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我在1982有个家 > 第250章 厨师的手艺挺不错(祝周末愉快哦)

易乔木很给力。

请客吃饭的地方选在了县里,不过不是县里任何一家饭店,是在县渔业加工厂的食堂里进行。

海福县没有多少工厂,但这是渔业大县,自然是有渔业加工厂的,翁洲的渔业现代化工作进展在国内各地区内属于较快行列。

民兵们上了码头,然后石大寿喊话,让大家伙按照生产队为单位,排队去往县渔业加工厂。

国内多年无战事,民兵力量逐步被削减,现在是以岛屿为单位,每个岛屿有一支民兵小队,总计十二人,两名领导是组长副组长,十个组员能分成两个战斗小组。

他们排着队进入渔业加工厂,一座充满鱼腥味的厂区。

一群壮汉和青年排队走在马路上的场景还是挺少见的,路上的人纷纷扭头看他们。

大胆一行人昂头挺胸走的踏踏实实,他们统一的服装、收拾的干净,不怕被人看。

这样其他生产队的民兵就嘀咕:“穿了身三片红而已,牛什么?”

“就是,现在城里人早不爱穿三片红了,人家现在穿的确良衬衣、穿西服。”

“王老师你那里还有没有三片红了?给我留一身!”

王忆冲李岩松挥了挥手,说:“衣服没了,不过我给你们兄弟带了方便面。”

李岩松高兴的跑过来,他很自来熟的拉开王忆背包看了看,很满意:“带了这么多?这下好了,回去让我儿子吃个够。”

多宝岛上的民兵队长是丁得水,他喝道:“岩松你回来,无组织无纪律!”

李岩松混不吝,他满不在意的走回去说道:“这又不是去出任务,就是一起去加工厂而已,这有什么组织有什么纪律?”

渔加工厂是Fh县工业的长子,它是建国后县里头办起的第一座工厂,当时县城规模小,为了方便职工上下班所以工厂建在了当时城区的边缘。

可是时过境迁,二十多年过去了,尽管城区发展缓慢可终究是在发展的,以至于如今厂区已经被包进城里头了。

工厂保留着五十年代的风格,经年累月的风吹日晒,厂子砖石墙壁长了青苔、挂上了爬山虎,窗户里的铁栏杆锈蚀满满,大门里面的操场上竖着两个木制篮球架,今天风大,它们在摇摇欲坠。

厂子里面多有标语,一条横幅长旗在风中猎猎摇摆,上面写着‘热烈庆祝中国**青年团成立60周年’。

墙上有白色油漆大字,不过油漆脱落字迹有些模煳了,写着:抓革命,促工作,促生产,促战备。

旁边还有一条稍微新一些的白色大字: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永垂不朽!

食堂是一座红墙老建筑,像是22年乡镇厂房,只有一层但层高怕是得五六米,很高大。

易乔木已经等在这里了,看见众人后他笑着招手还特意来跟王忆握了握手说:“进去随便坐,咱们都是一起参加过斗争的同志,是战友,不要客气。”

石大章听到这话勐然来了一嗓子:“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八亿人口,不斗能行吗?”

“什么八亿人口?”易乔木的学生田军笑道,“今天刚出的报纸,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大会结束了,咱们中国人口正式迈入了十亿大关!”

听到这话民兵们议论纷纷,整体来说很高兴:“人多力量大!”

