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玄幻 > 明末中兴大帝 > 第二百七十四章 必须坚持(2)

明末中兴大帝 第二百七十四章 必须坚持(2)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12-27 15:54:35 来源:88小说

带着一腔激情的黄道周,进入了文华殿,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文华殿内站满了人,内阁大臣,六部尚书侍郎,督查院左右都御史,朝中三品以上官员悉数都在这里。

黄道周瞬间仰起头,他将这视作自身的荣耀,若不是他这些年积攒下来的声望,怎么可能有如此之高的待遇。

皇上登基之前和登基之后所做的事情,黄道周有所耳闻,有些事情他是完全赞同的,暗地里为皇上叫好,有些事情他也不是很赞同,不过自身没有在朝廷之中,没有话语权,也就是想想而已,朝中因言获罪的事情太多,黄道周也略微的谨慎了一些。

朱慈烺进入文华殿,上了御辇之后,黄道周行跪拜礼。

“草民黄道周拜见皇上。”

“石斋先生,平身吧。”

黄道周刚刚起身,内阁次辅、礼部尚书李邦华跟着开口了。

“皇上,石斋先生学识渊博,清廉正直,在朝中为官之时,呕心沥血,仗义执言,在家为民之时,关心朝政,忧心民众,可谓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臣以为,朝中缺乏石斋先生这等的人才,臣举荐石斋先生入朝为官,直达中枢,辅佐皇上。。。”

李邦华开口之后,几名官员跟着站出来开口,都是附和李邦华,举荐黄道周的。

内阁首辅朱聿键没有站出来,其余的内阁大臣也没有站出来。

李邦华觉得有些奇怪,余光扫过了朱聿键等人。

秉笔太监曹化淳站出来了,看了看李邦华,对着朱慈烺抱拳稽首开口了。

“皇上,奴婢以为,石斋先生学识渊博,众人皆知,李大人举荐石斋先生直达中枢,奴婢觉得不妥,朝中的内阁大臣,不仅需要了解民间疾苦,知晓天下局势,还要面对纷繁复杂之局势时,提出解决问题之办法,不仅仅是学识渊博就可以的。”

曹化淳的话语,让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黄道周的神色也变化了,他看了看曹化淳,对着朱慈烺抱拳开口了。

“皇上,李大人之赞誉,草民不敢当,曹大人之话语,草民不认可。”

朱慈烺看了看李邦华等人,也看了看曹化淳,脸上露出微笑的神情。

“石斋大人有何想法,尽管说出来就是,朕也知晓石斋先生学识渊博,既然来到了文华殿,那就请石斋先生说一说对当下时局之见解吧。”

黄道周对着朱慈烺再次抱拳稽首。

“皇上有旨,草民遵从,草民斗胆了。”

“草民以为,京城陷落,先皇驾崩,使我朝遭受重创,皇上于危急之中登基,励精图治,呕心沥血,使朝中气象为之一新,草民深感佩服。”

“值此危亡之际,草民提出两点建议。”

“其一,亲贤臣,远小人,善待人才,其二,休养生息,改善民生,发展经济。”

“草民说完了。”

大殿里面静的出奇,没有人想到黄道周会说出来如此的话语,大凡提出来建议,就是指朝廷某些方面做得不好,所以才会建议,如果做得好,直接赞誉就是了。

朱慈烺的脸上依旧带着笑容。

“李大人,你认为石斋先生的建议如何啊。”

李邦华脸色有些白,对着朱慈烺抱拳。

“石斋先生之建议,臣还需要思索一番,不敢妄言。”

朱慈烺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看向了黄道周。

“石斋先生敢于直言,朕很欣赏,想必石斋先生提出这两点关键之建议,也是深思熟虑,朕本来想着,请石斋先生说说其中之思考,想来没有必要,朕有些话,还请石斋先生品评。”

“父皇在世之时,殚精竭虑,一心想着振兴王朝,可惜未能如愿,那个时候,朝中很多大人提出来诸多建议,这里面不乏有亲贤臣、远小人、重用人才,休养生息、改善民生、发展经济,不可与民争利,善于和敢于纳谏等等,朕觉得奇怪的是,京城还是陷落了。”

“当然,京城之陷落,完全怪罪到朝中大人的身上,这不公平,父皇亦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好,这一点朕不避讳,且在朝中也说过。”

“朕登基之后,时常思索,总结父皇得失,亦有所感悟,朕以为,朝中的文武大臣,眼里有朝廷,心中有百姓,就能够做好事情,至于说朕,需要做好的地方太多,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能够把握与掌控局势,能够识人和用人,好好待人,做到了这一点,也就差不到哪里去了。”

