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 第二百六十章 鞑清的困扰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第二百六十章 鞑清的困扰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0:12:16 来源:88小说

郁洲山岛。

天上不知从哪里涌来了大片的乌云,不一会儿功夫,便将天空遮得一丝儿缝隙都不见了。

略带着一丝腥味儿的海风挟着远处的雷声吹过,霎时间,豆大的雨点儿就噼里啪啦的落了下。

长平站在窗前,见那雨越下越大,开始还跟断了线的珠子一般,现在已经宛如瓢泼,哗啦啦的雨水打得庭院里的树叶花草绿竹东摇西摆的。

当然,时不时地也有些雨点子溅进窗子里边,打在长平脸上,冷凉冷凉的。

秦露从外间儿进来,见长平也不关那玻璃窗,还站在窗前看雨吹风,身上的外罩上都已经被溅的星星点点的了,立马“哎呦”一声,忙忙地跑到长平身边,拉着她往里边一步,叫道:“我的姑奶奶诶,你这是干什么?若是淋病了,可是闹着玩的?”

更别说长平现在还是有身子的人了。

长平见她着急,不觉笑道:“闷了好几日了,这雨终于是下来了,站在窗边凉快些。你急乎乎地作甚?我又不是那见不得风雨的病秧子,我身子骨好的呢。”

来岛上的这些日子,长平骑马射箭是都回了。

有身子之前,她就经常去马场骑马,身子骨自然比不得民间的健妇,可比起嫁人前可真是强上不少呢。

秦露心里都想呵呵了,“这都入秋了,屋子里难道还热了?你就是贪凉,若是病了,就是我们的不是了!”

长平就是贪凉,应该是体质原因,夏天的时候就恨不能无时无刻不抱着冷饮子喝。

但要真因为吹风纳凉而生起了病,秦露敢肯定,她爹娘一定会打劈了她的。

长平怕她真的急了,忙应说不贪凉快了,还要秦露把窗子关上,秦露这才笑了,接着又连叫外头的婢女去找了一件干衣裳给长平换了。

等一切都料理妥当了,长平怏怏的回到了内间,走到床边,捡起小箩里的小衣裳,颓废的复又丢回小箩筐里。

她想亲手给还未出生的孩子做几身衣服,可惜,长平真的做不到啊。

那双手明明很修长纤细,但拿起针线来就是笨拙的跟木头做的一样。

所以,这东西实在拿不出手,没的丢人。

像今年秦岭生辰,长平就很干净利索的送上了她亲手酿造的两坛果酒。

但对自己还未出生的孩子,总不能还果酒吧?

长平思来想后,觉得最是能表达自己心意的就还是小衣裳小包裹。

可惜,她真的做不到啊。

不是被扎了多少回的问题,如果只是被扎,而能做出好看的小东西来,那也算了。

问题是,她挨了那么多下,手恨不得都被扎肿了,可做出来的小东西,那是真不堪入目。

内间里婢女已经回来了,之前她们都被长平赶走了,因为但凡长平手指头被扎了一下,婢女们就都大惊小怪的。

搞得长平越发觉得自己蠢笨了。

索性就把人全都轰出去。

可人都走了也没能给她带来好的状态,做出的东西她自己看了都觉得丑逼,气的她站到了窗口吹凉风。

而现在,显然没人能再把婢女从她身边赶走了。

没看秦露前脚刚走,蔡姑姑后脚就赶到了吗?

对于长平的健康,这座大宅里,除了秦露母女外,怕就是蔡姑姑这些长平贴身的人最上心了。

不过对于长平做出来的针线活,就是一百个念着长平好的蔡姑姑也忍不住笑了。

这东西真就是天资问题。

长平明明那么聪明伶俐,学什么都快,到了岛上之后,这当家主母的样子没多久就做的有模有样了。可唯独在这针线上边,做出来的东西不说是惨不忍睹吧,反正针脚不平,长短不一的时候是家常便饭。

那现在箩筐里的这件小衣服,多好的料子啊,但是那做工和衣服上的绣工,着实是太差了些,拿出去都能叫人笑掉了牙。

但是看长平的样子,显然她是没准备放弃。

不过啊,这场大雨之后,长平也着实歇息了几日,因为那几天时间里她更多用来料理事务了。

郁洲山岛历经了这场大雨的洗礼倒是没什么事儿。

因为现在岛上的房屋,最初时候建起的那些简易房茅草房等等,已经全都不见了。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坚固的砖瓦房。

