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玄幻 > 明末中兴大帝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安抚与争取(1)

明末中兴大帝 第一百五十三章 安抚与争取(1)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12-27 15:54:35 来源:88小说

崇祯十七年四月初二,南京,皇宫,文华殿。

天色微微有些暗了,朱慈烺拿起桌案上面的名单,再次看了一遍,经过了十来天的准备和思索,他终于下定了决心,要走出调整官吏这最为重要的一步了。

前期的铺垫工作做得不错,有了先皇的圣旨和传国玉玺,清算东林党人表明了他的态度,让南直隶乃至于南方的官吏都明白了事理,至少知道该要如何好好的做事情,而不是每天瞎鼓噪,是不是需要多杀一些人,这个朱慈烺还需要考虑,为了政权之稳固,为了能够应对即将到来的征伐厮杀,他不在意用东林党人的鲜血祭旗。

该抓的已经抓了,关进大牢里面有不少人了,曹化淳等人知晓接下来的事情该要如何做,不需要他这个皇帝过于操心,接下来该要做的事情,就是稳固和笼络人心了。

大牢里面肯定会发生很多的故事,被关押进去之人,以前都是有着很不错身份之人,这也给大牢里面的狱卒创造了增加收入的条件,这些人不能够吃苦,其家属必定会想办法送给狱卒一些钱财,以求在监牢之中的日子好过一些。

大方向稳定下来就可以了,其他的细枝末节不要关心太多,否则真的可能众叛亲离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朱慈烺之所以没有清算复社,是因为复社里面的确有一些人才,譬如说陈子龙,这些人才如果能够为朝廷所用,那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治大国如烹小鲜,想要所有人都拥戴,想要一呼百应,那是乌托邦的想法,不切实际,党内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朱慈烺很清楚这一点,不管是朝中的高官,还是底层的吏员,每个人进入官府做事情都是有目的的,为了展现自身的抱负、为天下的苍生实实在在做一些事情,这样的人凤毛麟角,可遇不可求,绝大部分都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让日子过得好一些,或者是为了做人上人。

穿越的朱慈烺,很多时候还是要借助历史对于明末人物的评价来做出用人之决断,他不可能接触每一个人,更不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一个人的脾气和秉性,当然,朱慈烺也不可能完全依靠史书的评价,毕竟人无完人,有些人在历史上留下负面的评价,也是环境所迫,如果完全按照史书的评价来对待每一个官员和读书人,恐怕结局比崇祯皇帝朱由检还要惨。

说到底,朱慈烺最看不惯的是伪君子之类的人,这类人是典型的小人,说一套做一套,表面上看是谦谦君子,实际上口服蜜剑,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这样的人留在朝廷里面,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有些时候甚至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正人先正己,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一点朱慈烺还是能够保证的,为了能够活下去,为了能够重振大明之江山,吃一点苦不算什么,何况有着皇帝身份的朱慈烺,穿越这么久以来,不觉得有多苦。

穿越四个月左右的时间了,朱慈烺对时间的把控还是比较满意的,按照历史的走向,还有十天左右的时间,李自成将亲率大顺军进击山海关,一片石之战持续到四月二十五日,失败之后,李自成回撤,四月二十六日在北京称帝,旋即离开京城,后金的八旗军则是在多尔衮的率领之下拼命的追击,五月初二,多尔衮率领的后金八旗军进入京城。

朱慈烺知晓一个很关键的信息,多尔衮刚刚进入京城的时候,麾下的八旗军不过两万余人,也正是这个原因,多尔衮没有立刻发起对李自成更大规模的进攻。

接下来,李自成与后金鞑子之间的厮杀,将要持续到第二年的五月份。

昏庸至极的南明小朝廷,根本就没有把握住机会,以为能够偏距南方,弘光皇帝朱由崧追求享乐,内阁大臣争权夺利,排除异己,眼睁睁看着时间流逝,最终被逐渐壮大起来的后金鞑子彻底灭掉。

这样的事情,现在是不可能发生的。

朱慈烺自信能够把握住机会,当然这期间他需要找寻最好的契机,也就是说,朝廷的大军务必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打败后金鞑子的进攻,稳固南方的防线,同时朝廷尽可能的支持李自成与张献忠,让他们与后金鞑子拼命的厮杀,削弱后金鞑子的实力。