“先来说这亲贤臣、远小人、善待人才之建议。”

“做皇帝之人,若是做不到这一点,那就是典型的昏君了,朕可不想做昏君,不过什么是贤臣,什么是小人,怎么样才算是人才,这一点众说纷纭,我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大人,诸位说说张居正是贤臣还是小人啊,好像很多人说张居正是小人,那是因为朝中有很多官吏遭遇到张居正的惩戒,或者说张居正在掌控权力的过程之中,做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再来说说朝中的清流,他们出口成章,说到的都是民族大义,他们侃侃而谈,说出来的道理令人无法反驳,好像他们就是正义的化身。”

“这里面的争论多了,朕也头疼,所以朕对贤臣、小人与人才之定义很简单,你能够为朝廷做事情,能够为老百姓做事情,并且能够将事情做好,你就是人才,不管你是内阁大臣,尚书、巡抚、知府、知州还是知县,作为军人,你能够打胜仗,能够消灭敌人,你就是人才,你就应该要得到赏赐和提拔。”

“如果仅仅有一张嘴,大事情做不好,小事情不愿意,坐而论道,指手画脚,自命清高,品评他人,这样的人,在朕看来就是小人,你若是在朝中为官,怕是逼得那些能够做事情的官吏不敢做事情了,因为只要是踏实的做事情,就会出错,就会被人指责。”

朱慈烺说到这里的时候,大殿里面安静的出奇。

“朕再来说说石斋先生的第二个建议,休养生息,改善民生,发展经济。”

“这是老生常谈的建议了,放到任何时候都不会错,不过也要看什么时间提出来。”

“大明王朝遭受重创,整个的北方都失去了,闯贼李自成盘踞在河南与陕西,时刻蠢蠢欲动,后金鞑子占据北直隶和京城,觊觎整个的天下,四川的张献忠贼心不死,图谋湖广与江西等地,南方也不是很太平,某些地方的总兵官拥兵自重,不服从朝廷的调遣。”

“局势如此危难之际,朕是不是还要想着休养生息、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呢。”

“若不能够整合南方的兵力和财力,集合大众之力量打败后金鞑子、李自成和张献忠,还天下太平,还百姓安宁,朕还能够做什么事情呢,朕若是喊着休养生息、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之口号,却失去了天下,导致大明王朝灭亡,朕岂不是成为了天下的笑话。”

“朝中的每一个建议,朕都很关注,经历了京城陷落、北方沦落、父皇驾鹤西去的惨痛经历,朕变了很多,现如今朕做事情,就是要达到目的,说的直白一些,朕要的是结果,内阁决定下来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须要做好,兵部筹谋的每一次战斗,都必须要获胜。”

“朝中的每一位大人,将份内的事情做好,地方官府将所辖地方打理的井井有条,朝廷就能够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彻底打败后金鞑子、李自成和张献忠,还给百姓安宁幸福生活。”

“石斋大人,您觉得朕说的这些,还算有道理吧。”

黄道周张了张嘴,没有说出话来。

内阁首辅朱聿键上前一步开口了。

“皇上之教诲,臣记住了,臣身为内阁首辅,未能替皇上分忧,深感惭愧,臣一定尽心竭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朱慈烺微微一笑,对着朱聿键摆摆手。

“叔父,不需要在朕的面前表决心,朕的脾气您是知道的,朕需要看到朝中的每一个大人都动起来,都踏踏实实的做事情,都将份内的事情做好,十根指头有长短,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内阁与朕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发挥每一个人的长处,扬长避短,将其放置在最为合适的位置上面去。”

说到这里,朱慈烺站起身来,看着黄道周,再次面带微笑开口了。

“石斋先生之建议不错,敢于直言这一点朕很欣赏,至于说石斋先生入朝为官之事,内阁商议之后,拟出来一个条陈,直接送到朕这里来。”

“朝中事情很多,当下的局势亦不稳定,朕期盼石斋先生尽心竭力,好好为朝廷做事情。”

暖房。

朱聿键低着头。

“皇上,黄道周之事情,是臣的失职,内阁没有仔细商议,臣亦没有认真思索,贸然提出了建议,还请皇上责罚。”

朱慈烺叹了一口气。

“叔父,这件事情就算了,朕在大殿说的那些话,叔父要仔细揣摩,李邦华举荐黄道周,没有做错,他是朝中老臣,内阁次辅,举荐人才本就是份内的事情,您需要做的,就是弄清楚其中的利弊,好好把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