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电影巨匠 > 第407章 媒体综评

电影巨匠 第407章 媒体综评

作者:七七家d猫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9 12:50:59 来源:书海阁

由于“十二罗汉”和“借刀杀人”选择在同一天上映,所以各大报刊杂志的评论也都选择在同一天刊登,将对峙之局的紧张氛围鲜明而直接地呈现出来,几乎所有人在阅读一部电影的影评时,就可以直接阅读到另外一部作品的评论,优劣对比一目了然。

有趣的是,首批四十三家影评,全部都评论了“借刀杀人”,但却只有三十六家评论了“十二罗汉”。如此形势,与新闻报道数量的格局恰恰相反。

得益于华纳兄弟的背后推动,除了“洛杉矶时报”和“华尔街日报”之外,权威专业媒体几乎都在第一时间对两部电影进行了评论,但结果却不见得能够让华纳兄弟满意。

罗杰-埃伯特就职的“芝加哥太阳报”也第一时间刊登了这位全美顶尖影评人的简评。对于“十二罗汉”,他表示,“这是一部关于勇气、对话、明星号召力和智慧幽默的电影,虽然剧本十分薄弱,失去了存在感,但作为娱乐大片,某种程度来说,我还是颇为喜欢的。”在满分一百分的评分系统中,他给予了六十五分,而专属于罗杰的推荐指数之中,满分四星他给予了三星。

这也是罗杰一贯的风格,也许他不喜欢这部电影,但却认为值得推荐。因为电影诉求不同,他不会要求商业电影娱乐大众的同时还要展现智慧,他也不会要求艺术电影在挖掘思想深度的同时还能够取得票房佳绩。所以,评分也许很低,但推荐却不俗;相反,评分很高,却不认为值得推荐,这样的情况都是经常出现的。

而对于“借刀杀人”,他也延续了自己官方网站的态度,“精彩绝伦的电影,从角色塑造,到光线运用,再到音响特效,还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都可以称得上是过去五年之内的最佳作品之一。”八十八分的评价,搭配四星的强烈推荐,将罗杰的态度清晰地表现了出来。

当然,对于“十二罗汉”的评价也不见得全部都是糟糕的,“旧金山纪事报”就给出了七十五分的不俗评价,影评人史蒂文-莱亚(-rea)表示,“按照好莱坞现在的续集风潮,也许我们可以看到‘十七罗汉’。”

这一夹带着调侃的诙谐评论,显然是对电影的娱乐性给予了不俗肯定。

相对而言,史蒂文对“借刀杀人”的评论就颇为意味深长了,“作为一部惊悚犯罪电影,‘借刀杀人’的最大缺陷就是:在尝试突破的道路上,没有能够更近一步,它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能够超过十年前八月上映的那部‘亡命天涯’。”

史蒂文避开了正面的谈论,没有给予直接肯定,也没有给予直接否定,而是把它拿来与1993年那部传奇经典“亡命天涯”相比较,隐含的深意只有真正的电影爱好者能够领略了:也许,“借刀杀人”是十年以来最出色的惊悚犯罪电影。

七十分的评分,自然比不上“十二罗汉”,但没有人应该忘记,“旧金山纪事报”对混沌影业旗下作品的偏颇立场,尤其是参考史蒂文这篇简评的内容,“七十分”的评价反而越发显得意味深长。

到底是七十五分的“十二罗汉”更加出色,还是七十分的“借刀杀人”更加精彩,相信每一位阅读了“旧金山纪事报”的读者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另外,“名利场”的评论也十分耐人寻味,对于“借刀杀人”是如此评价的,“作为导演,兰斯洛特-施特雷洛为这部黑色电影注入了迷人的魅力,特别的镜头语言搭配特别的表演艺术,留下了特别的一笔,但他却没有能够避开好莱坞终极愚蠢电影的俗套——自以为是的完美结局,却仅仅只是另外一个自大的解读。”

五十分,“名利场”表示这不是负面评论,而是一个混杂了正面和负面的中立评论。

与此对立的是,“名利场”为“十二罗汉”送上了赞扬之词,“这不仅仅是一部双重刺激的作品,更是一部兼具复古与时尚的魔力电影,轻而易举就可以从其他作品的放映厅里偷走观众。”

毫无保留的赞扬为“十二罗汉”正名,如此评价对于一部商业电影来说着实是再好不过了,搭配七十五分的评价,可以直接断言,“名利场”认为“十二罗汉”是一部远远比“借刀杀人”更加值得走进电影院的作品。

