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 第二百五十二章 这位正希先生是何人?

繁昌是芜湖通往铜陵的第二条道路,但南陵也是能行的。

那里有条河可通到铜陵和贵池之间。

而且单纯的一座城池很难彻底封锁道路。

只要阿济格愿意舍去一些不必要的辎重,比如说大炮那玩意儿,清军完全可以轻松的越过繁昌县城继续向铜陵挺进。

但很显然,阿济格没这么做。

他继而往南陵开去了,结果再次碰壁。

京营拉出去跟清军野战那还不行,可是驻守城池,

严防死守,却绝对不成问题。

清军除非想不顾一切的强攻猛打,要不然,一座城池上放个三五千人,足以叫清军无功而返。

可阿济格显然要赶时间啊。

秦朗在后头追着呢。

现在阿济格已经收到了殿后部队全军覆没的消息了。

说真的,阿济格痛心疾首,

这个情况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尼堪这个侄子,还有孔有德这位恭顺王,

他们的象征意义和价值,十倍高于吴学礼那伙子左营降将。

更别说还有那么多的八旗。

虽然里头绝大部分都是汉军旗,但满汉蒙八旗,现在都是绑在一根绳上的蚂蚱,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

满军旗看不起蒙军旗,蒙军旗又高过汉军旗一头,这鄙视链存在是存在,可在面对‘外人’的时候他们绝对是一体的。

阿济格再瞧不上汉军旗也不愿意看到孔有德和他的百战精兵全军覆没啊。

这下子回到京城,他不但不会受到封赏,恐怕连英亲王的帽子都要暂时的被摘下来了。

嗯,是的,到现在了,阿济格也依旧不认为自己所率部众有什么危险。

他现在能有什么危险?

铜陵过不去就过不去了。

他往泾阳去,然后就奔徽州府,阿济格可早就听说了徽州富得流油,心中还存着趁机大捞一把的念想呢。

而徽州虽然山体众多,水陆闭塞,

可是人家徽州人有钱啊,

从唐宋时期就开始大肆的向外头修路了。

初步形成了陆路交通网。

及至徽商兴盛的朱明朝,

不少古道已经换成了石板铺设,纵然受徽州多山地形的影响,古道多为宽幅不过三五尺,且要频频翻山越岭的羊肠小道,可大大小小长长短短十数条向外的交通线路,也已经彻底盘活了徽州。

繁昌走不动后,阿济格就把算盘打到了徽州头上。

反正强行走繁昌那也是要丢掉大炮这些重火力的,那直接去徽州多好?

当然,去徽州后也要丢掉大炮的,徽州山地繁多,大炮显然很难在短时间里拖拽到祁门(从徽州东拖到徽州西)去。

但至少可以把大炮拖拽到徽州府城的城下啊。

打下徽州府城,全军上下都大捞一把,定然可以一扫之前的晦气,大涨军兵的士气。

再之后他丢掉大炮,全军轻装前进,杀到祁门,乘船沿着昌江直入饶州,能一直抵到鄱阳湖东侧的鄱阳。

那之后他沿着鄱阳湖一路杀回九江就是了。

说不定顺手还能把洪都给拿下,把马进忠给敲死。

阿济格算盘打的啪啪响,

不但自己率领的主力向徽州挺进,

还命令铜陵的尚可喜引兵速速退往池州,然后转到杀入徽州。

他肯定会留下一块大肥肉给尚可喜吃的。

就像他跟边的耿仲明一样。

孔有德这一死,消息传来,阿济格是立马对他多添了三分敬重。

很是有点沈志祥死了之后,满清转过头来对三顺王和吴三桂多加安抚一样。

马士英笑的嘎嘎的,对比秦朗的持稳,这一刻的马士英反而显得轻薄了。

但这事儿也不怪他。

马士英跟东林党的仇太深了,也就是跟整个江南的士绅群体不对付,偏偏徽州就是江南士绅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在哪地儿要倒霉了,马士英能不笑的嘎嘎么?

要是阿济格再接着贪一把,在徽州顺着徽杭古道往江浙地区插上一刀,马士英能乐成老傻子。

所以说,秦朗的变化还真是不小,现在已经可以熟练的忽略掉无数条生命了。

天知道清军杀进徽州后会给徽州带来多大的灾难,可这些都被他选择性的忽略了。

说句不负责任的话,鞑子南下都杀了那么多人了,别地人死的,徽州人凭啥死不得?

