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 第二百四十一章 又见火箭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第二百四十一章 又见火箭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0:12:16 来源:88小说

徐勇在芜湖城下吃了一场大败仗。

因为马士英在察觉到徐勇军要撤的迹象后,果断选择了出击。

这并不是打算趁机击败徐勇军,而只是为了粘住他们。

事实上,平地野战,马士英手中的这些人马根本就不是徐勇军的对手。

但是这一切随着一千秦朗军陆续登岸,随着越来越多的火炮被送上岸,一切就彻底的逆转了。

别说军中的小兵了,

就连徐勇自己都受不了后路有可能被切断的威胁,提前跑路。

然后被芜湖守军趁机打了一通落水狗,丁进也直接把手中的四个步兵连投入进了追击战。

所以先败徐勇,再败郝效忠,一时间老马不知道有多么的意气风发。

两战打死俘虏了一千四五百人,这可是大胜!

但就在芜湖上下欢欣鼓舞的时刻,

就在徐勇、郝效忠先后从芜湖城下狼狈后撤的时候,铜陵之战也临近了尾声。

随着阿济格亲自引上万清军赶到,最重要的是数十门红衣重炮的送到,

左军的士气是肉眼可见的高涨,而明军见到八旗兵就自觉的矮上了一截,然后被绝对优势的炮火一轰,自己可不就顶不住了么?

因为阿济格手下有大群的马队,这些八旗马军在场,江面上的水师是再难给左军制造麻烦了。

铜陵城距离江边很近不假,却也不是就贴着长江边的。黄蜚、郑家的水师时不时的就派队伍上岸捣乱,等到左军大部队调集杀到的时候,他们又缩回到了船上。

——现在长江北岸一线可都在明军的掌控中。

刘良佐虽然牢牢控制着庐州府城,但是在安庆被高杰用兵夺取之后,那桐城、庐江、无为州和巢县就都被明军掌控,黄蜚、郑鸿逵的水师营地根本就不再长江南岸的铜陵境内,而是在北岸。

反正这时候的长江也已经不是秦汉三国时的长江了,长江江面在千百年时光中可缩小了没有十倍也差不多的。如今铜陵这里的长江江面只有三四里宽,对于水军言,根本就不是距离。

没有了水师的给力资源,

被重炮日夜不停的轮番轰击,

城内明军的士气是一天比一天低落。

偏偏这当中又出了叛徒。

家在关中的张天禄张天福兄弟,临阵投敌,也亏得何刚为首的忠贯营够硬朗,死死堵住了口子,之后京营副总兵刘肇基用命,这才避免了一场天大的祸事,但也让铜陵城内的明军士气大衰。

史可法本身就不是韬略出众之人,将士们士气大落,有本事的真国之栋梁,力挽狂澜;没本事的假国之栋梁,只会灰心丧气。

事实上整个铜陵之战的实际组织者,是刘肇基。

后者跟东林党一脉绑的很深,所以他才从一开始的被闲置而迅速被启用为副总兵,进儿都挂上了总兵衔,然后又被拉入京营当上了副总兵。

然后他手下的几个大将,乙邦才、马应魁、庄子固等,那也都是经历战场之人,加上钱粮充裕的南都京营的确有一定的战斗力,

所以在城门大开左军大肆涌入的情况下,

硬生生的把入城的李国英和叛军逐出了城。

但是城内的士气就也更加低落了。

尤其是张天禄张天福兄弟现在整日的在外头大喊大叫,

劝降军兵,引动军心,那南都京营还能稳得住,其他各部却真的有些动摇了。

而且清军还摆出了一副要绕过铜陵向前的姿态。

数万左军驱赶着周遭无数百姓,围着铜陵挖起了壕沟,明摆着是一副要困死城内明军的模样,然后又有大量的车马民壮汇聚,至少三千八旗兵配合着上万左军,在数量更多的民壮的跟随下浩浩荡荡的往东开去了。

你这叫史可法还如何绷得住?

