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 第二百四十七章 鞑清忠良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第二百四十七章 鞑清忠良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0:12:16 来源:88小说

“主子,秦兵都要把那姓李的给包围了,李国英真能逃的出来吗?”

漆黑的夜色里,一群清军马兵悄悄的来到了战场外围。

从黑夜里亮起的火光,还有四周时不时升起的烟花可以清楚的看到,秦兵已经在李国英营垒四周设立了营寨,都可以说把之给包围了。

这种情况下李国英想要全军逃脱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屯齐想到李国英所说的分散突围,

你还别说,那还真有可能。

夜里头么,抱着头往外跑,总能逃出几个人来的。

虽然那逃出来的人马注定是少部分人,但也总比全军覆没强不是?

他警惕心很强的,别看对着李国英吆五喝六的,

但秦朗军一旦围上来开打,屯齐就利索的带人跑的远远地了。

那手下的那点人跟秦兵可碰不起。

所以在秦兵大队人马逼上之前就利索的带人撤走的屯齐,

那李国英于他眼中已经是个死人了,可谁知道李国英直接派人跑去江宁镇哭求啊。

英亲王当着众将的面自然不好对李国英弃之如敝屐了。

阿济格他们又不知道李国英已经叛变,徐恩盛、郝效忠、常登、徐勇、吴学礼、张应元、徐育贤等也不知道李国英要跳反。

要是今日对李国英置之不理,怕是明天就会有左营的叛将想着归明。

毕竟李国英现在的样子全是为了给鞑清卖命啊。

我先拼死拼活的打三山矶,然后还给你们断后,结果你还理都不理人家,左营诸将看在眼里,谁会不觉的心寒?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么。

所以屯齐就又回来了。

领着手下马兵,悄悄的躲在战场外围,接应着李国英的突围。

而李国英李烂父子此刻正在营中作别,秦朗一口应下了李国英的投诚,后者在左良玉麾下虽然也没少干过丑恶勾当,可总没搞过屠城焚城的破烂事,还不算无可救药。

而李国英即便骨头软的降过鞑子,还在阿济格东进的路上奋力厮杀,看之前他攻打三山矶的时候多卖力气?

但只是这点罪过的话,

秦朗还容得了他们父子。

因为秦朗从李烂身上感受出了他的真心。

如此的就有了眼前的这一幕。

你想投降,那总要立份功劳不是?这样你们父子也更好融进秦朗军的大家庭来。

李国英得到了儿子的回信后也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

他先派出亲信向江宁求援,然后就利索的领兵投降,

等到屯齐带着队伍再度来到的时候,李国英手下的士兵已经全都换成了秦朗军士兵了。

秦朗把手里的肉搏兵抽出了上千人交给了李国英,由李国英麾下一群亲信心腹们带领,甚至把李烂都扔了过去。

而不是留在自己身边当人质,这叫李国英大为感动。

秦朗亲自接见了这些李国英的心腹亲信,一个个的看了一遍。事关重大,这可不是李国英拍着胸脯保证就能保证的了得,这可关系到上千秦朗军将士的性命呢。

所以接下的这一幕纯粹就是演戏。

夜间偷偷摸出营垒的‘清兵’,行踪暴露后被枪炮打的哭爹喊娘,一个个狼狈不已的抱头鼠窜……

屯齐一开始并没有什么举动,只有见到大队的秦朗军打着火把冲出营来要截击的时候,才猛地一声令下,五百骑通通亮起了火,策动战马缓缓的小跑起来。

这一下果然是让秦朗军的截击部队暂停了下来。

“弟兄们跑啊,快跑那。王爷派人来接应咱们来了……”

一偏鬼哭狼嚎之中,屯齐似乎都听到了李国英的声音。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幻觉了,但这声音让屯齐听了很是高兴。

狼狈不已的李国英很快就来到了屯齐跟前,

见到屯齐的时候真就跟看到了亲人一样。

“贝子爷救命之恩,国英感激肺腑,

请受我一拜。”

“唉,

李将军客气了。贵部断后厮杀,力战不屈,皆我鞑清之忠良,我鞑清又岂能舍弃自家忠良而不顾?”

