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玄幻 > 明末中兴大帝 > 第二百二十五章 强力弹压

明末中兴大帝 第二百二十五章 强力弹压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12-27 15:54:35 来源:88小说

京城皇宫,武英殿。

多尔衮看着下面激烈嚷嚷的众多满人权贵,以及痛心疾首、甚至是痛哭流涕的诸多蒙古权贵,面无表情,吴桥之战的消息传到京城,多尔衮首先是完全不相信,他毫不犹豫的斩杀了传递情报之人,接着全力的压制消息,同时派遣最为信任的正白旗斥候前往吴桥侦查。

经历了几年的斗争,多尔衮完全获取了权力,不过他的位置并非特别稳固,在以武力为尊的大清朝廷之中,指挥作战不断取得胜利是巩固权力的关键,作战失败很有可能导致权力削弱,甚至是导致权力的丧失。

觉罗巴哈纳与石廷柱率领大军前往山东,多尔衮并未特别关注,他的主要目光还是集中在李自成和大顺军的身上,要知道完全稳定北直隶乃至于北方的局势,对于大清国来说至关重要,多尔衮已经给沈阳的皇上和朝廷写去奏折,请求或者是要求皇上起驾前往京城,将大明的京城当做大清国的京城,让大清国在这里定都,以表示对中原的完全控制。

所以北方的稳定至关重要,按照多尔衮的安排,皇上应该是十月份左右抵达京城,在这之前,身为摄政王的多尔衮,务必要完全掌控北方的局势,试想一下,若是李自成和大顺军还盘踞在陕西以及山西等地虎视眈眈,大清的朝廷怎么可能安稳。

一直以来,多尔衮是看不上明军的,他认为明军太过于孱弱,经历了松山之战,明军已经彻底失去了抵御八旗军的能力,若不是粮草不济,大清国的实力还不是足够的强悍,多尔衮早就命令八旗军入关作战、夺取天下了。

八旗军与李自成在一片石作战,多尔衮亲眼目睹了大顺军的战斗力,若不是八旗军重装骑兵全线出击,不一定能够打败李自成及其麾下的大顺军,所以多尔衮不会小觑李自成,再说了,李自成造反十多年,身经百战,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每一次都能够重新崛起,最终打败了明军,占领了京城,这说明李自成肯定有过人之处,要知道八旗军也经历过这些。

吴桥之战的惨败,让多尔衮猝不及防。

随后吴桥之战惨败的消息源源不断的传来,更加要命的是,这些消息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在京城流传开来了,多尔衮已经无法隐瞒,只能无奈的告知了诸多的满人权贵与蒙古权贵。

消息瞬间引发了轩然大波,两万蒙八旗和汉八旗的军士,居然全军覆没,更加关键的是,一万蒙八旗的军士是最为精锐的大军,战斗力毫不弱于满八旗,大清国还没有经历过如此的惨败,此外,觉罗巴哈纳与石廷柱两个固山额真阵亡,石廷柱算是其次,毕竟是汉人,死了不是太可惜,可觉罗巴哈纳不一样了,其是蒙古人之中的佼佼者。

在如何应对吴桥之战惨败这件事情上面,多尔衮过于的自信了,一方面他想着隐瞒消息,来争取到应对的时间,另外一方面,有多铎和阿济格等人的支持,多尔衮觉得满人权贵翻不起大浪,没有什么了不起,蒙古权贵更不用多说,他们本就依附于满八旗,所以多尔衮格外关注另外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吴桥之战的具体情形,为什么两万八旗军会全军覆没,他们是不是遭遇到了其他的意外,甚至说是不是内部有人反叛了,导致大军完全的崩盘。

多尔衮压根不相信明军有此等的作战能力,哪怕是数十万明军围攻,两万八旗军将士也不用畏惧,甚至能够彻底打败明军,他将怀疑的目光对准了石廷柱,尽管石廷柱归顺大清国已经有二十多年,可石廷柱毕竟是汉人。

满人权贵与蒙古权贵突然来到皇宫,嚷嚷吴桥之战的事宜,一定要讨一个说法,多尔衮尚在思考吴桥之战为什么失败,他获取到的消息太少了,根本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在这些满人权贵之中,多尔衮吃惊的发现,豪格居然也参与其中了,要知道豪格刚刚遭受到多尔衮的惩戒,失去了亲王的爵位,此番入关作战,算是戴罪立功,根本没有资格说话。

因为豪格也在其中,这让多尔衮猛地惊醒,察觉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议政会议确定下来的另外一名摄政王济尔哈朗,虽然是躲避权力的压制蜷缩到一边去了,可其权势还在,毕竟是镶蓝旗的旗主,且济尔哈朗是支持豪格的,此外就是礼亲王代善,身为正红旗与镶红旗的旗主,代善权势非同一般,如果因为八旗军作战失败甚至是两万人全军覆没的事宜,济尔哈朗与代善全部站出来,表示出来对他多尔衮的质疑,那事情就复杂了。