食堂里头是圆桌,擦拭的干干净净、摆放的整整齐齐,一张桌子能坐十个人,正好是每个民兵小队的队员们坐一桌,然后队长、副队长们坐另一桌。

这里面也有宣传口号,‘反对浪费、反对大吃大喝’,‘节约也是建设社会主义重要的一条道路’。

另外正对门口的北墙高处贴着一排的大红纸,上面写了一行字:财政的支出,应该根据节省的方针。应该使一切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王忆好奇的打量极具时代特色的老建筑,而民兵们毫无兴趣,他们抢占位置坐下,然后拎起桌子上的茶壶一看笑了:“茶叶水。”

易乔木和两个学生、石大寿还有去天涯岛通知他们防汛的袁主任坐第一桌,他们还把丁得水、石大章等几个有名的队长叫过去,王忆自然也过去了,大胆跟他沾光,两个人都坐在了第一桌。

等到他们坐下,易乔木让大鹏岛上临时组建三个队的队长选出自己队员所在的桌子,按照当时拉歌获奖的名次来上酒。

十大元帅是个陶瓷大坛子,上面还真印着开国元帅们的相貌,一共九位大佬。

王忆他们这一桌喝的也是十大元帅,送上酒后一人一个黄瓷茶碗,直接用茶碗来倒酒。

袁主任为人豪爽,易乔木让他起来说两句但他没应,说:“易专家你来说,今天你是东家,我们来找你吃喝,哪能鸠占鹊巢?”

“是喧宾夺主吧?”田军说道。

袁主任愣了愣,尴尬的笑道:“对对,喧宾夺主,哈哈哈,我没有文化闹笑话了。”

石大章有心想给他找个台阶,于是热忱的笑道:“我也没有文化,所以我没有多嘴,老话说的好,多说多错、不说没错……”

他本家哥哥石大寿一听这话要炸毛了,赶紧在桌子下踢了他一脚。

易乔木自如的站起来喊道:“同志们、同志们先静一静,听我这个老头子说句话,让我说句话!”

可现在上酒了,民兵们都在争抢酒水,特别是丁得水的预备队民兵,大家都怕少喝了,这会在吆喝着使劲往茶杯里添酒。

袁主任和石大寿很生气,丁得水很无奈。

预备队是临时组建的,队里好些民兵不是他们多宝岛的,现在人家根本不听他的话。

他们吆喝两嗓子没用,这时候大胆一撇嘴惊奇的叫道:“哎哟,这是厂子里的女工人还是哪里来的小媳妇?这腚真大真圆呀,跟个磨盘一样。”

民兵们不再纠结酒水的多少,纷纷好奇扭头四周转:“哪呢?哪呢?”“跟磨盘一样?真假啊!”

袁主任和石大寿要气死了。

马勒戈壁的,外公死儿子——你们这些人是没舅了!一个个真是生产队上下学哭丧——老的少的没出息!

石大寿一拍桌子吼道:“都别嚷嚷了,让易专家嚷嚷两啊不,说两句话,让易专家说两句话!”

易乔木笑道:“我其实没什么要说的,就是感谢前面台风天里同志们的仗义援手,也感谢县里的领导体谅咱们,给咱们调拨了加工厂的食堂来吃这顿酒席。”

“说实话,如果不是有这食堂容纳下咱们,那我真要食言了,因为我这老同志家底薄,请咱们一百多号人去下馆子吃国营可吃不起。”

民兵队长们带头鼓掌,掌声很热烈。

等到掌声落下,易乔木说道:“我刚才去厨房看过了,凉菜已经出来了,那咱们不需客气,先上凉菜先喝酒!”

有人突然问:“是不是天涯岛的凉菜?”

易乔木平日里都在外岛的岛上修缮灯塔,没怎么在县里停留过,所以难免不知道天涯岛凉菜的名气。

而大胆等人骄傲得意的昂起头来——我们生产队现在可出名了。

易乔木没有买成品凉菜,他买的是蔬菜鱼肉找了厨师来做菜,这样成本相对小一些。

得知这消息后一些民兵很失落。

天涯岛的凉菜名气很大,他们都听说过,但一份凉菜至少几毛钱,他们里不少人没舍得买过。

所以就指望这次能来县里吃席尝一尝味道。

易乔木打听出消息后很好奇的问道:“天涯岛?我记得王忆同志你就是天涯岛的,你们岛上的凉菜很有名?”

