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道门往事(最后一个道士Ⅱ) > 第7章

道门往事(最后一个道士Ⅱ) 第7章

作者:最爱MISIC伯爵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6 13:06:02 来源:免费小说

  “噗”得一声,元宝的肩头鲜血一冒,父亲的菜刀砍到他的肩膀时自己的脑门上也结结实实挨了一棍,血跟着也流了出来。

  他再凶也毕竟还是个孩子,哪里见过这阵势,当即就差点吓晕了,一阵狂叫之后也顾不上“革命”了,掉头捂着肩膀就跑。

  而父亲抽回菜刀,寒光再次闪起,又是一刀砍翻了冲上来的一人。接着,我只看到那些平日里走路都习惯横着的红小将们纷纷丢下手中的棍棒,互相搀扶着撒着脚丫子朝着大门口狂奔,一顿鬼哭狼嚎,而我则和我父亲各自拿着菜刀赤脚在后面狂追……

  一直追出去两三里地,浑身是血的父亲手握菜刀站在村口,来看热闹的人把我们父子俩围了里三圈,外三圈,那些孩子已经开始吓得瑟瑟发抖了,但嘴巴依旧还不饶人。

  “夏老六,你给我等着!”这是元宝说的最后一句话,父亲挥刀还要砍被几个人给拦住了,村里的人对那些红小将们喊道:“还不跑,在这等死嘛!”那群孩子见状终于有人出手阻拦了,趁着这个机会一溜烟的边跑边骂出了洪村,想必是出去找救兵了。

  第十五章 巨变(二)

  傍晚的时候家里来了很多人,都是我不认识的。成排的民兵端着枪乌压压的站在我家院子里,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那样的阵势,元宝的肩膀上绑着白绷带,他被叫出了队伍指认。

  有个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的男人手里拿着一张文件,宣读之后就要抓人,抓我们父子俩人。这些人据说都是县里来的,那个领头的就是我们当地革委会的头头,父亲这回没有反抗,他的选择是明智的,那个年代,随便给你按个名头或许我们就被当场毙了。

  几个端着枪的人上来就是一枪托砸倒了父亲,倒地的时候,我看见他头上的血“汩汩”得冒着,但是他的眼睛却死死地瞪着那个人。

  一群又一群的人冲进了我家的屋子,接着便是各种被砸烂的声音传出,我的家就这样被抄了。当晚,父亲被他们带去了县里,我因为年纪还小,在场的村里乡亲也在一旁求情,只是被带去了公办所接受思想教育,等到后半夜回到家的时候,那座宅子已经成了废墟。不知道是谁放了一把火,我的家被烧的一干二净,留给我的只是阵阵青烟。

  第二天听说我母亲也被带走了,是从外婆家直接抓的人,又过了几天,我被人送去了县里,听说是要把我们一群家庭背景有问题的孩子送到农村里去接受农民的再教育。这根本就是个笑话,我家世世代代都是农民,但是你去跟谁说这个理呢?

  在县城火车站的候车室,我遇到了很多跟我情况一样的人,我们各自背着行囊,静静的等待被发往陌生的地方。在火车站,我好像见到了一个熟人,很面熟,但是我却叫不出他的名字,那个人我总觉得在哪里见过,干瘦的身材,苍白的脸颊,一个人蜷缩在墙角。特很容易就被一眼认出,因为他的手臂上带着“孝”,都是一群十几岁的半大孩子,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即将去何方。

  看管我们的人按照名单点好后分了组,听到名字的时候,我才想起来,原来是他:查文斌!

  领头的人不许我们讲话,他对我看了一眼,我想他已经认出了我,那个儿时曾经和他一起念过书的同学。我对他笑了笑,他只是微微动了动嘴角,很幸运,我和他分到了同一个组,但是我们的目的地却是一个从未听过的名字:野人屯。

  我们被各自的人领上了绿皮的火车,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也是第一次坐火车。我和他,还有十几个孩子被分在了同一截车厢,火车沿着铁轨一路向北,途径站点的时候都会陆续上来人,这些人都和我们一样,他们的父母或多或少在那场运动里受到了浩劫,而他们的子女则被要求隔离送去远方。

  途径上海的时候,车上来了两男三女,其中一个女孩子长得特别白,她的眼睛大的能出水,梳着很流行的齐刘海,短耳发,脚上穿着一双当时几乎罕见的皮鞋。他们几个人挤在一块儿用方言交流和其他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那些人似乎都刻意避开着那个女孩不和她交流,她看上去是那么的柔弱,整天眼睛里都沾了泪水。

