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宋道 > 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十章 【天意不可违】

宋道 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十章 【天意不可违】

作者:隔壁老黄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9:09:23 来源:书海阁

消息传到黄州时,黄杰也是一脸的莫名其妙。

按理说,前不久那天镇帝才搞了一把胜利大偷袭,不但打破了临潢府,还把金国的智囊完颜杲(斜也)也给抓了,就算不是打断了脊梁骨一般的伤害,至少也得算是个断爪之痛,这个时候金国没道理跑来找大宋开怼才是。

其次,从之前得到金军派出一队过万的人马西行迂回去往应州的动向来看,这次金人显然不是什么虚张声势,而是摆明了要开战,就不知道对方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

最后再来说“升平之约”这事,当初赵桓与金使吴孝民的确签订了“犒军费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绢绸各一百万匹,牛马各万匹,割太原(今山西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县)、河间(今河北河间)三镇给金,并以亲王、宰相作人质退兵”的条约,白纸黑字倒也抵赖不得。

只是赵桓在汴梁城中大势搜刮了一番,拿出了几百万两银钱的期之后,就对后续履行约定的事情百般抵赖,到了如今的确是一没给钱,二没给地,真要摆在桌面上谈,的确不够丢人钱的。

而紧接着,赵桓对此事的反应倒也不出意料,身在泰山脚下的他此时绝然不能被这事给扰乱了封禅的大事,因此急忙下诏再次派出了张邦昌加李邦彦这个二人组前往雄州,准备在此施展忽悠**将这事给忽悠过去。

谁知道,转眼腊月初五,代州(今代县)便也传来现大队金军南下的消息,而这时“张李二人组”才刚刚走到德州境内。

到了此时,也就毫无疑问的看出,金国派出使者去雄州兴师问罪不过是障眼法,派往应州的这支部队南侵大宋才是真正图谋。

当即,种师道急命折可适、姚平仲二人率领精锐步骑三万前往真定府阻截金军南下,又命杨可世、辛兴宗领轻骑一万直奔太原府增援,又令王禀领精锐步卒两万南下回援大名府。

然而,种师道这时的判断明显有误,他还是惯性的认为金军这次南下一如前次那般主要战略是以劫掠、抢夺粮草钱财为主,认为金军避开雄、霸而走,绕路走应州南下,战术目的应该还是以袭击太原府和真定府为主,所以在调遣兵力方面依旧以堵截为目的,只是往三路派出了五万人马,而自己依旧坐拥十余万大军在雄州,以防止金军的大部队经渝关(山海关)或古北口南下。

对此,黄杰虽然有不同意见,但也只是认为金军极有可能二次围攻东京,而在听说此次南下的金军也就一万多人不足两万的模样后,也不认为这股金军真有胆子来攻东京,或许真如种师道判断的那样,不过是寻了借口南下来打打草谷遛遛弯。

然而,形势的展却是大大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腊月初六,代州南面的忻州(今忻县)传报现金军队伍;初八,辽州(今左权县)传报现金军绕城而走;初九,大名府北面的洺州传报现金军队伍向南急行;到了初十这日,开德府(今濮阳)便也出急报,称现大队金军往东面的濮州方向急行而去。

由于黄杰所得的军报,多是从雄州转而来,因此当他得知初十这日金军沿途绕城急行,一趟子跑到了开德府附近时,已经是腊月十五的下午。

而这时,就算是个睁眼的瞎子,也能看出这股金军南下的目标非常明显,可不就是如今正在泰山搞封禅的赵桓!

这期间种师道倒也在初九、初十连续传书给赵桓,要他赶快结束封禅仪式返回东京,至于赵桓到底听是不听,却就没人知道了。不过从后续传来的消息看,赵桓应该还是听了种师道的意见,于腊月十一从奉符(今泰安)起驾,先是前往龚县(今宁阳),又连夜赶往兖州还把新任衍圣公孔玠一家也接到了兖州。

然后又让捧日和龙卫两军就在兖州城外列阵,又把两万八千御车军连带三百余辆战车环城布阵,将小小不足百亩方圆的兖州弄成了铁桶一般的阵势。

到了腊月十四这日,便也见得差不多两万金国精骑经济州,过任城,直往兖州奔来。待见得兖州城外有近十万大宋禁军严阵以待之后,这支部队竟然主动后撤,退至兖州城西三十里外的磁阳山脚扎营,并且向兖州派出了使节,而来使也不是生人,正是当初亲自与赵桓签下“升平之约”的金国汉臣吴孝民。

不过,有关吴孝民入了兖州之后究竟是如何与赵桓谈判,黄杰一直等了许久都没得到确切的消息,只是知道吴孝民是腊月十五入的兖州,又在腊月十八出的兖州,并且随他一道出城的还有百余车各类财物,到了腊月十九这日便就传来消息,说扎营在磁阳山下的金军居然开拔北去了。

而黄杰直到腊月二十五这日,也才得了腊月十九从兖州传来的确切消息,知道这股约有两万人的金军乃是由完颜宗弼率领,银术哥和郭药师为副。

得了这个消息时,黄杰尚且诧异那郭药师什么时候混成了完颜宗弼的副手(靖康五年宗望南下时,郭药师为范阳守备,不战而献城降金),转眼才过了两日,便也接到安插在兴仁府中的夜鹰来的绿林烽火急报,那赵桓、赵佶父子,连带着宗室亲王、贵胄等三百余人,于腊月二十二的午后,在兴仁府东面的鱼台(今山东鱼台)遭到金军伏击,生死未卜。

瞧着手中的急报,黄杰自然是满头的黑线,也根本就摸不着头脑,这不是刚刚才传了消息,似乎赵桓这厮又用百余车的财物将吴孝民和宗弼给忽悠住了,怎么转眼他父子就在鱼台这个地方遭了金军的伏击呢?

取来地图一看,便也看出这鱼台处在兖州的西南方约百余里之处,而且距离位于正西方的兴仁府也不过百余里,还真是一个不上不下的地方,可他怎么就没来由的跑去这地方中了伏?

而这个疑问,直到五天后的大年三十夜里,由身在御车军中的岳飞从兖州传来消息,也才叫黄杰知道了什么叫做“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又或者说是“天意如此,夫复何求”。

总之,直到这一刻,那“天意不可违”的说法,黄杰当真是信了!

喜欢宋道请大家收藏:(wuxia.one)宋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