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 第二百七十五章 这事儿你别管,我来办

“背后没人怂恿?还有这个后勤上的张德志?”

秦朗翻看了一遍卷宗之后,有些意想不到的说。

温家的姻亲,先自己搞了一个小烟厂,把曲守翁的妹夫也拉了进去,而后打着温家的牌子从军供份额中分的了老大一块。

五成的份额啊,呵呵,就红云烟厂的自我产量,那就是吃下两成的份额都够呛。

但是有了军供的五成份额之后,那家伙就立刻‘招兵买马’起来,红云烟厂的牌子从木头招牌变成了千金不换的金招牌了。

古代的中国也是有股份的,只不过与后世的说法有些差异,什么正本副本,银股身股的,但实质内容差不多。

温家的姻亲现在拿出一半的实股去叫卖,报价直接涨了十几倍。

一个红云烟厂的投资拢共也才三四千两,可现在他一成股本报价就叫到了一万两。而且截止到被抓捕位置,海州市面上红云烟厂的一成股本的报价已经超过一万三千两了。

原因如何?就在于红云烟厂拿下了军供的五成份额。

“没有。皆是他财迷心窍,做下了这等乱法之事。”温建阳回道。

这一点他又如何能想不到?他也怕是有人在暗地里给他下套啊。

这事儿都他么成了,才因为财政上的原因被察觉,这说明那人不在岛上情报系统的视线之中,否则事情不会以这种形式展开打开。如果真的有人在背后故意怂恿,故意给温家设套的话。

又或者那背后之人并非是敌对势力的细作,而是岛上的‘自己人’。

如此就说明,秦朗体系里的内部倾轧已然发展到一个很高的程度了。

这不管是对温建阳还是对秦朗言,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温建阳自然是查了又查,然后发现情况还没有坏到哪个地步,之所以如此,纯粹就是温家的姻亲财迷心窍了。

是他打通了张德志的关系,而张德志之所以敢如此大不韪,一大原因也是过于相信温家。

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给的太多了,他不得不通融一二。

横竖红云烟厂保证不误事,而且保证在三月里就把一切首尾通通扫清扫净。

张德志的供词非常的情真意切。一句话概括就是温家的名头太大,又给的太多,他hold不住。

所以想了想,秦朗觉得也就没必要再见这家伙了。

事情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温建阳本就没打算捂盖子,要是准备捂盖子他也不会先去找秦德了,然后立马来了国公府。

之后的短短一天时间里就把事情给查个底朝天。

秦朗的关注重点转移到了张德志的身上,这样的一个人是怎么做到后勤的重要位置上的?

“这个张德志是怎么提上来的?”

“周群,你是后勤的一把手,你来给我说说。”

秦朗问着周群,然后脑子里想到了后世的一个词儿——责任追究。

虽然细细寻思也能看出二者间的巨大不同,但秦朗觉得还是能改一改用到人事上。

谁提拔起来的人犯事儿,谁就富有一定的连带责任。

当然这种连带责任并不很严重,只是在提拔提升的时候会被列在档桉后头做个参考。

可即便如此那也是开千古所未有了。

“回国公,张德志是小人一力提拔起来的。”原因当然是张德志用的顺手还会来事了。

周群现在却有些后悔了。张德志脑子是挺灵活的,会来事么,可这太灵活了也不好啊。

这下子可不就把他拖下水了?

“你自己知道该怎么做。下不为例!”