大胆急忙说道:“那可不是……”

“嗨,名气不小实际上味道也就那回事,队里老辈人流传下来的几个拌凉菜的小配方而已。”王忆含煳的笑道。

大胆虽然不明白他为啥要谦虚,不过既然王老师要谦虚那必然有深一层的考虑,所以自己配合就行了:

“对对,一般一般,我们队里老辈人会做菜,现在还有两个厨师呢,一个给我们小学大灶做饭,还有一个更厉害在政府大灶当大厨。”

石大章也不希望风头都被王忆和天涯岛抢走,于是他们便热切的招呼起来:“吃菜吃菜,来,喝酒吧。”

“咱们先一起敬易专家一个吧,感谢易专家不辞劳苦来为咱们渔民大众修缮灯塔。”

易乔木客气的说:“我先敬大家、我先敬同志们,这次欧文台风来的突兀,要不是同志们我就要犯下错误了,要是大鹏岛上那百年灯塔因我而毁,我真是万死莫辞其咎!”

袁主任说道:“这样,易专家刚才的话说的好,咱们都是自己同志、都是经历过暴风雨洗礼的战友,那么咱别太客气了,先听易专家的安排,然后咱们再安排。”

一道道凉菜送上来,也有热菜开始上,食堂里氛围火热起来,于是众人纷纷举杯碰杯。

易乔木敬酒结束,袁主任和石大寿各自带酒又一起喝了几个。

然后袁主任说:“嗯,现在集体进展结束了,轮到咱们给易专家敬酒了,怎么着,展现一下咱们的热情吧,同志们从谁开始?”

大胆、石大章等人顿时蠢蠢欲动。

易乔木的另一个学生常小合说道:“轮圈敬酒没什么意思,咱们搞个活动来助助兴吧……”

“猜拳?”大胆喜不自禁。

石大章眼珠子一转嘿嘿笑:“易专家是文化人,猜拳那是咱粗人玩的东西,这样,咱来说吉利话吧,要押韵,最后一个字要押韵,从我开始。”

他咳嗽一声说:“易专家我敬你一杯酒,祝你一生平安无忧愁。”

他旁边的丁得水笑道:“易专家我也敬你一杯酒,祝你好事天天伴你走。”

轮到王忆了,王忆觉得这很轻松,说:“易专家,祝您平安和好事两全有。”

石大章一听赶紧说:“王老师,你这有点投机取巧吧?”

王忆笑道:“那就换一个,易专家,祝您桃李芬芳满五洲!”

石大章疑惑的问道:“王老师我不是要找你的事、挑你的刺,是我真没听懂,你为什么扯上了桃子李子?”

田军笑道:“这是句最好的祝福,桃李满天下你知道吗?”

石大寿说道:“你别跟他说,他其实没有文化,他哪里知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种话?”

石大章讪笑道:“那行,算我找事了,易专家、袁主任、王老师,那我自己先自罚一杯!”

接下来轮到大胆了,大胆澹定的说:“我啥也不会,我也自罚一杯!”

十大元帅入口他觉得好喝。

又说道:“要不然这样吧,你们玩有文化的我肯定不行,我直接先自罚三杯……”

“算了算了。”石大寿站起来压住了酒坛子,“那个咱不用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了,咱就吃着喝着聊着吧。”

他说完怒视了本家兄弟一眼。

你这个不成器的东西!

石大章委屈无比。

我他妈怎么说什么、做什么都不行啊?这世道还能不能好了?

