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郑成功之孙,打造日不落 > 第215章 川人之魂

大明:郑成功之孙,打造日不落 第215章 川人之魂

作者:不死奸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9:37:16 来源:88小说

庞培仔细看着地图上一条条河流,一片片山脉,极具军事天赋的他,马上就反应过来。

“公子这是要利用水军,奇袭阿瓦?”

庞培犹如醍醐灌顶,看地图,这就是一个天才的军事战略。

一条两百公里长的运河,顷刻间就抵消了掸邦高原的绵绵群山。

虽然挖运河费时费力费钱,但比起大军翻越数百公里的丛山峻岭,可要简单太多了。

郑克均没有接凯撒的话。

首先这个主意不是他想出来的,这条运河,是现代很多专家论证过的,完全可以修,甚至可以修得更长,一直修到缅甸的密支那。

如此一来,便可以打通长江,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四条纵贯整个亚洲东南阙的河流。

其航运价值和军事价值不可估量。

但也正因为其有军事价值,所以被东南亚各国所反对。

尤其是修建运河,需要筑坝拦水,提高水位,这对下游国家来说,更是致命的威胁。

所以这条运河才一直搁置。

但处于现在这个时代,这些顾虑却不存在,因为东南亚各国,还没有二十一世纪的国际视野。

同时庞培说的奇袭阿瓦,郑克均的确是这样想的。但这条运河的价值,绝不止如此简单。

郑克均给陈宫说过缅甸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但要发挥这种优越性,需要打通其纵观东西南北的交通。

而这条运河,就承担着这样的使命。

“庞培,你先派人勘察洱海到保山一带的地形,规划水道,测验工程难点,做好预算。

一年内不能动工,一年后,本督再派大批劳工到云南,到时候再动工挖河。”

新北军西征,消耗的粮食太多了,马上又要北伐。

哪怕不断从海外和系统购买粮食,也难以支撑。

此时再派很多劳工挖运河,估计粮食就彻底绷不住了。

从广东到云南,一路向西,因为正逢播种季,新北军每拿下一地,郑克均都命令南京方面派出农业专家,指导当地农民耕种。

沈括等人已经研究出钾肥、磷肥和氮肥。

其实这都没什么技术含量,郑克均给了方向,对于沈括这些天才来说,不过就是做几个实验而已。

南京、上海和基隆的工厂,早已开始生产化肥。

现在山东,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都已经对农作物施加了化肥。

刚刚拿下的云南,贵州,湖北,四川等省,也来得及对已经种下的农作物下肥。

如此一来,只要熬过两三个月,等到秋收,应该就有大批量的粮食产出。

到时候新北路安抚司的粮草才算充盈一些。

但这批粮草,还得供应新北军北伐,也没有多余粮食分拨给庞培挖运河。

所以运河工程只能延后一年。

……

留下庞培和杨文在云南后,郑克均命岳飞率领大军先行返回南京,准备北伐事宜,自己带着三万军队北上四川。

四川,果然如郑克均所料,一片荒芜。

真正应了曹操那首诗: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从重庆到阆中,从阆中到成都,很难见到一户人家。

郑克均命随军的主薄粗略统计了一下,重庆大约只有两三千人口,成都只有五六千人口。

而从重庆到成都,四百多公里路程,郑克均一行竟然只遇到几十户人家。

如此看来,整个四川地区,不算周边大山里的少数民族,怕是只剩下几万人。

被野草淹没的道路两旁,到处都是白骨。山里鹰啼狼嚎。

这还是天府之国吗?这还是最早诞生纸币的商业之都吗?这还是蜀锦与白酒的故乡吗?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站在成都狮子山头,郑克均有点怀疑杜甫在瞎扯。

“公子,当末将来到四川,便知道你让我带六十万奴隶进川的用意了。

真是太惨了,四川在明朝万历年间,在籍人口就有三百万之多。

考虑到明朝实行人头税,肯定有大量人口瞒报。

保守估计四川人口在五百万以上。

可是如今,不算四川行都司(今四川凉山自治州)等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以及播州(今贵州遵义)等南方高山地区,预计只剩下不到八万人。

五百万变成八万,满清,张献忠……太过狠辣。”

魏延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将军,相反,杀伐果断,从无怜悯之心。

可是自从他来到四川,铁石心肠也生悲凉之意。

四川人口断崖式消失这种情况,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绝无仅有。

郑克均静静地站在山头,迎着呼啸的山风,远望着一片荒芜的成都城。

面沉似水。

“北宋末期,金军入侵,在淮南,在中原,金军皆势如破竹。

唯独在四川北部,寸步难行。

南宋末期,蒙古入侵,在汉中地区屡遭大败,付出巨大伤亡进入四川后,又陷入孟珙的游袭汪洋。

四川人民组织反蒙义军,依托山川河流,在各地反抗蒙古统治,袭扰蒙古军的后勤补给。

义军甚至完成三进成都的壮举。

使得蒙古军难以在四川立足。

重庆钓鱼城,让纵横欧亚大陆,不可一世的蒙哥汗有来无回,使得蒙古军数十年不能东进一步。

逼得蒙古军不得不借道大理,奇袭江东,才灭亡南宋。

但直到南宋灭亡,钓鱼城也没被蒙古军攻下。

川人,内战外行,外战内行,他们身上有铁骨铮铮的英雄脊梁。

但是……”

郑克均深吸一口气,心中仿佛堵了一块巨石,难以呼吸。

“他们最终没挡住清军的入侵。

但是他们尽力了。

昔日繁华的商业之都,变成如今这茫茫荒原。

多少反抗异族入侵的川中英雄,埋骨在野草之下。”

读史料,郑克均知道此时的四川,已经十分凄凉,所以他先派了魏延带朝歌奴隶进川。

但一路行来,触目惊心的荒芜,却绝非史料能描绘。

“四川,是华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最后的靠山。她一定得复兴,也必须复兴。”

郑克均握紧拳头。

“陈宫。”

“臣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