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我在1982有个家 > 第216章 培养接班人

我在1982有个家 第216章 培养接班人

作者:全金属弹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11:17:06 来源:88小说

红线绳到手,王忆先给春红、秀红等人打单节看:

“我研究过了,平安结主要是两种绳扣组合起来的,你们看,外面一种、内部一种,主要就是它们,另外是下面挂个红穗子、上面打个大扣来挂……”

“上面这个扣子是对疙瘩,我们都会打。”妇女们纷纷说道。

王忆问道:“噢,这个就是对疙瘩?”

对疙瘩是渔家最常见的绳扣了,简单来说就是两条绳索相接、绳子头相交,每条绳子头绕过对方一圈打一个结,两结对拉后如两个疙瘩相扣,绳索因此连在了一起。

这种绳扣在生产中对接容易,放在这种平安结上就是简单美观,可以用来做悬挂扣。

当然简单旳对接会导致绳扣在受力太大时发生滑脱,妇女们七嘴八舌的给出建议:

可以不打寻常的对疙瘩,打双疙瘩扣、明对疙瘩扣和暗对疙瘩扣之类,这样更美观也更稳定。

提到了美观,有人就说:“要想好看就得打娘们扣,娘们扣好看。”

“娘们扣好看容易滑脱,要我说这平安结是在船上用的,船上老晃悠,得结实才行,要结实就得打爷们扣。”

春红笑道:“你们别争别争,你们这么说,王老师哪里能听得懂?”

她又问王忆:“你知道娘们扣、爷们扣吗?这两种扣也常见,都挺好看的。”

“不过娘们扣带花样,这样它绕来绕去的就不那么稳固了,因为绳扣的劲头都在外面,里面的芯子打结少,稳固性不行,所以咱都说娘们心(芯)软、爷们心(芯)硬。”

王忆赞叹道:“这绳扣是一种文化呀,我得向各位同志好好学习。”

妇女们一听这话来劲了,都爱听好话。

她们用线绳给王忆演示起来,每个扣子还带着一句谚语,比如最牢固的扣叫五子扣,俗话说‘系桩用五子扣,跟养船的有仇’。

这种扣子属于死扣,系上后要想打开只能用刀剁断绳子。

妇女们给他演示系扣也演示解扣,解扣都有一步是用手指去捅扣眼,然后秀红就跟王忆说:“这就叫女人怕哄扣怕捅。”

有结婚的妇女笑道:“不光扣怕捅女人也怕!”

然后所有妇女不管已婚未婚都哈哈大笑。

王忆在里面闹了个大红脸。

你们守着我这样的黄花小伙子说这些土味骚话真的好吗?

再多说点!

搞快点!

渔家人从小就跟绳扣打交道,所以要编一个平安结真是问题不大,她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着、你教我我说你,然后就这样很快手里都编出了一个平安结。

打好了平安结、挂好了红穗子,这样主体就完成了。

她们给王忆看,然后并不感到骄傲还有些不满意:“咱编的不行呀,王老师,太松松垮垮的了,跟破鞋的裤裆一样。”

王忆说道:“没事没事,这是因为中间有个空,咱把这个空子填上以后就好办了。”

这个空子是留着放像章的。

但船上的平安结用的是四周带孔的玉石,系绳扣时候打进去就行,上下左右四个孔,绳子穿过去继续打结即可,等于是把玉石打在口子里,美观又结实。

可像章没有孔。

于是他们讨论了一下,决定重新打扣子,在中间穿过一根线绳,将领袖像章挂在上面,这样也能形成绳扣包裹住领袖像章的状态。

结果这样绳扣并不能把领袖像章紧密包裹,导致平安结还是松松垮垮。

最后春红一拍大腿说:“咱就把这个平安结给完整的打好,然后把领袖像章挂在上面,不用非得把领袖像章包裹起来,把它挂在上面不是一样好吗?”

“对,这样领袖像章还突出于平安结表面,更突出领袖同志的音容笑貌。”王忆一听这还真是个好主意。

他们拆开绳扣重新打,这下子打出来的平安结就像模像样了。

王忆带回来的领袖像章大小不一样,挑个大小合适的挂在平安结中间,这样一个领袖平安结出来了。

绳扣结实,整体美观,王忆拿起来看了看。

海风吹动平安结,红穗子随风摇摆,平安结也摇摆,领袖同志在风中微笑。

王忆从头到尾、正反捣鼓着全面看了一遍。

很好!