多尔衮看向豪格的时候,眼神都能够杀人,可惜豪格一直都回避多尔衮的眼神。

武英殿里面的吵嚷声音越来越大,诸多的皇宫侍卫都守在了大殿外面,异常紧张。

“吴桥之战惨败,这是我大清国从未有过的事情,一定要彻底追究。。。”

“说的是,究竟是怎么失败的,两万人全军覆没,哪里出现了问题,必须弄清楚。。。”

“觉罗巴哈纳与石廷柱虽然都死了,可朝廷里面还有人啊,要站出来说清楚。。。”

话语越来越偏激,明显是指向了多尔衮。

多尔衮的眼睛里面迸射出来一丝的寒芒,他看向了一直低着头的多铎与阿济格。

其实多尔衮与多铎和阿济格也发生了争吵,那是吴桥之战惨败的消息刚刚传到京城的时候,脾气暴躁的多铎,不管不顾,请求亲自率领大军前往山东征伐,一定要将山东的明军彻底剿灭,同时屠戮山东德州以及吴桥等地,血债必须血偿,阿济格不是完全支持多铎,不过也认为吴桥之战惨败的事情必须要弄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等的情形,明军什么时候变得如此骁勇了,这里面是不是有其他的问题。

多尔衮占据的位置不一样,他不会单独去看吴桥之战,而是要掌控整个北方的局势,满八旗主力出击山东肯定是不行的,如果盘踞陕西的李自成趁着这个机会杀回来,且河南与湖广等地残留的明军也乘势杀向北直隶,京城很有可能保不住。

所以多尔衮毫不留情的训斥了多铎,情急之下,他没有过多的解释,导致多铎情绪爆发,与他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激烈争吵,阿济格看见情形不对,勉强拉走了完全爆发的多铎。

多尔衮还没有来得及与多铎详细说明情况,满人权贵与蒙古权贵就来了。

多尔衮绝对不会怀疑多铎和阿济格两人,他们毕竟是亲兄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多尔衮失去了权势,无法掌控大清朝廷,多铎与阿济格也不可能讨好。

终于,多铎站起身来了,脸色铁青。

看见多铎的表情,一些满人权贵安静下来,那些蒙古权贵依旧在哭泣,他们的损失太过于惨重了,要知道蒙古部落每一个精壮的汉子都是宝贝,也是一家的顶梁柱,一万蒙古最为精锐军士的损失,足以令蒙古诸多部落翻天。

“妈的,哭什么哭,是不是哭死了,那些死去的将士就活过来了。。。”

多铎的怒吼,让武英殿里面瞬间安静下来。

多铎的脸色变得潮红,看了看诸多安静下来的满人权贵和蒙古权贵。

“怎么了,有些人是不是觉得摄政王有问题啊,想要清算,拿下了摄政王,自己就可以做大清国的皇帝了吗。。。”

多尔衮用力咳嗽了几声,多铎虽然站出来了,可说出来的话语太过于偏激,难以让诸多的满人权贵和蒙古权贵服气,若是这些人私下里串联,对于大清朝廷来说,可能是巨大灾难。

“好了,吴桥之战惨败,你们都不好受,我心里也不好受,不过你们都要明白一个道理,吴桥之战失败,我们损失的确惨重,但还没有崩溃,如果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大清国不能够上下一心,内部反而出现了问题,岂不是给了大明朝廷和李自成之流最好的反攻机会,难不成你们都想着回到北边去,彻底放弃中原和天下吗。”

说到这里,多尔衮的威严体现出来了,他的眼神扫过了所有人,在豪格身上停留好一会。

“我在这里将话语说清楚,如此关键的时刻,朝中和军中若是有人拿吴桥之战的事情来捣鬼,我是绝不会轻饶的,一定要上奏皇上,召开议政会议,予以严惩,必要的时候,杀人也是可以的。”

“好了,都回去,三日之后,朝廷会通知相关人员,专门商议吴桥之战的事宜,商议接下来该要做些什么,我在这里再次告诫各位,绝不要私下里议论吴桥之战的事宜,否则我绝不会客气,到时候要你的脑袋,你可不要埋怨我。”

诸多的满人权贵和蒙古权贵先后散去了,不过几分钟的时间,留下的仅有多铎与阿济格。

多尔衮对着多铎和阿济格挥挥手。

“大哥,三弟,你们也去休息,我要好好想一想,明日或者后日,我们一起来商议应对的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