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我在1982有个家 > 第114章 你们学校还缺啥(5.5K)

我在1982有个家 第114章 你们学校还缺啥(5.5K)

作者:全金属弹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11:17:06 来源:88小说

上交国家发电……

车上有照相机……

所有人都开始围观……

王忆果断下车!

不管在82年还是22年他的行事风格都一样。

要稳,要苟!

陈胜吴广起义时候都说了,苟发育,能称王!

打心眼里说他今天真没想着出风头,人家欺负到他头上了他能怎么办?只能用雷电法王的名言:我看他欠电了!

王忆庆幸自己及时发现对方是傻吊所以只是电他没有电棍喷雾一起上,否则让让看见自己手里能喷出水雾那会怎么说?

‘这个大师发功的时候会喷水’!

他赶紧推后门,车子后门刚关上还没有关紧,他强行拉开挤出去了。

然后他听见车里有人喊:“大师怎么下车了?”

“大师从哪里下车的?后门不是关着吗?”

“大师把后门走的,他一挥手这后门就自动打开了!”

“不是不是,这是电车,这后门是电力控制的,有电线连着看见没有?是大师发功放电了,然后后门通电一下子就开了!”

车上哗然声更响。

王忆急匆匆离开,他打听着去了下一站。

路上顺便吃了早餐。

现在的沪都经济和政策虽然走在全国前列,可票证并没有取消,买早餐也需要票。

不过这些王向红给他都准备上了,准备了沪都的票。

吃早餐要用粮票,沪都不愧是精致之都,竟然有半市两的粮票,可以买一根油条。

王忆买了一碗豆浆和一份粢饭团。

说起来江浙沪一带饭菜是喜甜口,但豆浆却是咸味儿的。他是在自营店里买的早餐,服务态度好,价格跟国营饭店一样只是需要的票要少。

王忆坐下有妇女急匆匆过来,在他面前放下个碗,碗里有事先准备好的葱花、小榨菜、虾皮、酱油,再倒入豆浆——口感没别的,就是一个丝滑!

粢饭团是沪都很常见的早点,属于高端早餐,香软的糯米里包裹着油条、肉松、萝卜干等等,因为它是松软的,所以要一边吃一边捏,否则会往外掉馅料。

都说沪都的餐**致,精致的近乎塞牙缝。

可82年不是这样,豆浆用碗而不是用杯,粢饭团挺长能切两半而不是小饭团。

王忆三口吃掉一半粢饭团两口喝光豆浆,吃完了赶紧出去走走:粢饭团这玩意儿是糖尿病患者的死敌,升糖之王。

他在下一站的站台上了车,此时天色不早了,马路上人车多了起来。

最多的是自行车,一**的自行车大军在马路两边流淌,期间有小轿车和草绿色吉普车开过。

自行车上的男男女女最多穿蓝色土布工作服,还有的是草绿色中山装配绿军帽,他们不是工人就是公职人员,骑在自行车上昂首挺胸、意气风发。

车上恰好有一批人下车,王忆眼疾脚快占了个空座饶有兴致的往外看,他发现街边行走的人里穿着要更前卫,特别是姑娘们,他曾经在大胆姨家妹妹身上看到过的蝙蝠衫不少见,还有棒针衫、滑雪衫。

小伙们穿着相对简单,主要是白色衬衣配一条西裤,这样的小伙胸前口袋还插着钢笔,好像是国家干部。

售票员健步走过来端起一个木质票夹问道:“同志,去哪里?”

王忆说道:“您好同志,我去外贸交易市场。”

售票员说道:“那您需要一张八分钱的票。”

公交车忽然急刹车,前面横穿出来一个自行车潮。

售票员顾不上找王忆收钱,她从挎包里抽出写着‘慢’字的小红旗,拉开车窗往外挥舞:“汽车来了,汽车来了,同志们让一让!”