他放下平安结鼓掌说道:“来来来,同志们咱给自己呱唧呱唧,手艺非常出色,工艺非常出众,这肯定能卖钱。”

妇女们高兴的鼓掌,春红问:“王老师,你说这样一个平安结能卖多少钱?”

王忆说道:“考虑到咱外岛渔家的购买力,咱根据个头给定价,这种巴掌大小的定价五块钱。”

“五块钱可有点贵了,咱几分钟就能编出一个来,这能值那么多钱吗?”秀红问道。

王忆说道:“能,因为咱卖的不是绳扣,卖的是一份平安,平安结保平安!”

妇女们点点头。

这话有道理。

青婶子说道:“这样来看五块钱不贵,今年过年公社年集上有佛海县的人来卖平安符,说是什么高僧开过光。那家伙一个还卖十块钱呢,不准讲价,说谁讲价就是心不诚,佛祖就不保佑他了。”

王忆说道:“没人举报他们,把他们给抓起来?这不是迷信吗?”

青婶子笑道:“嗨,这种事在咱渔家管的不严,政府也知道咱就是求个心安,咱渔家人天天风里来浪里去太危险了,所以求个心安不是坏事。”

王忆说道:“说的有道理,来,这个绳扣套路大家都摸透了,那咱不废话了,赶紧开工。”

“要做多少?”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还有别编这种小的,船大需要的平安结也大,往大里编,然后卖十块钱!”

王忆把大的领袖像章摆出来:“根据像章的个头来编平安结,反正越大的卖的越贵——它们不光能挂船上也能挂车上挂家里,挂船上是一帆风顺,挂车里是出行平安,挂家里是安居乐业!”

妇女们听着他的话发出响亮的笑声:“哈哈哈,王老师你不愧是个教员,嘴巴真能说。”

“小秋是不是让你这张嘴给迷住的?”

“我要是跟王老师这么能说就好了,以后跟我婆婆吵架我说她一个头昏脑涨。”

“小翠你可真孝顺了!”

说着闹着,一个个平安结被做了出来。

王忆坐在树荫下听她们随意聊天,倚着树干枕着手看向礁石滩、看向湛蓝的天空看向浩瀚的海。

夏至未至,热浪已经滚滚而来。

在渔村看海,这来的可真是热和浪了——

说起来天涯岛其实是避暑的好地方,背靠青山面朝碧海,头顶海鸟啼鸣清脆,四周海阔浪涛滚滚。

但夏天一样感觉炎热。

村里的狗也知道这点,它们很机灵,一个个的跑到海里去泡个澡,然后摇摆着尾巴跑到树荫下来眯着眼睛享受风吹。

王忆看的很服气。

人不如狗。

码头上停着船、晒着网、亮着鱼叉,渔船、渔网、船橹、船锚,它们一一摆放在火热的阳光下。

这让海上的风光多了几分生活气息。

有老人们在树荫下修补渔网,他们偶尔的抬头看看海看看码头上摆放的家伙什,心里想的、嘴上聊的都是过去的旧时光:

“最近队里弄了不少腐殖肥,这是要干什么?又要大办群众农业劳动?”

“不是吧?那是五几年的事了,58年?当时提出了个口号是吧?大办农业积肥料、兴修水利建水库。”

“60年吧?58年咱不是集体去粤北砍毛竹来着?那家伙累啊,记得不记得了?睡竹床、用竹筷竹筒吃饭、抓竹虫竹鼠加餐,那家伙柴米油盐都缺,咱社员不习惯山上生活,一下子得了浮肿病。”

“是你记岔了,砍毛竹是60年的,咱去粤北砍毛竹,粤北的同志来咱海上捕鱼。这事我记得,我当时是民兵,咱这里没有大型冷库,粤北的同志当时来捞墨鱼,捞了得晒鱼鲞,然后我们民兵要值班,防火防盗防敌特破坏。”