屯齐这话说的就跟他之前不是自己独自领兵跑路的一样。

李国英是个合格的好演员,心里头唾弃着屯齐,面上却丝毫的不显,依旧一副对他对鞑清感激涕零的模样。

“咦?李烂何在?本贝子怎么没见到小将军呢?”

屯齐跟李国英絮叨了一阵子,没看到李烂,不免有些疑惑。

李国英脸色暗淡了下来,“劳贝子爷记挂,犬子战中受了一炮,命虽捡回一条,但……”

屯齐立马知晓缘故。

亲自去过探看李烂,发现李烂伤的还真不轻,那胸部和大腿上包扎起来的伤口都染红了棉布,似乎很吓人,还有脸上的伤口,以及被砸的发青发紫的额头。

谁叫李烂之前在战中真就挨过臼炮?

只不过他腿上和腰间的伤口明显没这么厉害,李国英是怕儿子年少不经事,怕他露出了马脚。

秦朗看着向西撤退的火把群,脸上全是笑容。

上千秦朗军混进了江宁镇里,这接下的战事还有困难吗?

而接下的局势发展也跟秦朗的预计没什么区别。

水师攻击当涂不克,这并不稀奇,也不能影响到清军的分毫。但很快芜湖方向又传来新的消息,明军水师盘踞芜湖西侧三山的大小洲两江中岛,不断对包围芜湖的清军形成了威胁,还很有一种上岸设立营垒的架势。

至于芜湖更西面的铜陵的战报,还有更加遥远的九江的最新情报,阿济格根本就还没收到。

但想来都不会很好。

可是数万大军的撤离可不是一场说走就能走的旅行。

光是军需物资的转运都要很久。

在没有了江上运输之后,只靠着陆路转运的情况下,这几乎就决定了江宁镇的很多粮食物资是要被舍弃被焚毁的。

阿济格真心舍不得啊。

这里可是有上十万石的粮食啊。

是足够数万大军和民壮们吃上一个月的口粮。

但是现在他不舍弃也不行了。

清军根本就没能力带走那么多的东西。

光是粮食就需要两万辆车马,他们就是把沿江各州县的车辆骡马全都搜刮个天高三尺,那也凑不齐这么多的车马。

何况阿济格也根本没信心能护着这么长的运输队伍上路而不被截击。

别看他自信满满,认为数万精锐大军在握,自己依旧能横行无忌。

可秦军跟此前明军们的区别,他还是清楚的很的。

有着水路之便的秦兵,绝对会跟围猎时候的狼群一样,始终吊在他们的屁股后头,一旦发现他们有了丝懈怠,便迅速的扑上去,狠狠的咬上一口。

阿济格对八旗兵的战斗力依旧十分有信心,可秦朗手下的兵马,注定是要被他们高看一眼的。

所以这大批的粮草注定要被烧毁,他可一粒儿粮食都不会留给秦朗的。

但在烧毁粮食,烧毁整个江宁镇之前,阿济格还有太多太多的事要做。哪怕他之前就已经做过张应祥水师大败后的筹谋,但任何完善的计划都是要一步步展开,一步步实现的。

李国英残部被放在了一个江宁镇的大后方,独成一寨。

没人来打搅他们。

就是有人邀请,请的也是李国英。然后最多再使人看望一番李烂。

短时间看似乎没什么好担忧的。

可秦朗从不把希望寄托在敌人的身上。

与其希望着清军上下全是蠢货,看不出秦朗军士兵与左军士兵的区别,倒不如尽快行动,不给清军发现不对的机会。

秦朗速度一直很快的。

第二天上两万军兵就推到了江宁镇,然后李猛带着五千人在江宁镇后方登陆。

掩护着李猛等上岸的是一支多方拼凑起来的船队,指挥者不是别人,正是刘孔昭。

他现在正心满意足的指着江岸,尖着嗓子大喊道:“轰死他们,轰死他们。这些个狗鞑子,一个个全都该碎尸万段。给本督我往死里轰。”

天知道清军这次南下,诚意伯府损失多大哦。幸亏秦驸马给力,挡下了清军,要不然他刘孔昭连最后的立身之地可都没了。

“轰轰轰……”