想要做到这一点不简单,多尔衮和李自成都不是蠢人。

民间的情形暂时不用考虑,老百姓还是一盘散沙,无法短时间之内动员起来。

朱慈烺具有的优势很明显,他是名正言顺的大明王朝的皇帝,任何人都不敢质疑,这是弘光皇帝朱由崧无法比拟的,他手中掌控的钱财和粮食也足够了,能够用来扩充军事力量。

大明王朝军事上面的屯田制,必须要彻底的消除,军队还是要向着专业化和雇佣化方向发展,这样才能够训练出来足够强悍的军士,要知道强军是当下最为主要的任务。

杨文聪麾下的一万军士,已经展现出来强悍的气息,朱慈烺相信,他们的战斗力已经超过吴三桂麾下的关宁铁骑,有着足够的实力与后金鞑子作战,而且是与实力最为强悍的后金满八旗作战,以这一万人的军队,采取突袭的方式,应对小规模的后金鞑子,足够取得完胜。

南直隶需要或者可能整合的军队,数量不少,徐州、庐州和凤阳三地,驻军人数接近十万人,分别在马士英、高杰和黄德功三人的掌控之中,不过朱慈烺有清醒的认识,除开吃空饷、老弱病残以及丝毫没有战斗力的人员,能够整合的军士有五万人就相当不错了。

湖广左良玉麾下的军士数量最为庞大,号称百万人,实际兵力二十万左右,可惜战斗力孱弱,而且军纪军规相当混乱,不下狠手整治形不成战斗力。

福建的郑芝龙,云南的沐天波,四川的秦良玉,杨展等人,亦是朱慈烺可以整合的力量,不过那是下一步的事情了。

当下最为关键的一步,是整合南直隶的所有兵力。

军队的驻防肯定要大规模的调整,凤阳是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老家,被称之为中都,历来都有大军驻扎在这里,其实大军驻扎在这里没有任何的作用,在朱慈烺看来,凤阳压根就不需要驻军,所有的兵力都可以调整出来。

庐州驻军也值得商榷,从地理位置来说,庐州的驻军关键时刻不可能发挥很大的作用,无非是崇祯八年的时候,李自成攻陷了凤阳府城,对朝廷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和震撼,所以朝廷决定在庐州驻军,以护卫凤阳府城和南京等地。

南直隶其余地方驻扎的零星的军队,完全可以成建制的转归地方,用以维持地方治安。

整合军队,意味着裁撤无用之人,意味着整治吃空饷的军官,迈出这一步的难度同样很大,不过朱慈烺已经有了充足的准备,一方面他掌握有足够的钱财,能够安抚那些被裁撤的军士,让这些人短时间之内衣食无忧,另外一方面,他也必须在短时间之内训练出来一支大军,这支大军的总人数不少于五万人,这样才能够抵御李自成或者是后金鞑子发起的进攻。

山东是重中之重,根据史书的记载,李自成以及后金的多尔衮,最先的目光都是对准山东的,一旦他们掌控了山东,南直隶就处于危险之中。

所以说,在山东必定有一场恶战,不管是对阵李自成,还是对阵后金的八旗军,这一战若是能够获取全胜,则南方的局势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

一边是朝廷官员的调整,一边是军队的整合,这两件大事情都必须要做好,不能够有丝毫的疏忽和失误,因为这是稳定朝廷的根基所在。

朱慈烺可以完全信任之人还是太少了,曹化淳、李继周和邱致中等人都是太监,如果过度的信任和重用太监,会引发文武官员的不满,得不偿失,但现实的情况,让朱慈烺不得不重用这些人,因为这些人能够按照他的要求扎扎实实的做事情。

用力揉了揉额头,朱慈烺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走出文华殿。

略微思索之后,朱慈烺对着身边的邱致中开口了。

“致中,去请高宏图大人,朕与高大人一起散散步。”

邱致中点点头,答应一声之后,转身朝着午门的方向而去。

看着邱致中的背影,朱慈烺再次陷入到沉思之中,南明时期着名的三贤相史可法、高宏图和姜曰广,全部都在朝廷里面,可以想办法用起来,南都三清的侯峒曾与陈洪谧,现任南京户部主事,徐石麟赋闲在家,稍等一段时间也可以启用,至于说南都抗清三公,阎应元、陈明遇、冯厚郭,这三人地位低下,三人都只有生员的功名,想要在短时间之内任用,难度不小,不过朱慈烺最为看重的恰恰是这三人。

远远看见邱致中带着高宏图走过来的时候,朱慈烺收起了思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