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 第二百八十五章 主子,该撤了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第二百八十五章 主子,该撤了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0:12:16 来源:88小说

阿巴泰想的很美。

先在城北立下阵脚,然后逐步接应城内败军撤退,以尚可喜和耿仲明的汉八旗新军和蒙满骑兵压阵,那还是可行的。

但是,想的跟做的之间,差距极可能比人跟猪的差距都大。

阿巴泰想的再美,他手下的那些兵将们也不会完全按着他的想法去做。

尤其是秦朗在侧的情况下。

在发现阿巴泰偷偷调遣兵马开去城北的第一时间,他就命令部队发起了总共。

这个时候清军士气已败,哪怕是让手下军兵挺着刺刀去与之肉搏,秦朗相信胜利的也会轻易的来到他的怀抱。

所以果断的发起总攻。

而且东西两翼的军兵也在迅速向着城北运动去。

“唉,兵败如山倒啊!”

阿巴泰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

当他看到敌人在最恰当的时机里发起反攻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打算是全完了。

撤退本就是比进攻更麻烦的事情,更何况清军本就是败阵中。如果时间允许,阿巴泰的算盘还能打响,可现在秦朗在最正确的时间里发起勐攻,任何一个脑子还清醒的人都能想得到接下来的事情发展。

清军败兵在秦朗军的勐攻面前根本就没能支撑多久,军心、秩序是全乱了套,一个个就都发疯的向外逃,大军兵败如山倒!

而济宁城的北部,刚刚把兵马拉出城的尚可喜耿仲明,气还没喘上一口呢,大队的秦朗军就已经列队整齐的出现在了运河(西)洸水(东)岸畔。

他们步队严整,炮队威武,也就是缺少马队骑兵群,可即便如此也军容鼎盛,非同一般。

尚可喜、耿仲明和带着骑兵的瓦克达(代善第四子),都没等到秦朗军的炮兵移动到位,先就在漫天的火箭攻击中乱成了一团。

阿巴泰听闻消息后如何还不清楚,济宁这一仗自己一败涂地也。

一切的一切再也难挽回了。

“唉!”

阿巴泰重重的叹了一口气,绿旗暗弱,稍有挫折便士气低落,不堪死战。要是自己率领的是八旗精兵,又怎么会败得这般毫无反手之力呢?

阿巴泰有些气闷,同时这也是他为自己为八旗最后的挽尊。

“主子,该撤了,再不撤就来不及了!”边上的奴才牵来了一匹神骏,轻声提醒道。

阿巴泰闭上眼睛,身后还有几处尚在激战中的战场,但一切都只是螳臂当车了。

在城外的兵马被秦朗军兵以火箭击溃之后,城内的清军就彻底丧失了斗志了。

这时候还在坚持的几支队伍,要么是迫不得已,要么是走之不及的八旗。

如果是绿旗,那些南人可能早就乖乖投降了,但秦朗对八旗的手段极其严厉,很可能投降之后依旧是个死,如是就没哪个八旗兵去投降了。

早晚都是一死,何必苟活一时?

“走!”阿巴泰翻身上马,最后回头看了一眼济宁,他征战一生,却在这儿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但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仇他一定会报的。

秦朗看着地图上仓皇而逃的清军,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追击就是。非但把步兵都撒出去,连随军的五百骑兵也放了出去。

雏鹰就需要历练嘛,不能因为它力量太弱就一直把之护在温室里。

虽然清军的骑兵部队很需要提防,瓦克达都已经带着骑兵在蜀山湖南整顿兵马了。

但战局都打到了眼下这个地步了,瓦克达还翻不了天。

秦朗军不是明军,即便追击中遇到了清军骑兵的突击,也不可能出现望风而逃的景象。

只要步兵能节节抵抗,瓦克达的骑兵又能翻起多大的波浪?

别望了骑兵更加娇贵。他们已经从济宁逃去蜀山湖了,再从蜀山湖发起反击,又能持续多久?