历史上扬州十日、嘉定三图啥的,还有江阴,那不都是一样?

这些人下手狠辣着呢。

正好叫江南的那些大头巾们看看。

而且鞑子扫荡过后,徽州士绅层面恐怕会空白出相当大一部分吧?

这些人下手比李闯和明军都狠辣多了。

李闯王还是逼捐逼粮,拷打追饷,鞑子可是更直接的抄家灭门,到时候啥都是人家的了。

“猛叔,你现在就带着一万人去澎湖,把李国英也带上,在那儿停个半个月,试探下看能不能把九江拿下。然后就去鄱阳。”

从芜湖到九江用不了几天,但再耽搁半个月,然后再进入鄱阳,这大概就小一个月了,那个时候清军已经想回头都难了。

没有了火炮等重武器,只有人头、刀枪和火枪火箭这些东西,秦朗就要看阿济格凭什么能安稳的冲过鄱阳。

之前的江宁镇一战,秦朗系统版面上的财富突然向上增加了小二十万两银子。

原因是全歼清军之后的缴获,而且这缴获中还有大量没被算入金钱的东西,出手之后保准又是一笔银子。

这种感觉并不稀奇。

之前在胶东的时候他就已经享受过这种财富猛增的感觉,那时候增长的数字可比眼下多多了。

不过这儿只是开胃小菜。

徽州才是真正的大餐呢。

现在的秦朗军,而且就眼下这个环境,那已经有了虎口夺食的本钱了么。

那些财富如果握在徽州士绅富户手中,秦朗自然不敢去明目张胆的抢掠,可这东西是清军杀人越货在先,然后秦朗才下手夺回的,可不就通通洗白了么?

再干净不过的战利品了,谁也说不出个‘不’来。

倒是马士英所想的阿济格还横插江浙一刀,这是秦朗所没想到的。

阿济格都被赶去徽州了,还能想着去江浙捞钱,这是有多看不起他秦朗啊?

反正这场好戏接下来就要上演了。

阿济格没能拿下繁昌和南陵,打泾阳却手到擒来,然后兵锋直插徽州。

五日之后,屯兵南陵的秦朗看着手中的战报,愕然的向四周询问:“这位正希先生是何人?”

竟然领着一班徽州的乡勇,带着自己的兄弟门生,依靠着丛山关险隘,固守徽州东大门绩溪,死死的抗住了清军三天。

“秦侯,正希先生姓金名声,字正希,号赤壁,是徽州休宁瓯山人。今上元年中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宫廷召对时,以《廷试策》得到皇帝激赏,升任御史、监军。

清军屡犯南略,金先生曾上书建议破格用人御敌,未被采纳,于是就托病辞职返乡,广集乡勇在城西凤山一带习射演射,并讲学于还古书院。”

“其治学严谨,道德文章,备受士林推崇。”

刘昀不愧是之前坐镇金陵的情报头子,立马就说出了金声的来历。还对他弟弟金经,门生江天一,以及范云龙等做了一定的了解。

这位正希先生与东林党其他官员大相径庭,回到家乡,就一边讲书,一边囤积粮谷,与门生弟子教练乡兵,仿佛是早就看到了大明朝要完蛋。

不过徽州来报上所言的其他人,比如大力支持金声的徽州推官温璜,告老在家的前齐鲁巡抚邱祖德、举人钱文龙、诸生麻三衡等,以及从泾县逃入徽州的诸生吴汉超、尹民兴,那刘昀就不知情了。

“林子大了之啥鸟都有。东林党那么多人,有一个金声也不奇怪么。”

秦朗能怎么说?他什么也说不出来。

而对于徽州的求援,他也没准备视而不见,不然就过于下作了,是不是?

反正徽州不行的话,那还有江浙么。

清军要是真进不了徽州了,阿济格又不想跟秦朗拼个你死我活,他们就只能选择走徽杭古道,杀进江浙了。

然后走富阳、桐庐到建德,下衢州,再到赣西的广信府(上饶)。

或是从杭州下绍兴,走金华到衢州,接着依旧是赣西的广信府。

这样以来似乎对江南士绅的打击依旧不小啊?