自行车大军稳住之后便向路边分流,公交车重新启动。

售票员回过身从票夹上那一排花花绿绿的车票里撕下一张绿色票递给王忆。

票很小,类似旱烟的卷纸,顶上印着82年4月和电862字样,下面是红章扣下的8分和一列列、一排排数字。

王忆给她一角钱,她早有准备的将一个贰分钢镚递回去然后又找下一个人。

两站开出人越来越多,有抱着孩子的妇女上车来。

售票员正要说话,有青年站起来热忱的说:“阿姐,来这里坐下。”

妇女急忙道谢,她又对怀里小男孩说:“小宝快说谢谢叔叔。”

小男孩依偎在母亲怀里小声说:“谢谢叔叔。”

青年哈哈笑:“不用谢,小朋友,你的衣服真漂亮。”

男孩穿的是一件花格子小毛衫,大红底色白色格子,一看就知道他上面至少还有一个姐姐。

外贸交易市场自己就是一个站,这是一个大单位,用的是几座解放前的办公大楼。

王忆去传达室拿出介绍信给值班的老人看:“大叔您好,我想找您打听个人,化工商品科的陈谷同志,您是否认识他?”

老人戴上老花镜看他的介绍信,先问道:“翁洲外岛来的?”

王忆点点头。

老人笑了起来:“老家的同志呀,哈哈,你找陈谷?我能不认识这皮小子吗?他的调皮捣蛋在我们单位出了名的!”

“你往里走,看见那栋五层的楼了吗?二楼就是化工商品科,他今天正好值班,现在去能找到他。”

这时候有车子到来,老人急忙出去查看情况。

汽车停下来,里面有姑娘走出来。

王忆回头看。

姑娘打扮很时髦,脸上大蛤蟆镜,上衣是白色露脐短衫,往下是黑色紧身踩脚裤,那纤细的小腰露在了外面,上下都被勒的鼓鼓囊囊。

她一下车街道上和厂区里的人全都行起了注目礼。

王忆惊叹。

沪都就是沪都、这外贸交易市场不愧是干外贸的,太潮流了,不潮不要钱啊。

姑娘挎着小包冲传达室大爷打了个响指,大爷没给她好脸色:“你来干什么?你父亲今天不上班。”

“我朋友今天上班呀。”姑娘对他的态度不以为意,甜滋滋的一笑,扭着小腰就咯噔咯噔进厂了。

她的目的地也是五层楼,王忆跟在了她身后。

昂头挺胸、目不斜视。

专门盯着姑娘看。

还挺养眼的嘿嘿嘿。

楼上几个窗户里都有脑袋冒出来,很快有人跑出来:“佳佳,你今天怎么过来了?是、是来找我的吗?”

王忆打眼一看。

中分头、剑眉朗目、身材纤瘦,正是陈谷!

他父亲有陈谷年轻照片,两人肩并肩的合照,现在的陈谷跟照片上差不多,而王忆记忆中的陈谷不是这样。

他记忆里这个谷子叔一直脸色蜡黄、大肚便便,当时的人没有医学常识,其实这就是肝脏出问题的外在表现。

时髦姑娘冲陈谷甜甜一笑:“谷子哥上午好,我今天来有别的事,等我办完事再找你哈。”

陈谷急忙点头。

时髦姑娘欢快的走进办公楼,陈谷痴痴地看着她的背影。

等他回过神来忽然意识到身边有人,他一扭头,一个身穿笔挺中山装的帅气青年严肃的站在他后头。

眉头微皱、嘴角下抿,脸色有些阴沉。

陈谷觉得莫名其妙,问道:“同志,你是干嘛的?为什么一直盯着我看?”

王忆阴沉着脸说道:“化工商品科的陈谷同志?”

陈谷心一跳,急忙客气的伸出手:“是,是我,您是?”

“现在上班时间,你今天应当是你们科室的值班人员,对吗?”王忆跟他碰了碰手掌收回来。

陈谷弱弱的说道:“是。”

王忆继续问:“现在是上班时间,是吗?”

陈谷点点头。

他有不好的预感。

王忆又问道:“你上班时间肆意外出,这是怎么回事?”

陈谷解释道:“我不是肆意外出,不是,同志,您到底是什么人?”

王忆说道:“今天你们科室值班的领导是谁?带我去见他吧,见他以后你就知道我是谁了。”

陈谷慌张起来,说道:“同志,你听我说,你可能误会了,咳咳,我不是肆意外出,我怎么回事呢?我、我是想去传达室,对,去传达室看看有没有我的信件!”