真不是秦朗大意。而是这一战,清军真心没有翻盘的余地了。

蜀山湖是运河的北五湖之一,与运河水壤相连,西接南旺湖,北望马踏湖,为齐鲁漕运之“水柜”也。

瓦克达在这里停下脚步整顿兵马,那是相当的有见底的。

这地方距离济宁城有小三十里的路,这个距离也几乎是步兵追击的极限了。秦朗军缺乏骑兵,这是天下所有人都明白的事情。

步兵就是体力再强,追杀二三十里也筋疲力尽了。

这个时候他趁机发起反击,肯定能赚到便宜。

甚至在瓦克达看来,都未尝没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骑兵可是步兵的天敌!

“呜……”

头顶上传来箭失落下的呼啸,陈威如是没有听见一样,继续大声招呼着手下的士兵做好准备。冲锋而来的清军铁骑已经很近了。

作为奔跑在所有追击部队最前方的连队,陈威才不会落荒而逃呢。

先不说这落荒而逃究竟能否逃出小命来,只说这之后的代价那就不是他能承受的。

部队拼死抵抗后失利,作为指挥官的陈威即便要付上一定的责任,也绝对不至于被一杆大翻,沉沦到底。

甚至因为大军处于追击状态,他只要组织士兵拼命抵抗,就算他们这个连损失惨重,甚至是全军覆没,陈威本身都可能无过而有功,至少他能混个烈士。

到时候他家属的待遇不会被削减分毫,上头给的银子能让他的妻儿舒舒服服的活着,甚至他儿子将来向干什么都有不少的便易。

这钱粮上不会差了,社会地位上也不会差了,子孙后人还能沾光,于此比陈威的一条小命又算得了什么呢?

更何况他也是真心念秦朗好的啊,为秦朗卖命,他一点都不惜命。

所以在发现清军大群骑兵忽的从前方冲出之后,陈威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吹响口哨,组织士兵排列出防御方阵来。

虽然他们一路追赶的急,根本不可能携带火炮,也没有火箭。士兵们身上除了火枪刺刀之外,就是几枚手榴弹了。

怎么看都不可能抵挡的住清军骑兵的冲击,但即便如此,陈威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组成方阵,决一死战。

而他手下的士兵的情况也跟陈威没什么区别。

战场上当了逃兵,死了都不能算烈士。家小妻儿拿不到抚恤金,更不会有一些列的钱粮待遇,只多有一个烧埋银子,你光是听名字就能感受得出二者的差别。

所以全都是穷苦人家出身的秦朗军士兵,真的宁愿死也不愿意当逃兵的。

再一个就是,秦朗军中很多都是流民难民出身,这些人一个个把秦朗视为再生父母,打起仗来丝毫的不惜命,才不会害怕胆怯逃跑呢。

根本组织不起齐射,陈威组织手下士兵迅速排成了一个圆阵,连空心阵都来不及布置,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圆,外围的火枪兵刺刀挺直,里头的火枪兵拼命的往外丢手榴弹和填装弹药。

陈威以身作则,手持上了刺刀的火枪,立在最外围。

都来不及再做什么布置,呼啸而来的清军骑兵就已经冲到跟前了。

瞬时间阵地上人的惨叫声和马的哀鸣声连成一片,同时还有手榴弹的爆炸声。

清军并没有把眼前的小圆圈看在眼里,不过冲在最前面的清军骑兵却很从心的拨转马头,避开了那个他们并不看在眼中的小圆圈。

手榴弹的厉害没人敢忽视的。

所以这就是箭失与火枪的一场较量了。

混在队伍里的蒙古轻骑纷纷抽出弓箭对着小圆圈吊射而去,马背上准头很有限,但他们都是熟手,熟能生巧,也是能把箭失送到大致的地方的。

陈威等人低头忍受着箭失,有人继续投掷手榴弹,有人闷头紧张的填装着弹药。

不过如此情况并没持续多久,随着清军阵后传出的号角声,那些避着躲着小圆圈的清军骑兵再也不躲不避了。

战斗一瞬间里就进入了白热化。

“杀,杀,杀——”

陈威昂首高呼,作为连队的长官这个时候他必须起到带头模范作用,他不能有一丝的慌张错乱,他必须比谁都勇敢无畏。

哒哒的战马不断的涌入,如今的八旗可是天下强军,哪怕是一水儿的冷兵器部队,但军纪上绝对严格的不能在严格了。

当上封一声令下后,那就是知道前路是刀山火海,他们也必须硬着头皮去闯。

所以手榴弹和火枪都挡不住他们。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就这么点火枪兵,还是没有火炮的火枪兵,只需要蒙古轻骑多绕几圈子,只用不着调的骑射就能把他们修理了。

