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玄幻 > 明末中兴大帝 > 第一百六十七章 精准部署(4)

明末中兴大帝 第一百六十七章 精准部署(4)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12-27 15:54:35 来源:88小说

工部尚书马士英进入暖房的时候,朱慈烺不由自主的揉了揉额头,闷热的气候容易令人疲劳,不过他还是要打起精神来,毕竟面对的是马士英。

与钱谦益一样,马士英也是明末一个颇为复杂的人物,论气节马士英的确不错,弘光朝覆灭之后,擅权的马士英成为过街老鼠,前往浙江被多股势力拒之门外,如此情况之下,马士英并未沉沦,而是参与到抗清的战役之中,被清廷抓获之后,誓死不降,不屈就义;论能力,马士英至少不是庸才,在平定河南刘超反叛的战役方面,马士英作为总指挥,调遣各方兵力,最终彻底剿灭了刘超,为朝廷消除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不过马士英在历史上留下的评价,绝大部分都是负面的,马士英因为拥立福王朱由崧有功,成为内阁首辅,掌控了南明小朝廷,为了报恩启用阮大铖,结果导致南明小朝廷陷入到无情无尽的内斗之中,丧失了太多大好的机会,朝廷的内讧让众人离心离德,而弘光朝也仅仅维持了一年的时间,南京就被后金鞑子攻陷。

朱慈烺不会完全相信历史的评价,何况马士英鼎力支持福王朱由崧继位,里面还有更加深层次的故事,那就是马士英此举得罪了盘踞南京的东林党人。

万历年间的“争国本”事件中,东林党人拼死力争,其拥戴皇位继承人的依据就是血统的亲疏与嫡长的顺序,正是因为东林党人的坚持,皇太子朱常洛在万历皇帝一命呜呼之后,登基成为大明皇帝,而很有可能成为皇帝的福王朱常洵,不得不灰溜溜的前往封地。

福王朱常洵的儿子朱由崧有可能成为南明的皇帝,诸多东林党人肯定担心,朱由崧成为皇帝之后,会想到万历年间的事情,会翻旧账,由此大肆的惩戒东林党人,如此情况之下,东林党人改变了当初所坚持的血统亲疏与嫡长顺序理由,他们说大明王朝处于极其危险的状态之下,皇帝必须立贤明之人,以钱谦益为代表的东林党人拥戴璐王朱常芳,认为璐王朱常芳贤明,由此来与坚持拥戴福王朱由崧的势力抗衡。

盘踞南方的东林党人,只要不立福王朱由崧为皇帝,他们都是愿意的,因为这样做能够保住他们自身的利益。

这个矛盾最终形成,福王朱由崧成为了南明的皇帝,马士英掌握权力之后,对南方的东林党人一点都不客气,加之他举荐的阮大铖,本来就被东林党人贴上了阉党的标签,掌握权力之后更是不会给东林党人好脸色,于是南明这个小朝廷,刚刚诞生就陷入到无穷无尽的内斗和党争之中了。

马士英肯定有错,但是不是历史评价的那般不堪,值得商榷。

还有一件事情朱慈烺很清楚,一直到南明小朝廷彻底灭亡,包括康熙一朝,东林党人掌握了笔杆子,很多的史书都出自于东林党人之手,对于东林党及复社有利的史料就记载下来了,且加以美化,不利的就拼命的予以描黑,这种趋势甚至蔓延到撰写明史和清史之中,一些节操尽失的东林党人,按照清廷的要求,大肆美化大清朝廷,极力描黑大明朝廷。

当然,大清的皇帝也不是傻子,他们在利用完毕东林党人之后,果断出手,彻底灭掉了这个明朝的余孽,以强力的手段掌握了舆论。

以历史为借鉴,但不完全依靠历史,朱慈烺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曹化淳建议,唐王朱聿键进入朝廷做事情、废除大明分封制这个奏折,让马士英提出来,尔后朝廷做出决定,这个建议朱慈烺完全赞同,凭着直觉,他觉得马士英应该能够做得很好,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朱慈烺总觉得马士英这个人物很真实,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也许这才是平常人展现出来的真正面目吧。

刚才曹化淳前来禀报,已经与马士英商议了此事,马士英完全赞同,且愿意上奏。

马士英愿意上奏,在朱慈烺的预料之中,现在就要看看,马士英打算如何上奏,若是遭遇到朝中文武大臣的激烈反对,又该如何的坚持。

“马大人,刚刚曹大人找你商议的事情,你打算怎么做啊。”