王忆看向桌子,现在菜已经一道接一道的上来好些了。

夏日海鲜肥,梭子蟹、石甲红、鲳鱼、鳗鱼、龙头鱼、鮸鱼、小梅童、皮皮虾、滑皮虾、对虾等等上了一桌子。

但渔家对这东西不感兴趣。

民兵们盯着炖排骨、炖鸡、红烧肉、葱爆肉、梅菜扣肉等硬菜来。

王忆注意了这些海鲜,这是他的菜。

今天这桌子饭菜委实丰盛,海鲜并不是简单的白灼,应该易乔木考虑到民兵们平日里不缺海鲜,所以他让厨师做了重油加工。

比如梭子蟹,做法是葱油蟹。

比如皮皮虾,做法的椒盐皮皮虾。

比如对虾,做的红烧大虾。

鲳鱼是红烧、梅童鱼是油泼、龙头鱼是面拖油炸,看起来都很可口。

王忆夹了一块葱油蟹。

肉质肥美,现在这季节的螃蟹蟹膏并不饱满,可是肉很肥硕,块大且嫩滑,肉质雪白,葱油炝炒后风味上佳。

味道挺不错的。

这就挺厉害了。

要知道他们吃的算是大锅菜,厨师肯定不是开小灶一盘一盘炒的,这样大锅菜能做的让他点头就很了不起。

他连续吃了几道菜连续点头,情不自禁的感叹道:“这厨师真挺厉害的,加工厂的工人有口福。”

易乔木笑道:“厨师不是加工厂的,是石干事帮我请的。”

石大寿说道:“对,厨师是咱公社的米老头,他厨艺确实好,你们队里的王祥雄就跟他学过厨。”

王忆问道:“噢,是这位名厨呀?他现在在哪里供职?”

石大寿笑道:“什么供职履职的,他现在接散活,谁家有红白喜事摆宴席就找他,没人摆宴席他就歇着。”

王忆默默的记下了这个名字。

如果他们的社队企业要在城里开饭店,那厨师有人选了,可以试试聘请这个米老头来掌管厨房。

这时候丁得水夹了一筷子菜问:“袁主任,今年台风过去了,什么时候领国家的救济款?”

袁主任说道:“还不清楚呢,现在不是刚统计损失吗?”

“今年还有没有救济款都不好说呢。”石大寿不悦的说道。

另一个队长金大勇问道:“为什么没有?”

石大章笑道:“问天涯岛呗。”

王忆有些疑惑的看向大胆。

这事跟自家岛屿有什么关系?

大胆问道:“是水花岛的那档子事?”

“还能是啥!”石大章顿时接口说道。

其他人也笑了起来,笑的很暧昧也很生气:“他水花岛办坏事,咱们都跟着倒霉?”

王忆问道:“水花岛怎么了?”

大胆说道:“领救济款耍他妈坏心眼,让咱外岛跟着叫人笑话。”

其他人看王忆不了解,便借着酒劲七嘴八舌的说了出来:

“每次咱外岛受了灾国家都会赈灾,多多少少给点粮食给点钱,当然是根据每个生产队受到的损失来赈灾。”

“但是怎么确定这个损失呢?光靠报数不可信,所以上头会派调查员下来排查调研。”

“一般咱都耍点小花招,比如调查员来了咱给调查员管饭,先让调查员吃上大米饭和炒菜炖鸡,跟调查员说咱这里没事没多少损失。然后暗地里让家里老人孩子和妇女去厨房偷偷吃拌麸子就咸菜——这个暗地里可不是真暗地里,得让调查员碰巧撞见。”

“这样调查员们感动了,这可是解放前老百姓招待红军吃饭的路数,当时为了让红军战士吃个好饭有力气打鬼子打反动派,他们把好的给战士自己偷偷吃孬的。”

“调查员感动了,咱老百姓就能多拿点赈灾粮款了,对吧?”

王忆苦笑道:“你们恐怕每个生产队都这么干吧?调查员又不傻……”

队长们纷纷点头:“王老师你真说对了,嘿嘿,大家伙都这么干,调查员确实看出来了,可是咱老百姓没办法,真的是生活条件不好想趁着碰上天灾了多要两口粮食吃,为了过日子嘛,不寒碜。”

“这成了个潜规则了,不过用处不大,赈灾粮款就那些,各个生产队都来这一套,调查员得一视同仁,等于这一套都白做了。”

“水花岛那些王八羔子有办法啊,他们去年弄了个什么?他们不知道从哪里找了个风骚妇女,说是生产队的寡妇,然后招待调查员在寡妇家里吃饭。”

156n.