王忆摆摆手:“带我去见你的领导吧,正好我得把我的身份亮给你,让你认识一下我是谁!”

陈谷还想解释,王忆却只是摆手然后做‘请’的姿势,他没办法,只能苦着脸悲怆的进门。

门后角落里蹲着个人。

这人背对他们,地上扔着个刚踩灭的烟头。

陈谷见此如逢大赦:“老葛你在这里干什么呢?上班期间你怎么……”

“哎哟哎哟。”蹲地上的男子发出呻吟声,“我今天、今天老胃病犯了,疼、疼的受不了了,哎哟,我得、我得去医院看看。”

“不行,算了,现在上班时间不能处理个人私事,我坚持一下、坚持一下。”

男子跟自言自语似的呻吟着,然后扶着墙弯着腰回去了。

陈谷指着他想骂人。

刚才我出来的时候你这孙子就在门后抽烟,肯定是听见自己身边这人的话了才装腔作势的演戏!

明白这点他一阵后悔,自己怎么就不会演戏呢?这人可能是纪委会的,惨了要惨了!

每一层楼都是一个科室,外贸交易市场的人员很多、办公室也多,另一个他们还需要仓库和展览室,所以需要的房间更多。

化工商品科在二楼,二楼一拐角是主任办公室,陈谷垂头丧气的敲门:“领导,您在里面吗?”

“我不在里面我还能去哪里?”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你又有什么事?给我滚进来!”

陈谷推开门,里面有三张办公桌现在只有一人在上班,是个肥胖的中年人,头是光明顶、身穿白衬衣,面前放着一份翻开的报纸和一个瓷茶杯,领导范儿十足。

他看见王忆进来下意识皱眉看向陈谷:“这位是?”

陈谷摊开手。

我也不知道是谁,你别指望我给你介绍。

王忆快步走上去,热情的伸出双手:“您好、您好,您是沪都外贸商品交易市场的化工商品科的领导吗?”

“很高兴能见到您,我叫王忆,是翁洲市海福县王家生产队上天涯小学的校长,很荣幸能认识您。”

“您好,我也很高兴认识您。”领导疑惑的跟他握手,“但是您来我们这里是?”

王忆掏出一封介绍信、一封表扬信还有一卷锦旗:

“我是代表我们生产队、我们学校来感谢您单位和您的,感谢你们培养出了陈谷这样的好同志!”

领导疑惑的接过介绍信和表扬信说道:“你这不是说反话吧——嘿哟,这是什么?这是锦旗?”

锦旗打开,大红的丝绒面料,一圈的黄色排须,两边各有一个金色旗穗,上面则横着一根上漆的木棍,那质感、那档次在82年绝对的霸道。

王忆打听过了,这年代的锦旗很普通,是在底布上贴金箔纸材料的字,顶多外面围一圈简单的排须。

还有更简陋的直接是自己拿毛笔在上面写字。

而他给的这锦旗不一样,金色排须茂密且长,两端旗穗硕大整齐,上面的字不是金箔纸,是用金色丝线编织所成:

赠沪都外贸化工商品科陈谷同志

大爱助学,细润无声;情系教育,惟宏隆德。

翁洲市王家生产队天涯小学,1982.4

化工商品科的领导只看了一眼就被镇住了。

这是锦旗?

还是一个生产队小学赠送的锦旗?我怎么感觉它像是中央发布的嘉奖旗?!

王忆跟领导热切握手:“对,这是我们生产队准备的锦旗。”

领导吃惊的说道:“你们的锦旗非同凡响呀,这是哪里做的?喝,这上面的字跟丝线编织的一样。”

“就是丝线编织的。”王忆说道,“是我们支书让我们队里手艺最好的婶子给加急编织的。”

领导新奇又高兴的抚摸着这面锦旗:“你们这也太、太讲究了,同志,你们送一封感谢信就行了,怎么还要送锦旗呢?还是这么好的锦旗——等等,陈谷,你做什么事了人家这么感谢你?”

他满脸疑惑的看向陈谷,发现陈谷一脸茫然的看着自己。

大眼瞪小眼,胖脸对瘦脸。

陈谷这会懵了。

不是纪委会的人来抓纪律吗?怎么成了来送感谢信送锦旗?送感谢信和锦旗也就罢了,怎么还送给我?