早有准备的马士英,脸上带着慷慨的神情,抱拳稽首之后开口了。

“皇上,臣明日就上奏,提议废除分封制,恳请皇上和朝廷恩准。”

朱慈烺点点头,看着马士英继续开口了。

“分封制乃是大明的祖制,你凭什么上奏予以废除呢。”

马士英再次抱拳稽首,以激昂的语气开口了。

“皇上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臣以为此乃至理名言,若是大明每一个人都关心国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都尽自身的一份力量,天下何愁不稳定,闯贼李自成、流寇张献忠、后金鞑子怎么可能破坏我大明之安宁,当下北方疲敝,流寇嚣张,我大明王朝正是用人之际,务必让每一个大明的子民都来为皇上分忧,都来为朝廷尽力,我大明王朝何愁不能兴旺。。。”

马士英说的正气凛然,朱慈烺的脸上则是露出了笑容。

“马大人,你说的不错,可若是朝中有人反对,认为废除分封制恐怕威胁到皇权,你又该如何应对呢。”

马士英楞了一下,抬头看见面带笑容的朱慈烺,咬着牙再次开口了。

“皇上,臣不是这样看的,臣以为,笼络天下之英才,为皇上所用,为朝廷所用,才是正道,且看后金的皇太极和多尔衮等人,他们拉拢我大明之官吏百姓,为他们所用,故而才能够盘踞辽东,苟延残喘,再来看闯贼李自成和流寇张献忠,他们妖言惑众,迷惑天下百姓,牛金星和李岩等人不过是举人功名,心甘情愿的归顺李自成,为虎作伥,导致京城失陷。”

“臣以为,后金的皇太极和多尔衮,以及闯贼李自成及流寇张献忠都能够明白之道理,为何我大明王朝不能够明白,我大明朝廷务必要做出改变了。”

说到这里,马士英瞄了一眼朱慈烺,捏紧了拳头。

“再者说了,分封制限制的乃是我大明之精英,令诸位王爷丧失了斗志,他们本应该成为天下人之榜样,竭尽全力为皇上分忧,不惜搭上身家性命,杀身成仁,可如今的现状,令他们根本无力施展,看看丧生于后金鞑子、闯贼李自成及流寇张献忠之手的王爷,大难来临之际,不敢有任何之举动,城破之时,唯有以性命为大明王朝尽忠,这是何等之悲哀。”

朱慈烺情不自禁的站起身来,微微点头,他本来以为,马士英提出废止分封制的奏折,可能局限于话题的敏感,局限于皇权的威严,难以说出来服众的言辞,想不到马士英独辟蹊径,说出来的道理让人根本无法反驳。

“好,马大人,你说的不错,朕都被你说服了。”

马士英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本来想着继续开口,张了张嘴,什么都没有说。

朱慈烺笑了笑。

“马大人,出任工部尚书,你准备如何做啊。”

朱慈烺话语刚落,马士英抱拳稽首,恭恭敬敬的开口了。

“臣一定竭尽全力,做好分内的事宜,为皇上和朝廷分忧。”

朱慈烺楞了一下,脸上露出了苦笑的神情,看样子马士英对于出任工部尚书一职,不是特别满意,毕竟工部排名最后,没有多大的实际权力,进入内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马大人,刚刚你也说了,大明王朝处于多事之秋,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这里面就包括工部,且工部接下来要做的事宜,关乎我大明王朝之振兴。”

“天启年间以来,百姓屡屡遭遇灾荒,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天灾加上**,导致流民遍地,流寇横行,饿死之百姓不计其数,说到底,就是因为粮食不足,种下去的粮食得不到收成,如此天下怎么能够稳定。”

“这个问题若是不能够彻底解决,朝廷就算是剿灭了后金鞑子,剿灭李自成张献忠之流,也无法稳定天下的局势。”

“天启年间,魏忠贤尚且能够关注农耕,拨付银两,令工部做好荷塘沟堰疏通之事,大旱时可以抗旱,大雨时可以防涝,百姓虽然吃不饱,但也不至于饿死,先皇登基之后,满朝的文武大臣倒是想不到如此至关重要的事宜了。”

“距离秋收还有一段时间,也正是青黄不接之际,朝廷拿出来银子,整修沟渠,让百姓出工出力,得到些许的收入,不至于饿肚子,如此沟渠整修好了,百姓也稳定下来了,两全其美,且来年的春耕,就有了保障。”

“这可是工部的职责,马大人,你说是不是。”

马士英连连点头,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暖房里面终于安静下来了,朱慈烺抹去额头上的汗滴,嘴里低低的骂了几句话,下次一定拿一个大蒲扇,至少可以凉快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