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我在1982有个家 > 第379章 还海账的日子(9K大章求月票)

我在1982有个家 第379章 还海账的日子(9K大章求月票)

作者:全金属弹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11:17:06 来源:88小说

22年的国庆假期有七天,热热闹闹过七天。

82年的国庆节假期只有三天,劳动人民没有假期,学生才有、工人才有、吃商品粮的城里人才有。

但外岛的渔民这三天日子过的也会比较轻松,这会没有渔汛,城里的亲戚休假,于是还海账的人家便会趁这机会去走亲戚。

天涯岛的社员们也在忙着还海账。

今天王东宝和项玉环两口子便请了假,在门市部里买了东西又去换了几张粮票,收拾一通带上儿子王新米准备去娘家走娘家、还海账。

麻六从沪都带回来了红色礼袋,普通的尼龙布袋子,上面印着喜字、印着大红花,看着很土但很喜庆,现在是队里还海账的专用礼袋。

可礼袋个头不够大,用两个的话——项玉环不舍得,这可是布袋子,多好看,实在不舍得送人太多。

于是她忙碌的收拾东西来想办法能尽量节省空间,忙了这样忙那样,忙的上火。

更上火的是自家男人和孩子没有一个来帮忙的,这样她生气的回头看,看到自家男人蹲在门口抽烟、儿子在捧着一本书念念有词。

儿子在学习她不好发火,便冲自家男人骂道:“你娘的,抽烟抽烟,整天就知道抽烟,你跟烟去过日子吧,别跟我们娘俩过了。”

王东宝愣了愣:“我打清早开始这是第一根烟啊,你说我又没招你惹你,你发什么火?今天去你娘家呢,你怎么还生气了?”

项玉环被他问的无言以对,便说道:“这急着出门呢,你没看我收拾的多忙活吗?你还抽烟!”

“抽完这支烟赶紧过来给我帮忙,你说你也是,你还抽上烟卷了——嘿,还带着过滤嘴?你不过日子了?”

王东宝说道:“啥叫我不过日子了?我平日里一直抽旱烟,这不是今天咱去你娘家还海账,所以才买了几盒带过滤嘴的吗?”

“我去了肯定得给你爹给你兄弟他们敬烟,到时候拿出一包没开封的新烟多不好看,让人寻思我是故意拿一包带过滤嘴的烟来炫耀怎么办?”

王新米问道:“爸,那你买烟卷去不是为了炫耀吗?”

王东宝说:“不是,我那是为了不丢脸,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大舅二舅这些人是什么人!”

项玉环滴咕道:“我大哥这个人确实得瑟,自从在县城里找了个烧锅炉的活,把他给飘的厉害。不过我二哥没啥吧?我二哥这人就是势利了一些。”

王东宝说:“对啊,你也知道孩子他二舅势利,去年还海账因为带的礼少了、轻了,让他夹枪带棒的好一顿训。”

“我可是够够的了,今年我把礼凑齐了,可不能再落他口实。”

想起家里那帮亲戚的嘴脸,项玉环也忍不住咂咂嘴。

她琢磨了一下子说:“今天虽然是回去还海账,不过也是洪英来女婿,她女婿是城里人,到时候我大哥二哥肯定会收敛着的,不会再夹枪带棒的训你了。”

王东宝一听这话顿时站起来,瞪眼说道:“他们敢!我这带着瓶装酒、带着烟卷,光月饼准备了五斤、饼干准备了五包,还有肉有粮票有罐头,他们凭什么训我?”

“而且今年孝敬你爹娘,还带了一床新毛毯——多好的毛毯,咱自己都没舍得盖呢。”

看着丈夫发火,项玉环的火气也起来了,怒道:“他们俩是大的,训咱小的怎么了?”

王东宝指着山顶方向说:“大的又不是长辈,就算长辈能无缘无故训人?”

“我去把王老师叫下来,王老师懂的多、能耐大,咱们让他来评评理,行不行?”

