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电影巨匠 > 第887章 匪夷所思

电影巨匠 第887章 匪夷所思

作者:七七家d猫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9 12:50:59 来源:书海阁

“这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商业电影,却又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商业电影,庞大而深刻的思想内核闪耀着美妙的人性光辉,真正将商业与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这也许是自‘泰坦尼克号’之后最出色的艺术商业作品,这也许是自‘2001:太空漫游’之后最杰出的商业艺术作品。”

正如“纽约时报”之于东岸媒体一般,“洛杉矶时报”也是西岸媒体的领袖人物,影响力之大足以覆盖整个太平洋沿岸区域,即使在好莱坞电影产业之中,也足以和“综艺”、“好莱坞报道者”这样的专业权威媒体相媲美。现在,“洛杉矶时报”为“狂暴之路”撰写的评论之中也洋溢着赞美之词,如此情况着实堪称匪夷所思。

“施特雷洛的作品之中总是带着一种细腻而真实的质感,将角色情感抽丝剥茧地勾勒出来,继而缓缓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本质,观影结束之后的反思和沉淀才是整部电影最为精华的部分。色彩、光线、构图等元素,都成为施特雷洛情绪表达的武器,深刻的心理暗示与抽象的社会暗喻隐藏在镜头的每一个角落里,这一点在‘狂暴之路’中被发挥到了极致。

从每一辆汽车的设计,贴合角色、贴合现实,犹如一片片树叶般拼凑出整棵参天大树的恢弘;到每一个场景的构建,漫天漫地的红色沙漠,轰轰烈烈的碰撞爆炸,清澈透亮的蓝色苍穹,犹如一根根枝丫般支撑起整个故事架构的庞大;再到每一个角色的塑造,对立与合作,仇恨与信任,敌对与友好,犹如盘根错节的树根往下挖掘出灵魂颤栗的深邃。

施特雷洛将暴力美学演绎出了全新的高度,蓝色、红色与黑色的碰撞,比宫廷油画还要优雅壮丽;铁皮、狂风、沙暴与身体的对峙,比古典交响乐还要恢弘曼妙;血液、汗水与泪水的混杂,比十四行诗还要唯美动人。赤果果的暴力对峙没有任何修饰也没有任何润色,原始而冲动、粗粝而残暴地呈现出来,生命的脆弱和漠视在废土末日背景之下被演绎到了极致,酣畅淋漓的视觉效果引爆了肾上腺素的狂欢,比七月四日的烟花大会还要疯狂。

但是在能量宣泄完毕之后,内心的反思狂潮汹涌而至,抽离身体里的所有情绪,刹那间分崩离析,让人们窥见了末世里的残酷、血腥和冷漠,就连信仰都崩塌的黑暗时代里,自由和梦想已经失去意义,水源和食物的渴望让人类沦为了动物,凭借着求生本/能在灾难之中匍匐前行。

人性的觉醒,自由的向往,梦想的炙热,女权的复苏,还有信仰的支撑,不仅仅是废土末日的最后一丝曙光,还是人类社会的最后机会。

继犯罪三部曲之后,施特雷洛以一个末日的世界,构建出了一个血与沙共舞的社会,回答了此前所遗留下来的疑问,并且保留了希望的火种。麦克斯的回归,费罗莎的坚持,纳克斯的觉醒,安加拉德的壮烈,四个角色联手奉献了二十一世纪以来最劲爆、最刺激、最养眼的商业大片,同时联手构建了二十一世纪以来最深刻、最震撼、最鬼魅的艺术佳作。”

“洛杉矶时报”这篇影评以“商业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为“狂暴之路”坐下了注脚,如此清晰明确的态度,确实是令人刮目相看,更不要说,与之相匹配的满分一百分,也再次延续了其他主流媒体的态度。

满分,完美。这似乎就是对“狂暴之路”的最好诠释了。

从“西雅图邮报”到“旧金山纪事报”,再到“洛杉矶时报”,整个西海岸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媒体都保持了统一的意见,这也意味着所有悬念都结束了,就连西海岸势力也都顶礼膜拜,“狂暴之路”的赞誉狂潮已经无法阻挡。

“罪恶之城”和“水果硬糖”两部邪典作品的冰火双重天至今还历历在目,但“狂暴之路”却彻底打破了邪典电影的桎梏,创造了自“星球大战”以来,邪典电影最疯狂的称赞盛宴,这是不是意味着,“狂暴之路”也具备了复制“星球大战”奇迹的可能?

这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只有时间能够证明,也只有市场能够证明,这不是影评人们依靠笔杆子就可以完成的壮举。但可以肯定的是,影评人们十分乐于推动这样的历史进程,西岸媒体与东岸媒体破天荒地达成了共识,就连“综艺”也和“好莱坞报道者”暂时握手言和,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胆大妄为!狂放不羁!恃才傲物!