可是海州不成啊。

这两年海州即便沾着秦朗的便易,百姓民生好了不少,但偌大的海州也一样到处是穷人。

一场大雨之下,总会出现一些林林总总的问题。

这边房倒屋塌了,那边田亩被淹啦……,等等。

秦朗军上下早就把海州视为自家地盘了,海州的刘知府在岛上的地位可一点也不弱。

近来秦朗正准备着看能否把刘源弄去胶东呢。

所以海州事就是郁洲山岛的事。

赈济抚慰百姓,还有处理各种各类的事宜,拍板决定的人虽然不是长平,但秦德每每都会把一切都做好汇总,一五一十的送递到长平手中的。

不得不说,后者现今对岛上事务的参与感是越来越深入了。

所以当衢州大捷的消息送到岛上的时候,长平下意识的吐了吐舌头。她发现,自己这几日里竟然没有再担忧秦朗了,这可真是太不夫妻了。

且不说郁洲山岛和海州得到消息后是如何的欢庆热闹,长平先就来回顾自己的心理变化了。

明明之前她是一百个一千个担心秦朗安危的啊,怎么现在就不担心了?

打长江之战的时候,她整日整夜的都难以安睡,就怕万一出现个好歹。

这衢州之战怎么就一点也不担心了?

难道是因为长江之战关系着大明的安危,所以她关心秦朗。而衢州之战不直接关系到大明的存亡安定,于是就不那啥了?

长平立马摇头,她可不是这么没良心的人。

所以她发现自己突然对秦朗的安危不‘上心’了的最大原因,那是因为觉得秦朗必然会胜利,必然会大败阿济格!

长平有些懵了,她这是什么时候对自己男人这么有信心啦?

阿济格转头从徽州杀入杭州的时候,手下光八旗和蒙古外藩兵马就上三万众啊。

数万清军精锐杀入浙中,当时这消息传入金陵时候,在朝野上下引起了多么大的轰动,长平别看远在郁洲山岛,可也知道的清清楚楚滴……

那时候的阿济格手下的清军,依旧是一支极其强大的武力。

长平嘴角上挂起了幸福的笑。

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突然对自家男人那么的有信心了,现在系统的想一想,从她们二人成婚之后起,从津门之战起,似乎她男人就没对清军鞑子吃过什么亏过。

信心就是这么一点点建立起来的,然后长江之战就又是一个整体的升华吧。

而现在,长平真的是满心的幸福。

自己的驸马竟然打败了清军那么多次,在这个风起云涌的乱世里,在大明江山岌岌可危的关键时刻里,自己竟然能撞到这么一个好驸马,简直就是自己最大的幸运,最大的幸福!

也是大明朝最大的好运!

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长平没有注意,在她的脑海里,不知不觉间已经把秦朗与大明区分的挺清楚了……

抚州。

江山那边依旧没有消息传到,然而清军却已经越过赣江,越过铜山,来到了抚州城下。

抚州城内满街都是备战的军民,制作滚木,搬运擂石,还有抬着大桶的金汁上墙等。

而除了前两日洪都送来的两千多民勇外,广信、饶州、建昌等地也陆陆续续送来了小两千壮勇,等于让城内的守城力量多出了四千人来。

但抚州上下依旧不敢有半点懈怠。现在城内所有的男丁都是分队编组,连很多的壮妇健妇都被组织了起来,夏万亨为首的抚州军民可谓是全力以赴了。

街道上一片紧张的气氛,巡逻的兵丁不断,这个时候一定要紧抓城内的秩序,务必不能有丝毫的混乱。

夏万亨为首的一干文武官员来到了抚州的南城区。这地方处于赣江支流汝水和汝水的支流临水的交汇处,所以抚州东西北三面临水,清军若是要发起攻势,就城南最为合适。

也所以,这阵子夏万亨他们就天天在城南外使力。

那被挖的低洼不平的道路,还有拦在城池前头的壕沟,以及城下深深的护城河,全都是清军进攻抚州的障碍。

但这些都只是夏万亨他们的自我心里安慰。因为这些人全都知道,清军要是真下定决心进攻抚州城,那么这些个问题全都不算是问题。

抚州有的是老百姓,清军多少人抓不过来啊?