  火车拉着我们一路向北,过了黄河以后不断有人下车又有人上车,我也不知道究竟这是到了哪里了,只晓得外面的空气越来越冷,窗外原本绿色的土地也逐渐由黄色代替。

  已经过去五天五夜了,车厢里还剩下最后四个人:我、查文斌、那个女孩还有一个胖子。连负责看押我们的那个人都在前一站下去了,而我们依旧不知道要去何方。

  车厢里一片死寂,因为有要求不准我们互相说话,所以这一路上除了呼噜声和喘气声陪伴我们的就只有铁路的“况且、况且”。我们的口粮都是自己准备的,临出发前,我的婶婶给我准备了不少饭团,南方人吃不惯面食,就用粳米加一点糯米混合起来做饭团,里面包着的是咸菜。糯米不容易消化,这玩意吃一个能顶半天,过去日本人打仗随身的军粮也是这么做的。查文斌的口粮是黑乎乎的馒头,不过早在一天前我就看见他把最后一个馒头也吃了,而那个女孩则自从上火车后就什么都没吃过。

  又是一站到了,我们四个人里的那个胖子也下了车,临走前,他和我们打了个招呼互相道了声保重,这是我们彼此第一次发出声音。

  我发誓,我真的听到了有人肚子里传出“咕噜”得声音,那声音已经快比火车的声音更大了。低下头翻了翻自己的包,还有两个饭团,这一路我不知道要走多远,每天尽量只吃一个,外面的夜已经漆黑了,我对着角落里的那个人轻轻喊道:“查文斌,你还认得我嘛?”

  “不认得。”他的回答很干脆,声音很也很轻,听上去虚弱极了。

  我沿着车厢慢慢靠了过去小声道:“我是夏忆啊,洪村的,小时候我们同过班啊,你不记得我了?”

  “夏忆?”我能听出他声音里有些颤抖,他接着说道:“一早觉得是你,但是我不敢乱认,怕连累人。”

  我回头看了一眼,确定车厢里只有三个人,便过去和他坐在一起,要知道,在这种地方遇到认识的人是何等的激动,就像是两个落水的孩子同时抓住了彼此的身体:那就是唯一的依靠。

  “太好了,先前听他们念名字,咱俩是分在同一个地方,又是老乡又是同学,这下可不怕了。”我一下子就高兴了起来,然后拿出一个饭团对他说道:“我见你一天没吃过东西了,拿着!”

  他接过饭团想往嘴里送却突然停下来了,轻轻碰了碰我的手臂对着墙角努努嘴道:“那个女孩子好像好几天没吃了,你给她吧,我还不饿。”

  没想到这小子这么多年不见,还学会英雄救美了,我调转了个头对他说道:“你吃吧,我这还有,有我在,饿不着她。”

  那女孩一路就坐在我的对面,她始终把头埋在双腿中间,自从上车起我就没见她抬起头过。走到那女孩身边,我蹲在她的面前道:“喂,醒醒,你叫什么名字?”

  那女孩抬头看了我一眼,我看见她的眼眶红红的,她没有回答我的话,而是又把头低了下去。

  真是个有意思的人,我拿出最后那个饭团放在她的面前说道:“我叫夏忆,他叫查文斌,我们俩是同学,不是什么坏人,这个饭团是给你的。”

  我蹲在她面前足足有两分钟,她丝毫没有抬头的意思,我也觉得无趣便把饭团放下朝着查文斌那走了过去。

  查文斌问我道:“她不吃?”

  “你管她呢,好心当成驴肝肺,她不吃我们吃!”说着,我故意从查文斌那掰下一小块饭团塞进嘴里然后大声道:“啊,真的好香啊,来文斌,我们一起吃!”

  糯米特有的黏性让饭团嚼在嘴里发出“咂吧、咂吧”得声音,人在饿极了的时候哪里还能抵抗这样的诱惑,再说,她不过也就是和我同年的少女罢了。很快,她就抬起头了,然后她看着我们,我们也看着她;再然后,她拿起了那个饭团吃了一口对着我们笑,我们也对着她笑,就这样,三个年轻人在那个苦难的岁月里第一次走到了一起。

  她叫袁小白,上海人,祖上出过官,曾祖父是清朝的内阁学士,官拜从二品,书香门第。父亲留过洋,回国后在上海经商,经营香料和布匹,最大的爱好便是收藏,在上海原本是一个颇有名望的家族。

