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我在1982有个家 > 第135章 公安局给王老师送嘉奖(谢谢大家支持)

徐进步一愣:“不派遣员工?什么意思?”

王忆说道:“是这样的,您看,现在改革开放了,国家允许民营经济发展了,也允许个体户搞发展。”

“这方面您比我清楚,所以我就想,既然允许个体户经商做买卖,那个体户能不能仿照供销社来自己干呢?”

徐进步犹豫的说道:“56年公私合营以前是可以的,那时候村村都有小卖铺。现在恐怕不大行,我们商业部内部还没有下发关于允许市场出现私人经营供销点的政策。”

王忆问道:“你们现在属于商业部了?”

徐进步点头:“对,今年1月按照《国务院机构初步方案》,商业部、粮食部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合并组成新的商业部,58 年、70年也合并来着,都是合并几年就分开了。”

王忆一听来劲了。

那如果自己弄个供销社在岛上,往外卖粮食更不惹人注意了。

徐静波接着说:“不过我们的独立性很强,今年的合并和以往两次有所不同。主要是过去合并后,省、县供销合作社与省、县商业局合并,造成了管理混乱。”

“这次各地总结了过去两合两分的经验教训,绝大部分省及省以下的供销合作社没有与国营商业合并,保留了独立的组织系统,所以咱们江南就成立了供销公司来受商业部管辖。”

“可是我们现在终究归属于商业部管理,一些政策就得根据商业部的要求来开展,不能肆意妄为。”

王忆坚定的说道:“徐经理,您的想法是对的,可是改革开放了,小平同志说过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咱们国家要发展经济、要活跃经济,这方面你也比我了解,对不对?”

徐进步沉默不语。

王忆继续说:“越往后经济政策会越开放的,我是大学生,我坚信这一点。”

“所以徐经理您看,没有政策支持,那咱们不能随意的让私人办理供销社,但可以在村子里办理一个代销点吧?”

“什么叫代销点呢?你看,现在各大工厂、企业都在从国外引进生产线,咱们国家的第一、二产业都得到了蓬勃发展,有些工厂生产的物品需要与农村地区直接对接,而光靠供销社恐怕不行,这样太死板了。”

“如果供销社在村里设立了这些单位的代销点,那是不是就灵活多了?不必让供销社全面供货,而是选择性供货。”

“供销社认为哪些货物适合农村销售,那可以灵活机动的给农村的代销点提供一部分,或者有些单位认为自己的货物要跟老百姓面对面进行销售,那也可以交给农村的代销点。”

徐进步一拍手说:“你慢点说,还别说,你的想法很新颖,你的观念对我这僵化的头脑有一定的启示!”

但他琢磨了一下多少还是有些迟疑:“这样能行吗?”

王忆态度坚定:“徐经理,这样一定能行,你知道的我上上周末去了沪都,人沪都现在就在这么搞了。”

“是吗?”徐进步问。

王忆举例:“您可能还不知道,沪都的外贸交易市场给我们学校进行了捐助,我去感谢他们来着。”

“就在他们单位大楼旁边,首都的电视机厂租赁了个房子设置了一个代销点——这不是在沪都的办事处,而是销售点,我打听了一下,人家准备在沪都经济繁荣的地带都要设立代销点!”

这方面他确实充满信心。

过不了几年小卖部、门市部就要在广大农村遍地开花了,村村都有门市部甚至不止一家门市部。

另外还有一些农资企业也把销售点打入了农村,在村子里直接找农户合作,储备种子、饲料、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进行销售。

他把这种愿景描述给了徐进步。

徐进步找他仔细打听了代销模式,最后来了个总结:“根据村子需要自己去进货,只对市场负责,以此繁荣经济,最终在农村开满门市部。嗯,这叫上面没爹没娘,下面儿孙满堂。”

王忆笑了起来:“对,上面没爹没娘,下面儿孙满堂。”

徐进步缓缓点头,紧皱着眉头。

还是犹豫不决。

王忆见此直接来了句狠话:“徐经理您老是说我们支书思想不够开放、进步不够积极,我看您,哈哈哈……”

徐进步瞪了他一眼:“你不用给我使激将法,我玩这一套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

他背着手一边转悠一边琢磨。

最终下定决心:“年初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商业部合并,只保留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牌子,设立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当时中央讲话,说这么做的目的是恢复‘三性’,群众性、民主性、灵活性。”

“既然要发动群众搞经济、要灵活的发展经济,那进行一些试验性的操作,或许是没有问题的!”

王忆安慰他:“徐叔你放心,这肯定没有问题。”

徐进步拍拍他肩膀,说:“行吧,我过去跟你们支书聊聊,你们支书早就想在队里设置一个供销社了。”

“不过咱们说的这不算供销社,应该属于门市部。”

王忆点头。

门市部?

这名字挺好。

只要让我在岛上卖东西、有进货渠道,那就是叫茅厕也行!

徐进步这边点头了,事情自然就好办了。

王向红更赞成在队里设立一个门市部,唯一问题是这门市部应该建在什么地方、由谁来负责。

王忆赶紧拍胸膛:

这事是我在推动的,那必须得让我负责,因为我要用门市部的存在来掩盖我从22年带回来的东西啊。

至于地方?