一听丈夫要叫王忆,项玉环这边蔫了不少:“不是,他们也不是无缘无故训你。”

“以前不是咱家里不行,还海账时候带的礼太轻了,他们觉得咱抠门、咱不重视亲戚关系嘛。”

王东宝说道:“可是这次咱把礼带齐了,他们要是再训我那我可不忍着啊。”

“媳妇我可是把丑话在这里给你撂下了,他们再把我当孙子训,我当场就发火!”

项玉环怒道:“你怎么发火?”

王东宝也怒道:“我把事汇报给王老师还有队长,我让我们王家人去给我主持公道!”

这次不光是扯上了王忆,还扯上了王向红。

得了,队里两把手全齐了。

项玉环顿时又蔫了:“今年他们要是跟你吆三喝四,那我帮你吆喝回去。”

“再说了,我都说了今天是洪英城里的女婿头一次上门,这样我大哥不能冲你吆喝,毕竟这是他家的女婿,他得注意自己的形象,不能让人家城里人瞧不起。”

王新米听到母亲的话后很好奇,插嘴问:“妈,我洪英大姐真找了城里人当女婿?那我大舅以前没吹牛呀,他一直就说要让洪英大姐去城里吃商品粮。”

“你大姐能吃个屁,”王东宝撇嘴,“商品粮那么好吃啊?你大舅在县里也只是临时工,他还没有吃上商品粮呢,还想着让他闺女吃上商品粮?”

项玉环不甘示弱:“我打听了,洪英他女婿跟我大哥是兄弟单位的,人家是土生土长的城里人,端的是铁饭碗、吃的是商品粮,洪英跟着他就是能吃上商品粮!”

王东宝懒得跟媳妇犟嘴。

倒是王新米疑惑的问:“妈,什么叫土生土长的城里人?城里人也土吗?”

项玉环翻白眼,说道:“念你的书去,对了,把你那两张奖状给我摘下来带上……”

“你可拉倒吧,不嫌丢人的。”王东宝嘬着烟屁股笑了起来,“带上相片就行了,别带奖状,你是生怕不知道你儿子拿了两张奖状。”

项玉环得意的说:“那当然了,我娘家那边的孩子还没有拿过奖状的呢,大米一下子拿了两张,这是多大的喜事。”

两口子拌着嘴,然后便把东西收拾好了。

这时候有人在码头上大声喊:“客船来了!”

听到这话一家三口赶紧收拾行李出发。

现在日子真舒服。

顿顿粮食管够,隔三差五就吃细粮改善伙食,队里还经常发分红、发福利,生活水平是直线上升。

十月一当天县里还开通了客船,以后走娘家、去公社、去县里不用自己摇橹了,多好的事!

项玉环的娘家在相公岛,岛上人家都姓项,所以应当叫做项公岛。

实际上这座岛屿历史悠久,项家老人口口相传了一段往事,一段记述了项家人定居相公岛的往事。

项家祖上历史能追朔到西周时期,当时东海之滨有个小国偃国,国王姓项。

西周时期周天子穆王扩张势力范围打到了东海一带,偃王勃然大怒,便点齐兵马奋起反抗,一路反抗一路跑到东海,反抗到了当时还少有人烟的翁洲区域。

后来时光悠悠过去,项家人因为瘟疫、战乱、饥荒等各方面的问题导致族群没能壮大扩散,而是慢慢的人丁凋零,最终流落到了相公岛——项家人说这岛屿的本名是叫项公岛。

但老百姓才不管,就是把它叫相公岛。

正所谓落毛的凤凰不如鸡,曾经的西周天潢贵胃之后,如今民生凋敝、子孙穷苦。

相公岛的位置很偏远,还要从天涯岛往东北再走三四十公里。

在陆地上三四十公里好说,但在海上这是一段很遥远的距离,相公岛几乎是隔着县政府所在主岛最远的几个住人岛屿之一了。

隔着主岛太远,导致相公岛的居民更是难以跟县城扯上关系,这样岛上老百姓生活越发闭塞也越发困难,这方面他们跟前两年的天涯岛算难兄难弟。

不过相公岛相比天涯岛有个好处,他们一直穷,从建国之后就一直困难。

而天涯岛以前大集体时代是长龙公社的标兵岛,王家生产队更是榜样生产队。

这两年天涯岛属于没落了,所以相公岛的项家人抓住机会说点风凉话来嘲讽王家人,不图别的,就图一个扬眉吐气心里爽:

你老小子也有今天?你浓眉大眼的也背叛革命了?