  这样的家庭出身在那个年月想逃过劫难都很难,红卫兵们砸烂了她家的营生,又抢走了她家的收藏,她的父母都被带走了,也不知道关在了哪里,好端端的一个家被贴上了封条,只剩下她孤身一人被送上了这截冰冷的车厢。

  在那个年月,有很多像我们的一样人被送往全国各地的农村,那是为了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却接受再教育”的口号,在那个一切以家庭成分论高低的年月,我们这样父辈被打倒的孩子只配被发往没有人愿意前往的最艰苦的边疆。

  也是在那一天,我得知,查文斌的养父养母在他九岁那一年就全部过世了,他一直跟着他的师傅生活。不知道是谁去告了一状,说他的师傅是个神棍道士,于是乎,一顶封建迷信臭老九的帽子就被死死的扣上了,整日整夜的被关在牛棚,哪天心情不好就拉着他出去批斗,而查文斌就这样跟我一起踏上了这趟北上的列车。

  第十六章 借宿

  我们是在第七天的早上到了,整列火车只剩下我们仨,到站后,有个穿着绿军装的人把我们领下去办了交接手续。

  下车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冷,在这个季节里南方人还可以穿着短裤光着膀子,但是这里的人已经开始穿上长袖单衣了。孤零零的,我们仨被扔在了铁路边,那边的人说会有人来接我们,接着就再也不管账了。一直到了中午,我终于瞧见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辆驴车,一个身背猎枪,胡子花白的老人挥舞着长鞭,用山里人独有的嗓音唱着小曲姗姗来迟。

  他姓苗,好像跟站里的人挺熟,那些人很客气的和他办完了手续,然后又从屋子里给他领出了一个人。这个人据说比我们早两天来的,个子很高,也很胖,他手里除了行礼之外最惹眼的便是肩膀上挂着长长的一串红辣椒,跟打仗时候的机关枪似得。

  这个胖子姓石,他的名字很有意思叫做“石敢当”。对这个名字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查文斌,因为石敢当是个物件名,一般是立于街巷之中,特别是丁字路口等路冲处被称为凶位的墙上,用于辟邪的石碑。

  过去古人认为泰山石具有镇邪的作用,就会在石头上刻上“泰山石敢当”几个大字,有的还会在石头上加上狮虎一类瑞兽作为浮雕,用来禁压不祥之俗。

  古人云: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传说汉朝时汉武帝登泰山,带回四块泰山石,放置在未央宫的四角,以辟邪。泰山被认为有保佑天下的神山,因此泰山的石头就被认为有保佑家庭的神灵。后来泰山石被人格化,姓石名敢当,又称石将军,后来还发展出了雕刻有人像的石敢当。

  所以这胖子一开口就说以后我们就管他叫石将军,这人老家是四川的,自幼生活在成都军区大院,听说他的爷爷是个开国将军,至于为什么会来这,想必八成也是因为那次风波吧。

  那俩驴车哪里够拉我们的,光那个石将军一人就能把那驴给累得够呛,好在初次出门,大家伙儿都还留着一股子新鲜劲,所以除了让袁小白和那些行礼跟着苗大爷坐车,我们三个男的也就光靠脚力了。

  野人屯离这站可是还有不少路,苗大爷说他是昨儿个傍晚就出门的,一直到今早才到。那地方,属于大兴安岭和俄国交接的地儿,是在一个山凹里,以前住着得都是些伐木工,后来日本人打进东北了,逃难的人陆续都进了大山,慢慢得也就形成了一个百来户规模的屯子。

  一路上苗大爷跟我们说那地方有野人出没,所以得名叫做野人屯,他倒不是屯子里的人,最早的时候是张作霖手下的兵,后来东北沦陷,他不愿意走,又参加了当地的抗日救国武装力量,和日本人真刀真枪的干过。有一次受了伤,队伍也给打散了,稀里糊涂的顺着山岗跑,昏倒在林子里被个姑娘救了。

  虽然两人年纪相差有些大,但那姑娘喜欢有血性的汉子,照顾好他的伤后,两人约定赶跑了日本人便成家。解放后,苗大爷复员回了野人屯,再之后就娶了那姑娘,结婚头几年两人一直没动静,以为这辈子不会有孩子了。又过了十来年,他媳妇发现自己有了身孕,俩人高兴都来不及,可偏偏命运弄人,苗夫人死于难产,给他留下个女儿便撒手人寰了。

