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玄幻 > 明末中兴大帝 > 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基

明末中兴大帝 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基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12-27 15:54:35 来源:88小说

崇祯十七年,三月二十三日,南京。

寅时二刻,朱慈烺走出武英殿,大踏步朝着华盖殿的方向而去。

穿上黄袍的朱慈烺,身上带着勃勃的英气,看上去神采奕奕,让人忍不住膜拜。

历史上的朱慈烺,长得的确是不错的,按照当时人的审美观点,属于儒雅且有品位的美男子,穿越的朱慈烺,继承了原来那个朱慈烺儒雅谦逊的风格,加入了自信和睿智,可惜明末是乱世,没有机会出彩的朱慈烺,自然不会被人注意。

跟随在朱慈烺身边的李继周和邱致中,脸上也有着不一般的神采,朱慈烺登基,对于他们来说,也是难得的机遇,进入司礼监是肯定的,如果运气好,成为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也是有可能的,那样就实实在在掌握权柄了。

今日早朝的程序早就安排妥当,皇太子朱慈烺首先到华盖殿,略微的歇息调整,卯时前往奉天殿,届时由刚刚抵达南京的督查院左都御史李邦华,司礼监太监曹化淳共同来宣读先皇的圣旨,接着所有文武大臣三跪九叩,朱慈烺继皇帝位。

接受群臣的跪拜之后,朱慈烺将前往谨身殿,在那里停留一刻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当上皇帝之后的第一次自省反思,接着前往太庙和社稷墙,拜祭祖先和天地。

如果是和平年代,皇帝登基的仪式极其的复杂,不仅要选择黄道吉日,登基之前的皇太子还要素食沐浴焚香,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要去拜见母后,听从训导,以示孝道。

朱慈烺的登基仪式不会很轻松,他直接面对的最主要任务,就是任命内阁大臣,以及六部尚书、督查院左右都御史等关键的官员,京城已经陷落,大明的京城暂时确定在南京,所以南京的六部将不复存在,其实朱慈烺早就决定废除南京的六部,将来就算是回到京城去,也不会继续设立南京的六部和督查院。

奉天殿。

以督查院左都御史李邦华和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为首的文官,以及南京留守参将、忻城伯赵之龙为首的武官,分列左右站立在大殿的前面,等候皇太子朱慈烺的到来。

站在文武官员最前面的自然是定王朱慈炯。

朱慈炯脸上虽然还残留有悲伤的神情,不过更多的是兴奋。

闯贼李自成攻陷京城,皇上殉国,锦衣卫卢元达和龙祖山等人从京城带回来了皇上的圣旨和传国玉玺,皇太子朱慈烺今日早朝继位成为大明的皇帝,这些事情史可法等人昨天就知晓了,而这个消息也在最快的时间之内传遍整个的南京,朝着南直隶各地以及南方各地传播。

皇上登基是大事情,按说应该交由南京礼部来具体操办,但情况特殊,太子殿下说了一切从简,何况京城已经被李自成攻陷,先皇自缢身亡殉国,其灵柩还被李自成摆放在东华门示众,大明王朝处于万分危急之中,如此情况之下,若是大力操办皇太子的登基仪式,的确说不过去,也对不起刚刚逝去的先皇。

皇太子朱慈烺的这个决定,不可能有人反对。

昨夜的南京,略微的有些躁动,南京大大小小的官员,凡是知道准确消息之人,都不大可能真正的安睡,他们虽然不在乎谁成为大明王朝的皇帝,不过他们一定关心自家的前程。

南京的官员,不同于京城的官员,地位权利都不一样,南京六部的尚书、督查院左右都御史,大都是遭遇到排挤,或者是年级大了,到南京来养老的,至于说六部和督查院其他的官员,没有多少实际的权力,虽然南京的诸多言官,也和京城的那些言官一样喜欢叫嚷,喜欢弹劾他人,不过身处南京,其声音不大可能被京城的皇上和朝廷直接关注。

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京城被闯贼李自成攻陷,内阁首辅陈演、内阁次辅魏藻德,内阁大臣、兵部尚书张缙彦等,都归顺了李自成,当然也有以身殉国之人,譬如说内阁大臣、吏部尚书李遇知,内阁大臣、工部尚书范景文,户部尚书倪元璐等人,悉数都追选先皇而去了,如此朝廷就空缺了很多的大臣,继承皇位的皇太子朱慈烺,面临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需要重新任命诸多的内阁大臣,以及六部的尚书和督查院左右都御史,组建起来新的朝廷。

皇太子朱慈烺是堂堂正正继承皇位的,在前往南京的路上,已经表露出来刚毅果断的一面,而且在京城失陷之前,皇太子已经准确的判断出来即将发生的诸多事宜,断言京城肯定会陷落,展现出来不一般的睿智,如此情形之下,组建新的朝廷,肯定在皇太子的掌控之中。