他是连夜使人联系了对岸的水师部队,约定好时间,让黄蜚、郑鸿逵部在岸畔做接应,然后铜陵守军走水陆退往芜湖。

对此刘肇基很痛苦。

因为在他的记忆里,明军的每一次临战后撤,那后果都是灾难性的。

照他的意思,大军就该死死的钉在铜陵。

刘肇基就不信没有了城外的左军主力,就那么一万多人就能拿下金陵了?

但史可法那里会听啊。

进入铜陵城后,史可法极少数的自己拿定主意,而后为铜陵明军真赢来了灾难性的一刻。

就跟此前一次次退兵时的大溃败一样,所有的退兵计划,什么步步为营,且战且退,在军兵出城的那一刻全成了笑话。

胡尚友、韩尚良的川兵和王允成领的左军率先崩溃,高歧凤部下的河西兵则直接选择了投降,卜从善部和何刚为首的忠贯营,还有马应魁、庄子固统帅的京营,军心大乱,根本就没能形成有效的抵抗。

万多军兵疯狂的逃奔江边,最终被黄蜚、郑鸿逵接应上船的人还不足四千,其余上万人非是被杀就是被俘。

卢鼎军本也在撤退之列,但城外明军全速崩溃,他见势不妙忙收拢军兵回铜陵,与留守铜陵的刘肇基、乙邦才部和合兵一处,倒也让铜陵守军增添了一些兵力。

刘肇基呆呆的立在铜陵城墙上,对于这次惨败,他发现自己竟然没有半点惊色,仿佛早就预料到了一样。

只有内心深处那股叫人整个人都觉得压抑的喘不过气来的阴郁久久也消散不了。

这就是大明啊。

明明江淮之战就表现的很好,黄闯子、秦驸马亲力主持,没有那些文官们来添乱,怎么到了眼下就又变回去了呢?

刘肇基跟东林党绑定的是很深很深,可这真不代表他愿意被个外行人指手画脚啊。

就像眼前这个,明明知道不对,偏又无法劝阻,眼睁睁的看着上万将士化为乌有,那种滋味外人是想象不到有多么的绝望的。

当然,崇祯帝现在就也很是绝望。

好女婿派来的一千兵,刚到芜湖就立了大功。但好消息还没让他开心两天呢,史可法就真的来给他喂了一坨翔。

崇祯现在无比庆幸自己把黄得功拉回了京城,要不然他连个能依靠的都没有。

毕竟这种大战不能把赵之龙、刘孔昭或是张世泽、李国桢之流拉出来充数的。

那在京城坐镇各城门,和真的领兵打仗抵御外地,那是两码事。

但是有黄得功就能顶住这一仗吗?

战火的燃烧让锦衣卫和东厂的消息传递速度大为减速,但是再慢,金陵还是能收到一些湖广的消息的。

比如说吴三桂已经带兵攻打岳阳了,然后多铎已经到了襄阳,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都已经率军从武昌向东而来,一起杀到的还有贝勒尼堪和贝子满达海。

这两人引着上万八旗兵也正在东进。

可以说,清军现在已经把李自成放在了次要位置,而把主要矛头对向了金陵。

不但有阿济格和投降的左军,后续的主力也正在跟进呢。

齐鲁、淮西和中原的各部清军虽然也还没有动兵,却纷纷摆出了一副要干仗的架势,这明显是在牵制江北的明军么。

这种情况下金陵真的是一副风雨飘摇。

史可法在这个时候喂了崇祯帝一坨翔,那不止是恶心到了崇祯帝,更叫整个金陵朝堂都一片的风声鹤唳。

南都京营纵然一直在扩充兵力,然凤阳的两万军,史可法带走的万多人,还有布置在和州滁州的几千人,这就已经把南都京营掏空了大半。如今城内算上招募的新兵,满打满算也不过两万人。

黄闯子能凭借着两万人就拒敌于城外吗?

而且金陵已经把所有的力气都使出来了,可清军在解决了西北问题后,主力兵马陆续的南下,便是舍去了吴三桂的四万关宁军,多铎手中可也握着五六万精锐。

这股力量根本不是郧阳的徐启元可以招架的。

甚至多铎只需要留下很少一部分兵力镇守襄阳,就能让徐启元难以出郧阳一步。

到时候五万清军主力南来,哪个地方又能顶得住?