  去野人屯的路远比想象的难走,北方的山路和南方的完全不同,看似平坦却怎么都走不到头,那头驴子半饷过去都开始发了脾气。也难怪,它从昨儿到现在已经一天一夜没合眼了,此刻累的只在原地踏步,不肯再往前。

  出来的时候,苗大爷让女儿烙了些大饼,这会儿刚好拿出来分给这几个孩子吃,看着远方还有几座大山,苗大爷估摸着今晚是赶不回去了,这牲畜太累了,便说道:“我们歇一会儿,前面那座山头上有个庙,今晚就在那过夜,明天一早再接着赶路。”

  这初来乍到的,人生地不熟,我们几个没有意见,全凭苗大爷一人安排。歇了半个多时辰,太阳已经开始往西边要落了,连袁小白都下了车只为给那驴子减负,有的行礼能拿的也都被各自拿着了。

  我们都是山里孩子,那个石敢当更是军区大院长大的,体能好的很,我们倒是小看了那个袁小白,她一个女孩子家家,又是城里人,本以为娇惯的很,没想到和我们这些男孩子比起来也不落下风,最终按照预定的时间,我们来到了那座所谓的“庙”。

  从外观看,这里实在是破败的要紧,位于山路边的斜坡上,稀稀疏疏的有一大排屋子,想必原来的规模还不小。只是那些屋子里已经完全被茂密的森林覆盖,有些粗大的树干直接顶破了房顶,杂草都有一人多高。

  这地方要是没有人带估计很少有人能找到,苗大爷说这地方以前他打游击的时候来过,住过一个晚上,当时被敌人追得紧,只记得这里头有座大殿尚好。

  那庙门只剩下半个还斜斜的挂在门上,剩下的一半早就不知去向,入门处有块门匾,匾上树藤蛛网早就缠绕成了一团,隐隐约约的只能看见个虫鸟篆体的符号,我不认得那个字,便问道:“那是个什么字?”

  苗大爷的手里有个电筒,用两节一号电池的那种,光线也不是很强,往上一照,我身边的查文斌说道:“是个‘仙’字。”

  “你怎么知道?”我有些奇怪,按说他年纪和我一般大,这种字体我实在是想不起来哪个老师曾经教过我们。

  “师傅教过。”说到这,他顿了一下,或许是想起了还关在牛棚里的马肃风吧便没有再多说了。

  苗大爷带着我们几个进去,没想到这门才一跨进去就没人愿意再走了。

  石胖子率先嘀咕道:“怎么看都看不清?”

  苗大爷手里拿着的是手电,这会儿照进去只见一片雾茫茫的,啥都看不到,院子里的某个角落发出一阵阵的“咕咕、咕咕”的声音。我的胆子从小属于比较大的,见了这阵势也不敢再往前,只是紧紧的挨着苗大爷的身边。

  石大胖子环顾了一圈道:“这地方不会闹鬼吧?”

  苗大爷脸色一变,对石胖子喝道:“别瞎说,山里不兴说这些!”

  倒是袁小白说道:“这山里湿气大,现在早晚温差又大,起点雾是正常的。手电筒的光色温不太够,穿透力不强,找点干柴做个火把或许会好点。”

  石胖子咧嘴道:“对对,有道理,做两个火把。”

  我们人手一个火把,火对雾气有一定的驱散性,这院子很大,当年苗大爷来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他也不记得当初的细节。院子里有很多佛像,有的只剩下个身子没有头,有的大半截已经埋在了土里,歪的、斜的、倒的,佛像被各种蔓藤缠绕,至少在我眼里,我宁可住在外面的林子里,这地方,太诡异了点。

  但是苗大爷坚持我们要住这儿,他说这地方虎豹豺狼一样不少,我们几个都还是孩子,交给他,他就得负责。说实话,听着那“咕咕”声,我的小腿都开始有点颤了,袁小白好像这会儿也不那么镇定,只是紧紧的靠着我。

  石胖子不知是在壮胆还是真不怕,冲着我们吼了一声:“都愣着干嘛,进去啊!”光靠喊口号是不够的,他大概为了显示自己的领袖气质,率先往前跨了一步,我们几个全都留在原地。只听“咕”得一声,然后就有一个黑影直直的冲着石胖子撞了过去,顿时他手上的火把上火星四溅,才点着不久的火把就灭掉了。

  石胖子连连喊叫:“哎哟,你奶奶的,什么鬼玩意!”

  “咕”得又是一下,这回石胖子只觉得手背上一痛,手上的火把一下子就给掉到了地上,这下可把他给惹急了回头便冲我们叫道:“你们就忍心看着自己的同志这样被欺负?”