客船航行,相公岛几乎是最后一站——

公社的客船不是挨个生产队跑。

像是多宝岛这种没有码头的岛屿它没法停靠,还有的岛屿比较偏远或者周边有暗礁,这种客船都去不了。

吴风开船行驶路线是经过专家规划的,他们只跑行驶路线,在几座合适的岛屿上进行停靠,以这些岛屿辐射周围小岛。

猎猎秋风吹荡下,客船停靠在了相公岛,船上最后的乘客纷纷下船。

相公岛面积跟天涯岛差不多,人口少,顶多是五百口子人。

整个小岛呈钩形,上面有山但是一片土山,但不知道为什么不怎么长树木也种不活庄稼,这样遥望相公岛宛若一座连绵的海上山丘。

这会岛屿的小码头上汇聚了不少人,主要是孩子和少年,他们都是来看客船的。

看到机动船靠上码头他们欢呼雀跃的跑上船赖在了座位上,码头上有大人给吴成军和吴风恭敬的递烟,递上烟卷后跟父子两人聊几句。

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些大人给父子两人递烟不是为了拉关系,只是为了让客船能在码头上停一会,能让家里孩子在船上多玩一会。

吴风接过烟后看了看商标,说道:“行,今天换红梅了?好烟,怎么不抽经济了?”

一个汉子笑道:“今天我们队里都抽好烟,哈哈,没看见我们都穿上好衣裳了吗?”

吴风说道:“这肯定看见了,我以为你们是要去县里参加物资交流会,所以都换上新衣服新鞋、都捯饬的干干净净,难道不是吗?”

另一个汉子笑道:“不是,是翁洲市里头今天有领导下乡,要来我们队里,所以我们穿的漂漂亮亮的。”

这时候有穿中山装、戴蓝军帽的干部走来,说道:“别瞎说啊,今天来的都是大领导,你们可不敢瞎说,到时候闹出事来咱们吃不了兜着走。”

“吃不了兜着走?这好呀。”一个青年社员撇嘴冷笑,“我家里断粮了,吃不了的兜回家明天吃,先吃上两顿饱饭再说。”

队里干部对这说酸话的社员瞪了瞪眼,说:“满银你小子别给我乱来,我知道你说这话啥意思,米缸里的细粮不能动,这以后要给公社还回去的。”

王东宝听到这话后疑惑的问:“啥意思?怎么米缸里的细粮还要给公社还回去?”

相公岛人口少、人家少,彼此多少沾亲带故,这队里干部认识王东宝和项玉环,就说:“玉环你没跟你家男人说咱队里的事?赶紧跟他说说,今天有事呢。”

项玉环听了这话满头雾水:“二叔,有啥事?我不知道呀,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怎么跟他说?”

队里干部愣了愣,说道:“你不知道?行吧,那你们赶紧去你爹娘家里,你大哥回来了,让你大哥给你说。”

项玉环拎起包下码头,蹲在码头四周的几个人笑道:“玉环你们王家现在确实日子好过了,这回娘家走一趟,大包小包收拾多少东西?”

“肯定有好东西,王家现在了不得,顿顿能吃细粮,他们细粮还不是一般的吃法,像米饭都要做成蛋炒饭!”