方岳贡、范景文等大臣也是清楚这一点,他们彼此递着眼色,这局势都到这一步了,怎么看都要请外援了。

要不然赣西江南大片的土地都沦落清军的手中,届时他们就是守住了金陵,又如何?

在方岳贡和范景文看来,这接下的战事之关键,根本不是能不能守住金陵,而是怎么去击败东来的清军的问题!

谁叫眼下的清军与此前一次次越过边塞杀入中原的清军不一样了呢。

只有大败他们攻势,一举把清军逼回九江去,至少是九江,当然武昌更好,稳稳的在江南西部布置下一道坚固的防线,这样才能确保金陵和朝堂的稳固。

而后坐等张献忠的举动。

后者绝不是坐以待毙的人。目睹了眼下的局面,张献忠脑子傻了,才会按兵不动,继续的坐山观虎斗。他肯定会兵出夔州,杀入荆楚大地的。

甚至联手汉中的李自成部,出兵关中也是一条路。

那时候鞑清就又有的忙了。

所以别看现在清军拳打李闯王,脚踢朱皇帝,但天下大局真心还没到尘埃落定的时候。

“驸马……”

崇祯帝脸上露出一片阴晴不定之色,心里则轻松了不少。

史可法如果能一直把清军堵在铜陵,崇祯帝是绝不会起招呼女婿的心思的。

因为在他看来,左良玉军的水师明显不是明军水师的对手,只要铜陵把时间拖的久了,拖到江面上的水战分出胜负的那一刻,清军不退也要退的。

只要大明在长江上有水面优势,清军就不可能在江南站稳脚。

但是史可法辜负了他的重望。

铜陵一场大败后,清军在水上依旧没能取得什么优势,可在陆地上却似乎已经不可阻挡了。

除非崇祯愿意把金陵的兵力拉空,一股脑的堆到外头去阻击清军。

“报……”

外面突然响起了急报,王承恩脸色一紧,他可早就给外头定下了规矩的,不是军情火急是不会在这样的档口贸然出声的。

但既然是敢来打搅廷议的急报,那他可半分都不敢耽搁了。

身后的崇祯君臣这时候脸都冷下了脸。

根本不用看内容,他们就知道这又是一绝对的噩耗。

不然捷报之声早就飞扬整个石头城了。

……

时间拉回到两天前。

左军水师营地里,看着一船船从武昌送到的宝贝,张应祥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宝贝,好宝贝。”有了这东西,看他怎么收拾黄蜚和郑鸿逵。

张应祥脸上全都是狠辣的笑。

所谓的左军水师,这些日子里真心被黄蜚、郑鸿逵给轮番欺负。要不是他们处在上游,岸上还有坚固的水寨,那真心都要被欺负到家门口了。

只因为左良玉军的水师真太low了。

这些人更多是被左军收拢起来的沿江水手船夫,你要说他们水性如何,那绝对不差。但若要他们真刀真枪的跟人拼杀,可就太难为人了。

很多个人估计连枪炮都不会放。

在左良玉时代,所谓的左军水师更多是一支后勤运输部队。

现在猛地把他们拉出来跟黄蜚、郑鸿逵部拼杀,情况有多么凄惨,谁挨打谁知道。

张应祥这个水师总兵心里头苦着呢。

要不是他把自己手中的兵力全塞进了船上,那效果该更糟糕。

可纵然如此,阿济格也没斥责张应祥一句。因为张应祥已经为清军做出了巨大贡献了。

就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下游的明军水师才不能轻松的杀进中游江段,更没办法频频切断清军的后勤补给,这本就是一大功劳。

只不过现在这足足五船的火箭弹被送到了张应祥手中,那局面就立马不同了。

黄蜚的船队也好,郑家的船队也好,那都是以大中型战船只为主。

它们装的人多,装的枪炮也多,打起仗来自然给力。

但风帆对之的作用就也更大。

如果一通火箭劈头盖脸的射过去,把一艘艘明军战船的风帆全都烧掉,没了风帆速度大降的明军水师可就全成靶子了。

有心算无心下,张应祥他要不好好的赢上一仗,天理难容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