地方他也选好了,就选在营房之一的粮仓里!

他给两人解释:“对老百姓来说,还有什么东西比粮食需求量更大?而且现在供销社和粮食部合并了,到时候我那里一起卖粮食,让社员们买粮的时候顺便买生活必用品,多合适?”

“而且粮仓在学校里,学生们要接触新事物呀,为什么?因为国家的未来靠他们!”

王向红说:“那你工作也太繁忙了。”

王忆挺起胸膛庄严的说:“能力越大,责任越重!”

徐进步被这话打动了:“说的好、说的好啊,你能力越大,那你担子就要越重,咱生产队不都是这么安排活的吗?”

“王老师这个觉悟了不起,他的能力也了不起,说起来要开门市部确实得靠他,别人的算数能力,怕是担不起这样的担子!”

王向红说道:“那就苦一苦王老师了!”

王忆坚定的点头。

只要你们答应我来管门市部就行,哪有什么苦?接下来就是好日子了。

好日子都在后头呢!

王向红照例款待徐进步,但这次徐进步过来就是要给王忆送礼还人情的,供销公司确实很忙,他晚上回去还有一个会议。

所以他不能留下吃饭了,而他用的理由很巧妙:马上就去给天涯岛筹建门市部,他晚上回去正好在会议上提一提这件事。

王向红心甘情愿的把他送上了船。

姚当兵上船之前给王忆胸口使劲拍了拍,郑重的宣布:“你那块手表给我一定看好了,我会尽快来取走它!”

王忆笑道:“放心好了,它就是你的了!”

门市部设置在粮仓,那粮仓得进行收拾。

王向红也是个做事雷厉风行的人,他当天晚上过来找王忆进粮仓,身后带着老木匠王祥高。

“以后门市部要挂一盏灯。”王向红说,“王老师你把这个记下来,明天让文书给你支一盏灯,从听涛居门口接过来一条线。”

“门市部的布置就仿照公社供销社来进行吧,上次供销公司给咱送的砖头不是没有用完吗?门口这里横着搭建个柜台。”

“嗯,柜台下面空的,可以放两个水缸,我看公社那边就是这样布置,下面能放酱油缸、醋缸甚至酒缸。”

听到这里王祥高问:“咱队里要是有了供销社,那能卖酒吗?”

王向红背着手说:“能,你就忘不了这个酒啊。”

王祥高笑了,说道:“支书你知道我,咱俩一块长大,我这辈子没别的了,就是喜欢喝上那么两口。”

王向红说道:“那你以后有的喝了,我问过老徐,供销公司能给咱供上一毛烧。”

一毛烧是整个江南地区农村最有名气的酒,一公两一毛钱的红薯干酒,这种酒在市场上到处有卖的,既不要票,也不限量,是老酒鬼们的心头好。

一毛钱一公两也就是二两,一斤才要五毛钱,这是市场上能见到的最便宜的酒,且可以散卖。

另外还有一种酒在农村同样很有名气,它是高粱酒,九毛钱一斤,所以叫九零大曲。

九零大曲同样可以散卖,相比一毛烧来说它的档次要高一点,像外岛招呼亲戚就是用九零大曲,自己喝则要喝一毛烧。

王忆暗道只要我这里开门营业了,队里人还喝什么一毛烧、九零大曲?统统上正经粮食酒!

他知道一毛烧这些酒不好喝。

这个一毛烧的名字其实跟它一毛钱一两的价钱关系还不大,主要是这酒很辣,一两酒下肚就能把人的肠胃给烧热乎了。

王向红带王祥高过来就是让他打造木架子,考虑到队里人口和门市部规模,他说打造两个木架子便够用了。

王忆不想用这种模式来开门市部,他用以后超市的模式来进行布置。

门口一个收银台,里面并排放置木架子,谁要买什么自己进去拿。

这是为了省事。

他要管学校还要管门市部确实有很大的工作压力,而为了给他从22年带回来的东西打掩护,他还必须得管理门市部。

所以他要想办法给自己减轻工作压力。

王向红和王祥高听了他的设想后纷纷摇头:

“这不行,人人都能进去拿东西,那岂不是会挑三拣四?都把好的挑走、赖的留下。”

“没事,这些商品都是工业产品,彼此相差不多,大家伙喜欢挑就挑吧。”

“要是有人偷东西呢?进去偷个啥塞兜里带走,那门市部不得赔垮了?”

“不可能,咱岛上都是老少爷们自己人,谁什么脾性都了解,没人能干这种事!”

王忆又解释说他想给自己减轻工作压力所以才这么设置,王向红犹豫着吸了一袋烟,最终还是决定听从他的安排。

没别的,他怕把王老师累坏了。

当天晚上队里要开门市部的消息就传遍了全岛,第二天早上便有人络绎不绝的来打听消息。

王忆应付了好几茬人,最后王东喜来了。

王东喜不是要来打听岛上开门市部的消息,他是带着报纸来的,说:“王老师,沪都人民在找的这个气功大师是不是你?”

