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我在1982有个家 > 第470章 渔场围歼战(求一波月票哈)

我在1982有个家 第470章 渔场围歼战(求一波月票哈)

作者:全金属弹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11:17:06 来源:88小说

听着他们开心的笑声,王忆很好奇:“带鱼候是谁?”

他又补充道:“各位领导,我不是在你们开心的时候故意破坏氛围,但人家给咱鲩鱼头,咱笑话人家,是不是不太好?”

老万找到锅子加上水放上香肠准备煮,说道:“他不在意,带鱼候叫周大圆,是个人才。”

“他一心想搞带鱼养殖,还说自己家祖上是清朝大水司的什么官,被人取了个外号叫带鱼候。”

说着他又笑了起来,情不自禁的摇摇头:“养带鱼,亏他能想得出来,他怎么不养蚊子啊?”

王忆也摇摇头说道:“带鱼是不好养,难以完成人工养殖,技术不好解决。可是这是咱们外海的经济鱼,所以想要养殖带鱼并不算是什么奇怪念头吧?”

老万说道:“带鱼有的是,今年捕捞明年捕捞,一直可以捕捞。”

王忆继续摇头:“那大黄鱼呢?小黄呢?墨鱼呢?”

老万说道:“大小黄鱼现在还有啊。”

“可是还有渔汛吗?”王忆问。

老万被这话噎住了。

黄鱼渔汛早就没有了。

王忆说道:“现在野生黄鱼的数量锐减,国家已经开始研究大小黄鱼的人工养殖了。”

他以前看过大黄鱼的前世今生资料介绍,记得大黄鱼养殖工作是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

现在已经是1982年,距离大黄鱼正式养殖已经没有多少年头了,这样来说,现在国家应该已经把大黄鱼的养殖计划提上日程了。

大小黄鱼确实是翁洲渔民心中的痛。

这两种鱼可是东海大渔场的四大经济鱼,每年都能捕捞到多少万吨之多,大大供应了国家市场发展需要。

如今鱼还有,却已经没有渔汛了。

在五六十年代,大小黄鱼的渔汛会战要比带鱼的渔汛会战还要热闹,毕竟带鱼的渔汛会战在冬季,天气冷,外地的渔民不是很愿意过来。

张强对此很有感悟,叹了口气后张开口骂道:“都怪他娘的弗兰人,他们是始作俑者,生孩子烂腚眼子!”

他说这话是因为1956年6月有两艘来自弗兰地区的渔船来到江南海域开展敲罟捕捞大黄鱼——

敲罟就是敲竹杠,专门对付石首鱼的作业方式。

大黄鱼小黄鱼梅童鱼之类的都是石首鱼,就是它们修炼出金丹来了,只是这金丹在脑袋里头。

这种作业方式就是在水下制造噪音引发石首鱼脑袋里石头产生共振,据考察是潮汕地区发明的,传到弗兰地区被光大。

敲罟作业是由两条母船和几十条小船围成一圈,不断敲击绑在船上的竹板,缩小包围圈到一定距离,再加大敲击力度,震晕、震死黄鱼后,再一并捞起。

敲罟作业在二十一世纪武侠玄幻大流行后被称为海洋魔音,作业成本低、效率高,但凡石首鱼科的鱼类,大鱼小鱼一律昏死,灭绝捕捞,比绝户网狠毒的多。

江南渔民在56年学到这一招后,纷纷效仿,导致大小黄鱼不分老幼皆被聚歼。

这家伙是真的种族灭绝式捕捞作业,短短几年时间东海的大黄鱼资源就开始枯竭了,国家一看这也不行,到了63年下达了《关于禁止敲罟的命令》。

当时大小黄鱼的族群规模还在,当时老百姓也听国家的话,国家禁止了作业方式他们就不这么干了——当然干了也没用。

计划经济时代,捕捞了渔业资源只能销售给国家,没法私自交易,所以国家可以在终端市场进行把控作业方式。

于是大小黄鱼获得喘息时机,几年的时间又给繁衍起来,重新形成渔汛。

到了七十年代,世道大乱,东海又进行了两次声势浩大的越冬场大围捕:

两千多对大围网机帆船对巨大的大黄鱼鱼群进行超大规模围捕,该次行动创造了我国渔业史上最高产量记录,也对大黄鱼种群资源造成致命冲击……

王忆是知道这回事的,他更知道这事压根怨不着弗兰人,这种事要怨就怨人的贪婪、人的**——

可别说这种疯狂捕捞大黄鱼是给国家建设、给人民吃饭解决难题,当时捕捞的大小黄鱼都浪费了,这鱼的蛋白含量高,容易腐烂。

捕捞太多没有足够多的冷库没有庞大的市场来消化甚至没有足够的运力送入市场,导致大量的渔获资源腐烂浪费了。

这种事你怨谁?

反正王忆当时看到资料的时候真是气得跳脚,他现在都想批评一下张强这一帮人。

五十年代敲罟作业的时候你们肯定没参与,毕竟这里的人都是四十多岁年纪,可七十年代灭绝性敲罟捕捞行动呢?

