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郑成功之孙,打造日不落 > 第220章 大明复兴

大明:郑成功之孙,打造日不落 第220章 大明复兴

作者:不死奸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9:37:16 来源:88小说

“明白,延平王是大明的延平王。

我们新北路安抚司毕竟出自延平王府,公子也是延平王公子。

一个政权的法理,往往在她出生时,就已注定。

所以出师北伐,我们理所当然地打了反清复明旗号。

现在公子如果直接立国,不仅是对新北路安抚司之前一切行为的否定,也否定了新北路安抚司的出生基因(郑克均的基因学说已经风靡世界)。

先拥立,再禅位,如此,方可服天下人心。

但是公子……”

岳飞犹豫了一下,还是道:“此举虽有百利,但却有一害。”

“岳将军直说无妨。”

“朝中暗藏不轨之徒,他们会因为这个皇帝,对总揽朝纲的公子蠢蠢欲动。

毕竟有了这个皇帝,他们就有了希望。

另外皇帝慢慢会长大,等他长大了,也会不甘摆布。

公子当知元子攸、宇文邕之故事,不可不防。”

“本督知道岳将军说的不轨之徒是谁。

将军放心,本督会注意的。”

“那末将便放心了,不过还有一个人,公子可能也得考虑一下。”

“你是说莹钰?”

“自尧舜之后,历史上的禅位便成了宫中悲惨剧。

莹钰夫人毕竟是朱玉塘的亲姐姐……”

郑克均长叹一口气道:“我暗示过她,她应该有心理准备,如若到时候她还是心有芥蒂,本督亦无可奈何。”

……

公元1679年9月,崇祯第三子朱慈炯之子朱玉塘,在南京故宫被新北路安抚司总督郑克均拥立为帝。

9月10日,朱莹钰扶抱一岁的朱玉塘,在明孝陵举行祭天祭祖大礼,正式恢复大明国号,改元宣和。

拜郑克均为镇国公,内阁首丞(郑克均自设官职,统摄内阁,下辖三省六部二十四局),总摄国政。

加九锡,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决断内外朝事,执掌天下兵马。

册封朱莹钰为文熙长公主,以长公主身份,掌后宫事。

消息传出,天下震动。

英国,荷兰,神罗,法国,沙俄,西班牙,葡萄牙,朝鲜等列国,纷纷派使道贺。

大明这个消失了近四十年的大帝国,终于再一次屹立在了亚欧大陆东方。

……

时值秋收,山东,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等十省,在化肥的加持下,获得大丰收。

水稻平均亩产达到500斤以上,东南数省产量几乎翻倍。

云南,贵州,湖北,河南,陕西等省,虽然新北军攻下时,粮食已经下种,但追加化肥后,粮食产量也大大提高。

再加上土豆、玉米、红薯种植全面铺开,杂粮获得史无前例的丰收。

新北路安抚司控制下的土地,粮食产量达到惊人的850亿公斤。

郑克均向系统其他了解清朝历史的用户询问过,这个数据大概是清朝巅峰时期农业总产量的三分之二。

但得知道,新北路安抚司辖下土地,除了基隆和台北那一点点地方,其他都是经过战乱和天灾的。

大量百姓流离失所,陕西、甘肃等省又刚刚归治,来不及指导农桑。

湖北、河南、四川等产粮大省,土地更是大量荒芜。

此时就能取得如此丰收,一旦百姓归家,所有省份土地全部开垦,加上化肥全面推开。

光是黄河以南土地的粮食产量,都必定远超满清治下的整个中国。

沈括等科学家之前还担心化肥有没有作用,会不会减产,盲目铺开会不会有风险。

完全没想到粮食产量会提高这么多,对郑克均佩服得五体投地。

“公子,臣有罪。”

在郑克均查看各地粮食账簿时,沈括向郑克均下拜。

“你有什么罪?”

郑克均疑惑抬头。

“在去年做化肥催肥试验时,臣发现化肥使用过多,会影响农作物生长,甚至出现烧心等枯萎现象。

臣担心发生大规模的农业减产风险。

所以年初春播时,臣刻意减少了各地的化肥用量,并没有按照公子的定量施肥。

若不是沈括未经请示,擅自改动公子方案,今年我大明治下土地,会获得更大丰收。

河南和湖北的难民,也不用天天喝粥维持生计。

臣有罪,请公子治罪。”

沈括一脸惭色。

现在想想,自己真是愚蠢得可以。

从这三年的事迹中就可以看出,自家这位公子,对生物学,化学,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地理学等等科学,无所不通,无所不晓。

比自己厉害何止十倍。

自己凭什么怀疑公子在农学上的造诣?

竟然还自作主张,改动郑克均提供的催肥用量数据,这不是班门弄斧吗?

估摸着因为自己无知又狂妄的行为,至少减少了大明150亿斤产量。

想到这里,沈括恨不得抽自己两巴掌。

“不关沈大人的事。”

这时宋士意和宋士慧两兄弟站了出来。

“当时公子正在征伐广东,我们来不及请示,对化肥用量降低,是我们三人共同做出的决定。”

两兄弟也向郑克均拜倒。

郑克均皱眉看着三人,突然笑了。

“三位先生这是做什么?起来。”

郑克均笑笑道:“我就说化肥的作用怎么没达到预期,原来是这样。

不过本督觉得三位这事做得对。”

“啊?”

沈括和宋氏兄弟都疑惑地看向郑克均。

“农业是国之根本,容不得半点马虎。

你们在试验中发现化肥有副作用,出于谨慎考虑,不得不做出改变。

当时本督不在南京,你们做权宜之计,完全在情理之中。

不必过于自责。

而且你们也绝不可因为这件事,从而减少了怀疑精神,包括对本督的怀疑。

实话告诉你们,本督对科学之事,一窍不通,提出的科学理论,都是照本宣科。

并不敢保证都对。

所以你们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有错误或纰漏,必须直言不讳指出。

如果发现风险,更是要当机立断采取措施,不必顾忌本督颜面,明白吗?”

科学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如果科学家都失去了怀疑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那这个国家的科学也就算是完了。

可是沈括三人面面相觑,自家总督大人这也太谦虚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