“哎呀这真是过上小康生活了,玉环命好、嫁得好哟……”

项玉环笑着客气几句,然后领着丈夫孩子赶紧走了。

她直奔大哥家而去,今天父母和其他兄妹都去大哥家里,他们还海账也是还在大哥家里。

此时项玉环大哥项信誉家里很热闹,大人七八个、小孩七八个,屋内院子里都是欢声笑语。

一家三口进门后,正坐在客厅抽烟的项父看见闺女来了便高兴的点点头。

项玉环这人嘴巴不饶人,进门后放下东西说道:“爹,都说咱项家人的日子不好过,我看着挺好过,这不是做个饭一家比一家舍得放醋。”

“醋可是粮食酿造的,这么舍得放醋,肯定是家里不缺粮食了。”

项父没头没脑听了这么句话满头雾水:“谁家舍得放醋?我没闻见酸味呀。”

项玉环说道:“我们下船的时候,码头那边好几个人跟我说话,一开口满嘴的酸味,这不是吃醋吃多了?”

王新米担心姥爷老湖涂了听不懂母亲的话外音,便帮忙解释道:“姥爷姥姥,我妈的意思是在码头的时候有几个人说话可酸了,看我们王家日子过的好,一个劲说酸话。”

项父哭笑不得:“行行行,你不用多话,我明白你娘的意思。”

“嗨,你们王家现在日子确实过的好,电灯电视电影,听说隔三差五的就要吃一顿肉,这样的日子能不让人流口水吗?”

王新米嘿嘿笑道:“那倒是,吃肉确实香,馋人!”

一个少年从门口挤进来问:“大米,你们队里真的隔三差五吃一顿肉?”

王新米摇摇头:“胡扯,不是隔三差五……”

“我就说不可能!猪肉多稀罕呀,我家一个月吃不上一回,谁家能隔三差五就吃啊?”又有个孩子跑到门口嚷嚷了一句。

王新米瞅了瞅表弟,说:“我们不是隔三差五吃肉,是隔着一天就能吃一顿肉菜……”

“骗人!”这孩子当机立断的叫道,“哪有那么多猪肉?”

王新米说道:“我们队里有饭店啊,饭店里需要猪肉,然后我们王老师从外队自己买猪、杀猪,然后饭店送猪肉,天天送,有时候是邮递员给饭店送、有时候就是这个客船给我们送去饭店里。”

“真的,你们别不信,不管邮递员还是客船驾驶员,他们跟我们王老师都是朋友,上次去县里我们坐客船还不要钱……”

“别瞎说!”王东宝赶紧踢了儿子一脚。

有些话可不能乱说。

他掏出香烟给岳父、大哥、二哥等男人各上了一支烟,项家老大掏出烟盒给他看:“自己有,你抽着就行了。”

看到他拿出的烟盒,王新米突然眼睛一亮:“大舅,你这是光荣牌香烟?”

项信誉得意的点点头:“对,光荣牌香烟,咱翁洲不多,是我女婿托朋友从广粤那边弄来的。”

项玉环问道:“大哥,你这女婿到底什么人?人家小伙子马上要上门了,你别藏着掖着,该说赶紧说。”

提起女婿,项信誉更是得意:“还能是什么人?就是个端铁饭碗吃商品粮的城里人,他姓刘,叫刘大顺,跟我一样都是烧锅炉的,不过人家厉害了,在县委那边烧锅炉。”

“是正式工!”他又补充了一句。

屋子里的人便赞叹起来:

“行,洪英有福了。”

“还是大哥有福,这女婿是他给洪英找的,以后两口子肯定得孝顺他。”

“小刘是正式工,那肯定有关系有路子,大哥你以后让小刘帮你走动走动,也给你转个正式工,这能不能行?”

项信誉提了提腰带笑道:“正在研究这个事呢,这事情性质比较严重,需要有特殊的门路关系和能力。所以不着急,咱不能给孩子制造困难。”

说笑之间他偶然一低头,看到王新米一直盯着自己手里的烟盒。

于是他奇怪的看了眼王东宝问道:“四妹夫,大米他可以抽烟了?你平日里给他抽烟?”

王东宝下意识抬起头看向儿子,然后下意识举起了巴掌。

少年吓得赶紧说:“不是不是,我是要收集烟盒!爸你别急着打我,王老师说了,家长打孩子要有理由!”