这就是兰斯洛特-施特雷洛,独一无二的兰斯洛特-施特雷洛。这位年纪轻轻的导演,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打造出了一部‘狂暴之路’,不仅仅是蒸汽朋克的怪异和扭曲,也不仅仅是废土末日的荒芜和残酷,更是一部女性崛起的史诗!仅仅这一份勇气,整个好莱坞就无人能敌。

去年,李拍摄出了一部‘断背山’,惊吓了整个好莱坞,至今为止依旧有人拒绝观看这部作品,彷佛担心着他们观看之后,就会变成同性恋,又或者是会被同性恋洗脑,那种面对病毒般唯恐避之不及的慌乱,沦为一种笑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今年,施特雷洛拍摄出了一部‘狂暴之路’,惊吓了整个美国,顿时让那些男权主义者吓得不知所措。这是一部让人无视性别的电影,女人不是男人的附庸,男人也不是推广女人的台阶,人人平等,彼此尊重。但有些人却并不这样想。

他们无法忍受一部‘属于男人的’动作电影里却是女人大放异彩,他们无法忍受一部‘男主角居然没有大杀四方,凌驾于女主角之上’的电影,他们还无法忍受一部‘全程高能,男女主角没有迸发爱情,可是战友情谊却好看到让人爆炸’的电影。

也许,这些‘种族主义者’们终究会逐渐改变,也许不会;也许‘狂暴之路’还是会像去年的‘断背山’一样,再次惨遭无视,被另外一部名不见经传的作品夺走所有光芒;也许‘狂暴之路’的票房将会惨败,不仅因为邪典风格世人无法接受,作为暑期档主力的大部分男性观众也无法接受。但,施特雷洛迈出了这一步,坚定不移的一步,展现出了远远比时代更加进步的心胸和视野。

这让人不由想起了寓意深远的犯罪三部曲。

难以想象,一部完完全全的暑期档爆米花商业作品,一部**迭起、简单粗暴的视觉大片,居然挖掘出了如此内涵。背景是废土,但核心却是希望,硬核动作片,独立自主的女人却真正地支撑起了半边天——这对于那些以为在大屏幕上塞几个性/感能打的动作女演员就能体现女权主义的电影制作者来说,是多么强有力的一记还击。

麦克斯,费罗莎,纳克斯,三个角色支撑起了施特雷洛构想的废土世界,安加拉德则成为了串联故事的暗线,在乔治-米勒的基础上,真正地构成了完整的世界观,并且发展出了旺盛生命力。这是‘疯狂的麦克斯’,这又不是‘疯狂的麦克斯’,这是属于施特雷洛的‘狂暴之路’。

兰斯洛特-施特雷洛,一位导演,一位演员,一位编剧,更是一名大师。他‘狂暴之路’这部作品,把自己真正推上了大师级别的宝座。何其有幸,我们是见证者之一。”

这是来自于“综艺”杂志的评论,通篇将观点聚焦于好莱坞电影作品所缺乏的女权主义。每个电影产业从业者都知道,这是“一个男人的、男人的、男人的世界”,从学院对影帝、影后、男配、女配的颁奖倾向,到男女不同酬的差异,再到商业电影的女性花瓶,整个行业的方方面面都透露着沿袭了数千年的男权社会本质。

即使是近年来女权开始逐渐崛起,先后出现了“古墓丽影”、“猫女”、“杀死比尔”、“霹雳娇娃”、“魔力女战士”、“生化危机”、“史密斯行动”等以女性为主的打斗电影,安吉丽娜-朱莉更是俨然成为了新一代女打星的代表。但正如“综艺”杂志,还有罗杰-埃伯特所言,这些作品都是披着女权主义的外衣,以性/感身段的视觉效应锁定男性市场的作品,归根结底,这些女性角色依旧是用来取悦男性的武器。

但,“狂暴之路”却截然不同,它不仅赋予了费罗莎完整的人格,而且剥离了性别差异,真正将费罗莎与麦克斯放在了同一个水平层面上,双方彼此信任、彼此帮助,共同前行。这才是真正的突破——平等,呼喊了超过半个世纪的口号,却才是第一次前所未有真实而生动地出现在了电影大屏幕上。

这绝对称得上是影史里程碑,就如同去年的“断背山”一样。

所以,“综艺”杂志也第一次抛下了他们和“好莱坞报道者”之间的偏见与差异,传递出了同样的思想和认同,满分一百分在清一色的赞誉之中并不显眼,但却增加了满分队伍,真正地将“狂暴之路”送上了经典王座。

恍然之间,人们这才发现,所有主流媒体、所有权威媒体、所有专业媒体,难以置信地保持了意见统一,这对于一部商业电影来说,堪称匪夷所思。(未完待续。)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喜欢电影巨匠请大家收藏:(wuxia.one)电影巨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