“是,老山记得对,60年粤北来捞墨鱼,当时分散租住在咱群众家里嘛,办公住宿在一起,屋里搭张床就睡觉,放一张桌子就工作。”

“对对对,是这么回事,那时候真热闹,哈哈哈,咱听不懂粤北的同志说话,粤北的也听不懂咱说话,闹出好些笑话来……”

王忆静静地倾听他们说话。

老爷子们的话题很少进入七十年代,主要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展开,那是他们的黄金人生。

一个下午他都在看海听人聊天。

并不无聊。

很悠闲,很自在。

还是那句诗: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到了傍晚,大队委的下工广播响起来,这时候码头上热闹起来。

学生们捡柴火回来了,一艘艘小船沉甸甸的,上面都是木头,学生们唱着《我们是**接班人》、扛起木头排队往山上走。

出海捕鱼的船也逐渐回来了,一箱箱的鱼放下,还有人过来递给王忆一条大黄鱼:“王老师爱吃黄鱼拿回去吃。”

王忆问道:“今天碰到了个黄鱼群?看你们挺高兴的。”

“对,”汉子笑道,“运气好,中午头碰上了个黄鱼群,下网捕捞上来得有个三四百斤,咱这个月的指标肯定能完成了。”

渔家生产队都有捕捞指标,这个指标是跟国家下拨的口粮相关的,所以不管是不是大包干的村庄、生产队都不敢不完成。

渔获暂时送进冷库,然后每三天就要有船出发送去统一的集货点,直接送渔获上大船。

这事跟王忆休息冲突,所以王忆还没有跟着去送过渔获。

主要是送渔获没什么意思,这是力气活、脏活,摇橹去市里来的大船然后往上扛渔获。

有人给分级、定级,分好级别送进船上冷舱,有干部负责登记,这样渔民摇橹回来就行了。

王忆拎着大黄鱼往回走。

这时候也有准备来看电影的外队社员到来了,提前来的往往是头一次来看电影的人,看过次数多的都摸到了天涯岛放电影的规律,都是踏着夜幕再来。

在他身后是妇女们收拾红线绳和平安结,下工的渔家汉子们好奇的上去看:

“这是你们自己编的?”

“呵,这红绳扣大,上面还有个领袖啊,领袖同志好!”

“编的还怪好呢,给我看看。”

“滚,你看你一手的鱼鳞,别上来碰啊,这是要卖钱的。”

王忆拎着大黄鱼回去递给漏勺帮忙收拾,有外队的人结伴来门市部:“王老师,给打一角酒,打你那个好酒。”

“再来一个五香鸡蛋吧,老五你要不要五香鸡蛋?”

“我不要、我,那个我要花生米,要不然咱分着吃吧,反正你的五香鸡蛋也得切开。”

还有人带着孩子来,孩子没进门就嚷嚷:“我要吃爆米花、要吃爆米花!”

王忆麻利的把五香鸡蛋切开,又拿出一包刚爆好的爆米花给小孩。

小孩馋,看着柜台上的酒肴便再次嚷嚷起来:“爹我要吃鸡蛋,爹莪要花生米。”

“你要屁。”汉子不高兴,“这也要那也要,你当咱家地里也有金饼子?就要一包爆米花行了。”

小孩听到这话嘴巴一瘪就要哭。

汉子指着他说:“你敢在这里哭,你看我怎么抽你——把眼泪给我憋回去!”

小孩抱着爆米花,只能憋住哭声去抽噎。

王忆抓了一小把花生米偷偷塞进他兜里。

小孩顿时咧嘴笑了。

汉子不太好意思,抽了抽鼻子讪笑道:“王老师这多不好……”

“没事,就几个花生而已。”王忆拍拍他肩膀。

他忙活了一圈人不多了,这时候漏勺在大灶门口喊:“王老师,吃饭。”

王忆出去,暮色降临。

天涯岛和四周海域的傍晚总是温暖绚烂。

此时夕阳红、海水也红,海上有浪花有帆影起伏。

黄昏红耀天,广袤大海生壮美,山林有松涛、海上有波浪。

海风吹来,相比中午已经清凉一些,袅袅炊烟被风吹的摇曳,天空云彩则随风荡漾。

夜色将晚,远海陷入沉寂与黑暗,暮色像是从远处袭来,夕阳的光亮缓缓归去。

路灯亮起、渔家灯火也亮起。

木桌上热气腾腾,一条清蒸大黄鱼静静的躺在盘子里。

王忆递给漏勺一包烟。

正忙活的漏勺赶紧双手接烟、点头哈腰:“校长你太、你客气哈哈,你怎么还给我这个?”