那当时国家可是已经明令禁止这种作业方式了!

自己作死,怨别人?

但他在人家门上吃饭,不能老是跟人唱对角戏,便笑了笑不再接话。

张强一行人倒是把这话题给持续下去了。

曾经满载大黄鱼而归的盛景,在最近十多年里已成为一段回不去的记忆。

他们喝了酒后长吁短叹,王忆不忍心告诉他们:在他们有生之年,满载野生大黄鱼酣畅归家的盛景,他们都看不到了!

其他人闷着头聊天,王忆这边暗暗的吃鱼。

还别说,易海宝的手艺不错,鱼嘴煎的很好,一口咬下去便是满嘴酥香,鱼皮外脆鱼肉里嫩,鲜滑可口,不知道什么时候加了点调料,竟然十分入味。

他赞叹了起来,易海宝面露得意之色。

老万介绍道:“海宝这家伙是祖传的手艺,他家里在旧社会时代卖过这个鱼嘴。”

“那时候是穷人吃的东西。”易海宝说道,“旧社会别看咱们渔民守着海洋,其实想要吃鱼特别是吃大鱼也不容易,只能在岸边摸点小鱼小虾海螺螃蟹的。”

这是实话。

旧社会渔霸跟内地的地主一样过分。

所以尽管五六十年代日子过的苦,可渔民并不抱怨。

国家一穷二白就是这个条件,特别是老人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他们将自己的苦难说给了后人听,后人也知道旧社会老百姓过的多惨。

五六十年代的渔民别的不说,海鲜真是吃到吐了。

粮食吃不上是因为得靠国家调控,而且国家也发文说明了,国家要发展工业、完成工业化进程,需要老百姓们吃吃苦,去支援国家建设。

老百姓念着领袖同志的好,就是因为他们知道,领袖同志心里真的装着他们,他老人家已经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

老百姓们都说他是神。

可惜,他终究不是神。

王忆对带鱼候挺感兴趣的,这年代想要养殖带鱼,却不知道这人是真的有本事还是在瞎搞民科。

别看如今双盲不少,但社会上好些人对于科学非常热忱,想搞永动机的就有不少人。

当然,也正是因为双盲不少所以才有人想搞永动机……

王忆吃过饭后便回去了。

他们小队住进了仓库,不用去老乡家里打地铺了。

他回去清点了人员,然后说自己要去天涯二号看看探鱼仪的安装情况,这样自己去了码头上船进入时空屋。

现在码头上很乱,没人关注一艘船的驾驶室里怎么少了个人。

王忆这次主要是把22年仓库里的一些商品送去82年,其中包括一些半成品桌椅。

他安排木工队拼装桌椅,到时候再给贴上牌卖出去,肯定是好价钱。

忙活完了他回来睡觉,半夜开始,寒风呼啸。

高压气旋引发的暴风还没有来到佛海县,但外围的风圈已经吹动了周边一带的空气。

风头开始了!

要抓风头那就得提前出海,好些小队都是睡到一两点钟便草草的收拾东西出海开工。

王忆不去。

他在仓库忙活了个够呛,这会很累了,所以他不着急现在就出海,让队员们继续睡。

而且他有底气,他说道:“咱们船上安装了先进的探鱼仪,有了这家伙,咱们肯定可以事半功倍,所以睡吧,放心的睡吧!”

“再说了,列宁同志说了,不会休息就不会劳动!”

“啥也别管,堵住耳朵继续睡!”

他给自己塞上两枚子弹头耳塞,拉上被子继续呼呼大睡。

社员们一听老大发话了,那没说的,闷头继续睡!

大冬天的谁愿意凌晨一两点钟出海上工?

凌晨四点钟。

王忆起床。

再不起来不行了,县里的指挥部直接找过来了,说全指挥部现在就他们还在睡……

王忆跟指挥部通讯员点头哈腰、拍胸跺脚的保证马上要出发,回过头来他倒热水给社员们洗洗手、洗洗脸,然后锅里煮上了八宝粥……

甜滋滋的浓稠八宝粥喝到饱,一人还有两个煎鸡蛋和三个煮鸡蛋。

社员们连吃带喝好不开心,俩煎鸡蛋吃下去满口喷香,三个煮鸡蛋他们不吃了,留下来带回家给老婆孩子解解馋。

反正现在天气冷,鸡蛋不那么容易坏。

吃饱了喝足了,王忆漱漱口慢条斯理的说:“同志们,该干活了!”

社员们毫无抵触情绪,此时就跟老虎一样凶残:“干活!”

“上工!走,今天踩着大风头弄个大丰收!”

“汪汪汪!”

连老黄混了个饱饭都在扯着嗓子中气十足的叫。

王忆把王东虎叫过来说道:“你帮我看好老黄,这边人多,老黄肉又多,我怕被人给偷走杀了吃狗肉!”

王东虎气势汹汹的说:“谁敢动老黄,我他么弄死他!”

