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宋道 > 第一千零二二章 【四国乱】

宋道 第一千零二二章 【四国乱】

作者:隔壁老黄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9:09:23 来源:书海阁

而李毕庚的这天倒也聊得不错,这高昌或者达旦,一个在西夏的西边,一个在西夏的北边,都与西夏接壤,如果大宋当真对北辽或者在这两个地方开设榷场的话,那么不管北辽从什么方向来,迟早他都是要进入西夏“虎口”范围,而西州就在兰州的旁边,西夏人想要袭扰或是搞事情,骑兵越过边境搞奔袭也是就两三天的路程。

顿时,见李毕庚一句话就把天给聊死了,萨博和尉迟朝南都是冷哼一声,尤其尉迟朝南狠狠道:“只怕那时,倒也不用借道了!”

李毕庚听得脸色一变,当即就拿手中的青铜酒盏来砸尉迟朝南,更跳起来伸手便来抓人,要跟尉迟朝南掐架。

也不怪李毕庚炸毛,尉迟朝南这话说的当真赤果果,这“到时不用借道”的隐喻,不就是暗示那时只怕西夏已经没了么?

李毕庚虽然是西夏使者,可他毕竟姓拓跋啊!

(pS:这个梗可能很少人懂,拓跋氏是北魏王族,找度娘问问就知道拓跋氏的人不是疯子就是神经病,要么就是战争狂人!)

而尉迟朝南自然也不是弱鸡,也不知他与尉迟敬德是不是一脉同源,本就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更有一副孔武有力的身子骨,当即也不客气的挥拳便打。萨博和耶律锡既然早与尉迟朝南勾兑好了,此时自然算是一个阵营的伙伴,当然要来拉架……呃……应该是拉……偏架,便也见得两人一个拉着李毕庚衣袖往后扯,一个扯着李毕庚袍角往边上拖,口中虽然大喊“息怒”、“勿要伤人”,但手里下了死力,拉得李毕庚站立不稳,一连还挨了尉迟朝南好几下老拳。

不过,升平楼又不是市井酒寮,自然是有禁军来看场子的,待得纷争一起,就有兼职侍卫的大汉将军前来制止。正巧碰上的还是四个拿着金瓜的大汉将军,便见四人一使眼色,手中长杆的金瓜便也直直捣入四人当中,一拉一带、一架一拖,便用金瓜的长杆穿了四人手臂,将他们各自分开按住。

要知道大汉将军虽是礼将,也就是穿镀金甲拿镀金甲在上朝时候站在殿外装门面用的,可起本身也都是御前诸班直侍卫出身,武艺什么的也就不多说了。

而也在这时,李邦彦和周邦彦两位也才急匆匆的跑了过来,周邦彦忙也满头大汗的来询问原委,哪知道李毕庚却是冲着李邦彦喝道:“不知大宋何故要在西州开设榷场,与区区蕞尔小国之野夫也要以礼相待,却是不想讨回那国礼了么?”

李邦彦闻言一愣,顿时斜了眉毛,回道:“夏使此言何意?这榷场是榷场、国礼是国礼,二者岂能混为一谈?”

李毕庚闻言不怒反笑,便道:“某就是要混为一谈,你要如何?”

李邦彦也被气乐了,想了想眼珠儿一转,便也上前一步道:“若是如此……我大宋也不稀罕你那国礼也就是了!来人,礼送夏国使者返回宾馆!”

“尔敢!尔……竟敢!”

李毕庚顿时大吃了一惊,慌乱在便也伸手戟指李邦彦,然而李邦彦却是迅速与李毕庚身旁的大汉将军使了眼色,顿时两名大汉将军便以金瓜为架,将他叉住后高高举起,便也硬抬出了升平楼去。

见着李毕庚被叉了出去,尉迟朝南、萨博和耶律锡先是愕然,跟着便是一阵狂喜,忙也恭维李邦彦处置得当,并且还不忘往李毕庚身上继续泼脏水,强调是他先动的手云云。

说起来,其实三人刚才的确是想来找李毕庚搞事情,但是真没想到事情会搞这么大。

不知道有多少看官还记得当初打赢了西夏之后,李乾顺派使者来请求和亲并愿意嫁公主给当时还是太子赵桓的事情,虽说的当时那西夏使者是看着金国使者首先提出要把什么金国长公主嫁给赵桓而急中生智搞出的事情,而且赵桓当时也是先答应了金国没有顾得上什么西夏的公主,不过那时大宋与西夏的势态倒也开始转向了缓和,随后又在黄杰的推动下重新开放了对西夏的榷场,并且还借助金玉会的力量与西夏达成了茶马互市。

不过,西夏人向来是一个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或者说是吃碗面反碗底的种族,在与大宋恢复榷场后,他狗日的李乾顺自然不敢再派捉生军或者什么铁鹞子来宋境劫掠破坏榷场的秩序,于是自然把目光转向了周边。

因为地理的关系,大宋最西的榷场便在兰州,再远也就鞭长莫及了,因此不管是“后于阗”还是回纥、北辽,都需要借道西夏走近路来大宋贸易,这就给了李乾顺可乘之机,而这家伙不但对过路的客商收保护费,还纵容手下的军队客串一下强盗马贼,甚至据说他偶尔还亲自带队。

于是,长此以往,三国的客商也都吃了教训长了聪明,改为借道吐蕃,不过吐蕃人也不是傻蛋,自然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路当然要吃路了,所以如今三国与大宋之间的贸易物流的成本很大,或者说是极高,因此对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自然是动起了脑筋来。

这一次,三国其实一早就在尉迟朝南提议下,通过鸿胪寺的渠道向宋廷动议,希望除兰州外,在西州增开一个专门针对三国的榷场,并动用大宋对西夏的影响力,由大宋出面组建一支部队,专门用来护送来往商队从西夏与吐蕃交界的中间地带进行往来,这样的话也就会在减少物流损耗的同时,加快各地货物和资源的交流。

对此,宋廷内部对影响力和组建护送队伍这一块尚且还持保留意见,不过对于在西州开设榷场一事倒是直接答应下来,因为这兰州本就是西北最大的榷场,距离西州也不算远,做些简单的货物分流就能把一个榷场扩为两个榷场,从原来的收一份钱(官榷对外贸易的商税可是基本五抽一,最多时五抽二),扩为受两份钱,这何乐不为呢?

至于说叫西夏不搞事情放开商道和出面组建护商部队这些事,可以以后慢慢来谈嘛!

反正榷场开起来后,也不怕没人来买卖贸易,到时候大不了叫商人们多雇佣点护卫,或者几支队伍一起走也就是了,李乾顺总不能对每一支来往的商队都打劫吧?

只是,谁也没想到也就才一句话,就把天给聊死了,结果也就演变成了如今的四国乱。

喜欢宋道请大家收藏:(wuxia.one)宋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