“他们队里人使劲灌酒把调查员灌醉了,结果调查员醒来睁开眼睛一看,自己光着身边的寡妇也光着,地上还扔了好几个套子……”

民兵队长们一拍手,剩下的不用说了,都在嘿嘿笑。

田军这边还挺饥渴:“下面呢?下面呢?”

“下面没了。”石大寿怕民兵们守着城里来的知识分子乱说话赶紧接了话头,“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后来走漏了消息,水花岛拿到的粮款太多了,让政府怀疑了。”

“查出这事后把领导们气坏了,影响太恶劣了,然后今年的赈灾粮款还不知道怎么处理呢……算了不说了不说了,喝酒,来喝酒!”

袁主任也招呼:“对,这么多好菜,使劲吃菜。”

易乔木是实在人,这顿饭菜做的很结实,菜肉酒管够,让民兵们吃的油光满面、浑身醉醺醺。

袁主任没敢让他们喝的尽兴。

外岛多数人家日子过的清苦,当然这年头农村确实是多数人家日子清苦,这种情况下男人一旦逮着喝酒机会可不会放过,一个个又是划拳又是斗嘴的往下灌,真喝醉了不好弄。

民兵们血气方刚,平时可以靠官威管辖,一旦喝醉了那真是天王老子和旅长来了也没用。

他们这一桌已经算是谨慎的了,可是也有点疯,于是当袁主任说‘差不多了’的时候,石大章那边喝高兴了站起身拍着胸膛装逼:

“袁主任这都是小事,咱外岛的英雄好汉哪个不是海量?这没到量,完全没问题。”

袁主任脸色一沉看向石大寿,结果石大寿也喝高了:“再来、再来,王老师你怎么了,你没怎么喝啊!”

“就是,王老师没怎么喝,让王老师喝。”石大章跟着本家兄弟嚷嚷起来了,“王老师你杯子里怎么还有这么多酒?你要养鱼?”

王忆很讨厌烂醉汉,我喝的少这不是我逃酒了,是你们刚才一个个好不容易喝到不要钱的酒都在想方设法的喝,压根没人找我喝酒、让我喝酒,我当然喝的少。

他一看石大章又嘚瑟起来,索性冲着石大章开炮:“石队长我不是不喝,这喝酒得有个由头嘛……”

恰好一道清蒸大黄鱼送上,按照外岛的规矩,这就是最后一道菜了。

王忆冲食堂帮工使了个眼色偷偷指了指石大章。

他刚才帮助帮工上菜来着,为人说话又客气,所以帮工对他印象很好,看到他的眼神和手势后便明白他的意思,直接把鱼头对准了石大章。

这样王忆便说道:“石队长你看,这鱼上来了,鱼头对着你鱼尾对着我,性吧,老话说的好,鱼头鱼尾喝杯酒,你有我有全都有。”

这句顺口熘是真的,所以石大章没拒绝来了一杯。

王忆继续说:“咱俩坐了个对面,这叫什么?对面落座是缘分,杯中美酒要喝尽,来,咱来再来一杯。”

旁边的丁得水看出他想要灌石大章,便揶揄的说:“哎呀,王老师真会说呀……”

王忆自如的说道:“看来丁队长也不甘寂寞呀,好,老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丁队长和石队长坐在一起,要不要喝一个?”

其他人起哄,石大章大剌剌的举起杯子说:“丁队长来,咱俩走一个。”

丁得水翻白眼:“你是不是把酒灌进脑子里了?”

石大章顿时不高兴了:“我知道你仗着自己在部队当过兵看不起我……”

“行行行,丁队长你赶紧喝吧。”袁主任一听这话没法了,这种话说出来在酒桌上很难往回收。

石大寿这会看出苗头来了,对石大章说:“你这个傻瓜,王老师在给你使劲呢,你还不坐下?”