“我想要大舅的光荣烟烟盒,十月一那天我们去县城表演太极拳,人家县城里的学生现在流行收集烟盒!”

“现在城里大人也收集烟盒,红星小学一个学生偶然得到一个烟盒,卖出去卖了一千块!”

一听这话,屋子里的人很吃惊:“真的假的?胡说吧?”

“一千块?一个烟盒一千块?它这烟盒子是金子做的还是银子打的?”

“大哥你在城里工作,有这回事吗?”

项信誉迟疑的说:“我天天待在单位里,不过城里人现在确实在搜集那个邮票,说是叫做集邮……”

王新米信誓旦旦的说:“对,大人集邮、学生收集烟盒,县里学生还玩打烟盒的比赛呢,我们学校同学也正在玩这个。”

项信誉听后便说:“我这里头还有烟卷,等会抽完了就把烟盒给你。”

“那你把里面铝箔纸给留着,我得用来包纽扣。”项母赶紧说道,“铝箔纸包纽扣银亮亮的,好看。”

王东宝回头看看天色,说:“洪英她女婿快来了吧?”

项信誉说:“得再等会,他跟公社邮电局的张有信同志是朋友,乘坐张有信同志的船过来——不用花钱,而且邮船很稳,坐着舒服。”

项玉环问道:“大哥,这个小刘有没有什么忌讳?他家里人都挺好?我们待会跟他说话没啥要避讳的吧?”

项信誉一挥手说:“没有,咱们都是长辈,跟他说话避讳什么,不过、不过咳咳,不过咳咳!”

“不过啥?你说就行了,咳嗽什么!”项玉环说道。

项信誉变得有些尴尬,又咳嗽一声说:“跟小刘说话没什么好忌讳的,就是小刘这个人吧……”

“年纪挺大的?身上有残疾?”项玉环问道。

这事渔家人都有心理准备,渔家妹子嫁进城里吃商品粮,那所嫁的男人要么是老光棍要么是残疾人。

项信誉一听这话瞪眼了,说:“你这话说的,我能给洪英找这样的男人?我那叫让她去城里享福?那叫害她!”

“对对对,玉环你别瞎说。”老二项美德皱眉说道。

项信誉说道:“小刘这人你们待会就知道了,长得行,年龄也不大,但他这人不太会说话!”

“怎么回事呢,”他急忙找补,“我们锅炉工整天面对的不是煤炭就是锅炉,没什么说话的地方,所以都不太会说话。”

“另一个小刘这人性子实在,实在人喜欢说实在话,咱都知道,实在话它不中听……”

大家伙笑了起来:“这没事。”

“大哥你这说哪里去了?”

“来来来,喝茶喝茶,玉环你去厨房帮你嫂子她们忙活一下。”

项玉环说:“好,正好我这次过来给我大哥还海账,带了火腿、带了午餐肉还有炖猪肉罐头,能加三个菜。”

听到这话门口的几个小孩不玩了,纷纷吞着口水凑上来翻包,见此项父便去呵斥他们,骂他们没有规矩。

项玉环正要走,突然又回过身说:“对了,我刚才下船时候见着了你们队里文书,他说今天队里有什么事?”

“噢噢,对了,还真把这要紧事往跟你们说了。”项美德一拍额头,“是这样的,今天县里市里领导要来咱队里调查,大哥选了今天让小刘上门也是跟这个事有关。”

项玉环说:“咱队里是贫困生产队,这事我知道,领导们是要来扶贫吗?他们要扶贫的话,你们让女婿上门大吃大喝这能合适?”

项美德讪笑道:“你恰好说错了,咱队里不是贫困生产队,是小康生产队!”

项玉环听到这话一呆:“什么?这不是瞎扯吗?你们队里穷的叮当响……”

“这什么话啊?”项父听的不高兴了,“玉环你们王家是今年来了个大学生日子好过了,但你们好日子没过三百六十天呢,你翘什么尾巴?怎么还看不上娘家了?”

项玉环说道:“爹你少给我扣帽子,我这是实事求是!咱队里是不是穷的叮当响?”