王忆摆摆手说:“你最近进步很大,社员们反映你待人接物、说话办事都变得让人舒服很多,该给你点奖励。”

漏勺看着手里的红塔山一个劲挠耳后头发,说:“没有,我就是跟校长你学习呢。”

他拿着红塔山犹豫了一下,又试探的问:“校长,能不能给我换成那啥,换成经济?就是多换几包,我不用抽这么好的烟。”

王忆说道:“经济没有了,给你换丰收吧。这样,也不用换了,这包烟你留着走亲戚,以后我一个礼拜管你两包丰收。”

“如果表现上继续有进步,逐步可以成为三天一包、两天一包直到一天一包烟。”

漏勺听了这话大喜过望,抱拳点头哈腰:“行,谢谢校长,校长你太好了。”

王忆摆摆手:“来,吃饭吧。”

晚饭主食是米饭,还有肉酱。

王忆舀了一勺肉酱在米饭里拌匀,说道:“明天早上给学生做个西红柿炒鸡蛋当卤子,他们今天给学校捡柴火了,你给他们做个西红柿鸡蛋打卤面。”

“行。”漏勺痛快答应。

他扒拉着米饭又感慨一句:“校长,咱队里学生跟着你真是沾大光了,你说我上学时候要是也有这个条件,我也不至于现在这么没素质啊?”

王忆笑道:“你还知道你没素质呢?”

“咋不知道?”漏勺讪笑,“我以前也不是故意犯贱,我就是、唉,心里头苦闷、难受,不知道自己是人还是个鬼,所以故意去瞎折腾,跟人折腾着终归有点活着的样子。”

王忆说道:“你以后好好管大灶,你就是咱学校大灶的掌柜,去折腾饭菜,这样学生们以后慢慢的就尊敬你了、就得叫你个漏勺老师了,那时候不才是活着的样子?”

漏勺笑道:“对,真是,我好好干,争取早日成为漏勺老师。”

香喷喷的大米饭配新鲜的野生大黄鱼,王忆吃的很香。

连着两天下午都是编平安结,妇女们心灵手巧,两天编出来一百四五十个平安结。

于是礼拜四下工后,王忆找王向红,说让妇女们再编上一天,这样礼拜六去县里、市里卖平安结。

王向红大力支持:“行,让销售队顺便卖掉平安结?那咱怎么定价?你来定价?”

王忆说:“不能让销售队卖平安结,得是咱自己去卖,支书你也去。”

王向红吃惊:“我也去?不不不,王老师我说实话,我不行。”

“我这人不会做买卖,因为我总是板着脸,人家都说和气生财,你说我老板着脸这怎么能做的成买卖?”

王忆说道:“你看我安排就行了,为什么我说这个平安结咱不能让销售队慢慢去卖?因为咱得快点卖掉。”

“那么着急干什么?”王向红奇怪的问。

王忆说道:“这种红线绳在城里虽然少但也能买到,而咱渔家人都很会打绳扣,只要有人买一个回去拆开学一学就能学会自己编平安结。”

“所以咱得快点卖,趁着还没有人买到红线绳仿造咱编造出差不多的平安结赚上一波,然后这买卖就算差不多了。”

他之前在公社的百货大楼就看到过有漂亮的红线绳出售,可能是结婚用品,反正这种类似的绳子是有的。

这样县城市里自然更有红线绳,至于领袖像章这东西如今更是常见。

所以他们得快点往外卖,用不了几天就会有人有样学样的制造出仿品。

这点跟卖凉菜是不一样的。

随着他们在县里头多处地点卖凉菜,逐渐的也有人开始拌凉菜去卖,但是王忆不怕。

天涯岛的凉菜拌的就是好吃!

