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 第二百八十一章 齐鲁烽烟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第二百八十一章 齐鲁烽烟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0:12:16 来源:88小说

时隔年余,鲁桥镇又一次风云汇聚,两军对垒。只不过时过境迁,此次主动发起进攻的是明军而不是当初气势汹汹的鞑清了。

秦朗两万余大军汇聚于此,清军当然要给予应对了。阿巴泰坐镇济宁州,手中也汇聚了大量的兵马。然后谭泰在青州府堵住了胶东方向的人马,屯齐于东昌府弹压榆林军,李率泰也在济南府,整个齐鲁那都是大战一触即发的模样。

多尔衮发往齐鲁的援军也已经悉数到位,耿仲明和尚可喜两人领着大几千汉八旗新军,及多罗贝勒勒克德浑带领的八旗兵早都赶到了齐鲁,而且陆续抵到的清军援军还有三千外藩蒙古骑兵和上万人的北直隶绿旗。

现在齐鲁的清军就不自觉的分成了两块 两小块。

分别是青州、济宁加东昌和济南。

本来么,阿巴泰是真没想到济南也会生出麻烦的,可新冒出的夏全兴师短时间里就席卷泰安,用不知道是什么法子,接连掀翻了新泰、泰安两地的城墙。

新泰之战,副将富春阿阵亡,所部两千军兵几乎损失殆尽;接着泰安之战,齐鲁提督李率泰也大败而输,四千多守军,只有一千多人逃到了济南。

阿巴泰赶紧把刚赶到德州的唐通所部调去济南,这般才算稳住了局势,然后为了压制下泰安夏全兴军的势头,高第也火急火燎的率军赶赴了那里。

李率泰得到了两镇绿旗援军,再加上济南府剩余的兵马,这才把夏全兴师死死的堵在泰安。

可以说眼下的情况,如只看秦朗和清军的布置,那真心没有多大的可乘之机的。但是别忘了滋阳城内的人马啊。

王英东手下是还只有三千人,然后朱以海和陈艾山手中的兵力还相对当初削减了一些。但滋阳军上上下下历经了一年多的磨练,之前的那些民壮乡勇一流的士兵现在已经成为了真正的战士。

不能说他们已经是精锐,但至少是一个合格的士兵。

他们人数少了,但真实的战斗力却增强了。

鲁王朱以海和刘之干又都是极其仇视鞑清,意志极其坚定的人,且因为金陵朝廷的存在,朱以海这位历史上的监国现如今可一点不该有的心思都没,这点你只从他倾家荡产的跟清军死磕,那就能看出一二。真有政治野心的主儿,谁会把自己宝贵的实力拿去鸡蛋碰石头呢?

刘之干也是一门心思的报仇雪恨。

所以齐鲁之战,清军是绝对不敢忽视滋阳的。

勒克德浑领着两千八旗,再加上柏永馥手下的几千兵,以及色布腾带领的三千外藩蒙古骑兵,就先在滋阳城外扎下大营,死死的盯紧了城内的兵马。

色布腾是巴林部人,自崇德五年(1640)朝觐皇太极起,便为鞑清效力。他的堂弟满珠习礼也是一员骁将,而且比色布腾更早的为鞑清效力,历时已有十二年也。如果是在原先的历史轨迹里头,相信这兄弟俩的前景都不会差了。

即便远远比不上科尔沁的那个同名同姓的满珠习礼,但他们哥俩也绝不会差的太多。

可惜眼下是一个有着穿越者的位面。

三月十八日,秦朗快马赶到鲁桥镇军中,二十日,大军开拔,从战兵到随军民壮,四万余人浩浩荡荡的沿着运河向济宁开去。

阿巴泰根本就没列阵应战,而是严令各部清军严防死守。

实在是他从没跟秦朗真正的交过手,实在有些估摸不透对面的战力。阿济格的惨败就在眼前,他可不能再蹈覆辙。

所以阿巴泰决定稳一手,先看看秦朗的成色。

这也是清军很长时间里都执行的一策略,当初松锦大战时候,那也是明军率先进攻的。

清军就那么看着,耗着,拖着,直到明军露出致命的破绽后,再一击绝杀!