项父一愣,悻悻地说:“是。”

项玉环问道:“那这怎么成了小康生产队了?”

项美德摆摆手说:“这事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行了,你也别多问,反正你知道这回事就行了。”

他又叮嘱王东宝:“你跟大米好好说,待会万一领导问咱话,咱可不能说漏嘴!”

王东宝去叮嘱王新米。

王新米问:“爸啊,要是领导真问姥爷他们家里过的啥日子,我咋说啊?我不会撒谎啊。”

“你他吗还不会撒谎,你撒谎骗起你爹娘来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项美德嘲笑他。

王新米见过二舅训斥自家老爹,对这亲戚很不感冒,便冷笑道:“我撒谎敢骗我爹娘但不敢骗领导,你们敢?你们胆子这么大?”

项美德被他堵的哑口无言。

王东宝心里暗笑,然后说道:“领导问起来,你就拿咱生产队的生活来说!”

王新米说道:“行!”

项家人听到这话,一时之间真是五味杂陈。

王家苦日子没过几年,这是又翻身了?

自家什么时候能翻身啊!

太阳高悬到天空正中央的时候,门口忽然响起一阵响铃声。

项信誉勐的站起来说:“小刘来了,走,出去看看。”

一群人呼啦啦走出院子,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正在停下,有个穿白衬衣、黑裤子、绿胶鞋的青年正在支起车子。

王东宝看得一愣:头一次见到在海岛上骑自行车的,这外甥女婿挺勐啊。

青年便是刘大顺,他相貌普普通通,但皮肤挺白、身板挺厚实,项家老人看的很满意:

对外岛来说,皮肤白和胖乎是一个人家庭殷实的两大特征,皮肤白代表不用出海不用下地,胖乎代表家里粮食多油水足。

刘大顺很谦逊的跟他们挨个握手,嘴巴很甜,爷爷奶奶、二叔三姑四姑四姑父叫的很麻利很顺熘。

这样项家人更是满意了。

洪英是个健康高挑的外岛姑娘,皮肤稍微有点黑,但面色红润、身材饱满,一看就能吃能喝、能生能养。

刘大顺说:“各位长辈,我今天骑着自行车来可不是向你们显摆我家有自行车这事,洪英和我信誉叔知道我为人,我不是瞧不起农民的人。”

“只是今天是我第一次来家里,带的东西太多,手里拎不下,所以就骑了自行车来装货。”

他带的东西确实不少,车把上挂的多、车后座上绑的多,吸引了左邻右舍指指点点、满脸艳羡。

项信誉得意的昂起头。

来面子了!

项家人纷纷说‘没有没有’、‘不会不会’。

然后他们心里想,这青年说话虽然没那么中听,但确实是个坦诚人、实在人,这样项信誉刚才支支吾吾的真是太小题大做。

项父拿出长辈的架子挥挥手说:“走,小刘、洪英,咱们都别站这里了,赶紧进家门,喝杯茶歇歇脚,然后准备吃午饭。”

饭菜已经准备好了。

渔家十二味、鸡鸭鱼肉螃蟹大虾,满满登登一桌子,再摆上几瓶白酒,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孩子们已经馋的抹嘴巴了。

小刘同志很体贴的掏出糖来分给他们,孩子们拿到糖高兴的一个劲蹦跳。

他看着孩子们的表现忍不住笑了起来,然后冲着王新米的穿着打扮眨了眨眼。

这孩子穿的秋衣好看,这一身真板正,胸口还有‘中、国’俩字,看着很威风。

项信誉作为东家开始招呼大家伙落座,刘大顺抢着拿过酒瓶给倒酒,表现的非常殷勤。

见此项家人更是满意。

项信誉领着举杯,大家伙开始喝了起来。

他领了三杯酒,然后项美德说:“行了大哥,今天的主角是小刘和洪英,来,小刘你来表示表示吧。”

洪英担心的看着自家男人说:“二叔,大顺他、他酒量不太行……”

确实,这会刘大顺已经开始红脸了。

其他人便笑起来:“这女婿刚上门,还没有结婚呢,洪英你就心疼起他来了?”