但可惜的是,秉持和“名利场”相似观点的媒体屈指可数,在三十六家评论之中,八家给出了负面评价,八家给出了中立评价,二十家给出了正面评价。负面评价之中,最低分二十分;而正面评价之中,最高分则是七十五分。

“西雅图邮报”,“撇开‘十二罗汉’是一部比隐形墨水还要更快褪色的电影不说,但这不是一部你想要欣赏剧情细节的那种电影,而是一部关于花费两个小时在科莫湖的游艇上,与朋友一起放松的电影。”七十五分。

“好莱坞报道者”,“斯蒂芬-米廖内(-)的快速剪辑和大卫-福尔摩斯(david-s)的流行摇滚配乐,让电影变得娱乐性十足,至于故事合理性和角色饱满度,这也就不重要了。”七十五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纽约邮报”,“当你离开剧院的时候,你就会遗忘掉这部电影——如果没有,那就再等一会。这部娱乐性十足的电影,仅仅只是关于眼睛冰淇淋的享受。”五十分。

“芝加哥论坛报”,“更忙碌,更混乱,更薄弱,电影拆分成每一个部分,似乎都是有趣的,但结合在一起之后,却让人无聊得想要睡觉。”五十分。

“华盛顿邮报”,“电影试图通过演员的化学反应达到娱乐效果,但这无疑是失败的、劣质的、糟糕的,更为可怕的是,关于这项‘任务’,没有一个部分是有趣的。”四十分。

“娱乐周刊”,“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是一部懒散的、二流的、无聊的、唤醒电话铃声的——唯一不确定的就是到底有多少观众口袋里的手机响起来了——作品。”二十五分。

“纽约客”,“当电影播放到一半时,你会感觉到前所未有地饥饿,然后开始思考电影结束之后到底是应该选择汉堡,还是披萨。”二十分。

可以看得出来,媒体对“十二罗汉”展开了猛烈的抨击,即使是给予赞扬的媒体,也将焦点锁定在了电影的娱乐性之上,但除此之外,就无法给予更多的称赞了,这也使得“名利场”旗帜鲜明的立场成为了特立独行的一家之言。

值得一提的是,“名利场”为两部电影评价的分数,恰恰是“十二罗汉”首批影评的最高分,七十五分;也恰恰是“借刀杀人”首批评论的最低分,五十分。

作为参考的是,曾经在“上帝之城”、“后天”两部作品之中给出了负面评价、同时为“特洛伊”打出了正面评价的媒体们,比如“洛杉矶时报”、“旧金山纪事报”、“西雅图邮报”、“好莱坞报道者”等等,这一次对“借刀杀人”的态度也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虽然在这些媒体之中,“借刀杀人”的评分依旧低于“十二罗汉”,但平均评价都得到了显着的提升,这引起了不少圈内人士的注意:到底是“十二罗汉”的质量真的惨不忍睹,就连亲近派都不忍心大肆赞扬了,这才对竞争作品手软;还是说“借刀杀人”的质量真的出类拔萃,让人不得不抛弃个人偏执,给出相对客观的评价?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这场媒体综评的较量之中,胜负天平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移。

面对如此情况,“休斯顿纪事报”甚至直接将两部电影的定义更换了,“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十二罗汉’无疑是出色的,娱乐性十足、星光闪耀、魅力无穷,成为假期档的一道美味圣诞大餐;作为一部艺术电影,‘借刀杀人’大胆出格的尝试令人眼前一亮,但试图在强手如云的颁奖季之中杀出一条血路,还是有待进一步提升。”

这着实是让人哭笑不得,仅仅在一天之前,所有媒体还都将两部电影摆放在商业电影的位置上,对二者之间的票房竞争给予了大量笔墨的描写;但一天之后,两部电影的性质就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显然,人们不应该将“口碑”和“媒体综评”作为衡量两部作品的标准,毕竟,性质不一样嘛。

这一个小小的细节,也成为了首批媒体综评的总结陈词。事实也是如此,与“十二罗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借刀杀人”的四十三家影评,三十五家正面评论,八家中立评论,而负面评价的数量则是零。

换而言之,这就是一部零差评的作品!整体声势甚至超过了兰斯的处女作“上帝之城”,取得了影评人认可的新高,如此结果,着实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以商业电影出击,收获了艺术电影的口碑,给予每个人一记狠狠的当头棒喝。

中立评论之中,“名利场”的五十分是最低分;而正面评论之中,“纽约时报”的九十五分则是最高分。“借刀杀人”毫无疑问地以零差评的强势姿态,迎来了赞誉狂潮!(未完待续。)

喜欢电影巨匠请大家收藏:(wuxia.one)电影巨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