“阿巴泰倒是持稳,我这不过才两万多兵,才清兵的一半,他就不敢出战了。可是一点都没当年横扫北直隶齐鲁的凛凛威风!”

话说秦朗穿越之初,撞到的就是威风凛凛带兵南下,一路从关外杀到齐鲁的阿巴泰。

然后现在他又撞上了这人。

短短三年半的时间(崇祯十五年冬到崇祯十九年三月),物是人非了。

当年破烂不堪却依旧在名义上统治着天下的大明朝现在已经变成了偏居一方的格局,而当年偏居一方的鞑清却入主中原,席卷北地,饮马长江。、

同样,当初兵稀少将寡不堪南下清军一晒的秦朗所部,现如今也不再是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的破烂样了,而是兵强马壮,兵多将广。

胶东、兖州加泰安,水陆数万大军,与清军对垒齐鲁,一举一动都吸引着满天下的目光。

济宁城外,秦朗骑在战马上,看着清军以济宁城为核心布置的十几个大小不一的营垒,眼睛里全是深深的不以为然。

阿巴泰的布置不是不稳妥,依靠着城外一个个坚固的营垒,配合着城内的清军铁骑,这不管怎么看都是一种得当的防御手段。

只可惜他还没有见识过真的雷霆万钧是什么。

传令大军安营扎寨。

一声令下各部立马有条不紊的展开来。

从各处的警备部队到预备队,那是各守其责。

这事儿秦朗不需要再多过问,命令一经下达,自就有专业的团队去操弄这些事情,把它们一一安排妥当。

要不然参谋处是干哈的啊。

作战参谋们迅速布置营区,后勤参谋们开始清点物资、指点扎营,情报参谋们开始调遣人手侦查敌情,还有开始图上作业的,他们要迅速核实手中的地图与实情是否完全吻合……

总之一切都井井有条,显示出了较高的专业素养。

从队伍开上郁洲山岛之初,参谋事宜就在进行中,到现在都三年时间了,还是有些成果的。

扎营的地点选在济宁城南约五里外的位置,因为这个距离是清军重炮也极少能勾到的地方,靠着运河,便于物质运输和防御,同时也便于取水。

大军营地的布置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这其中涉及到各种军事常识、经验和惯例。

简易码头设在什么位置,炮兵营地设在哪里、仓储仓库位于何处,还有陆军各部和预备兵、民壮都布置在什么地方,这都是有讲究的。

此外还有营地防御工事的布置。

哪里需要挖沟壕布置鹿角栅栏,哪里要设了望塔,哪里要挖防火沟、泄水沟,哪里又需要挖浅壕设胸墙。各部之间距离要来开多远,中间的甬道通道有需要怎么排布……,这可都是学问啊。

如果不是有一个经验丰富的班子负责做事,秦朗还不知道要忙成啥样呢。

但即便经验很丰富,平时的预桉也做了很多,但真正安营扎寨的时候依然很生出很多的意外。好在大家也都不是第一次上战场的初哥,这些小问题小细节很快就都被妥当的处理了。

但饶是这样,整个营地的粗粗完工依然花费了秦朗大军整整三天之久。

这三天时间里,济宁的清军曾经出击过一次,人数约四千余人。

阿巴泰选择的时机和方向真挺不错的,理论上秦朗军正在扎营的当口,还是整个营地都已经铺展开来的情况下,这个时候他们应该是最虚弱的时候。

可惜,秦朗军的军事条例从根本上就断绝了这一可能。任何时候预警部队都是必不可少的。

更不要说清军的一举一动早就在秦朗的视线当中。

三个火器营迅速列阵,同时两个炮兵连和一个火箭连亦上前增援。

而出击的四千余清军以绿旗为主,战斗力稀松平常,但在八旗和蒙古骑兵的督阵下,却硬生生的顶着秦朗军的火炮火箭打击坚持了一小会儿,才败退下。

不过清军也没折损多少人,秦朗看啊,阿巴泰的这一招更多是为了试探一下自己的反应。而并不是真要大打出手。

四千余清军最终超过三千人成功的退回了营地,战场上图自留下数百个被炸伤炸残的伤员。

阿巴泰立在城头上,清晰无比的看完了这一战,可以说是对秦朗军的战斗力终于有了一个很直观的认知。领兵的祖泽溥是祖大寿的次子,回去后心有余季地对阿巴泰说道“秦军火炮犀利,身处阵中,只感弹如雨下,肝胆沮丧”。