周群大松了一口气。后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真是不能出丝毫差错。之前方方面面是都没出错也就不说了,现在出了个徇私枉法的张德志,那一下子就让后勤部门的形象给败坏了。现在再看其他方面的工作,那看似完美的完美怎么看都觉得有点不对。

就是周群他自己,那都不敢再拍着胸脯对别人打包票——后勤上肯定不会出错。

所以他回去肯定要来次大清查的。

然后再有第二回了,他就逃不过处罚了,也没理由再推脱责任了。

很快新闻报上就刊登出了消息,把整个事件的前后经过描述的清清楚楚,名义上温建阳和曲守翁并没受到什么惩罚,但实质是温家的声誉肯定是会有影响的。

可这只是一时之痛,只要忍过去了,就也过去了,再没什么后遗症,所以温家还乐得如此呢。

而后勤方面的自查清查,更是一直延续到三月里方才告一段落。近乎一整个月的时间里,后勤处又是准备物质,转运物资,又是要自查,一个个有多忙有多累有多苦,真的只有自己清楚。

不知道多少人暗地里咒骂张德志下辈子也不当人呢。

可惜这都只限于后勤方面,世人更多的目光还是钉在了齐鲁正在进行的战事上。

二月底,运河已经近乎冰层消融,夏全兴引着暂编第一师五千人,从沂州沿着沂水支流浚水,朔流而上,抵到沂蒙山区南麓,然后越过龟山奔入泰安地界。

这是很出人豫料的一步棋。

整个行军过程,山路崎区,运输补给严重不方便。进军撤退也严重的不方便。

一般来说如此的行军打仗,那都是非常有风险的一招,是一把绝对的双刃剑。若战事一直顺利顺畅,倒也罢了。怕的是困于坚城之下,前头无路,后退难行,那麻烦可就大了。

只不过秦朗敢派出五千人走这条路,那显然不是让他们去送死的。

夏全兴本就是闷声不吭的性格,所以名头比起王英东、雷铁柱和吕大用来都差了一大截。

可这种人也有好处,一些苦差事就适合这种人去办。

二月底的沂蒙山脉已经看不到满山白雪了,千里冰封的场面更是绝无。小小的浚水上的冰层都不足一指厚。

河道边,两支不见首尾的队伍正相向而行,一支打着秦字和齐字旗号,队伍严整,正是夏全兴带领的那五千军兵,以及跟随其后的五千民壮。

另一路却是从新泰县辛苦逃过山峦的另外一侧的百姓,这支队伍中还零星可见扶老携幼的人,他们身后的路上,也不时的能看到倒毙的尸体。

虽然这时的天气比起寒冬腊月时候已经不算冷了,但是从新泰翻山越岭的逃到兖州,这依旧堪称一死亡之旅。

新泰的百姓们能不知道这条道路的危险吗?