虽然这中间他们也要付出一些伤亡,可瓦克达手下蒙古骑兵有一两千之多,刷刷,两三个来回怕就能把这个小圆圈给灭掉了。

但眼下时间才是最关键的,瓦克达半点都不愿意在眼前的小撮敌人身上耗费时间。

骑兵就该一往无前,以一种无敌的雷霆之势,压倒一切敌人。

速度才是他们最重要的东西,哪怕为了追求这个速度要付出一定的牺牲、流血。

所以,极短的时间里两军就相接了!

挟雷霆之势而来的八旗骑兵,以万钧之力,勐烈撞击小圆圈上!

他们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刺刀是没有长枪长,却一样能要命。

却也凭着强大的冲击力,凭着前赴后继的冲撞,迅速的把这个小圆圈给打灭了。

陈威永远的倒在了血泊之中,滚滚马蹄从他的尸身上踏过,对于激荡的清军骑兵来说,这似乎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石子,踢走就是了。

就连瓦克达都不知道短短时间里,为了尽快的吃掉那个都不足一百人的敌军圆阵,他们都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更重要的是,敌人已经发射了焰火,也就是通知了后头的敌军,他要是速度不加快,真就连一口热乎的米田共都吃不上了。

韩元阳看着前方一里不足处的清军骑兵,脸色严峻。他知道陈威完了,要不然清军不会杀到他这儿,但那又如何?

陈威都宁死不退,他韩元阳就怕死了么?

他看了看身后聚集起来的士兵,人数百十人,其中有十几个人都是陈威连队的。

“弟兄们,怕死吗?”

“不怕。”

“那就都握紧手里的枪了,今天跟老子在这儿,与鞑子拼一死战。”

继续是一规模小小的圆圈,只不过他们时间相对充分一些,所以在选择阵地的时候,选择了一块田亩中。

四周一马平川,绝对的平坦,寻找不到土丘,也寻找不到水源。那就只能来到田里了,好歹田亩中有一条条田垄,多少对清军骑兵是一个阻碍。

李轩也看到了前方升起的示警焰火,他知道这必然是清军骑兵反击了。

早在大军追击的时候,秦朗就派出身边的警卫士兵,骑马告知各部的主官,好让他们心中有个警醒。

李轩当然也知道了,别看他手中仅仅有五百骑兵。

黄平抬起手摸了下自己的眼角,那里有着一道直贯到下巴的伤疤,就是一八旗马甲兵给他留下来的。那一次是他从劳改队出来进入骑兵部队执行的第一次侦查任务,算上他一共五骑。

结果撞上了清兵的斥候,要不是他们五个每人都配了两把双管手铳,而且胯下的马匹也是一等一的出色,他怕是要折在那一战里了。

鞑子人多,骑术精湛,更善于马上搏斗,他们要不是靠着双管手铳打了对方一个出其不意,可不会只折了一个人就以少胜多的干掉了八个鞑子。

而就算有双管手铳,那也有一骑被鞑子的马刀直接斩落马下,他本人更险些被废了一只眼睛。

所以啊,鞑子的骑兵真心不是废物点心,不管是八旗鞑子,还是蒙古来的外藩兵马,都挺能打的,战斗力远不是直隶和齐鲁的绿旗马队能相比的。

“滴嗒滴嗒滴滴滴哒……”

铜号吹出的声音传遍了整个队伍,五百骑兵迅速分做了两组,一队打马上前侦查,另外的人马就纷纷开始整顿起了队列。

大体以百人为一队,排成长长的五列阵型,每排二十人骑上下。

长枪、马刀和双管手铳都在春日的阳光下闪耀着光芒。

作为一直被训练了两三年的队伍,骑兵部队的作战素养是决不能被看低的。

墙式冲锋这种欧洲三十年战争中也刚刚出现的近代骑兵战术,他们耍的是相当熘的,至少演练时候绝对是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