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政府军队的战壕其实有很多是学的对面执政政府军队的,在对峙战争进行到中期的时候,维新政府已经完成了国内预备役总动员以及主力部队回防的军事部署,在兵力上完爆只有两个是不足五万人的执政政府军队。
在这期间,维新政府军队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对执政政府的战线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不过好在执政政府军队在战壕战训练的时候得到过熟悉一战的徐卫的指点,不仅将战壕挖的交错纵横、犬牙参差,还在第一条战壕群后挖掘了第二条战壕群。
在第三师和第四师没有完成支援的这段时间内,维新政府的军队曾一度攻破执政政府的第一条战壕群,先锋部队已经接近第二条战壕群的第一条防线,不过却因为进攻距离太远,军队重火力无法有效支援而被已经在第二条战壕群部署好防线的执政政府军队击退。
执政政府军队在与维新政府军队对峙之初就开始在两条战壕群内建立永久和半永久工事,这些工事都是面对维新政府战线防线建设的,纵然维新政府军队占领了执政政府军队的第一条防线,面对这种只能防御一侧的工事依然无能为力,随后被赶来支援的第三师和第四师联手赶出了第一条战壕群。
维新政府军队在这场短暂而又急促的攻防战中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不过这些代价并不是没有任何收获,他们在执政政府放弃的第一条战壕群内见识到了最新的战壕挖掘和使用以及部署方式,于是他们便模仿这种战壕的挖掘和使用,将自己防线的战壕也完成了犬牙交错,最主要的是战壕内碉堡纵横,防不胜防。
人类在战争出现不久以后就学会了建造碉堡,但是那时的军队规模过小,武器射程也很近,因此他们能守住的也只是较短的防线或孤立的一点,即使如中国的长城和英国的哈德良长城般有一些极长的防线作为例外。但是它们还是无法彻底阻止敌人跨过边境,而只能对敌人起到威慑作用。
尽管碉堡战术和火力在最近的一千年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无论是装备了长弓、枪口装填式滑膛枪,还是火炮的军队。都需要大量士兵来防卫一座碉堡,部队规模太小的话其火力是不够的。
堑壕战中用到的大部分军事技术都已经在包围战术中出现了很多年,当两支军队在一个不熟悉的战场作战时,包围战术就会被采用以应用这些技术。
恺撒在高卢战记一书中描述了阿莱西亚之战中古罗马是如何在阿莱西亚城周边建造了两堵巨大的墙,内墙长为十英里。里面是韦森盖托里克斯的部队,而外墙则阻止了援军与他们会合,罗马军队控制着内墙和外墙之间的部分,被包围了的高卢人在饥荒蔓延开来之后投降了,而他们的援军就在外墙之外却无法进来。
修昔底德在他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书中也记录了一次相似但却是失败的围困,即雅典人对锡拉库萨的包围。
包围是指在人类发明了攻城机器后,进攻一座城镇或一个碉堡时应用的战术,进攻方会先将城镇包围住,之后要求城内的守军投降。
如果没有得到回应,包围城镇的一方就会在城镇周围建造临时碉堡。以阻止守军突围或外部援军与守军会合,之后进攻方就会在守军的武器射程之外开始挖掘一个与城墙平行的壕沟,然后他们就会向城镇的方向再挖掘一个壕沟,这个壕沟为锯齿形,这样里面的士兵就不会被守军火力所伤害,它还同时提供了一个观察守军的有利地点。
当这个壕沟深入到敌军火力射程之内时,进攻方就会再挖掘一个与城墙平行的壕沟,这个壕沟具有火力点,必要时在炮火的掩护下,这个过程会被不断重复。直到进攻方的武器进到能准确地在城墙上打开一个缺口为止。
为了使部队和援军接近到能够安全地通过缺口进入城内的距离,进攻方会挖掘许多锯齿形的壕沟,并由许多与城墙平行的壕沟来保护并隐藏士兵。
这个过程中,进攻方每次都会在一个步骤完成之后要求守军投降。如果在进攻方的第一波攻击中有许多士兵通过了缺口的话,守军就只有死路一条。
从古代到中世纪时的习惯就是,经过战斗后成功地拿下一座城镇的军队会屠杀这座城里的所有居民,一些以帖木尔为代表的占领者会将敌人的头骨作成纪念碑以展示自己的强大。
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中首次出现的大规模军队成为了堑壕战的第一个要素,在这之前军队都由小规模的部队组成,他们没有能力在一大片区域内顶住敌人长时间的进攻。大规模军队使取得胜利变得很难,但是通过骑兵和步兵在一次袭击中将敌人打散还是可能的,其中一个早期的长好几英里的加固军事防线的例子就是托里斯韦德拉斯防线,这是在半岛战争中葡萄牙在英国陆军的皇家工程兵指导下构筑的。
十九世纪中期,火器技术得到了发展,而这也使上述战术变得更加具有毁灭性,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是美国的南北战争,在战争中双方使用的都是这种自拿破仑时代以来几十年来都在用的战术,而当这场战争结束时,它就已经预演了一次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美国内战中已经出现了壕沟、机枪、碉堡和巨大的伤亡。
战争末期的彼得堡之战已与初期的战役有了很大不同,像在第一次马纳沙斯之役这种初期的战役中,双方的部队仍然可以灵活地运动,但到后期的一些著名的攻击行动,例如葛底斯堡之役中的皮克特攻击行动,展示了对躲在战壕里的敌人发动攻击是多么无用。