江面上冒出一股股的白烟,一门门佛朗机炮,一门门碗口炮,亦或是一门门小号的长管炮从各船的船头喷出炮焰,铁弹呼啸着出膛,在江岸上撞出一团团尘烟,岸上的清兵纷纷往更远的地方逃窜。

“老将军,有小辈人在岸上,您在船上总制全局即可。何必……”

李猛正在披甲,这次他穿的是一套沉重的山文甲。听了旁边冒辟疆的话满不在乎的道:“那怎么行,鞑兵颓势虽显,可困兽之斗才最为可怕。敌我皆尽死战,比的就是谁狠,我不上岸,军心战心终是差了那么一点。”

冒辟疆是带人来做战地记者的。

虽然因为秦朗之前的土地政策和税收政策问题,让他远远的拉开了自己与之的距离,但到底没有撕破脸。

事实上,东林党的头面人物谁也没来破口大骂,叫骂声都是来自中基层么。

原因么,很多样,反正没撕破脸就是没撕破脸。

李猛这有些发自内心的瞧不上冒辟疆这类人物,真到了山河覆灭的时候,他这种老头子都能拎刀杀到最后,可那些个读书人么,呵呵,看看北地和湖广的情形就知道了。

李猛说完顺着船舷边的网绳就小心的爬了下去,底下警卫员早就小心的招呼着。但是李猛披挂着沉重甲衣身形太重,双脚一落到船上,船身就一阵摇晃。慌的李猛忙寻了一个地方坐好,再私下里打量了一番周围,看着其他士兵们利索的身影很感满意。

小船太小了,为了增强运力,秦淮河里的渔船都被拖过来用了。

李猛这儿的就是一艘小渔船,一次只能运载五六个人。

而更大一些的脚船和走舸,运力倒能上十人。

若是按照明军的模式运转,想要把五千人连人带装备的通通送上岸,那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但秦朗早就把自己看战争片学到的网绳给弄了出来,让士兵的转乘速度快上不少,可装备的转运依旧是个大麻烦。

虎蹲炮也就算了,臼炮都难搞。

万幸秦朗军不缺火箭用。

船队大炮小炮的猛轰给登陆部队至少争取了两刻钟时间,结果清军的后续部队都赶来了,登陆部队的三斤炮都还没有送上岸呢。

甚至连五千军兵都还有半数在船上和水里呢。

李猛很无奈。

只是说他这支人马组成简单,抢滩登陆远没有后世部队那么麻烦,之前也早就经过了一次次的演练,从实际操作上看早就完爆同时代的其他军兵了。但是技术条件的限制,让秦朗军的速度只能达到眼下的地步水准。

最前方的六个步兵连已经全部到位。

因为火炮不充沛,李猛就在第一线堆积了大量部队。

不管是在战斗之处还是在以后,他们这一部分要一直处在一个守势中,只要一直在这儿钉下去就行。秦朗不指望着他们发起反击。

只需要牢牢的钉在这个位置,这就已经叫清军很难受了。

江面上的轰鸣又重新开始了。数枚铁弹从侧面高高飞过,砸在对面的空地上,掀起两团黑色的泥土,可离着清军的阵列足足有一二百步。

这个距离上,就江上的火炮,那是根本就没什么作用,现在响几声不过聊胜于无罢了。

清军队伍里八旗绿旗的区分是分外清晰,八旗兵甲衣闪耀,足足有一两千甲兵,其中点缀着一些白色的巴牙喇精兵,大概在百十人的样子,集中在中军的一面固山大旗下。

整个整列还很严整。

然后绿旗兵就有点慌了。

徐盛恩、吴学礼俩个人现在可不是有点小慌张吗?

李国英的惨状他俩可都看在眼里的。别看李国英最后是被八旗接应出来的,可事实上李国英之所以落得那个地步那个惨样,不也都是因为八旗吗?

不是屯齐逼着他猛攻猛打三山矶他部不会死伤那么重,不是最后时刻尼堪要他死守营地为清军其余各部断后,李国英也落不到死地。

所以别看阿济格伸手拉了他一把,可李国英之所以落水要被淹死了,全他么是八旗推得。

现在这一样的命运是不是就也落到了他俩头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