严肃的氛围笼罩了众人,包括站在最前面的李邦华、史可法和赵之龙等人。

“皇太子驾到。。。”

李继周高亢的声音传来的时候,诸多本来有些疲惫的文武大臣陡然打起了精神,朱慈炯更是瞪大了眼睛。

朱慈烺走到了大点之前墀台上面,看向了下面的诸多文武大臣,对着朱慈炯点点头。

这是一个创新的举动,朱慈烺本应该从华盖殿,直接前往奉天殿,等着群臣前来朝贺,能够进入奉天殿殿内的是南京四品以上的官员,其余官员只能够在大殿之外三跪九叩。

所有人都抬起头,看向了墀台上面的朱慈烺。

几乎所有人都愣住了,他们是第一次看见如此有气势的朱慈烺,身穿黄袍的朱慈烺,已经展现出来睥睨天下的气势,那是九五之尊才会有的气势。

震撼最大的是朱慈炯,离开京城前往南京,他很多时候与皇兄朱慈烺朝夕相处,感觉到了皇兄的温文尔雅,和蔼可亲,可现在的朱慈烺,给他的第一印象,是当之无愧的皇帝。

朱慈烺看了看众人,没有开口说话,他这个时候的身份,还是大明的皇太子。

转身进入奉天殿的时候,朱慈烺脸上已经露出了微笑的神情。

进入奉天殿的朱慈烺,没有走到御辇之上,那是皇帝才能够上去的地方。

在李继周和邱致中的代领之下,朱慈炯、李邦华、曹化淳、史可法、王振和赵之龙等人,相继进入了奉天殿,南京四品以上的官员,也相继进入了奉天殿。

进入大殿之中的所有官员之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右佥都御史、山东巡抚邱祖德,以及德州知府韩垍,他们是从山东赶赴南京的,来到南京之后,奉太子殿下敕令,暂时留在南京。

漕运总督、淮安巡抚路振飞,同样在大殿之中,他跟随皇太子来到南京,一直留在南京。

跟随朱慈烺从京城出发来到南京的兵部郎中杨文聪,东宫讲官、少詹事方拱乾,悉数都来到了大殿之中,唯有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留在了淮安,还在处理漕运的相关事宜。

武官之中,站立在忻城伯赵之龙身后的,是沈昌和龙祖山,卢元达尚在赶赴南京的路上,如若不然,站立在赵之龙身后的应该是卢元达,沈昌和龙祖山身后是邓世秋、程仲地、胡华山、廖元杰和孙明凯等人。

向祖江和石明辉站在大殿的最右边,两人没有官职,仅有生员的功名,和大殿里面其他人比较起来,还是有些特殊。

徐允爵、张国弼、张拱曰、李祖述和孙维城等有爵位之人,则是单独站立了一行,留在南京有爵位之人不少,这些人基本都是大明王朝建国时候功臣的后代,继承了祖先的爵位,他们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不过他们代表了一个阶层,不能够完全忽略。

卯时,早朝开始。

督查院左都御史李邦华,司礼监太监曹化淳两人走上前来,对着站立在前面的朱慈烺抱拳稽首行礼。

李继周捧着装有先皇圣旨的锦盒,邱致中捧着装有传国玉玺的锦盒,一同来到李邦华和曹化淳的面前。

李邦华和曹化淳跪下了。

李邦华接过了圣旨,曹化淳接过了传国玉玺。

大殿里面所有人都看着这一切。

李邦华和曹化淳站起身来了,再次对着朱慈烺稽首行礼。

“太子殿下,臣准备宣旨了。”

朱慈烺点点头,走到了李邦华和曹化淳的面前,跪下了。

大殿里面所有人都跟着跪下了,包括手持装有传国玉玺锦盒的曹化淳,也跪下了,唯有手持圣旨的李邦华站立。

李邦华看了看跪在面前的皇太子朱慈烺,颤抖着打开了圣旨。

“。。。皇太子朱慈烺冰清玉洁,堪当重任,朕以家国托付之,传位于皇太子朱慈烺。。。”

朱慈烺站起身来,接过了圣旨。

这份圣旨,明确了朱慈烺继承皇位的官方身份,但不意味着朱慈烺已经是大明王朝的皇帝,朱慈烺还要得到百官的拥戴,在百官的恳求之下,走上御辇,正式成为大明王朝的皇帝。

朱慈烺接过圣旨,李邦华看了看曹化淳,面对朱慈烺跪下了。

李邦华率领所有官员,恳请朱慈烺继承皇帝位。

第一次和第二次,朱慈烺拒绝了,第三次,朱慈烺接受了,他转身走向了台阶之上的御辇,走向那个代表着至高无上权力的位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