这个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线膛抢得到了大量的生产和应用,这种射程为拿破仑时代滑膛枪两倍,并且能在一千米的距离之外杀死一个人的武器使躲在壕沟里或一个临时建造的掩蔽物后的人可以在很远的距离外向敌人射击,进攻方无法快速穿越它与防守方之间的大片空地,硬冲的话则会遭受重大伤亡。
与此同时,出现于内战晚期的连发枪极大地提高了射速。自然也增加双方军队的伤亡。
其第二个原因则是双方仍然坚持拿破仑式的大规模冲锋战术,这也增加了伤亡,到了战争后期,散兵线战术才成为了标准战术。到了最后,人们为了对抗密集火力,采用了寻找掩蔽物和分散部队两种措施。
美国内战结束后,堑壕战的其他几个要素也相继出现,首先就是1874年发明的铁丝网。它虽然无法造成严重伤亡,但是可以减缓敌人的进攻速度,这就给了防守战壕的机枪手和步枪兵更多的时间来消灭敌人。
第二个出现的是炮火的改善。人类从古代就使用了各种形式的炮火,它从火药得到大量应用至1860年堑壕战出现的这段时间内一直是用来消灭敌人的主要武器,并且还只需要很少的步枪兵支援,但是克虏伯改进的钢制后膛装填式火炮却增加了炮火的杀伤力量。
第三就是高爆弹的出现,它将炮火杀伤力增强了十六倍。
最后是液压式制退器,最先使用它的法国75毫米野战炮极大地提高了射速,进攻方与防守方之间的大片空地成为了无人区,想要穿越的话则会伤亡惨重。
尽管火力的改善和实行征兵制的军队大大改变了战争的形式。可大多数军队完全不知道这些变化多么具有毁灭性,所以也就没有研究对抗措施。
在后世,一战开始时大多数军队都认为这将是一场短暂的战争,双方都将会使用拿破仑时期的战略和战术,一些骑兵单位被火车送到了前线,而他们的指挥官根本没有想到骑兵在密集的火力面前是毫无办法的。
等到战争开始以后,同盟国和协约**很快就意识到他们完全错了,正面进攻得到的只有自己人的伤亡,于是便出现了一个有一个绞肉机。
如果说美国的南北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预演,那日本的这次南北战争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章。但是与美国南北战争的不为人注意不同,日本的这次南北战争却因为斯蒂.冯.布鲁斯的介入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斯蒂.冯.布鲁斯略次向徐卫请求到京都—名古屋沿线检验坦克的实战效果,不过都被徐卫强硬的拒绝,随后斯蒂.冯.布鲁斯便偃旗息鼓了一段时间。就当徐卫以为他放弃的时候,他竟然说动了德国参谋部组成了一个战地军官参观团,以德国总参谋部的名义请求进入京都—名古屋战线参观。
徐卫可以义正言辞的拒绝斯蒂.冯.布鲁斯的请求,但却无法无视德国总参谋部的意见,他还希望德国在一战前能够为他培养更多的陆战指挥和参谋人员,于是德国成为了进入京都—名古屋防线的第一支参观团。
德**官参观团进入京都—名古屋沿线的时候正好赶上维新政府军队实力大涨。而执政政府却因为保甲制度还未建成只有陆军第一师和第二师以及摩托化步兵第一师和机械化步兵第一师三个团不足九万人。
面对维新政府近四十万军队的进攻,执政政府的军队打的是相当的艰苦,不过在这种兵力悬殊非常厉害的战争中德**官参观团却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维新政府的军队虽然已大兵力优势强力将战线不断向执政政府的战线方向推移,但大战下来执政政府伤亡的兵力非常有限,而进攻的维新政府军队却伤亡惨重。
德**官参观团的成员都是德国在远东最优秀的军官,他们很快就从这种伤亡差异中看出了战壕战的恐怖,在经过几场战役检验之后他们便将这种情况反映到了总参谋部,引起了总参谋部的高度重视。
然而,德国在情报方面做得并不太好,很快这项情报就被他的对手英国获知,然后英国陆军部也紧急组成了一直军官参谋团进入了京都—名古屋沿线,得到了相同的答案,最后这项情报又传到了法国的手中,于是战壕战的真实情况不再是一项秘密,为各国所探知。
战壕战秘密的泄露其实并不是徐卫想要的,这会让同盟国和协约国在发动世界大战的时候出现犹豫,甚至会在战争出现僵持的时候量大军事同盟出现何谈现象,从而无法达到消弱欧洲列强,使自己在亚洲崛起的目的。
不过相较于战壕战的秘密,徐卫更害怕坦克的秘密被列强所知,于是他思虑之下便决定更改了用坦克部队突击一点,然后让华人军队和日籍军队跟在其后扩大战果的军事计划,开始致力于打一场符合一战水平的战壕战。
战壕战打的就是人力和财力,在财力方面徐卫自然有信心完爆维新政府八条街,但在人力方面他却相形见绌,随后他便想到了一条绝户计,增加日籍军队的比例,以连续不断的添油战术将对面的维新政府拖垮,于是便有了第一批日籍军队由两个师的预算变成了四个师。
按照徐卫的计划,这四个师只不过是用来探路的,随着四个师的不断消耗将会有新的士兵补充到这四个师之中,也会有新的师在这四个师用顺之后再组建,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消耗维新政府的兵力和财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减少日本国内适婚男丁的数量,为新澳港和新华港的男性移民提供女性资源。
到目前为止,维新政府的军队在战线上已经增加到六十万,而执政政府的军队这达到了顶峰,双方再次处于一种势均力敌的状态,双方相互的攻势也开始减少,都在积蓄力量试图给对方致命一击。
多日来的平静让双方都降低了警戒,日籍军队第七师的突袭完全将第一条战线的警戒日军打的措手不及,不过随后后方战线的日军很快就进入了战争的状态,遮天蔽日的炮弹开始向他的第一条防线倾泻,阻断第七师想要通过交通壕进入第二条战线的企图。(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