往是一家老小齐上阵。

大人要干活,小孩偷偷的吃。

红薯饼有两个时候最好吃,一个是晒制成功后在炉灶前烧烤着吃,还有一个是刚做好开始晒的时候。

此时红薯饼刚晒上,它本身还是绵软的,上面有熟芝麻有白砂糖,吃起来便绵软可口。

有些小孩子很懂事,看见王忆知道跑过来给王忆分红薯饼。

王忆一路走一路看,看到了好些人在晒红薯饼也看到了好些红薯饼在日光下散发着或者淡黄或者淡红的光泽。

他一路走也一路吃,鼻子里是香甜的气味,嘴里也是。

一袋子的红薯饼陪他度过了开开心心的一天。

无事可干他就跟王向红一起晒太阳,冬天的老百姓最喜欢的东西就是太阳。

冬天的日升日落也很漂亮。

上午的阳光青涩而温和,等到了午时太阳变白阳光变得炽烈一些,到了下午它的颜色大变,会渐渐染上淡金色。

时光渐晚,不知不觉又是黄昏到来,照耀了一天的光芒消散在海上。

落日之前是余晖撒遍海与岛,最终是一海滂沱的暗红,映照着圆圆而庞大的夕阳坠海不见。

接着是月亮升起来。

接着是渔火亮起来。

海风吹来火烧火燎的滋味和饭菜的香味,其中还有大人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

在这个饭香满溢、万家灯火的时候,县里的头头脑脑正聚集在会议室里加班开个晚会。

秘书们提着茶壶安静的进入会议室,给一个个茶杯添上热水。

水雾飘摇,被领导们夹在手指间的香烟烟雾也在飘摇。

雾气朦胧。

叶长安看着手里的一份报告说道:“高云同志,大中专学生定向委培的工作你汇报完毕了,那就聊聊咱们县里承办水产技校的事。”

高云说道:“好的,各位同志,咱们这座水产技校是相当难产。”

“大家伙都知道它在一个初创阶段就几经搬迁了,师生们和相关领导都已经很不耐烦了。”

“现在上级领导将承办技校的工作交由我县处理,我们得汲取佛海建校的一些经验教训,打一场漂亮的口碑战。”

叶长安说道:“那你先给同志们讲讲之前积攒的经验教训。”

高云说道:“水产技校在佛海主要是遭遇了三难,第一难是用水难。”

“佛海县和咱们海福县的情况相仿,生活用水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他们人口比我们还要多万余,渔汛时候的人口数量更会猛增好几倍,日常吃水一靠雨天积水、二靠山峰渗水,淡水资源供应很紧张。”

“而水产技校不论是此前在长山岛还是在后面的军营里吃水都很难,他们没有专属的水井,在长山岛是跟老百姓合用一口水井,到了军营就只能依靠一处水坑。”

“这两个地方用水都引发出了矛盾,跟老百姓合用水井有抢水的矛盾,依靠水坑取水呢,又有用水需求的矛盾。”

“军营后那水坑我去看过,储水量少、渗水慢,学校饮用水还有洗脸漱口洗衣服都靠它,很紧张。”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二号领导齐敏喝了口茶说道,“咱们选择建校地址得充分考虑师生的用水问题,得能给他们至少匀出来一口单独的水井。”

“下面呢?高云同志你接着说。”

高云点点头道:“好,第二难是乘船难。因为水产技校的专业性质,他们不能在主岛建校,要在一座拥有优质海情的岛上建校,这样就需要解决航运难题。”

“佛海与咱们县里一样都在去年成立了海航客运公司,可是客运船走的是固定路线,技校起初所在的长山岛不在这路线上,导致师生们要进出学校只能通过县里给他们调拨的一艘小船。”

“这船虽然是机动船,但抗风能力差,通航时间常常受制于天气变化。”

“风力小的时候航班正常,风力大的时候就得停航,有时候碰到大风刚过,风力虽然减小了可海浪没有减小,学生们进出学校就只能冒风出行。”

“小船碰到大浪什么样子咱们都知道,这乘船就跟坐疯马一样,人在船上上蹿下跳、左摇右晃,晕船的学生真能给折腾坏了,头昏脑涨是轻的,呕吐是常见的。”

“那真是吐尽了食物吐黄水,吐完了黄水吐气……”

高云摇摇头:“各位同志你们是没看见那个场景,确实把一些晕船的老师学生折腾坏了,不少学生就因为这点而退学了,连学费都不要了,坚定要退学。”

有干部吸了口烟说道:“这个事我听说来着,我认为这些退学的学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提前退学是好事,免得浪费国家师资力量培训出来一些少爷技术员。”

“诚然,技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我认为这是应该的。”

“因为艰苦的条件可以使学生们逐步养成艰苦、朴素、节约的习惯,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增强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

“齐敏同志,您说是不是这样?”