要知道王忆为了给生产队创收那是下本钱的,他用料实在,而且很多配料是现在翁洲内买不到的,这样其他人拌的凉菜跟他们的没法比。

同样一份麻辣蟹,他是用油炒出来的,蟹肉往外一掐冒油花,这样不光鲜而且香。

别人家哪有这么多菜油?即使有这么多的菜油他们也用油炸,那怎么定价?他们到时候一定会发现,按照岛上的凉菜这价格往外卖是亏损的。

杀头的买卖有人干,亏钱的买卖没人干。

所以凉菜方面王忆很有信心,这生意短时间内没人能顶的了他们,因为这买卖别人干都是不赚钱的。

天涯岛社员们自己赶海捡海鲜、他自己掏腰包用调料,这样才有了天涯岛凉菜的味道和价位!

王向红不知道凉菜里的道道,但他能听懂王忆话中的道理。

他拿起一个平安结看了看,叹气道:“是呀,确实有这个麻烦,你说咱老百姓挣个钱怎么这么难?”

王忆说道:“没事,这买卖可以长久的做,但要赚大钱只能是早期一波流。”

“以后咱可以继续做平安结,多换几个样式做了然后往外卖,到时候就当一门小生意细水长流慢慢赚钱。”

平安结、中国结这些东西样式好像挺多,实际上风格只有那么几种。

这样在82年能买到的材料之中,他能指导编制出来的样式并不多,顶多有些小细节的差异。

但老百姓不会很在乎这种小细节,这样就导致后续一定是有竞争对手的。

他跟王向红继续商量明天卖平安结的细节,商量好后一切只等着礼拜六早上出发去城里赚钱。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礼拜五早上他起来后出去打太极拳,王向红风风火火的冲他挥手:“王老师,有个大消息!”

王忆问道:“什么消息?”

王向红说道:“今天黎明咱生产队去送渔获的时候有个干部给捎了县委叶领导的话——咱的鸡苗今天送到!”

“咱今天要去县里接鸡苗!”

王忆说道:“鸡苗到了?这还挺快呀,我以为按照孵化场的效率,咱得等它一个月俩月的呢。”

王向红兴奋的说:“谁不是呢?我也是这么想的。看来叶领导是动用他的关系了。”

“哈哈,这下可太好了,正好这两天大晴天,那咱得去接鸡苗,傍晚去接鸡苗。”

运送鸡苗要么是清晨要么是傍晚,其他时候天气太热了:

因为外海风大浪大,为了不吓死鸡苗,运送鸡苗的时候得在笼子上盖上篷布让它们看不到外面的风浪。

这样天气炎热的话,篷布里面温度太高,鸡苗肯定会大批死亡。

他继续说着:“王老师,咱的计划改一下,不用礼拜六再去卖平安结了,咱今天就去卖吧。”

王忆为难的说:“我上午还得上课呢。”

王向红说:“咱中午去,顺便捎上咱的销售队,到时候先卖平安结,卖完了咱就去拉鸡苗带鸡苗回来。”

王忆摇摇头:“平安结不会那么很好卖,咱最好是早上去一直卖到傍晚,卖上一整天。”

这么做的目的是尽量在更短的时间段内将平安结卖出去,这是抵抗仿制品的一个手段:

就像凉菜的热销场所在铁具厂一样,平安结也有热销场所那就是码头上。

渔船才是他们的目标客户。

吃海上饭的人最渴盼平安,他们会买平安符也会买平安结,而普通人家顶多是愿意买平安结,这个意愿可就不好说了。

毕竟平安结最便宜的也是定价五块钱,绝大多数都是十块以上,这个价位如今不低,在寻常人家未必能卖的动。

而船只是从早到晚在码头进进出出的,每一艘船是一个客户,所以他们要在销售平安结的时间段里尽量接触到更多的船,于是他们早上去卖平安结卖到晚上最合适。

这样他们得先开船去接鸡苗了。

中午头吃着饭,有人来门市部买东西,王忆一看这样不行。

他的时间被门市部侵占的厉害。

是时候培养接班人了。

他想了想去把王丑猫叫过来了,说:“你去把王新钊叫过来。”

王新钊掐着地瓜干来了,看见王忆他主动献上一条地瓜干:“王老师吃不吃?我奶晒的地瓜干很好吃。”

王丑猫凑上去说:“我尝尝?”