  不是我们不去帮,是压根不知道怎么办了,天晓得那是什么鬼东西。他话音才落,就听见又是“咕”得一声,我只觉得有一阵风直扑自己的门面而来……

  第十七章 凶宅

  就在那东西马上要飞到我跟前的时候,我听到耳边传来“啪”得一声,接着一道黑影从我眼前倒飞了出去,把那院子里的雾气都打的四下散开来。定睛一看,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在地上滚了两圈“呼啦”一下飞走了。

  苗大爷手中多了根棍子,几根羽毛缓缓落下,他把石胖子叫了过来借着火把一看,好家伙,那胖子的手背三道血痕,深的地方都快要骨头了。

  苗大爷身上带着草药,一边给石胖子敷上一边说道:“是只大鸮,这要是给挠眼睛上就不得了。”

  石胖子熬痛的本事挺好,任凭苗大爷给他处理,愣是没皱一下眉头,还放狠话道:“妈的,我非得宰了它!”他眼珠子一转就盯上了苗大爷背上那杆猎枪了,笑嘻嘻地问道:“大爷,您这枪好使不?”

  苗大爷把手中的绷带一拉,打了个结,痛得石胖子嘴巴一咧,一说起枪,他的话就来了:“恁得不好使咧,赶冬的时候全靠它了,我们山里没粮食,得赶在大雪封山之前冬猎。俺们屯子里虽然不比外面大平原的农场天天有白面馍馍吃,但是野味也是足的很,山里头狍子、獐子、野鸡野猪啥的满道跑,哪家都得有杆子好枪,这就是我们的命根子。”

  石胖子一脸献媚的表情道:“那借我看看行不?”

  苗大爷狐疑地看着他道:“你会打枪?”

  “咋不会咧,五岁我爷爷就教我打枪了。”这倒是实话,石敢当是军人家庭出身,关于火器他有着天生的狂热,他那个宠爱他的爷爷对他更加是有求必应。小时候别家的孩子都拿着木头枪在院子里打仗,就他小子直接趁着他爷爷午睡偷来老头的配枪在院子里跟人干,一枪打过去,子弹贴着军区参谋长的孙子头皮飞了过去,把那小子给吓得到现在看见他都双腿打颤。石胖子,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整一个混世魔王,不过他横也只是对那些跟他差不多的公子哥们横,并且向来揍人的原则就是:只揍比自己狠的,绝不捏比自己软的。

  苗大爷看着那胖子笑嘻嘻的脸,坚定地说道:“不行,枪不能随便给你用。”

  石胖子显然不甘心又换了个主意道:“苗大爷,我看你那枪的准星好像有点歪。”他一边摸着下巴一边煞有其事的绕到苗大爷的后边说道:“嗯,没错,歪了两三度,距离短的还好,要是超过五十米,这弹道就偏得有些厉害了。”

  苗大爷是个爱枪如命的人,当了半辈子的兵,这枪就是他的魂,平时包养擦油那都是勤快的要紧,立刻就取了下来检查,端在手里瞄了瞄嘀咕道:“没歪啊。”

  石胖子往他边上一凑对着枪杆一通指:“你看,就是这里,哎哟,我看你这枪不行了,杆子上都有裂缝了,怕是要炸膛。”

  苗大爷一听这话就急了:“裂缝?在哪呢?在哪呢?”

  “这儿呢,还有那儿……”石胖子乱指一气后把枪一把拿住说道:“拿来,我指给你看。”

  苗大爷这会儿已经完全中了石胖子的套儿了,他怎么也没想到那个胖胖的,在他眼里还是个孩子的家伙翻脸速度会有如此之快,等他把枪交给石胖子之后正准备听他说道,去不想那小子抱着枪一下子就跳进了院子里。

  屏气,闭眼,光凭着耳力劲,石胖子听见西边的角落里有翅膀轻轻地扇动了一下。不用瞄准,端起枪,扣动,射击,“呯”得一声巨响,猎枪的动静远比步枪要大得多。我们几个孩子哪里见过这阵势,吓得有些不知所措,只有那胖子嘴里还在骂骂咧咧的,熟练的退出弹壳已经在准备下一次击发了。

  苗大爷见势不妙,赶紧上前一把夺过枪来,这要是出了事,他这个接待的那是要负责任的。那胖子倒好,拿着我的手把往那院里一跳,不一会儿手中拎着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出来了,一只脸盆大小的猫头鹰。

  “有仇不报非君子,你挠胖爷一下,胖爷就放你一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