王忆觉得一般没人会动老黄,他给老黄穿了件马甲,上面有大红五角星还写了‘国防,军犬’——

这点不是胡扯的。

老黄被他吸收进入了民兵队,是民兵队的巡逻犬。

民兵也是兵,民兵队的狗也算是军犬。

他们收拾好东西出门去,此时天色还漆黑呢。

大风呼呼的吹在人的衣服上,吹的棉衣抖动。

天未亮、日未出,只有码头上的大灯和船上灯火在亮着。

往海里看,波澜起伏的海面上飘荡着点点渔火,同夜空中的繁星相映相照,一时让人分不清哪是渔火哪是星星。

大风来了,阴云走了,雪花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今天肯定是个大晴天。

船队出发,刚离港电台就响了起来,王祥海摘下耳麦给王忆。

王忆摆摆手说:“就说咱们出海了!”

肯定是县里指挥部又来催促他们了。

果然,王祥海接了耳麦后点头哈腰的说:“领导您放心,真的已经出海开始行动了。”

“去庚28海域?明白、明白,我们立马奔赴庚28海域!”

他挂上耳麦,王忆调侃他:“海叔你不用点头哈腰,领导在对面看不见。”

王祥海打开海图看起来,笑道:“领导能体会到我的一片感情。”

他在海图上找了找,指着庚28海域说道:“走,往这边去!”

渔船调整方向,整个船队开始乘风破浪。

王忆操控渔船逐渐远离了主岛,他透过窗户回头看,已经看不到岛上的灯光了。

周边没什么渔船,海洋陷入一片黑暗,天空中的星辰都隐退了。

黎明快要到了。

深入海洋越远,海浪越凶猛。

王忆正在聚精会神开船,刚安装的探鱼仪忽然发出‘滴滴滴’的声音。

发现鱼群了!

这探鱼仪虽然是九十年代的产品,但技术已经相当智能。

它探索到鱼群之后就会发出警报,鱼群规模越大警报声越密集。

于是王忆听到这声音赶紧看向屏幕。

而社员们所知道的探鱼仪就是一个黑白屏幕上有点点出现,并没有什么声音提示,所以他们看到探鱼仪响起声音还疑问:

“是不是坏了呀?”

“它还带着个喇叭?嘿嘿,有意思,它能不能唱戏呀?”

“唱屁!”王忆看向屏幕开始按动旁边的按钮,放大了一片区域,“下面出现鱼群了!没错了,是带鱼群!”

探鱼仪带有声呐,会扫描鱼群整体形象然后跟数据库进行对比,在屏幕上显示出扫描到鱼的体型。

现在出现的就是带鱼!

因为这是个垂直探鱼仪,所以王忆看到后立马说道:“标记这地方!海叔快点出去打旗语,这里有鱼群,开始捕捞!”

王祥海立马拿起旗子跑出去。

众志成城的队员们反应迅速,小船散开,大船下网,仅仅一两分钟便展开了捕捞。

天涯二号和天涯三号是捕捞主力,渔船减速,怒涛冲击,船尾挡板放下后顿时有浪花激涌喷溅上来。

王东虎被喷了一下子,笑道:“好家伙,这水还挺凉!”

“大冬天夜里的海水,它能不凉吗?”旁边的人纷纷笑起来。

两个人合力将渔网抛出。

渔船再次行动,拖动渔网行进。

渔获开始不断上船。

忙碌之中忘了时间,不知道什么时候东方出现了淡淡的白色。

黎明到来。

白色起初很模糊很黯淡,可是慢慢的这道白色中出现了粉红的颜色。

粉红变橙红。

东方突然就出现了大片的红霞!

冬日的太阳跳出海面,刹那间有万丈光芒热烈的喷涌到天幕上、泼洒在大海上。

天光大亮,一轮红日起!

看到红日、享受到阳光,尽管海风还是浓烈森冷,可是社员们心里头感觉却不一样了。

突然就暖和了。

当然实际上他们穿着打扮也很暖和:

头上是戴护耳的帽子、嘴上戴口罩,外面是大棉衣、里面是牛仔服,贴身还有王忆给配备的保暖内衣,脚上的水靴里面有绒毛。

很暖和。

木船上社员们迎着朝阳在收网,‘嘿呀吼’的号子声不断响起。

王真昌老爷子已经上了年纪,他拉不动渔网了,实际上天涯二号有自动化绞盘也不用他拉渔网。

于是他便拿着铁喇叭领着社员们喊号子:

“大小伙子好汉子!喂呀!喂呀!”

其他开始收网的社员便纷纷合音:“嘿呀吼!”

王真昌跺着脚喊道:“人是铁呀……”

其他社员再次合音:“饭是钢!”

“收不进网具……”“怪人虚!”

“叫小伙子……”“使真劲!”

“别只想着……”

“大姑娘——哈哈!”最后一声合音,又是一网拉了上来!

社员们再次撒网。

王真昌对王忆喊道:“让王老师领着咱们喊号子、使大劲,好不好!”

“好!”社员们高呼,“让王老师来领号!”

王忆问道:“领哪个号子?”

这方面他还真不打怵,他学过渔家的号子了,参加渔业大会战肯定得喊号子,不过喊哪一个就不好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