这还是因为夏全兴所部前军已经跟他们接触上了,粮食、帐篷,不说供给的多么充足,却也好歹让他们肚子里有了饭食。这若是没有夏全兴的接应,这些百姓只会更惨。

可即便如此他们也宁愿犯险的翻山越岭,跨过重重大山,就是因为驻扎泰安的清军已经把他们逼的走投无路了。

泰安这地方地形非常恰巧的落到了鲁西的中心位置,从这里北可以遮蔽济南,南可以对兖州东西两向发起攻势,东可以直接威胁到青州益都,西则能兵临东昌,威压运河。

可以说这里唯一的不方便就是四面环绕的高山。

这种封闭的地形让刘泽清当年一度把这里当成自己的老巢,也让数次杀入齐鲁的入塞清军望而却步,一次次席卷了齐鲁大地,却每每放过这里。

以至于这地方在刘泽清的手下,竟也能在崇祯十五年以后成为富甲齐鲁的‘善地’。

泰安州在刘泽清这种混账东西的手中都还能保持一定的生机,可北来的鞑子却用血淋淋的事实证实了自己远远比刘泽清这种军阀更为残暴。

坐镇泰安州的清军主将是老熟人李率泰。

胶东的败阵果然没把他怎么着,额驸就是额驸,现在稳稳的当着自己齐鲁提督。一个昔日里被一个个总兵紧盯着不放的官儿。

李率泰并没有在泰安的四周大山中设立寨垒,于李率泰来说,他更很乐意见到秦朗军的大部队翻山越岭的打进来。

到时候他只需要紧紧的守住城池,就泰安那噩梦一样的后勤运输通道,秦朗真的动兵泰安了,那可是清军的大喜事。

已经在滋阳城下跟秦朗军交手多回的清军,早就有样学样的学到了滋阳守军的策略。

东边青州府的益都是第一个彷照对象,那地方由谭泰亲自坐镇,而泰安那就是第二。

一边背靠着济南,早就在城中储备了大量的军需粮秣,背靠坚城固守城池。

另一边则需要跋山涉水千辛万苦的才来到泰安,后方转运的军需物资,三石中一石都运不到前先来,更别说火器化的部队,枪炮要发挥战力更加的依赖后勤……

清军与敌交战于泰安州,怎么看都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所以就跟驻扎青州的满汉清军一样,李率泰在泰安州也是大量的抓捕青壮劳力,甚至不限于男丁,那些大脚健妇,都也被清军征发来。

他们开山凿石,把一块块条石石板送回泰安州城,送回新泰县城。

加固城防,修筑仓库,扩充护城河,然后再挖掘壕沟……,还要修补泰安连同济南的官道。

征发来的男男女女,干得多吃的却少,清军还一点不免钱粮税赋,甚至还时不时的去抢掠民间钱粮,短短时间里泰安州境内都不知道多少人家家破人亡。

要不是被鞑子逼的太狠太甚,老百姓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决心,宁愿死在山岭中也不愿意待在家乡故地?

夏全兴打马走在河岸土路上,看着路旁时不时出现的坟头,俨然就像梦回三年前,回到了那个无数人慌张逃亡的时候。

那个时候死在路上的人还没有坟头呢。很多人走着走着人就没了,周边的人不理会他们,只有偶尔一些亲友嚎哭一阵,也很快站起赶路,生命的廉价让生离死别在那一刻都显得微不足道。

夏全兴策马立于一处凸起的小山包上,看着前方一眼望不到头的难民队伍,眉头深深皱起。

他并非冷心冷肺的对难民的遭遇全然无动于衷,但在夏全兴的脑子里,军令任务更为重要。

这就是秦朗兵马与后世的某支军队最大的不同。

人家是发自身心的爱护百姓,秦朗这里更多是上面的要求,是军规军纪的束缚。

你不能完全忽略了道德层次上的光辉,可太夸大了也是掩耳盗铃。

夏全兴舔了舔嘴唇,向身边的军机秘书问道:“这些难民见到头了没有?”

“师长,就快过完了,沂州的人在费县接应着呢,现在已经收了大概三万多的难民,已经差不多了。”秘书根本不需要去看记要,张口就道来。

“那就好。”夏全兴脸上立刻露出笑来。

这麻烦事没有了,他就也清静了。可以好好的琢磨泰安之战了。

“维持现在的速度,天黑前到龟山下营。”

夏全兴对着传令兵吩咐,转身在身上拍了几下,大片的灰尘簌簌落下。

大军主力到了龟山,新泰就也不远了。只要再翻过龟山,那就可以望见新泰了。

虽然接下来的战斗肯定不好打,可自打接下这场差事后,夏全兴那就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了。

军情处已经把泰安清军的兵力分布调查的很清楚,这里是一个很标准的盆地,呈∟状。

竖起的是泰安,横着的是新泰。

清军在两地布置了六七千兵马,虽然含鞑量不是很高,可配合着两座被加固后的城防的城池,那实力还是不弱的。

尤其是李率泰亲自坐镇的泰安城。

可偏偏翻山越岭而来的秦朗军根本携带不了重炮,军中更多的是虎蹲炮、臼炮和火箭,便是连三斤炮都没有几门。

这简直就是无解啊。

想要拿下新泰和泰安两座被重点加固后的城池,就必须用重炮。可偏偏重要很难送到新泰与泰安城下,至少龟山这条道是不行。

这不是无解的难题又是什么?

可偏偏夏全兴这五千人要干的就是这种无解的买卖。

夏全兴本人是想不出破解之法的,可他背后有秦朗不是?作为一个穿越者,秦朗最善于干的事就是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闪耀光辉。

就比如眼下的泰安之战就是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