秦军火炮的射速明显比清军火炮的射速快了不少,也精准了不少。

这两点表现在战斗力上,那可就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了。

白寿民都惊诧的挑起了眉毛,刚才他看到了传说的纯火枪兵阵列,五排兵线,五排火枪手,真的是没有一杆长枪的保护。可惜就是没能看到这种兵线排布发威。

但是秦朗军的火炮射速也真的有惊吓到他。

这么快,打的还怎么准,似乎濠镜的葡萄牙兵都比不了啊。

白寿民是个标标准准的洋人,一个纯血的葡萄牙人。是汤若望从濠镜那里拉过来的一批教官中的一员,然后就很入乡随俗的取了个汉名。

一如汤若望的名字一样。

“白教官。”耿仲明伸手指着城外秦朗军方向,眼睛里露出一抹疑惑。

明明他们这边也已经用上了定量药包,怎么炮弹的射速比之对面还是要差呢?

火炮火枪上的定装药粉包这一神级初传到耿仲明耳朵里的时候,那简直是惊为天人啊。

这一招太厉害了。

能节省炮手枪手多少的功夫啊。

更让耿仲明恍然大悟,怪不得之前秦朗军枪炮射速那么快呢,原来他们有这一招绝技啊。

然后就心气大涨,以为自己现在也学会了这一招,那就能赶上秦朗军了。

但现在看,汉八旗新军依旧是有不小差距的。

耿仲明又怎么会知道,这些警备部队里的炮兵用的全都是定装炮弹,炮弹——弹托——药粉包被麻绳完全的捆绑在了一块,成为了一整体。

开炮的时候,只需要火钩从活门那儿插进去,刺破发射药的油纸包,那就立马开炮。

比之清军塞进去药包,塞进去木弹托,用撑杆狠狠的捅结实了,再塞进去炮弹,之后再发射,可不就又节省了不少时间么?

白寿民对此无从解释。

事实上如定装纸弹、炮弹之类的东西,正在历经着残酷三十年战争的欧洲人已经发现了这点,发现者正是将瑞典推向历史巅峰的北方雄狮古斯塔夫二世。

只不过白寿民他们这些来自濠镜的新一批教官,却不约而同的选择隐瞒了这一点。

所以在鞑清这里,这种定装纸弹跟白寿民他们一丁点的关系都没,这都是他们从明军哪儿得到的技术,而明军自然是从秦朗军那儿得到的了。

“……”白寿民双手一摊,他也无法解释。为什么用上了定量药粉包的清军,火炮射速依旧比对面慢了一截?

倒是对这个射速差距为什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拉越大,给出了一个答桉。

那就是清军的火炮质量比如对面。

因为在耐火性能上的不足,清军接连发射多发炮弹之后,炮管会温度直线上升,必须彻底降低温度之后才能复装弹药,继而进行发射。而对方这方面的性能更佳,自然就会一点点与清军把射速差异拉的更大更远了。

阿巴泰并不知道这一番对话,他只需要知道清军的大炮射速依旧比不上对面就是了,而准头上的差距就更不需要说了。

损失千把绿旗炮灰对他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但秦朗军反应迅速,清军的阵列都还没摆好呢,他们反而先就立下阵脚了,这内中具体代表了什么则很让阿巴泰心惊。

在燕京时他就经常听人说起秦朗军厉害,尤其是那长江一战,把阿济格打的声名扫地。清廷内部对之是极为忧心,因为秦朗财神的名头和其麾下兵马数量直线的增长,诸王公重臣纷纷以其为鞑清一统天下之大敌,现在看果然是如此啊。

阿巴泰很清楚自己坐镇齐鲁,并非是个好差事,职责艰巨。但他依旧接下了这个差事,原因就是自己对自己强烈的自信。

所以这点小挫败根本打击不到阿巴泰。

他一点也不慌,更不会急,就继续老神在在的细细的盯着对面,等着秦朗一切妥当后的出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