齐敏看向叶长安:“叶领导,你觉得呢?”

叶长安笑了笑说道:“我觉得吴主任说的很有道理,这样,吴主任,你明天开始步行来上班吧,顺便把你办公室的炉子给撤掉,以保持你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

庄满仓嘿嘿的笑了起来。

他友好的看了眼吴主任,心里说:这傻逼。

吴主任一愣,说道:“啊?叶领导,我的艰苦朴素是经过组织检验的,以前条件差的时候,我可没有叫过苦,现在我也没贪图享受,是条件允许了。”

“那你这里条件允许了,技校师生们的条件就不允许了?”叶长安继续笑,“咱们现在开会就是要给水产技校解决困难条件,让他们教师可以专心教学、学生可以专心学习。”

他对高云点点头说:“高云同志你继续往下说,还有一个难点是什么?”

高云说道:“是物资供应困难,生活物资和医疗物资等各方面物资供应困难……”

他把水产技校所在岛屿过于偏僻而导致物资供应不足、不及时的事说出来,特意提到了医疗资源供应不足所造成的困难:

“水产技校在长山岛刚开第一个礼拜,有学生可能水土不服导致严重的上吐下泻,人都虚脱了,这只能送去医院救治了,可长山岛跟佛海主岛还隔着距离呢,怎么办?”

“没办法,他们只能连夜赶往主岛。”

“偏偏晚上小机动船又停航了,于是教师只能发动几个力气大的学生轮流摇橹送同学上主岛,到了主岛又抬起了担架,由老师打着手电、学生轮流抬担架赶往县医院。”

“佛海的地势又不好,先上坡再下坡,走山路、抄近路,总之等把这学生送到县医院的时候,陪同而来的教师和学生都已经累的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了!”

“这还不止,陪同的学生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学习,他们还得连夜赶回学校,先不说晚上摇橹行船的危险,就算他们一路顺利的回到学校,这是不是也得下半夜了?”

叶长安说道:“所以咱们要给水产技校选择地址,需要选一个吃水容易、交通便捷、物资保障能力足且可以供应海域提供实操条件的地方。”

高云说道:“对,必须得找这样一个地方,满足这四个条件的地方。”

叶长安说道:“那同志们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吧,你们有没有合适的选择?”

吴主任说道:“各位领导、同志,我先抛砖引玉吧,我有这么个地方,是黄土乡的大鱼岛。”

“大鱼岛不行。”齐敏摇头说道,“李家坡的归国华侨乔安全同志要在我县开展投资工作,然后他得知上级单位批准咱们县里办起一所水产技校,然后为此捐赠了五万元人民币。”

好几个人下意识咂咂嘴。

真有钱呀!

齐敏继续说:“乔安全同志跟祖籍大鱼岛的关系大家伙都清楚,闹的很不开心,所以既然他给这学校捐款了,咱们就别把这学校往大鱼岛安排了,是不是?”

叶长安点点头:“嗯,否则有点恶心人了,这是得罪人的事。”

“还有呢?还有什么建议?”

庄满仓说道:“这样的话我有个建议,长龙公社的天涯岛吧,天涯岛正好在客运航线上,岛上发展好,现在物资供应充分。”

“至于淡水问题更好解决,我听说他们队里有打井队,最近两个月给岛上新添了好几口水井。”

“最重要的是,天涯小学的校长王忆跟乔安全同志是朋友,我们选在天涯岛上投建技校,他应该是乐见其成的。”

高云听到这话赶紧说:“这是个好的提议,叶领导、齐领导,我赞同庄局的提议。”

“我也同意。”又有几个干部陆续表达意见。

齐敏没有说话。

他低头在笔记本上划了划,抬头笑道:“是个好提议,天涯岛上的社队企业还办起了砖窑厂,我们可以帮技校建起一座新校舍,到时候就从他们的砖窑厂采购砖瓦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