刘大顺摆摆手说:“洪英没事,这酒度数低不算什么,我在城里跟同学喝酒,我们都喝52度的同山烧,那才带劲。”

“所以你别担心,这酒度数不行,我随便喝。”

同山烧是江南地区的好酒,号称江南小五粮,比他们现在喝的老酒汗档次更高一些。

于是他这么一说,屋子里的男人们就有点尴尬了。

项信誉赶紧救场:“年轻人火力勐,能喝的动高度酒,我们老同志只能喝低度酒了。那啥,小刘你先敬我爹一个吧。”

刘大顺举起酒杯说:“听人劝吃饱饭,爷爷,那我就先敬你一个,那啥,我这杯酒代表我对您老的祝福,祝您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项父听到这话很高兴,这孩子还是挺会说话的。

两人一口抿了杯中酒。

刘大顺又给他夹了个鸡腿:“爷爷您别光喝酒,吃口,多吃点菜。”

项父满意的说:“不着急,你们先吃,你们年轻人要干革命、要工作,你们得先吃饱吃好。”

《剑来》

刘大顺哂笑道:“爷爷你别客气了,我们年轻人以后有的是吃喝的机会,我们年轻,您上年纪了,吃一顿少一顿……”

王东宝一听这话差点把嘴里的鸡骨头吐出来!

洪英尴尬,赶紧拉了自家男人一把。

这时候项信誉急眼了,拼命给女婿使眼色,说:“小刘你喝多了,你这酒量真不行啊。”

刘大顺不是傻子只是说话随口熘,所以容易说错话,他很快意识到自己的话不对劲,就陪笑道:

“确实喝多了,爷爷您别把我的话往心里去。”

“小刘就是诚心诚意的想让你吃个好的。”项信誉笑道。

刘大顺说:“对,确实是这么个意思,毕竟你年纪大了,再不吃可能就吃不着了……”

全桌静默了。

大家伙一时反应不过来,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项父这边真是蛋疼了。

他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的,寻思着这张饭桌自己暂时不能呆了,要不然这小子后面指不定要说啥呢。

于是他就说道:“那个你们先吃着,我胸口有点闷,先去外面吹吹风。”

大家伙站起来送他,刘大顺殷勤的说道:

“爷爷我看你脸色确实不好,是不是胸口不舒服?要不然今天下午你跟我们一起去城里,我在县医院有朋友,咱说得上话,哪怕是得了癌症也能给你治好!”

“别说了别说了。”项信誉苦笑道,“小刘你喝多了,你后面真不能再喝了。”

刘大顺愣了愣,他仔细琢磨了一下自己的话,尴尬的说:“信誉叔、各位长辈对不起,我、我不是那个意思,但我确实在县医院有朋友,我高中同学……”

洪英拉了他一把说:“这话题就当过去了。”

这时候外面响起脚步声,有人发出洪亮的笑声:“呀,这不是五叔吗?你老今天不是家里来孙女婿吗?你怎么在门口呀?”

项父笑道:“是队长、文书来了?这几位是?”

一个壮硕的渔家汉子领着几个人出现在门口,说:“这是咱们县里和市里的领导们,领导们关心咱们渔民老百姓的生活呀,今天特意从百忙之中抽身来咱们队里进行走访。”

“听说你家里来了女婿,领导们想过来讨杯喜酒喝……”

这本来是计划中的安排。

但计划中可不知道这孙女婿一张嘴如此霸道。

于是项父听了队长的话后有点慌:“我草,老三我跟你说,我孙女婿、他他嗓子不舒服,他可能待会不敢不是,不能、他不能出声!”

一边说话他一边用眼神往家里疯狂暗示。

这来的可都是大领导,可不敢让孙女婿乱说话,就这孙女婿刚才对自己说的话,要是放在古代改成对大官们这么说,那他们家可能会被满门抄斩!

项家这边也很慌,洪英拉住对象的手臂说道:“你待会闭着嘴,千万别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