石大章彻底上头了,他傲然道:“我这人千杯不醉,咯吱窝里有酒路,不怕喝酒,喝了酒进了肚子就顺着酒路走了。”

“王老师,你能使劲你就使劲,我看看你今天怎么能放倒我!”

王忆一听乐了,长这么大,像这样的请求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现在他连着两杯酒下去也上头了,一拍桌子站起来说:“好,那我小王就向你讨教两下子了。”

他看看桌子上的菜抠出鱼眼夹住递给石大章,说:“高看一眼是知己,我敬你一杯是友谊!”

酒下肚。

他又从鱼肚子上挑起一块肉给石大章:“推心置腹诉衷肠,再来一杯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田军和常小合一起鼓掌:“王老师好文采。”

石大章有点遭不住了,但他想撑一个面子,叫道:“鱼眼鱼肚子我吃了,酒我也喝了,你还有什么招数你全使出来,我看看你、你还有什么本事!”

“向我开、开炮!”

王忆又去夹鱼嘴,把鱼嘴唇夹在他面前:“唇齿相依是真情,再来三杯行不行?”

石大章呆住了。

他咬牙坚持,吼道:“王老师,你再来啊!”

王忆想找鱼肝鱼胆再来一炮,可是鱼肝胆已经被收拾掉了,这样他索性让大胆配合把鱼给翻了过来,说:“大鱼掉头喜洋洋,按老规矩重开张!”

“再来一遍!”

石大章‘咣当’一下子坐倒了。

袁主任和石大寿对视一眼,两人头皮发麻:我的妈,这文化人太能叨逼叨了,以后不能招惹文化人!

王忆没跟石大章置气,他这边也有点上头,便竖起大拇指赞叹了石大章两句,直接说自己扛不住了要趴一会。

这趴了一会还真睡着了……

后面大胆把他叫醒了,说:“王老师酒局结束了,你还真喝睡了啊?”

王忆睡了一觉感觉状态好了很多,打着哈欠说:“我不胜酒力,你了解我酒量的。”

大胆说道:“但你刚才跟石大章那家伙斗酒的时候表现真勐,王老师你厉害,你是个狠人!”

王忆摆摆手,问道:“现在几几年——不是,几点了?”

“快两点半了。”大胆说。

王忆琢磨了一下,说道:“咱不直接回去,咱们先在县里转转,去菜市场买点肉啊菜啥的,学生们要参加公社联考了,给他们加加营养。”

大胆很羡慕。

这年头怎么当学生这么好?

王忆不是真要买肉菜,其实他的真实目的是想打探一下关于敌特分子的动态,台风过去两三天了,敌特分子们应该有动作了吧?

位卑未敢忘忧国啊!

他们跟石大寿和袁主任说了一声,自己解决回程问题,然后王忆带着十多号人去往市场。

这个点市场里人不多,摊贩刚刚开始摆上货,来买菜买肉买米面油的顾客还少。

王忆转了一圈没听到关于海地地震导致飓风和海啸的消息,他走出市场想在附近打听一下,看见有老太太挎着一个篮子在卖报纸。

于是他过去问道:“大婶,你这里有咱翁洲当地的报纸吗?”

如果说现在消息已经爆发了,那或许报纸上会有所提及,现在报纸的新闻消息无节操,就喜欢搞个大新闻。

什么哪里诞生神童了,哪里发现异能人士了,哪里出现气功大师了,如此消息都在报纸上能找到。

老太太正要说话,市场口报亭里的中年人嘿嘿笑着走过来说:“哎,同志,你们要买报纸?”

王忆点点头,中年人指着老太太说:“这是我母亲,从乡下来我这里享清福的,可她这人闲不住,是吧?咱们农民就是这样,不愿意享福、只想着吃苦。”

“她来了就帮我收拾卫生,不光收拾卫生现在还帮我往外卖报纸——同志,你们要买几份报纸?”