王忆立马说:“不是,不可能,你说啥我不懂。”

王东喜摊开报纸给他看:“可是你看这报上人的背影,这不就是你吗?”

报纸是《新民晚报》,第二版头条上有一张照片。

照片背景是在公交车里,主角是一个青年的背影,不是王忆还能是谁?

王忆满怀侥幸的问:“这照片看不见脸,你能看出这是我来?”

王东喜笑了:“王老师,熟人不用看脸,你看这身影看这手——特别是这捂在脸上的手,这不就是你吗?”

“而且时间也合得上,说的是上上个礼拜六的事嘛,上上个礼拜六你不是去了一趟沪都吗?”

王忆当场把报纸撕掉了,压低声音对他说:“这件事别传出去,就当没发生过!”

王东喜说道:“这不可能啊,王老师,五一节那天你们去城里参加庆典,当时码头上好些人在聊这个,然后大胆他们就猜了沪都那位会雷电气功的大师是你!”

王忆说道:“那别怪我没警告你们,一旦消息传出去,沪都那边政府可是对我很感兴趣,到时候政府一纸调令就能把我调到沪都去工作,咱学校还有咱门市部怕是就……”

他话还没说完,王东喜面色一变赶紧往外跑:“我去把消息汇报给支书!”

很快,王向红掐着筷子来找王忆。

他了解了事情后使劲搓搓脸,然后下定决心说:“我开一个社员大会——不,这事不能闹的这么轰动,我挨家挨户去通知,你会气功这件事不能传出去,绝对不能!”

王忆解释道:“其实我不会气功。”

“那你手里的电是怎么回事?”王向红问他。

王忆说道:“是我手里有个放电的小玩意儿而已。”

他只是解释了一下,并没有将电棍展示出来。

那玩意儿真不是当前时代能出现的东西。

当天王向红挨家挨户的走,叮嘱队里人不准在外人面前提王忆会功夫的事。

他还帮王忆解释:“其实王老师不会功夫!”

然而当天!

就在当天下午,翁洲市城南分局来人了,庄满仓领着一位副局长来到队里送嘉奖!

他们准备了一封表彰信,表彰王忆协助公安局捉拿了4·29重案罪犯的好人好事,并授予他见义勇为好群众的称号!

按照公安局的传统,这种事自然要在群众们面前展开,一是让英雄扬美名,二是对群众进行榜样教育,鼓励群众们向榜样人物学习。

名叫朱成龙的副局长让王向红把队里没出海的社员全组织起来,在操场上社员一个方阵、学生一个方针,然后他进行了慷慨激昂的讲话。

讲话结束,在热烈的掌声中他亲手将表彰信和一个信封递给王忆:

“王忆同志,我代表咱们翁洲市公安局、武装部广大指战员和翁洲市全体人民感谢你,你为咱们翁洲市、为咱们国家立下功劳。”

“这批犯罪分子穷凶极恶又异常狡猾,根据审讯到的消息,他们本来准备在你身上做本市最后一票坏事后就乘船离开,去他地再进行犯罪。”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你抓了他们,那我们翁洲公安就要丢大脸了,我们丢脸还不要紧,关键是会让这伙人逃脱法网,后续肯定还有受害人!”

刘红梅大声喊:“好,王老师干得好!”

掌声噼里啪啦跟放鞭一样。

社员们看向王忆的目光又是敬仰又是赞叹:

“王老师抓了六个杀人犯啊?”

“什么叫艺高人胆大?这就是!”

“以前有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荣保护集体羊群,现在有咱们王老师保护人民群众……”

一听这些话王忆脑瓜子顿时嗡嗡的。

他赶紧说:“领导同志,我不能冒功,这件事得感谢那位名叫孙征南的解放军同志,其实是他抓到了这些人!”

朱成龙看了他一眼,说:“那个,根据我们审讯得知,主要是你制服了劫匪的头脑人物,那个人最坏也最难对付。孙征南同志也有功劳,可是这件事主要功劳是你的!”

王忆觉得这不应该,他还想解释,但这时候庄满仓给他使眼色。

他只好闭上嘴巴,听任朱成龙的介绍。

朱成龙又滔滔不绝的把他赞扬了一遍,然后绘声绘色的描述他力敌杀人犯、抢劫犯的经过。

实际上王忆就用防狼喷雾喷倒了一个喽啰,其他时候他举手举的老高。

而在朱成龙口中不是这样,变成了他跟杀人犯们斗智斗勇,一边语言攻心瓦解杀人犯们的意志一边大展身手将这些人一个接一个的放倒……

真是离离原上谱,越说越离谱。

王忆尴尬的用脚猛抠鞋底,差点在鞋垫子上抠出一套春晚舞台。

偏偏社员们吃这一套,听的津津有味并每当得知王忆拿下一个人的时候就鼓掌喊好一声。

王忆生无可恋。

这下子好了。

经过朱成龙的渲染以后谁再说他不会功夫那谁还信?连他自己都不信!

他妈妈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