我这熊样的这辈子还能收到锦旗?!

看着他的样子领导急了,上去抓住他手臂摇了一下低声问道:“你没给人家小学做好事?他们找错人了?”

陈谷说道:“天涯小学?这我做了呀,我把余主任让我处理的小人书都捐给翁洲市天涯岛上的小学了,哦就是这啥天涯小学,然后我还把我攒的一百块钱一起捐过去了。”

领导呆了一下:“老余让你处理的小人书你给他捐了?”

“他让我扔掉,我觉得扔掉怪可惜,正好那天我看到一份报纸上报道了天涯小学的情况,于是就把它们捐过去了,怎么了?”陈谷问,“不该捐吗?”

领导连连说道:“该该该,太应该了!”

他又小声嘀咕一句:“那是老余儿子的宝贝,他是嫌儿子光靠小人书不学习那天交给你吓唬一下他儿子而已!”

不过他看看锦旗,顿时高兴起来。

这事不亏,甚至还血赚了!

他拍拍陈谷的胳膊赞赏的说:“陈谷同志,没想到你还有这个助学落后地区教育的觉悟,很好很好,党和组织没有白白的培养你!”

“但是这件事我这个领导还要批评你,批评你什么呢?这种好事你不能自己做,学雷同志做好事是应该的,是要带着同事们一起做的!”

说着说着他生气了。

妈的你小子往天涯小学捐款怎么不拉我一起?你拉我一起这锦旗上不就有咱俩的名字了吗?

于是他还真批评起了陈谷:“你说你小子啊不对,你这个同志,咳咳。”

“陈谷同志,我平时待你不薄啊,你哪次闯了祸不是我帮你处理?你去给落后地区助学教育怎么不跟我说一声?哦,惹祸找我、干好事就不找我啦?”

“你是不是觉得我没有助学落后地区教育的心思?你认为我在学雷同志这件事上是个大落后?”

“不是,杨主任,我我这事其实是去探探路,看看人家学校情况,你看人家校长不是来了吗?你要助学教育那现在也来得及啊。”陈谷无奈的说道。

杨主任一寻思还真是这么回事。

他赶紧把锦旗挂到墙上,拉着王忆的手坐下:“陈谷你去给咱们校长同志泡杯茶,我跟校长同志拉拉呱。”

“哦,就是谈谈家常。”杨主任给王忆解释,“我老家是孔孟之乡,一不小心说出了家乡话。”

王忆说道:“原来杨主任您是孔孟之后,哎呀说实话,我刚才看到您的时候我就有一点相关猜测了,因为您的气质这一块比较独特,有我们搞教育这些人的气质,原来您是孔孟之后,难怪呢!”

孔孟二圣在十几年前被打倒了,但现在随着教育体系重新完善,他们又是圣人了。

“是吗?”杨主任抿了抿头上不多的发丝,“实不相瞒啊校长同志,我当年也有投身教育的想法,可是咱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组织上需要我搞外贸,那我必须得服从组织任命。”

王忆钦佩的说道:“为了国家需要而放弃自己爱好,杨主任,我这样的晚辈要向您学习。”

杨主任摆摆手:“互相学习、互相学习,对了,你们学校现在还缺啥吗?”

王忆不好意思的说道:“杨主任,我这次来是送感谢信和锦旗的,不是来找贵单位化缘的。”

“哎哎哎,话不能这么说,什么叫化缘?助学帮教的事是每个力所能及的人都应该去做的,主席同志说的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嘛,环境需要大家去爱护、教育需要大家去帮助!”杨主任严肃的说道。

王忆露出惭愧之色:“杨主任您教育的对,我一个做教员的人竟然把教育看成了金钱俗事。”

杨主任微微一笑:“圣人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当然你是思想上开了个小差,还不是犯错误,来,咱们继续说。”

“你们学校现在还缺点啥?作为陈谷同志的领导也作为化工商品科的副主任之一,更重要的是作为孔孟之后,我认为我有必要为咱们外岛教育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这是我们孔孟之后义不容辞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