王忆说道:“咱们翁洲本地的报纸一样来一份。”

中年人在篮子里翻了翻,抽出两份报纸递给他:“一份是日报一份是新闻报,总共是一角四分钱。”

王忆掏钱递给他,拿着报纸去路边蹲下准备研究。

结果他刚蹲下,旁边肉联厂下辖副食店里走出个姑娘扔垃圾,走过他身边时候低声说:“大哥你好心就去把钱要回来还给老阿嬷吧。”

王忆迷迷煳煳的看向她。

这怎么没头没尾给我来了这么一句话?

他想问问姑娘,可姑娘立马走了而且目不斜视,像是刚才没说话。

这样他奇怪了,又看向报亭老板还有卖报纸的老太太。

老太太挎着篮子正沿着一条南北路走,报亭老板回去收拾起杂志,看两人表现好像确实有些问题。

他这会酒劲还没过去,脑子转的不灵活,于是就担心自己是不是搞错了什么事,就去追上老太太问道:“婶子你这是要去哪里?”

老太太看他一身酒气、身后跟着一群彪形大汉便有些害怕,她挎住篮子小声说:“同志,我就是过来卖个报纸补贴一下家里,家里没钱买粮食了……”

“你家开报亭,怎么会这么困难?”王忆问道。

老太太畏畏缩缩的说:“我家不开报亭,是我老头子以前卖报纸来着,但他叫车给撞了,现在走不动道了,我就出来卖报纸。”

王忆皱起眉头:“我怎么没明白你的意思呢?”

“我明白,我反应过来了,”大胆积极的说,“她男人以前是卖报纸的,是骑着自行车卖报纸对不对?她儿子子承父业,现在开了个报亭,就是接班了,在城里这叫接班。”

“后来她男人让车撞了,不能干活了,她儿子不孝顺,就跟她们老两口分开过了,是不是这样?”

“不是。”老太太说,“报亭的阿贵不是我儿子,我们没有亲戚关系。”

大胆问道:“那他刚才怎么说是你儿子拿了你报纸收了我们的钱?”

王忆说道:“认钱不认人呗,他是觉得你进了他的地盘,所以拿你的报纸卖钱自己收下占个小便宜,是吧?”

老太太默默的点点头。

王东峰直接笑了:“我他吗的,为了一毛多认了个娘啊?他是不是在水花岛上有亲戚?我就听水花岛的人干过这样的事。”

王忆暗道好家伙,水花岛成外岛的反面典型了。

不过这个报亭的老板阿贵也挺可恶的,国家可没规定市场这里的报刊生意只能他做,他凭什么欺负人家老太太?

特别是看老太太衣服裤子上打的补丁,一看就知道家境不太好。

还有今天这大风让成年人都难以扛住,老太太还要出来卖报纸,这得遭多少罪?

这阿贵毫无同理心啊!

王忆看不下去。

民兵们更生气,纷纷要回去揍他给老太太出气。

老太太吓得不行,她不想惹事,便赶紧哀求他们:“没事,同志们,我没事,其实我不该来市场卖报纸,我知道这里有报亭子,只是今天大风我寻思阿贵不会开摊——算了算了,就是两份报纸……”

“这不是两份报纸的事,这是他坏心眼子的事!”大胆撸起袖子要发飙。

王忆伸手拦住他们:“慢着,都给我冷静!记住了,遇事不要慌,先、先保持冷静,现在是法治社会,要智取不要力取,要靠脑子解决问题而不是用暴力解决问题!”

“行了,我有主意了,大婶你放心好了,看我今天好好教训教训这个贪心阿贵!”

“我一定可以让他向你道歉,而且以后你再来卖报纸,他绝不敢欺负你!”

------题外话------

再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绝对超级好看,213写的《人不知》,一共两部,是小短篇构成长篇,绝对好看,不好看的来找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