抓到人就让他们去填坑,夏万亨他们再多的努力,再多的沟壕也白搭。

而事实上清军就是这么干的。

先头部队是闯军降将王体忠,也是鞑清新鲜出炉的临江总兵。

这人本是革左五营贺一龙的部下,贺一龙被杀,王体忠被破投降了李自成,跟随白旺坐镇荆北地区。

如果老李能一直顺风顺水,王体忠就是心里有再多的怨恨,也不敢露出分毫。

但李自成这不是败了么?

王体忠这便打起了小心思,差点就杀了顶头上司白旺而降清。

结果白旺被罗虎所救,王体忠夜间偷袭不成,便就立刻领军仓惶逃去,投降了鞑子。

之后借着革左五营的名头,借着李自成走背运的时机,是大肆的招揽闯营降兵降将,现在被李自成恨得咬牙切齿。

抚州城下的清军,除了王体忠的近万人马,还有上千八旗马步兵。

那些个顶着避雷针的家伙们一出现在抚州城南,城头上的守军们就一个个喘起了沉重的呼吸。

心理压力巨大。

你甭管阿济格军在江南被秦朗折腾的再辛苦,但在赣西,八旗依旧是无敌的代名词。

别说抚州城里的这些乌合之众,当初马进忠领着所有的精锐与南下清军在安义死磕,清军的前锋就是眼前的王体忠,还有还有上千马甲兵压阵。

马进忠部近乎两倍于彼的兵力,都被打的大败——关键时刻清军马甲兵直扑马进忠本阵,逼的马进忠仓惶退走,其部自然就落得大败了。

要不是马进忠在不远的西山上早就立下了坚固的营寨,还留下部分兵马,他部两万人还不知道能不能有一万逃回洪都呢。

倒是夏万亨内心里很平静。

因为广信的李猛与之早有约定,抚州城若真是破了,李猛那边早有准备,也不会再被清军打穿整个广信府,杀入浙中去。

哪怕最终无奈的放走阿济格,守住广信府,这也是李猛的底线。

所以夏万亨就很干脆了。那就是拼尽一切的死守抚州,守住了一切都好说,守不住了,局势也坏不到叫人绝望的地步。

事实上现在的局势,鞑清虽然占据了极大的优势,可这些优势真不能叫大明这边绝望。

首先,因为阿济格调转了矛头,老李在洞庭湖一线已经站稳了脚跟,这点你只看吴三桂废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能把岳阳拿下,那边可知道一二。

其次,张定国兵出三峡,兵锋破归州,直指夷陵,虽然还没有真正的震动荆襄,但显然吸引去了鞑清的一部分精力。

而且其部与老李遥相呼应,都可以确定李自成跟张献忠达成了某些协定。

这些虽然看似不严重,却极大的牵制了多铎的一部分精力,以至于多铎投入到赣西战场的兵力就有了一定的不足。

清军虽然风卷残云一样拿下了鄂北之地,但郧阳这地方还有徐启元,领着手下的王家兄弟是依靠地势,死抗着清军。

这事儿他们经验丰富,之前是死扛李自成,现在变成死扛我鞑清。

均州守不住了,那就退到了郧阳城去,府城也顶不住了,就把郧西之地让给汉中的李自成军,自己退去竹山房县去。

镇守汉中的李军大将贺珍还是挺能打的。

先是大败张定国,然后又攻占凤翔,攻下陇州、固原等地,杀清总兵何世元。一边与关中各地义军抓紧联系,一边接应河西南下的党守素军,然后又与刘体纯会师,可以说汉中李自成军是不可小视的。

而徐启元引着王家兄弟退守郧阳南部的竹山、房县丛山峻岭之中,屯田练兵,也摆出一副要顽抗到底的架势来。

要不然多铎也不会留重军在荆襄之地。

以至于上波自九江南下的清军稍作尝试着进攻抚州不下,就立马按兵不动,转而寻求后续援军和大批火炮前来。

这种情况下,那些忠心于大明的官员士大夫,显然不可能对局势感到绝望。

如旷昭、夏万亨等忠臣,一个个都干劲十足着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