明军的精锐全都挤在江北和长江一线呢,如果清军杀进了江浙,秦朗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那是一场战无不胜的旅途。

或许一些个重城重镇他们拿不下来,但绝对能把路走的顺顺畅畅。

秦朗就这么悠悠哉哉的跟下去,一样能发大财啊。

“传我命令,发兵泾县。”

这仗接下来甭管怎么打,秦朗都觉得自己便宜赚大了。因为损失的都是他的敌人,不管是阿济格手下的人马,还是江南的士绅地主阶层。

也是这样,在时间进入到七月后,本来‘安定祥和,繁花盛景’的江南陡然乱成了一团糟。

无数大头巾都感到很懵逼。

阿济格不是已经败退了么,江宁一战被吃掉了那么多人,连孔有德这大汉奸都死了,怎么就杀进了江浙了呢?

而秦朗呢?也借口雨天连绵,气候不利于火器部队作战,所以停在了徽州不动弹。

他干嘛要动弹啊?

真以为徽杭古道是高速公路啊?

那路面一样很狭窄的,大军同行一样不方便。而且这还是连绵雨季里,他才不去追击呢。

真要想打鞑子,完全可以从徽州走水路直入严州府,然后乘东阳江下金华,走水路不要比陆路方便的太多?

雨季真的对这个时代的枪炮不很友好的。

也就是秦朗军后勤充裕,药粉弹药全都是用油纸包裹隔湿的,而且士兵人人都有雨具,非常时节里枪炮依旧能打的响。

但如此作战到底不方便。

火炮要用油布搭起帐篷来遮掩,士兵们配发的大斗笠和雨披,说起来能遮风挡雨,照旧填装弹药,可实际上效果很差,小风小雨的还行,风势雨势一旦大了点,弹药的复装时间就比往常要费劲许多,而且往往你小心翼翼的填装完毕了,等发射的时候又他么打不响了。(空气潮湿)

所以秦朗是不赞同手下部队雨天交战,更不会用手里的火枪兵去跟鞑清的八旗兵拼刀子肉搏。

但在雨天里守城是没问题的。

城墙上搭起战棚,枪炮全都在棚子里,风吹不着雨打不着,多好?

而至于沸反盈天的江南,那又干他屁事?

至于不听从金陵的指令,呵呵,这样的武将这些年里也多了去了。

横竖这次大战,清军已经作战已经失败,他们就是在江浙闹腾的再凶狠,又如何?

何况便是给阿济格十个熊心豹胆,这个节骨眼上,他也不敢肆无忌惮的大杀特杀啊。

眼前的格局与此前清军入塞南略时候可是全然不相同的。

明军还存在着强大的武装力量,甚至能一定程度上压得过他们,阿济格就是再凶狠暴戾,也不会在江浙这时候玩三光政策。

抢东西是必然的,杀人也是少不了的,但应该不会动辄屠城。

这方面必然会收敛很多。

要是跟之前几次南略中,不管抵抗是不抵抗,入城后就通通烧杀抢掠,连城外乡野都不放过,那必然会激起江浙百姓的反抗。

这样一来他们可麻烦大了。

江南多水多河,清军行动本就不如平野阔地方便,雨季绵绵又不适合枪炮弓箭发挥威力,甚至途中他们就可能丢弃火炮这些个重家伙。

浙中百姓如果真铁了心的死守城池,清军一路走去赣西,要打多少硬仗啊?

真以为八旗兵就是铁打的啊?

而且阿济格也不会不知道徽州与严州府等地的联系走水路最方便。

一条新安江,哪怕中上游河道弯曲,河面宽窄不一,但它是能通行走船的。

清军表现的太过火了,让江浙之民,升起了拼死之心,再连同秦朗军的喊杀喊打,阿济格真是会有大麻烦的。

只要想一想那种情况,阿济格都会吓他一跳。

还有就是眼下的时间,夏季正是江南的多雨潮热的时节,大小河流暴涨,气候潮湿闷热,这种情况与八旗之前所处的关外气候那是天壤之别,阿济格这一路走下去,光是病倒的八旗兵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他们进江浙虽然很相似老虎闯进了羊圈,可实际上也会遇到很多的不利呢。

最后就是阿济格的目的地。

清军到底不是流寇,他们再是折腾,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往西去的。

只要号准了这个脉,那就不愁清军不中招。

秦朗一封奏折送到了金陵,直接抵到了崇祯皇帝的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