王忆把地瓜干让给王丑猫,说:“今天有个事,老师准备培养你们两个一下,不知道你们准备……”

“准备好了!”王新钊赶紧站定立正。

王丑猫说:“我、我也是。”

王忆说道:“行,以后你们俩帮我养狗,这不是我的狗崽都会小跑了,咱这地方太危险,不是山就是海,我怕它们出事,你俩以后给我养狗吧。”

王新钊当场石化。

王丑猫倒是忠心耿耿,说:“好,我喜欢狗,哈哈。”

他看向王新钊:“大钊你不喜欢狗吗?”

王新钊无奈的说:“喜欢,但我没想到王老师是从这个方向培养咱们……”

王忆笑道:“我当然不是从这个方向培养你们,是跟你俩开个玩笑!”

王丑猫叹了口气。

可惜了。

养狗多好啊,养熟了还能喝两口狗奶呢。

王忆说道:“我这是给你俩一个玩笑,以后做事稳当点,不要碰上点事就冲动——行了,废话不多说,我说说培养你俩干啥。”

“培养你俩管门市部,一个当会计管账,一个当销售员卖货,这样你俩都有光明的前途。”

这年头不管会计还是销售员是真的很有前途,实际上按照现在的社会价值观,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前途!

就像《新华字典》里的造句:张华考上了bJ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后来有人把这个造句翻出来然后说字典是在进行反讽,然而并不是。

领袖同志说,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用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是干部科学家、工程师、医生、教师还是拖拉机手、售货员、农民、渔民,大家的地位都是一样的。

当然实际上到了社会中,各行各业的地位还是不尽相同的,但售货员的地位很高,现在供销社、百货大楼的售货员都不拿正眼看人。

王忆安排王新钊当会计是因为他算账麻利,安排王丑猫当售货员则是因为这是值得信赖的嫡系,是心腹。

他以后少不得往门市部乱捣鼓东西,王丑猫对他有着非同寻常的崇拜,这样他捣鼓起东西来更安全,王丑猫不会乱问也不会乱说。

听到他的安排两个少年大为高兴,当场蹦跶了起来:“管门市部?”

“哈哈,那太好了,我成售货员了,我爹说我家八辈子都是渔民,结果我成售货员了!”

王忆说道:“对,从今往后你就是小售货员,王新钊你是小会计,我不在的时候就是你俩共同掌管咱的门市部,有没有信心?”

“有!”王新钊积极的喊。

王丑猫说:“我也有。”

王忆领着他们进门市部,说道:“门市部是咱集体的产业,你们也算是给集体上工,但没有工分,老师会每天补贴你们一点好吃的。”

“比如,一人一天一张辣片、一包花生米、一包爆米花、一瓶汽水,下个周就有方便面了,然后一人一天还有一包方便面,行不行?”

王新钊志气昂扬的说:“王老师,我义务来工作,只要能在这里上工就行了。”

不图别的,就图个地位!

王丑猫愣住了。

都说王新钊机灵,可是这吃的喝的到嘴边了你给推出去了,我看你是傻!

王忆拍拍他们的肩膀说:“不要紧,既然付出努力了应该有所收获,以后每天老师会给你俩发吃的。”

“然后老师把这份工作交给你们,你们俩可得负起责任!”

王新钊郑重的说道:“王老师你放心,我一定会拿出儿童团团长的责任心来对待咱们的门市部!”

王忆满意的点点头。

他把登记本交给王新钊,又拿了个本子将所有商品价格写下来,交给王丑猫让他照着价格表来拿货。

上工之前有老人来买烟,一听经济没有了便不买了。

王忆说道:“经济没了的时候,大丰收按照经济的价格来卖,四叔你买吧,王丑猫给四叔拿一包烟。”

王丑猫立马拿出一包大丰收,他把价格报给王新钊,王新钊做登记,登记之后王丑猫把烟交给小老头。

小老头很好奇:“王老师,怎么这里是两个娃娃来干买卖?”

王忆笑道:“我事情比较多,经常要离岛,这时候就让他们两个来负责门市部的销售工作。”

“四叔以后他俩哪里做错了你可别着急,你慢慢给他们说说,让他们提前接触到工作。”

小老头笑道:“那行,没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